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2歲的女孩通過一天吃6頓飯和14天向她父親捐獻骨髓增加了10磅

2020-11-23 中國荷都網

「我只是希望我父親早日康復!」當這個12歲的女孩聽說她的父親患有白血病,需要她捐獻骨髓來挽救她的生命時,她毫不猶豫。然而,周曉只有70多公斤,而且他的身體很瘦。為了更好地收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一項增重計劃。她開始一天吃六頓飯,有時甚至嘔吐。「當我想起我父親的病時,我希望我的體重會增加得快一點。如果我早一天達到標準,我父親可能早一天康復。」在14天內,她很快體重增加了10多公斤,並成功地將骨髓捐獻給了她的父親。

令人高興的是,周先生接受了他女兒的骨髓捐獻,手術非常成功。近日,周先生返回第五醫院複查STR,結果表明病情穩定。現在他已經恢復了正常生活,回到了工作崗位。

睡前吃碗方便麵有時吃到吐

一年前,在珠海工作的周先生突然發高燒,牙疼,然後去醫院檢查。他被診斷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移植是徹底治癒這種疾病的唯一可能的方法,而只有骨髓移植是擺在他面前的唯一方法。幸運的是,根據匹配結果,12歲的女兒周曉可以向父親捐獻骨髓。

聽說父親診斷出白血病,12歲的周曉偷偷哭了無數次。我從醫生那裡了解到,根據匹配結果,只有當她把骨髓移植給她父親進行移植時,她父親才能得救。周曉一點也不害怕,她催促母親帶她去醫院給父親捐獻骨髓。醫生告訴她,她的體重只有70多公斤,這對骨髓捐贈者來說太瘦了。為了更好地收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身材瘦削的周曉開始了一項增重計劃。

「12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但面對變化,她選擇了勇氣和責任,並始終保持著堅強和樂觀的態度。為了救父親,她每天吃五頓飯,睡覺前再吃一碗方便麵。」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徐靜波說,周曉的行為非常感動醫務人員。

小女孩說:「有時候我真的吃不下東西,但是當我想到我爸爸的病時,我希望我的體重會增加得更快。」如果我早一天達到標準,我父親可能早一天康復。」

為了儘快達到體重標準,她每天監測體重,連續14天每天吃6頓飯,體重增加了10多公斤,最終達到了體重標準。值得稱道的是,在此期間,周曉去醫院接受了各種術前檢查,甚至在醫院裡,她堅持學習,沒有耽誤學業,成績始終在班裡名列前茅。

為該院迄今年齡最小幹細胞捐獻者

徐靜波副主任介紹,2019年12月17日至18日,周曉在CUHK第五醫院成功實施了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手術,成為該院迄今最年輕的幹細胞捐獻者。

在兩次收割行動中,周曉面對痛苦和恐懼時異常堅強和冷靜。徐副主任說,普通的捐贈者,即使是成年人,可能會緊張,但小女孩從頭到尾都很平靜。去年12月17日,在小女孩被推進手術室之前,令徐副局長印象深刻的是,小女孩反而安慰了醫生。當醫生問她是否害怕時,她平靜地對醫生說:「別擔心,我不怕痛,沒什麼。」徐副局長說,骨髓採集工作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採集了近400毫升的骨髓。在過去的收集過程中,有些人因為害怕疼痛不得不在中間加麻醉劑,但小女孩在整個收集過程中沒有尖叫,甚至一句話也沒說。

手術後,她終於忍不住用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句「我想我的父親」,然後眼淚奪眶而出。徐副局長說:「當你看到這個的時候,你身邊的醫生都很心疼。作為主治醫生,你可以感受到她幸福和尷尬的淚水。因此,我們只能全力以赴地對待她的父親,無愧於這個小女孩。堅強勇敢。」

第二天,醫生進行了外周造血幹細胞移植

最近,周先生回到第五醫院進行了STR(短串聯重複序列,已廣泛用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檢測)的回顧。結果表明,獨立供體骨髓微病變殘留為陰性,病情穩定。

