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

2021-01-13 央視網新聞

琳琳用畫筆勾勒出一家三口幸福的畫面。

原標題: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

30歲母親突發再生障礙性貧血

幾天前,7歲的小女孩琳琳做了一個夢,在夢裡,媽媽的病好了,回家後帶著她去吃了她最喜歡的炸雞。「我希望媽媽病好後,能帶我去海灘玩。」這個眼睛大大的、笑容甜甜的小姑娘如此說道。

140公裡之外的杭州,李月夜還住在無菌病房裡,因為嘴巴潰爛只能喝稀粥。醫生對她的情況進行了評估,移植骨髓後目前沒有排異反應,等嘴巴潰瘍好了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就在一個月前,是琳琳捐骨髓救了媽媽。

發病

妻子突然患上惡疾

今年30歲的李月夜老家在新昌縣儒岙鎮治古塢村,從小被父母送給別人撫養,今年5月,她被查出患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發病急、進展快的惡性疾病。在一些親人不願意進行骨髓配對時,7歲的女兒琳琳站出來:「媽媽我救你!」

李月夜和丈夫董海勇的小家是新昌許多普通家庭的一個,丈夫上班,妻子在家帶孩子,錢不多,至今住著租來的房子。「我們想通過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董海勇說。

5月12日晚上,李月夜在衛生間刷牙,牙齦出血怎麼都止不住,夫妻倆隱隱覺得不安。第二天一早,李月夜去當地醫院做了一個血常規,結果一出來,醫生一臉嚴肅地讓他們去杭州再做個檢查。

董海勇帶著妻子趕到浙一醫院,檢查結果猶如晴天霹靂。醫生告訴他們,李月夜得的是一種叫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發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皮膚黏膜及內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身體上會出現大片大片的淤斑,口腔裡還會有小血泡,牙齦、眼睛會充血。

夫妻倆沒有聽懂醫生的專業術語,醫生換了一種簡單的說法告訴他們,李月夜身上的血細胞、血小板每天都在減少,如果不及時治療,生命將很快終結。

最後,李月夜轉到浙江省中醫院治療。從發病到確診再到轉院,李月夜備受煎熬,丈夫董海勇一刻不離地在她身邊照顧。

「你老公對你可真好。」無論是病友還是醫生護士都會這麼誇。李月夜能感受到這份溫情,每每講起兩個人的故事,她臉上都會浮現難得的笑容。董海勇是新昌縣回山鎮賢輔村人,和李月夜家相距幾十公裡。10年前,兩人一見鍾情。到現在,已經走過8年婚姻生活。

婚前,李月夜在一家膠囊廠上班,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幹到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懷孕後,李月夜放棄工作,女兒出生後選擇在家照顧孩子。董海勇在當地一家製冷配件廠做工人,按件計費,月收入4000多元。小日子不富裕,但也平淡幸福。

「她嫁給我時,我一窮二白,她沒有嫌棄我,我只希望我們還像以前一樣過日子。」董海勇話不多。在醫院裡,除了照顧李月夜,董海勇不是一個人坐在樓道裡發呆,就是去找醫生問病情,「醫生,無論花多少錢都要給她治,她才30歲,我們不放棄」。

治療

女兒捐骨髓救媽媽

看著躺在醫院病床上的妻子,除了每日高昂的醫療費用,董海勇還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骨髓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可是,上哪兒找配對的人呢?

親人配對相對而言匹配率更高,可李月夜卻是一個被認養的孩子。30年前,親生父母生下了她,這是家中的第三個女兒,一心想要兒子的他們,最終將李月夜送到養父母家。

思慮再三後,董海勇向妻子提出聯繫她親生父母的想法。病床上的李月夜沒有說話,董海勇便當作默許。

幾天後,親生父母帶著弟弟和一萬元錢,來到了李月夜的病床前,跨了30年的親情再次相連。聊天中,他們傾訴著彼此的生活。李月夜不僅見到了親生父母和弟弟,還通過微信聯繫上了遠方的兩個姐姐,在微信中,她也時常收到來自親生家庭的噓寒問暖。

