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北極熊了嗎?6歲女孩捐眼角膜 受捐人幫她圓夢

2020-12-04 浙報融媒體

2018-07-25 07:0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肖菁 張蓉 鄭陽

北極熊的屁股圓滾滾,尾巴短小得不太看得出來,它正在水邊踱步……兩個老男人趴在玻璃牆上看得入迷,一直看到眼淚都出來了。

他們是替一個孩子看的。

7月15日凌晨,6歲小女孩菲菲(化名)因患腦幹腫瘤去世。在她最後的日子裡,父母艱難決定:既然女兒留不住,就把希望留給別人。菲菲留下了眼角膜、大腦和遺體。

7月24日,兩位受捐人一起來到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看北極熊,這是小女孩最後的願望。

3月下旬,麗水松陽,6歲女孩菲菲突然發現,好像有東西糊了眼。

這個大山裡的小女孩第一次出遠門來到杭州的大醫院,被確診為腦幹腫瘤,惡性,晚期。

父母想不通菲菲怎麼會得這個兇險的病。他們想,如果研究女兒,對研究此類病症有幫助,是件好事情。家人聯繫了杭州紅十字器官捐獻協調員朱強榮。

菲菲最後的日子裡,在江蘇六安,60歲的老陳眼疾嚴重。醫生說,角膜變性太厲害,再過一年半載,眼睛不保。五十出頭的諸暨老斯,同樣在混沌世界中驚惶。

7月15日凌晨,手機鈴聲把朱強榮驚醒。

每個見過菲菲的人都說,菲菲的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這天凌晨,星星暗了。她穿著紅色公主裙,身邊躺著她最愛的北極熊玩偶。

山裡的孩子沒見過大海,卻唯獨嚮往北冰洋裡憨態可掬的北極熊。「本想等她大一點,帶她去動物園看……」爸爸哽咽。

7月15日中午,老陳和老斯都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

就像午後打了個長長的盹,兩人術後醒來時聽醫生說,你們的眼角膜,來自一個6歲的女孩。

「他們做的都是穿透性角膜移植,菲菲眼角膜的中間部位移植給了他們。」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角膜病專科副主任醫師戴琦說,菲菲眼角膜的周邊部位也都保存下來了,以後,還可以供給周邊角膜穿孔或變性、潰瘍等病人。