現在,令小女孩高興的是,爸爸已經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捐獻者不會形成後遺症

周先生說,他的女兒今年在珠海橫琴中學讀一年級。自從生病後,他覺得女兒突然長大了,比以前更聰明、更懂事了,在家有空的時候幫媽媽做家務,學習也比以前認真了。

徐副主任介紹,一般情況下,兄弟姐妹完全同意的概率為25%,這是大多數一體機供應商的主要來源;另一種方法是在中國骨髓庫中搜索志願者捐獻者的匹配信息。近年來,不完全匹配甚至半匹配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廣泛使用的《北京協議》是世界上三大主流半兼容移植方案之一,即父母提供子女或子女提供父母。

周曉的骨髓採集手術會影響她的生長發育嗎?副主任徐告訴記者,採集骨髓只是一個小手術。如果在麻醉狀態下用骨針採集骨髓,捐獻者會感到輕微疼痛。外周血幹細胞的收集類似於一般的獻血過程。無論是採集骨髓還是造血幹細胞,基本上沒有風險,對身體沒有傷害,對周曉也沒有後遺症。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系統中髓系原始細胞的克隆性惡性增殖性疾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種。眾所周知,這種疾病是成人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而且患者的存活率很低。它主要在15到39歲之間,很容易被忽視。

目前仍以化療為主,骨髓移植效果較好,但需尋找合適的供體。(記者陳志佳)

