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2020-12-04 央視網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

  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33歲男子患白血病

  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

  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今年6月,馬秋收感冒了,一個月不見好,他到鎮上抽血檢查時被告知血常規異常,建議做進一步檢查。7月16日,在山東省立醫院,馬秋收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個噩耗讓他幾近崩潰。

  11月,馬秋收在籌款平臺上發起求助,他說:「因為自費藥很多,幾次化療就花費了十多萬,高昂的治療費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陷入絕境。9月份骨髓配對成功,本來應該是很歡喜的事,但光手術費就需要30萬,後面還有一系列康復治療需要一大筆費用,家裡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親朋好友借了個遍,他們也都只是普通的農村家庭,收入微薄。但為了三個孩子,為了老婆,為了父母,我一定要堅強活下去,成為他們的依靠!」

  12月1日,馬秋收的堂姐馬女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馬秋收是家中獨子,沒有其他親生兄弟姐妹,其父親已經73歲了,在老家以種地為生,其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其妻子在家照顧兩個不滿2歲的雙胞胎兒子,大兒子馬子彥現在上四年級。「我弟家庭負擔比較重,但我們親戚也都比較團結,他妻子在家照顧孩子,我們就陪著我大爺帶他看病。因為我大爺和大娘年紀大了,不適合捐骨髓,只能讓子彥試試,9月份,配型成功後就決定讓他來捐骨髓。」

  為捐骨髓兩個月持續增重

  孩子每天吃五頓飯

  馬女士說,馬秋收患病後,前期治療就花費了18萬多,醫保報銷後,自費花了不到11萬元,而此次骨髓移植原本需要準備30萬手術費,他們一家東拼西湊,最後總算交上27萬多元。「我弟家變賣了家裡的東西,主要是牛羊,湊了4萬元,在兩家網上籌款平臺發起求助,一家籌了2萬元,一家籌了5萬元。我們在同一家單位上班,單位領導也很關心我弟的病情,公司前後捐了大概10萬元。而我們這些親戚也不富裕,有一個表哥條件好一點,拿出了5萬元。而且,我們當地政府扶貧辦在我弟弟生病後也很關心,資助了3萬元,還把我弟弟家納入了低保戶。剩下的醫療費,我們刷了我弟弟的信用卡,打算報銷後再還上。」

  手術費交了之後,骨髓移植還遇到了個難題,馬子彥太瘦了,體重只有29公斤,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是35公斤。為此,馬子彥的家人為其向學校請了假,到濟南專注增重,準備捐獻骨髓,並和爺爺一起照顧他爸爸。

  馬女士說,孩子非常懂事,很想救他爸爸,知道這個事之後也沒說什麼,只是拼命增重,硬著頭皮一天吃五頓飯,但也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主要還是喝小米粥、吃饅頭配鹹菜,有時給他炒點菜,做點肉,喝點牛奶。「他有時說想吃什麼,爺爺可能不給買,因為實在是條件有限,主要還是平時吃的小米粥、饅頭多吃點,吃飽一點,有時看到孩子吃到咽不下去,真的很心疼。」

  已順利進行骨髓移植

  父子身體狀況良好

  經過兩個月的增重,馬子彥的體重終於達到35公斤,可以捐獻骨髓了。因為年紀小,馬子彥在11月28日、29日分兩次抽骨髓,總共抽了200多毫升。「有的大人抽骨髓都承受不住,但他很堅強,很配合,也不喊疼。」

  11月29日,馬秋收順利進行了骨髓移植,預計十幾天後可以出倉。馬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骨髓移植前交給醫院的醫療費目前已經花了十幾萬,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應該可以撐到弟弟出倉。「後續抗排異治療的費用我們也還沒考慮,之後再想辦法,但子彥給父親捐獻骨髓引發關注後,我們已經收到了一些好心人的捐款,在網上籌款平臺也發起求助。」

  至於小子彥捐獻骨髓後的情況,馬女士說,目前,子彥的身體狀況良好。「我們準備12月2日帶他回老家,讓他身體再恢復一下,然後就找老師看看他的學習進度,看還能不能跟得上。」