在去極地海洋公園的路上,老陳驚喜地叫起來:「你們看,旁邊的車裡是個女司機,路邊圍擋上寫著『杭州地鐵』四個字,我都看得清清爽爽呢……」

老斯看著朱強榮遞過來的手機裡的照片:「呀,就是這個小姑娘呀,像我女兒小時候呢。」

老陳和老斯也是第一次看北極熊。看著那個通體圓潤、皮毛厚實的大傢伙在人造冰面上踱來踱去,老陳呢喃:「很好看呢,菲菲,你看到了嗎?」

老斯說:「謝謝你,把眼睛給我。」

兒女們都說,以後要多帶父親來看看菲菲喜歡的東西。他們也都填了遺體捐獻志願書。

24日下午,記者給菲菲的爸爸打了個電話,告訴他,我們去看過北極熊了。

他很久很久沒出聲,最後說,謝謝。

相關焦點

  • 17歲女孩未死先捐器官 網友募集20萬給她換腎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  三湘都市報4月15日訊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患上尿毒症後,巨額醫療費用讓她選擇了放棄治療,病重時主動報名成為眼角膜捐獻志願者。這名「未死先捐器官少女」的故事傳開後,愛心如潮水般湧來。經過搶救,今天,鄒筱紅已可以自由行動,正在等待腎源。筱紅現在最大的心願是,換腎成功後能夠繼續讀書,努力回報社會。鄒筱紅出生在炎陵縣三河鎮石鼓村,3歲時出現血尿現象,8歲時檢查為雙腎腎結石,由於體質問題,只對一側腎做了手術,取出10來顆碎石,後因家境貧寒,另一側腎內的石頭一直沒有取出。
  • 5年前女兒接受腎移植重生,男子意外離世後報恩捐出眼角膜
    儘管親自籌辦了葬禮,她卻怎麼都不願意相信,父親黎偉就這樣突然走了。在去世後,黎偉的眼角膜,移植給了兩位患者。2014年,患有腎衰竭的黎綺蓉在四處奔波求醫一年多、排隊苦苦等待移植一年多後,終於等到了匹配的腎臟,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把我身上能用的器官都捐出去吧,別人幫了你,我們也要幫別人。」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2020-11-16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
    原標題: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30歲母親突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幾天前,7歲的小女孩琳琳做了一個夢,在夢裡,媽媽的病好了,回家後帶著她去吃了她最喜歡的炸雞。「我希望媽媽病好後,能帶我去海灘玩。」這個眼睛大大的、笑容甜甜的小姑娘如此說道。140公裡之外的杭州,李月夜還住在無菌病房裡,因為嘴巴潰爛只能喝稀粥。
  • 為生男孩當年把女兒送人,16年後要女兒為男孩捐骨髓,捐不捐?
    天不如人願,結果第3胎還是個閨女。根據當時的政策,生三胎那是要做絕育手術的,並且是強制性地做絕育手術。為了能夠再生,於是呢,他們就把三女兒直接送給了別人。終於在第4胎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兒子。生下這個兒子後,算是滿意了。他們對兒子千寵萬愛。可上天偏偏跟著兩口子作對,在兒子長到14歲的時候,突然發了高燒。經醫院檢查,竟然得的是一種可怕的疾病,白血病。
  • 6歲女孩離開人世,把眼角膜、大腦都捐了!為何會患上這種病?
    16日下午,浙江省眼科醫院完成了一臺和菲菲有關的手術,一個半小時的眼角膜移植手術很成功,而他(她)也是菲菲眼角膜的第一位受益者。  當他(她)知道捐獻眼角膜的小朋友有一個願望,去動物園、去看北極熊的時候,他(她)鄭重承諾了一聲:「一定會完成小朋友的願望。」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壽宴現場籤下捐贈志願書   昨日上午9時許,灞橋區狄寨街辦張洪寨村裡張燈結彩,鑼鼓陣陣,400多親朋鄉黨為劉碧霞老人賀壽,身穿紅色花裙、戴著珍珠項鍊的「女主角」顯得特別精神,笑容滿面,75歲的老伴李明波也非常高興。   壽宴現場,在西安市眼庫副主任劉明的指導下,兩位老人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還籤了遺體捐贈志願書。
  • 女孩得怪病,認為自己天生是盲人,於是醫生弄瞎了她的眼睛……
    雖然她強烈反對,但是醫護人員還是竭盡全力挽救了她的視力.. 醫生幫她揭開紗布的那一剎那.... 成了她人生裡最失望的時刻... 為!什!麼!我!還!能!看!到!!!!!
  • 父母為生兒子拋棄女兒,現在兒子生病需要女兒捐骨髓,拒絕對嗎?
    現在的時代男孩女孩都一樣,除了體力和性別上的差別,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誰也不比誰差,不管生命還是人格都是平等的,可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依然存在,為生兒子不擇手段,哪怕拋棄親生女兒也在所不惜。
  • 女孩體重增18斤已達到捐骨髓條件 能救媽了
    濰坊新聞網2月10日訊 1月19日,報導了壽光市8歲女孩肖惠玹救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媽媽巴麗麗的事,引發關注。她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大家紛紛為她們捐款。2月9日,記者獲悉,肖惠玹的體重已由40斤增到了58斤,可以為媽媽捐骨髓了。
  • 骨髓移植最後一刻遭遇「悔捐」,6歲女孩瞬間大哭!幸好又找到新希望