相關焦點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12歲女孩1天吃6餐,14天暴增10多斤!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我只想爸爸早點康復」聽到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
  • 1天吃6頓!12歲珠海女生增重10斤,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1天吃6頓!得知父親患白血病,12歲的她每天吃6餐,14天增重10多斤,只為捐出骨髓,救父生命。日前,在珠海工作的周某在接受女兒的骨髓移植後,再次到醫院複查,結果顯示其骨髓微小病變殘留檢測陰性,病情趨於穩定。一年前,38歲的周某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移植是唯一可能徹底治癒該病的方法,擺在他面前的只有骨髓移植一條路。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密雲12歲女孩為捐骨髓救父親拼命增重30斤,咽不下去也會繼續吃……
    每天吃五頓飯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庭的天男子患再生障礙性貧血12歲女兒骨髓配型成功2019年6月6日,密雲區季莊小學學生田芮寧的父親田華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田芮寧心情非常低落。
  • 為捐髓救父 女孩吃胖十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宿州泗縣一男青年為一位16歲北京女孩兩次捐獻骨髓
    (圖片由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泗縣男青年為陌生女孩兩次捐骨髓,受捐者感謝他給了兩次生命       「媽媽給了我第一次生命,那麼這位好心人已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現在又給了我第三次生命,我要好好地活著。」這是北京一位16歲女孩對兩次捐獻骨髓給她的「好心人」的感謝信。
  • 10歲少年增肥救父 3個月增長到90多斤,達到捐獻骨髓的標準
    視頻截圖報導稱,河南輝縣男孩路子寬3歲時,父親路炎衡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前期。2018年,父親身體情況惡化,路子寬隨後通過增加體重,以達到為父親捐獻骨髓的身體標準,「增肥救父」。可以想像的是,路子寬增肥救父的過程不會那麼美好:2019年3月,路子寬一天吃五頓飯,從原本的60多斤,3個月內增長到90多斤,終於達到了骨髓捐贈的標準。9月9日上午9時許,路子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進行了骨髓捐獻。這樣一個「增肥救父」的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得到廣泛傳播。輿論為這個峰迴路轉的家庭而欣喜,更被這個10歲男孩的勇氣與擔當所感動。
  • 「我是她活下去的唯一機會!」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表姐捐骨髓
    但在有限的生機之下,親情和勇敢,更容易贏得奇蹟。一位美麗的成都女孩,為了挽救罹患白血病的表姐,義無反顧地捐出骨髓。這個暖心故事,發生在新津縣新平鎮。表姐罹患白血病表兄妹三人前去配對26歲的李夢真,是新津縣新平鎮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鎮紀委、團委等工作。10月下旬,家族微信群裡,發出了一條求救信息。「彭婷本來和我配對成功,但是我的身體檢查沒過關,無法捐獻骨髓。
  • 6歲弟弟抽血四個小時捐獻骨髓 10歲姐姐淚灑病床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溫醫大附一院移植病房的護士把一小袋分離出來的血拿到小北(化名)病房,輸進她的體內。知道這是6歲的弟弟小南(化名)提供給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小北一邊輸血一邊流眼淚,她對媽媽說:「我以後一定會加倍對弟弟好的。」
  • 8歲女孩捐髓救母續 骨髓捐獻的條件是什麼
    日前,齊魯網報導了壽光8歲女孩玹玹想要捐髓救母的故事,很多網友都被這個堅強的小姑娘感動著,今日,記者再次趕往壽光了解母女倆的近況。經過9次化療後病情再次復發,醫生建議他們考慮骨髓移植,這讓巴麗麗和丈夫肖大哥很為難。幸運的是,經過配型,巴麗麗的女兒玹玹和母親有5個點相匹配,達到半相合,可以進行手術。  2008年巴麗麗在自己生日那天生下了女兒玹玹,母女倆同一天生日已經是莫大的緣分。可是巴麗麗沒想到,8年後,女兒會再給自己一次生的機會。
  •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2013年12月29日和30日,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
  • 「面對親人的生命,我別無選擇」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河北表姐捐骨髓
    一位美麗的成都女孩,為了挽救遠在河北、罹患白血病的表姐,義無反顧地捐出骨髓。這個暖心故事,發生在新津縣新平鎮。親人求救 表姐患白血病急需捐骨髓26歲的李夢真,是新津縣新平鎮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鎮紀委、團委等工作。
  • 女孩患病親人拒捐骨髓 爺爺:不要來害家人
    年輕的女孩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家人卻不願捐獻骨髓,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小林並沒有責怪自己的親人,她覺得他們也有苦衷。身心雙重打擊親人的絕情讓她心痛。爺爺說:「你死就好,不要來害我們一家人。」媽媽說:「你碰碰運氣吧,能吃藥還是儘量吃。」姐姐說:「我月事推遲了幾天,可能懷孕了,幫不了你,你找弟弟吧。」而父親和弟弟,已經不再接她的電話了。
  • 7歲女孩患「再障」病情嚴重被迫休學,哥哥捐獻骨髓,匹配率卻只有60%
    如今7歲的梓雯身體極度虛弱,吃一口飯就要嘔吐,一小碗飯得一個多小時內反反覆覆熱幾次。可最後她總會強迫自己一點一點地咽下,她知道只有自己堅強,才有生的希望,才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課堂。 趙玲玲今年46歲,是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齊崗村人。
  • 女孩患重病家人阻姐弟捐骨髓:分給別人還能活嗎?
    前天下午,北京陽光骨髓庫幫助小林(化名)找到6名潛在骨髓供者。20歲的廈門姑娘小林,去年4月被確診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而最好的骨髓來源是同胞兄弟姐妹。可是,4個月大時就被父母送給他人撫養的小林,想要親人伸出援助之手時,卻遭到了拒絕。小林並未責怪自己的親人,她覺得他們也有苦衷。
  • 一頓飯吃20磅雞肉?這個400多斤的大力士,一個月餐費就得兩萬塊
    對於一個正常體重(70kg)的男性來說,一日三餐的飲食總熱量攝入不會超過3000大卡,1800-2400大卡是正常量,換算下來食物並不多,大概2.5-3磅左右,但是職業健美選手或者大力士為了保持自己的狀態,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比如好萊塢巨星巨石強森,他每天要吃7頓飯,總計14磅食物,由於都是低脂食物所以攝入大約7000大卡熱量,
  • 10歲男孩3個月增肥30多斤「救父」,父親:兒子給了我珍貴的生日禮物
    全文4170字,閱讀約需8分鐘 ▲9月8日,路子寬在病房裡大口吃飯,為了達到捐獻標準,他已經增肥了三十多斤。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攝9月9日9時許,河南輝縣10歲男孩路子寬戴著口罩,在醫生的帶領下,走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的手術室。造血幹細胞將從路子寬的外周血中被分離出,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將在此後被輸入父親的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