  醫生解讀

  捐髓為什麼優先考慮親屬

  山東省立醫院血液科的隋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國內有中華骨髓庫,但考慮到供者的年齡、血型、配型等因素,一般都會優先考慮與患者有血緣關係的人,配型成功的概率比較高。為了骨髓移植供者和受者的健康,骨髓捐獻者的體重要達到一定的重量,「體重太輕,採集的骨髓中,幹細胞數也會較少,不一定能在患者體內植活」。

  關於馬秋收後續的治療,隋醫生稱,目前骨髓已經植入馬秋收體內,但是否成功得到出倉時才能知曉。「我們也希望順利,但一般骨髓移植後,早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還需要進行康復治療。而且,馬秋收相比其他患者比較特殊,他的染色體上有P-H+陽性基因,骨髓移植後一年左右需要額外服用靶向藥。這種藥目前也是醫保不能報銷的,這就要額外花費5萬元左右。」(記者 戴幼卿)

相關焦點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增重後的小周。  「我只想爸爸早點康復!」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密雲12歲女孩為捐骨髓救父親拼命增重30斤,咽不下去也會繼續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我已長大,你仍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還健康來自密雲季莊小學12歲的田芮寧還未長大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每天吃五頓飯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庭的天男子患再生障礙性貧血12歲女兒骨髓配型成功2019年6月6日,密雲區季莊小學學生田芮寧的父親田華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田芮寧心情非常低落。
  • 1天吃6頓!12歲珠海女生增重10斤,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12歲珠海女生增重10斤,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2020-08-07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捐髓救父 女孩吃胖十斤
    增重後的小周。大洋網訊 「我只想爸爸早點康復!」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一個12歲的女孩通過一天吃6頓飯和14天向她父親捐獻骨髓增加了10磅
    當這個12歲的女孩聽說她的父親患有白血病,需要她捐獻骨髓來挽救她的生命時,她毫不猶豫。然而,周曉只有70多公斤,而且他的身體很瘦。為了更好地收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一項增重計劃。她開始一天吃六頓飯,有時甚至嘔吐。「當我想起我父親的病時,我希望我的體重會增加得快一點。如果我早一天達到標準,我父親可能早一天康復。」在14天內,她很快體重增加了10多公斤,並成功地將骨髓捐獻給了她的父親。
  • 女孩體重增18斤已達到捐骨髓條件 能救媽了
    濰坊新聞網2月10日訊 1月19日,報導了壽光市8歲女孩肖惠玹救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媽媽巴麗麗的事,引發關注。她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大家紛紛為她們捐款。2月9日,記者獲悉,肖惠玹的體重已由40斤增到了58斤,可以為媽媽捐骨髓了。
  • 12歲女孩1天吃6餐,14天暴增10多斤!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我只想爸爸早點康復」聽到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為給姐姐捐骨髓 19歲弟弟配型成功後每天跑5000米
    為給姐姐捐骨髓 他每天跑5000米韓海濤在醫院拉著姐姐的手,告訴姐姐一定要堅持。  姐姐不幸患上白血病  一個半月前,年僅26歲的韓岐不幸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從9月15日開始,正在上班的韓岐出現了發燒症狀,起初她以為是普通感冒,吃了藥但未見好轉。幾日後發燒不退的韓岐到醫院檢查,但結果卻令人難以置信,她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診斷結果對韓岐來說很殘酷,而對她的父母和弟弟來說同樣是「晴天霹靂」。
  • 骨髓移植前遭悔捐,6歲男童命懸一線 臍帶血救助絕處逢生
    悄然而至的病魔敲碎了小家庭的平靜6歲的軒軒(化名)是黑龍江大慶市大同區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生活卻其樂融融。軒軒父母熱愛做公益,幫助很多家庭走出困境,一家人信奉「好人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還教導兒子一定要心懷善意,相信美好和希望。