7歲的琳琳和媽媽。

醫生給董海勇拿來一份治療方案,涉及到匹配的骨髓和高達30萬-50萬元的費用。看著妻子的身體在藥物調理下有了好轉,董海勇覺得一切都在轉好。

可是骨髓移植卻讓董海勇夫婦發愁。「孩子也可以的。」醫生的話,給了董海勇夫婦最後的希望。7歲的女兒,幾乎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最小的捐獻者只有3歲,現在恢復得也不錯。」醫生的話仿佛是定心丸。

「我把幹細胞給媽媽,媽媽就可以回家了嗎?」父親肯定地回答,女兒琳琳勇敢地站了出來。

9月13日,琳琳從新昌出發前往杭州準備骨髓移植。每天,琳琳除了跟隨父親給母親送飯、探望母親,早晚還要專門到醫院打兩針細胞動員針,琳琳卻從沒退卻。

9月17日,醫生從琳琳脊椎裡抽取了200毫升的骨髓血。第二日,採集幹細胞,琳琳需要在病床上躺4個小時,大部分時間她都很安靜,因為她知道只有她可以救媽媽了。「頭天晚上8點就斷食,第二天早上8點開始抽乾細胞,到下午兩點多才開始能進食。就是有點疼,但我忍住了。」小姑娘說。

援助

一家人被愛支持著

手術後,李月夜便開始數著手指盼著回家的日子。董海勇還是和以前一樣,忙著去菜場買菜,料理妻子的一日三餐,妻子嘴巴潰爛吃不了東西,他就變著法煮粥。

「我知道這是個『富貴病』,如果不是那麼多人幫忙,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承受,所以要向所有關心我們的人說一聲謝謝。」董海勇感慨萬千。

5月份,第一次知道妻子的病時,董海勇蒙了,他不知道去哪裡籌錢。後來,媒體報導了李月夜的情況,眾多素不相識的人開始關注這個三口之家,並送來愛心款。

「那幾天,我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董海勇說,手機一響,他就知道又有愛心人士往他的支付寶捐錢了。捐助的金額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讓夫妻倆感動的是那些備註的話:「盡點微薄之力,加油,你們別放棄」「祝夫人能早日戰勝病魔,早日康復,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

還有不少熱心人跑到醫院探望李月夜。好幾個老人坐著公交趕到醫院,四處詢問才找到病房,他們塞了一些錢,鼓勵李月夜好好養病。

女兒琳琳所在的新昌小龍人幼兒園也在發起一場捐款和義賣,為了幫助琳琳,老師們甚至發起了一個接力活動,每天都有老師為小女孩準備一份小禮物,希望她不孤單。「小孩子很堅強,也很樂觀。」孩子的班主任楊釵蓮告訴記者。

三口之家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愛心從四面八方湧來。加上輕鬆籌的捐款,截至6月底,李月夜一家一共收到了45萬元善款。手術成功後,董海勇的帳戶裡還有10萬元錢,但後續的治療還很漫長。

自從媽媽生病後,琳琳的奶奶趙月蓮從鄉下搬到城裡照顧她,兩個人住在以前一家三口租住的房間裡。一開始,從小跟著媽媽長大的琳琳總是哭著找媽媽,奶奶勸不住,只能陪著流眼淚。現在,琳琳不哭不鬧,懂事了。

為了貼補家用,已經64歲的趙月蓮去中介找工作,最後找了一份幫人縫鞋底的活計,縫一雙有1元多的加工費。老人說,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賺點錢,可以給孩子買點好吃的。

