頭暈乏力,還低燒
22歲的周女士以為自己是感冒了
令她沒想到的是
到醫院一查,居然查出了白血病
診斷結果猶如晴天霹靂
周女士恐慌至極,天天以淚洗面
得了白血病等於給患者判了死刑?
醫生說
急性白血病中有一個獨特的類型
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治癒的
這就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初入職場的她居然得了白血病
周女士到浙江杭州入職新公司沒多久,本來大好人生藍圖正在眼前徐徐展開,沒想到卻遇到這個有些殘酷的「插曲」。
前段時間,因為「感冒」20多天未愈,周女士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血液檢查發現她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均低於平均值。入住血液科病房,經骨髓穿刺、PML/RARa融合基因檢測等進一步檢查,她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乍一聽到自己的診斷,聯想到影視作品裡白血病患者身體虛弱、流血不止、最後身故的悲慘畫面,周女士的心理防線一度崩塌。不過,一個多月後再在病房見到她,她又恢復了開朗的模樣,整天笑盈盈的,是什麼讓她經歷了這樣的改變?
醫生介紹,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周女士不僅各項血液指標恢復正常,而且骨髓中的早幼粒細胞也消失不見。處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狀態的她,不日就可以出院回家,只需口服藥物鞏固治療。
周女士的自拍
從前很難治
如今90%以上患者預後良好
白血病,說治就治好了?醫生說,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預後最好的一個類型。它是由於15、17號染色體易位,導致基因突變,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正是這個基因的形成,引起了機體一系列的改變,使原始的粒細胞的發育過程停滯在早幼粒細胞階段,大量早幼粒細胞增殖,所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診斷,不是單獨依靠骨髓形態,而是依靠骨髓細胞遺傳學和分子學的檢驗為準。
這種白血病易見於中青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44歲。患者會產生發熱、乏力等症狀,特別是在活動之後產生了心悸以及胸骨壓痛等表現,該病起病急,且極容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出現,導致患者的重要臟器產生出血,最終引發死亡的情況出現。20世紀80年代末之前,這種白血病死亡率很高,不過近30年來,由於全反式維甲酸及砷劑的規範化臨床應用,90%以上的患者得到治癒。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一經診斷,應立即與亞砷酸、維A酸行雙誘導治療。其中亞砷酸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而周女士的疾病類型屬於低危,因此在一個療程的治療過後,收穫了比較理想的治癒效果。
周女士治療中
砒霜治療白血病獲認可
但不能擅自服用
2015年,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專家張亭棟作為砒霜治白血病的奠基人,獲頒「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8年2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8舍貝裡獎名單,其中有一位中國人——上海交通大學陳竺教授,他發展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新型靶向治療,治療方法是維生素A的一種亞型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從此,砒霜治療白血病走上國際舞臺。
人服用砒霜最常見的危害就是引起急性中毒,會出現噁心、嘔吐、四肢痛性痙攣、抽搐,甚至呼吸麻痺而死亡。「雖然砒霜對治療癌症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不代表著癌症患者就可以隨便用。」醫生提醒,砷劑的使用需要專業醫生的指導,患者使用砷劑治療,必須謹遵醫囑,「特別是在白血病治療當中,砷劑使用多少,用藥多久都需要專業醫生根據病人病情進行處方。白血病患者千萬不要擅自服用,隨意增減藥量。」
來源:浙江在線健康網(ID:zjol-health)
綜合天目新聞
記者:梁婧嫻 通訊員:吳玲瓏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