  • 10歲男孩3個月增肥30多斤「救父」,父親:兒子給了我珍貴的生日禮物
    因為增重,還有同學給他取了綽號。他心中頗為委屈,但轉念一想:「那是因為你們都不知道我要救爸爸。」全文4170字,閱讀約需8分鐘 ▲9月8日,路子寬在病房裡大口吃飯,為了達到捐獻標準,他已經增肥了三十多斤。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攝9月9日9時許,河南輝縣10歲男孩路子寬戴著口罩,在醫生的帶領下,走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的手術室。
  • 小夥寫4000字家書說服父母捐骨髓 被救男童欲當面感謝卻再陷困境
    90後大學生小彭準備捐骨髓救一名男童,卻遭到家人反對,最後小彭寫了一封4000字的家書說服了父母,捐出了115毫升造血幹細胞,空運至上海營救男童。9歲的呂昊陽就是這名男童,在小彭的幫助下,他成功做了移植,然而小昊陽移植後因併發症2次住進ICU,8月16日再次進入ICU,本已負債纍纍的家庭,再也無法維持後續治療,呂昊陽最大的心願就是想當面感謝救他的小哥哥。
  • 12歲男孩欲捐骨髓救母:抽血再痛我也不怕
    在軍區總醫院血液科,12歲的蘇涵(化名),趴在無菌病房外的窗戶上,對著熟睡的媽媽,輕聲說道。  一個月前,蘇涵的母親葉珊(化名),還計劃著等兒子放暑假後,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看看世界。然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將美夢打碎。今年6月,崇州女教師葉珊不幸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根治這種疾病,唯一的「解藥」是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救命骨髓從哪兒來?
  • 為給弟弟捐骨髓,畢節這個小姐姐20天狂增5斤!
    就讀於畢節一中高一(30)班學生李穩身患白血病姐姐李薇為捐骨髓狂增體重希望早日為弟弟捐獻骨髓
  • 11歲男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拼命增重,被笑「胖成豬」也毫不在意
    河南新鄉的路子寬今年11歲,近三個月來,他大開吃戒,體重由原來的60多斤長到了85斤,但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再胖一點」。在大家都注重孩子飲食健康、不暴飲暴食的年代,家人為什麼任憑他短期內拼命增肥呢?路子寬說:「只有長胖了,才能救爸爸,才能給爸爸捐骨髓。」原來早在7年前,他的爸爸就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也就是白血病,一直在吃藥,但現在吃藥已經無效了。如果想徹底治癒,就要及時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全家人都進行配型後,只有路子寬的最合適。
  • Qing聽當事人丨增肥捐骨髓救父 10歲男孩已出院:要開始減肥了
    河南新鄉輝縣的10歲男孩路子寬為給患有白血病的父親捐獻骨髓,三個月內增肥三十多斤,引發關注。9月9日,小夥子在北京清河醫院完成了長達3天的骨髓移植手術。就在剛過去的這個代表團圓的中秋節,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已經出院的路子寬。這個滿臉洋溢著幸福笑容的10歲男孩,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樂觀溫暖,而他也總是願意逗身邊的人開心。
  •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2013年12月29日和30日,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
  • 10歲少年增肥救父 3個月增長到90多斤,達到捐獻骨髓的標準
    視頻截圖報導稱,河南輝縣男孩路子寬3歲時,父親路炎衡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前期。2018年,父親身體情況惡化,路子寬隨後通過增加體重,以達到為父親捐獻骨髓的身體標準,「增肥救父」。可以想像的是,路子寬增肥救父的過程不會那麼美好:2019年3月,路子寬一天吃五頓飯,從原本的60多斤,3個月內增長到90多斤,終於達到了骨髓捐贈的標準。9月9日上午9時許,路子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進行了骨髓捐獻。這樣一個「增肥救父」的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得到廣泛傳播。輿論為這個峰迴路轉的家庭而欣喜,更被這個10歲男孩的勇氣與擔當所感動。
  • 爺爺每天搬磚養活9口人,雙胞胎姐姐千裡捐骨髓,還是救不了妹妹
    我叫馬麗,有三個女兒,大女兒熊奕涵和二女兒熊浠涵是雙胞胎,今年7歲,最小的女兒熊彥斯才5歲。雙胞胎姐妹從咿呀學說話到跌跌撞撞學走路,再到後來一起上小學,每天都形影不離。看著女兒們平平安安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可現實往往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