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欲捐骨髓救母:抽血再痛我也不怕

2020-12-04 搜狐網

  媽媽,你要加油噢,等你病好了,我們一起出去玩。」7月13日上午,成都下起了淅瀝瀝的雨。在軍區總醫院血液科,12歲的蘇涵(化名),趴在無菌病房外的窗戶上,對著熟睡的媽媽,輕聲說道。

  一個月前,蘇涵的母親葉珊(化名),還計劃著等兒子放暑假後,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看看世界。然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將美夢打碎。今年6月,崇州女教師葉珊不幸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根治這種疾病,唯一的「解藥」是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救命骨髓從哪兒來?經檢測,蘇涵的骨髓和母親的匹配程度高達90%以上。情急之下,12歲的孩子主動請纓,要把自己的「血」,捐給媽媽。

  生命的曙光>

  母親突患重病兒子骨髓匹配成功

  今年38歲的葉珊,是崇州一所小學的音樂老師。今年6月,突如其來的疾病,碾碎了這個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6月10日,葉珊拿到確診書,她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若想根治此病,必須進行骨髓移植。那一瞬間,葉珊的腦子一片空白,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他才12歲,如果我走了,他怎麼辦」!

  掙扎過後,葉珊決定和疾病搏鬥,而支撐她做出這一決定的,正是自己的兒子和丈夫。要治病,首先得找到與之匹配的骨髓。疾病面前,她的家人沒有放棄。得知要檢測骨髓,所有家人親戚都伸出手來,連12歲的兒子也不例外。

  幸運的是,焦灼等待多天後,醫院給出檢測結果:兒子的骨髓與母親匹配程度高達90%,可以進行骨髓移植。一瞬間,葉珊的生命出現曙光。

  勇敢的男孩>

  不再害怕打針要把「血」給媽媽

  兒子還小,要不要讓他為自己捐骨髓?葉珊很糾結,她擔心捐骨髓,會讓兒子的健康受到影響。

  6月底,隨著葉珊病情逐漸惡化,孩子的父親蘇先生再也憋不住了,他必須要讓自己的妻子活下去。兩周前,蘇先生把小涵叫進房間,準備和孩子來一場「大人的對話」。

  「媽媽的病現在很嚴重,只有涵涵的骨髓才能媽媽,你願意救媽媽嗎?」

  「當然願意,我想救媽媽!」聽著兒子說出這句話,蘇先生眼睛紅了。

  在隨後的身體檢查中,蘇先生問孩子是否害怕,小涵想也沒想就搖起了頭。「一點兒都不害怕,我想把自己的血給媽媽,希望她早點好起來。」聽到爸爸詢問醫生,捐贈骨髓對自己的身體有無影響時,小涵立刻揪住爸爸的手,連忙說道:「不管對我的身體有沒有影響,我也要救媽媽!」

  雖然不害怕捐骨髓,但小涵還是有些怕打針。「以前,每次生病帶他去打針時,他都會哇哇大哭。」蘇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害怕打針,但兒子這次特別勇敢,沒有流過一滴眼淚。每次抽血時,小涵都緊閉雙眼,把頭扭向一邊。「每一次抽血都是為了媽媽,當然不能哭!」小涵說。

  男孩的願望>

  盼望母親康復全家一起去旅遊

  7月13日早上,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成都軍區總醫院血液科,見到了這位靦腆卻勇敢的男孩。

  「媽媽,你要加油!等你病好了,我帶你出去玩!」上午10點半,醫院無菌室外,穿著綠色上衣的蘇涵趴在玻璃窗上,和病床上的媽媽隔窗相望。葉珊躺在病床上,看起來有些虛弱。由於缺少血小板,她這些天病情有些反覆。

  每天,小涵都會在爸爸的陪伴下,來醫院探望媽媽。雖然有時葉珊無力說話,但孩子總要看上幾眼,才能心安。小涵告訴記者,這樣隔著玻璃窗看媽媽機會,每天只有兩次,而每次只有半小時。然而,每天的兩次半小時探望機會,就是他一天裡的最大盼頭。除去探望媽媽的時間,蘇涵不是和爸爸、外婆在醫院附近租的小房裡待著,就是來到醫院裡,為下周的骨髓移植手術做準備。

  「美麗、有氣質、漂亮、溫柔。」說起媽媽時,蘇涵一連用了四個形容詞。他告訴記者,在家裡,媽媽不會怎麼管他學習,更多的是陪著他一起玩耍。但即使沒有媽媽的監督的日子,蘇涵對待學習也沒有半點馬虎,並在今年考上了成都實驗外國學校。

  在媽媽生病前,小涵本來計劃著,一家人趁著暑假出去旅遊。「沒事,等媽媽病好了,我和爸爸就帶著她去海邊度假,補過暑假。」採訪中,一直有些害羞的蘇涵,在說起自己的願望時,立馬露出了笑容。

  愛心接力

  眾多志願者捐獻血小板

  葉珊的同事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如果要戰勝病魔,除了需要骨髓外,還需要大量的AB血型血小板,如果沒有血小板支持,病人會非常危險。此前,葉珊因為無血可輸,醫生就曾下過一次病危通知書,幸好有不少志願者趕來捐血,她才轉危為安。

