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莫過於我已長大,你仍未老
我有能力報答,你仍還健康
來自密雲季莊小學12歲的田芮寧還未長大
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
每天吃五頓飯
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庭的天
男子患再生障礙性貧血
12歲女兒骨髓配型成功
2019年6月6日,密雲區季莊小學學生田芮寧的父親田華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田芮寧心情非常低落。田華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性格開朗,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田芮寧和弟弟一起出去玩,不管是夏天的小河邊,還是抖音裡很火的「勾手抱」,昔日裡打鬧的畫面歷歷在目。
田芮寧開始上網查閱資料,她知道這個病不太好治,還得移植,但她並沒有失落,經常安慰父親,逗父親開心。或許在那個時候,在她的心中就已經埋下了自強的種子。
找到匹配的骨髓,是救爸爸的唯一希望。再驗過田華的親妹妹、親堂弟直系親屬後,結果都不匹配,中華骨髓庫也未等到合適的骨髓。田華的病情加重,經常會從鼻子、牙齦出血,最嚴重的一次,鼻子出血長達兩個小時。
這時候田芮寧主動和媽媽說:「我可以嗎?我想試一試。」平日裡的掌上明珠,還這麼小,父母怎會捨得?轉眼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未能等到合適的骨髓。田芮寧成了救活父親的最後希望,老天眷顧,查體結果顯示她與父親的骨髓匹配程度為半合,父親終於有救了。
為捐骨髓持續增重
每天吃五頓飯
由于田芮寧太小,當時只有80多斤,不能達到體重標準。「只要能救爸爸,我可以增肥。」從此,田芮寧踏上了「增肥之路」。一天吃四五頓飯,最少喝5袋牛奶,全天不喝水,渴了就喝牛奶。
「媽媽每天都會給我燉五花肉,吃膩了就吃肉炒青菜,頓頓都吃肉。以前媽媽也不讓我吃奶油蛋糕的,他們都說奶油變胖,我就讓媽媽多給我買點,讓我稍微能胖一點。有的時候吃撐了就吐,但媽媽給我做我就吃,想到爸爸我就大口大口地吃。」經過一個多月,田芮寧的體重達到最低標準95斤了,但她想到醫生說,體重長的越多,抽的幹細胞越多,成功率越高,她依舊堅持把自己吃到了116斤。
體重達標後,她一共抽了兩次外周血,900多ml,一次幹細胞265ml。每次抽血前的五天還要連續打「生白針」,促進白細胞迅速增長,每次打完針,田芮寧都會渾身發熱、骨頭酸痛。外周血一共抽了兩天,每次長達4個小時,左右臂扎滿針管,不能動彈「最後我閨女都直接尿病床上了,但是,她特別堅強,一滴眼淚都沒掉。」田芮寧媽媽哽咽著說。
2019年11月27日田芮寧入院前,她安慰媽媽:「您放心吧,我不害怕,您不用和我說過程了,我已經在網上看過視頻了,我保證完成任務。」28日,田芮寧做了骨髓捐贈手術,兩根長長的骨髓針從腰兩側扎進去。「想到爸爸在移植倉裡等著救命,我就不覺得疼了。」
出手術室見到媽媽那一瞬間,田芮寧熱淚盈眶:「媽媽,我完成任務了。」躺在移植倉裡的田華,看著女兒的血全程淚流滿面,一滴一滴地將女兒的血回輸到自己的體內。12月底複查時,嵌合度100%為供者細胞,田芮寧的細胞已經開始給爸爸供血。
骨髓順利移植
父女身體狀況良好
移植成功了!田芮寧這才放心回到學校參加考試,但心裡還是惦記著父母。每天都會詢問媽媽爸爸恢復的怎麼樣?血小板指數是多少啊?白細胞指數是多少……
考完試第二天,田芮寧就趕來幫媽媽分擔,「都說閨女是媽媽的小棉襖,我閨女現在就是我的大樹,支持我的最大動力。」田芮寧經常到醫院給爸爸送飯,「我看爸爸心情不是很好,移植完很痛苦,排異階段吃不下飯,有時候還會吐。今天中午給他送飯,他吃的不是很多,一般他不舒服的時候我就在醫院,安慰他堅持堅持,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據了解,下周田華就可以出院,一家人歡度春節了。
我們常說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為了救她的父
密雲12歲女孩田芮寧的優秀表現
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致敬、學習
為勇敢堅強的芮寧點讚
祝願她的父親早日康復
祝願這個家庭今後一帆風順
文:穆蕊
攝:張翰林
視頻製作:張翰林
編輯:田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