如今,新昌的一老一少正在家裡等著兒子媳婦、爸爸媽媽回家,只有一家人團聚了,原先平淡卻快樂的日子才能繼續。據《紹興晚報》

相關焦點

  • 密雲12歲女孩為捐骨髓救父親拼命增重30斤,咽不下去也會繼續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我已長大,你仍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還健康來自密雲季莊小學12歲的田芮寧還未長大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這時候田芮寧主動和媽媽說:「我可以嗎?我想試一試。」平日裡的掌上明珠,還這麼小,父母怎會捨得?轉眼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未能等到合適的骨髓。田芮寧成了救活父親的最後希望,老天眷顧,查體結果顯示她與父親的骨髓匹配程度為半合,父親終於有救了。為捐骨髓持續增重每天吃五頓飯由于田芮寧太小,當時只有80多斤,不能達到體重標準。「只要能救爸爸,我可以增肥。」
  • 女孩體重增18斤已達到捐骨髓條件 能救媽了
    濰坊新聞網2月10日訊 1月19日,報導了壽光市8歲女孩肖惠玹救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媽媽巴麗麗的事,引發關注。她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大家紛紛為她們捐款。2月9日,記者獲悉,肖惠玹的體重已由40斤增到了58斤,可以為媽媽捐骨髓了。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打感情牌沒用!
    據了解,視頻中的母親在11年前因為某些原因與前夫離了婚,當時兒子只有5歲,離婚後兒子被判給了父親,為了補償她,其丈夫選擇帶著兒子淨身出戶但是在2年前,這位母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大家都知道,白血病在現在來說很容易治療,只要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就有了,這位母親也比較幸運,兒子與自己完美匹配,但是在等待移植期間出現了意外,兒子竟不同意為自己捐獻,「兒子,由於你的猶豫,我沒有供者,
  • 15歲少年撿衣身亡 母親捐雙腎、肝和眼角膜(圖)
    再過一段時間就將迎來中考,可是,15歲的鹽邊少年杜坤銀卻永遠不能赴考了。5月16日,為了撿一件衣服,小銀從自家豬圈圈頂不慎跌落,兩輪搶救都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母親忍著巨痛做出一個驚人決定:捐獻兒子器官。  昨(20)日,小銀母親在省醫院籤下器官捐贈協議,捐出了兒子的雙腎、肝臟和眼角膜。這個偉大的善舉,換回的是3名肝腎重病者生存下去的希望。
  • 17歲女孩為救母親捐骨髓放棄高考,她的「考場」在病房
    一頭是苦讀多年終於盼到的高考,一頭是身患急性白血病急需手術的母親,堅強的她做出了選擇——放棄高考捐髓救母:高考可以重來,媽媽的生命只有一次!為救母親 孝順女兒放棄高考對趙家父女來說,這是一個悲傷中帶著溫情的故事。今年3月初,河北衡水阜城門莊17歲高三女孩趙思琦的母親連秋香確診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只有趙思琦的骨髓才有可能挽救母親的生命。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2020-11-16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
  • 年僅3歲的小女孩就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
    (圖為孩子母親之前的確診書)我叫海濤家住河北省承德市安匠鄉大窩鋪村,我與妻子於2008年2月28日生下鑫傑,在2015年孩子母親查出C型肝炎,那時候打幹擾素,一個月就得1500塊錢,對於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來說根本沒錢治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6歲女孩捐眼角膜 受捐人幫她圓夢
    7月15日凌晨,6歲小女孩菲菲(化名)因患腦幹腫瘤去世。在她最後的日子裡,父母艱難決定:既然女兒留不住,就把希望留給別人。菲菲留下了眼角膜、大腦和遺體。7月24日,兩位受捐人一起來到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看北極熊,這是小女孩最後的願望。
  • 17歲女孩未死先捐器官 網友募集20萬給她換腎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  三湘都市報4月15日訊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患上尿毒症後,巨額醫療費用讓她選擇了放棄治療,病重時主動報名成為眼角膜捐獻志願者。這名「未死先捐器官少女」的故事傳開後,愛心如潮水般湧來。經過搶救,今天,鄒筱紅已可以自由行動,正在等待腎源。筱紅現在最大的心願是,換腎成功後能夠繼續讀書,努力回報社會。鄒筱紅出生在炎陵縣三河鎮石鼓村,3歲時出現血尿現象,8歲時檢查為雙腎腎結石,由於體質問題,只對一側腎做了手術,取出10來顆碎石,後因家境貧寒,另一側腎內的石頭一直沒有取出。