    6年來,她的健康僅靠著每15天一次的輸血維持。今年3月,她終於等來了徹底治癒的機會。但……希望,突然又破滅了……▼戳視頻看看這個小女孩視頻最後,爸爸葉先生要欣欣勇敢堅持下去。欣欣笑了,笑的讓人心疼。近幾年,由於葉先生在深圳,妻子徐女士在家替人做小工,每次都是由老人帶著孩子來深圳的醫院。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6年。與此同時,葉先生和妻子一直希望找到合適的供體,做骨髓移植手術,所以早早替女兒在中華骨髓庫建檔。
  • 「90」後女孩瞞著家人捐骨髓救人 值得贊一下
    於治國 據《河北日報》報導:6月4日,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女生宿舍。捐髓後第七天,張珊珊的臉色還是略顯蒼白。就是這個「90後」女孩,在他人生命受到死亡威脅的時候,她選擇瞞著家人、老師,將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給了浙江嘉興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2歲小姑娘。
  • 捐肝女孩:「人生的意義在於做有價值的事」
    捐肝女孩:「人生的意義在於做有價值的事」   她是我國器官移植史上無償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如果失敗了,我想捐出我所有有用的器官……」這是她手術前寫下的遺書。  她在四川廣元市郊區建起了第一家老幼託管中心。「三年內,讓全市所有農村留守老人和孩子都有一個溫馨安樂的家園。」這是她捐肝後的第一個夢想。  她叫羅瑋,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剛19歲。
  • 女孩患重病家人阻姐弟捐骨髓:分給別人還能活嗎?
    前天下午,北京陽光骨髓庫幫助小林(化名)找到6名潛在骨髓供者。20歲的廈門姑娘小林,去年4月被確診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而最好的骨髓來源是同胞兄弟姐妹。可是,4個月大時就被父母送給他人撫養的小林,想要親人伸出援助之手時,卻遭到了拒絕。小林並未責怪自己的親人,她覺得他們也有苦衷。
  • 骨髓捐獻者臨時悔捐不能沒有負擔
    近日,據媒體報導,出生僅70天,江西女孩欣欣被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今年3月,她終於等來了一次徹底治癒的機會。然而,在欣欣住進廣州市兒童醫院「移植倉」,為這次手術接受了6天化療之後,供髓者中途「悔捐」。廣州救助中心隊長黃明貴也稱,供者在入院之前反悔屬於正常現象。
  • 男星捐骨髓給9歲女孩,14年不間斷與受贈女孩隔空慶祝重生生日
    據臺媒5月13日報導,王大文14年前在美國時曾捐骨髓給一名素未謀面的小女孩Ruby,當時Ruby才只有9歲。因為王大文的暖心捐贈,Ruby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為此王大文將Ruby「重生」的那天稱為她的第二個生日,14年裡不間斷與Ruby隔空慶生。
  • 弟弟身患重症,召回送養女兒為弟捐骨髓,並且多次要求輟學養家
    弟弟身患重症,召回送養女兒為弟捐骨髓,並且多次要求輟學養家很多人的家庭經濟條件不高,可是孩子 過多養不起,就會有送人的想法,這種情況之前在農村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是女孩就會被送給人家當童養媳趙紫瑞從小被把爸媽送養在了遠親的姑姑家裡,當等趙紫瑞一切都已經適應後,生活也漸漸走上了正軌,爸媽又喊她回家為重症弟捐骨髓,趙紫瑞還小又心軟也答應了爸媽的要求,也沒有回姑姑家裡了,並且一起照顧病重的弟弟,可是爸媽要求越來越過分,多次要求她輟學,在家賺錢幫忙養家,賺取弟弟的醫藥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從小把趙紫瑞送人了,是因為她是女孩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
  • 記掛了十年 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捐獻者的隔空對話
    3月5日,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她的捐獻者通過本端,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雖然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但通過最簡單的言語,表達了彼此間最深的牽掛,也反映了所有捐獻者和受捐者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意。「恩人,您現在身體好嗎,10年來,我一直惦記著您……」3月4日下午,中華骨髓庫辦公室接到了一位受捐者電話,她想對11年前為她提供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說一聲謝謝。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周蓬安:捐個骨髓怎成換命?無知的煽情將加重悔捐
    作為雙胞胎妹妹,她稱「就算用自己的生命都要換姐姐的命」沒有問題,但媒體用這樣的標語,對社會的誤導作用卻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在骨髓移植不時出現「悔捐」的今天,媒體這麼有導向地宣傳,誤導大家,對社會是極不負責的。如果這類宣傳多起來,骨髓「悔捐」也就必然會更加多起來。筆者此前曾注意過多起「悔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