  • 捐肝女孩:「人生的意義在於做有價值的事」
    捐肝女孩:「人生的意義在於做有價值的事」 「如果失敗了,我想捐出我所有有用的器官……」這是她手術前寫下的遺書。  她在四川廣元市郊區建起了第一家老幼託管中心。「三年內,讓全市所有農村留守老人和孩子都有一個溫馨安樂的家園。」這是她捐肝後的第一個夢想。  她叫羅瑋,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剛19歲。
  • 「抽我點血,姐姐就能活命了!」8歲男孩捐骨髓,只為救25歲姐姐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肖春道/圖5月20日,諧音「我愛你」,當大家忙著說愛的時候,8歲的龍巖男孩小翔,靜靜地躺在福建協和醫院的病床上,過去兩天,他一共捐出36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送到一牆之隔的移植倉
  • 俄羅斯19歲女孩被熊吃掉 曾3次致電母親(圖)
    奧爾佳(右)和加年科夫俄羅斯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在電話中聽到她的女兒活生生地被一隻母棕熊和三隻小熊吃掉了被熊咬死的女孩名叫奧爾佳·摩斯卡約娃,今年19歲,在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她三次致電自己的母親塔蒂亞娜,現場「直播」了自己被熊吃掉的全過程。第一個電話:「媽媽,有隻熊在吃我!」她的第一個電話是向媽媽求救的,電話中,她對媽媽說:「媽媽,有隻熊在吃我!媽媽,我很疼!媽媽,救我!」
  • 7歲女兒做了C14檢測,母親很不安
    8月2日,網友 「母親在憤怒」發帖「7歲女兒要被輻射6萬年……」稱7歲的女兒得了急性腸胃炎,就醫時,大夫讓孩子做了C14檢測。回到家後,得知這是一項輻射性檢查,她心裡萬般不安。  一天時間,該帖的點擊率就超過44萬。
  • 56歲聊城茌平母親:能捐腎救子很幸運
    一個轉折  兒子患上尿毒症  母親勇敢站出來  崔玉嶺一家人平靜生活的轉折發生在今年7月下旬。  一天下午,張海全利用兒子歇班的時間,和張浩一起去地裡幹活兒。此前一直在城裡打工,20歲的強壯小夥張浩這一次表現出人意料:在幹了沒一會兒後,他對父親說,「不行了,我渾身沒一點力氣,想回家歇著」。  看到兒子指甲發白,臉色也變了,張海全讓張浩趕快回家。覺得不對勁的父子二人,此後又趕到了附近的小診所。  醫生診斷後,覺得問題不小,建議他們去大醫院檢查。
  • 大連被害女孩母親不接受道歉 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
    【大連被害女孩母親不接受道歉,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今天上午,大連13歲行兇男孩的雙親在《大連日報》上公開對遇害的10歲女孩親屬道歉,道歉信中二人對被害女孩的親屬表示懺悔,並稱將會按照判決進行賠償。
  • 「面對親人的生命,我別無選擇」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河北表姐捐骨髓
    「面對親人的生命,我別無選擇」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河北表姐捐骨髓在疾病面前,方知無情。但在有限的生機之下,親情和勇敢,更容易贏得奇蹟。一位美麗的成都女孩,為了挽救遠在河北、罹患白血病的表姐,義無反顧地捐出骨髓。這個暖心故事,發生在新津縣新平鎮。親人求救 表姐患白血病急需捐骨髓26歲的李夢真,是新津縣新平鎮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鎮紀委、團委等工作。
  • 為給姐姐捐骨髓 19歲弟弟配型成功後每天跑5000米
    本人供圖  「這幾年我上學都是姐姐在供我,姐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爸媽可怎麼辦?」19歲男孩韓海濤流著眼淚說。  韓海濤的家在錦州市義縣七裡河鎮景家堡村。三年前,初中畢業的韓海濤來到阜新市育才高中就讀,品學兼優的他一直擔任班長。與他相差7歲的姐姐韓岐也曾就讀於阜新市育才高中,2010年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遼寧中醫藥大學。
  • 為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退役軍人戒酒了
    「作為一名普通人也許一生都不會有什麼豐功偉績,可是我卻有機會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能與這名12歲的小女孩配型成功,讓她與家人重燃生的希望,這是我一生的榮耀。」在哈爾濱市血液病研究所一樓採集室結束了4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45歲的劉軍(化名)有些疲憊,可是聲音卻依然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