  為了挽救葉珊的生命,葉珊的同事們在微信上發文尋找AB型血小板。短短幾天時間,就有許多志願者來驗血。

  7月13日上午,記者在成都軍區總醫院遇見了四位從崇州趕來的志願者。葉珊的同事楊老師告訴記者,僅12日一天,就有20多個人去到崇陽鎮濟康醫院驗血。經篩查後,有4位符合要求。拿到驗血報告後,他們就馬不停蹄趕來成都。

  據楊老師介紹,葉珊每日需要用兩到三人的血小板,這周的血量已經足夠,但下周的血小板還沒有著落。本組稿件採寫 華西都市報記者雷倢殷航攝影吳小川

相關焦點

  • 8歲男孩給爸爸捐骨髓:用我的血 多少都行(圖)
    8歲男孩小峰,是個勇敢的男子漢。於偉攝  「爸爸什麼時候會好?」8歲的男孩小峰(化名),仰頭問醫生。  「有你的血,他很快就好了呀!」醫生這樣回答他。  進病房的醫生們都說:為這個8歲的男子漢點讚!  昨天和前天,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昨日全部輸入到身患血液病的爸爸體內。
  • 8歲男孩捐骨髓,只為救25歲姐姐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肖春道/圖5月20日,諧音「我愛你」,當大家忙著說愛的時候,8歲的龍巖男孩小翔,靜靜地躺在福建協和醫院的病床上,過去兩天,他一共捐出36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送到一牆之隔的移植倉
  • 11歲男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拼命增重,被笑「胖成豬」也毫不在意
    河南新鄉的路子寬今年11歲,近三個月來,他大開吃戒,體重由原來的60多斤長到了85斤,但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再胖一點」。在大家都注重孩子飲食健康、不暴飲暴食的年代,家人為什麼任憑他短期內拼命增肥呢?路子寬說:「只有長胖了,才能救爸爸,才能給爸爸捐骨髓。」原來早在7年前,他的爸爸就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也就是白血病,一直在吃藥,但現在吃藥已經無效了。如果想徹底治癒,就要及時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全家人都進行配型後,只有路子寬的最合適。
  •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2008年11月23日 14:22 來源:荊楚網 發表評論 蕭顥攝(圖片來源:荊楚網)   為救患白血病的母親,11歲的兒子要給生母捐獻骨髓。今日,這對母子將在協和醫院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昨晚7時30分,在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部8樓血液科的病床上,記者見到11歲的餘頤瑄。他躺在病床上,正在複習功課。
  • 孩子抽血呈黃色抽5管才能配型 軍嫂捐骨髓救子
    前天中午1點,她帶著孩子的病情資料,找到協和醫院血液科骨髓移植專家夏凌輝教授,諮詢骨髓移植的相關問題。  夏凌輝教授告訴她,捐髓首選父母,只要半相合即可進行移植。移植成功率和張教授說的一樣,理論上有五成把握。  「但是,即使配型成功,孩子能否做移植,還要做全面檢查,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夏教授告訴王菁,配型結果一周即可出來。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桂林9歲男孩勇捐骨髓救父:能救爸爸抽多少都可以-廣西新聞網
    9歲男孩勇捐骨髓救父採集過程中表現得像個小小男子漢是目前桂中地區年齡最小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陳新援 文/圖「我不怕痛,只要能救爸爸,抽多少都可以!」昨日上午,在柳州市工人醫院血液科病房裡,9歲的桂林男孩小軒對正在為其做穿刺的護士說。當天上午,醫護人員要從小軒的體內抽取一定數量的造血幹細胞,輸入其父親謝先生的體內。現在小軒是父親活下去的惟一希望。
  • 弟弟得了重病,姐姐放棄高考捐骨髓給他,第一次抽血時還暈過去了
    江蘇連雲港現年18歲的高三女孩李姿現在本應在備戰高考,如今她卻守在病房照顧弟弟。李姿和13歲的弟弟李果碩生活在一個清貧卻幸福的家庭,父親在鎮環衛所工作,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姐弟倆懂事且成績優秀,生活溫馨其樂融融。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Qing聽當事人丨增肥捐骨髓救父 10歲男孩已出院:要開始減肥了
    河南新鄉輝縣的10歲男孩路子寬為給患有白血病的父親捐獻骨髓,三個月內增肥三十多斤,引發關注。9月9日,小夥子在北京清河醫院完成了長達3天的骨髓移植手術。就在剛過去的這個代表團圓的中秋節,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已經出院的路子寬。這個滿臉洋溢著幸福笑容的10歲男孩,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樂觀溫暖,而他也總是願意逗身邊的人開心。
  • 8歲女孩捐髓救母續 骨髓捐獻的條件是什麼
    日前,齊魯網報導了壽光8歲女孩玹玹想要捐髓救母的故事,很多網友都被這個堅強的小姑娘感動著,今日,記者再次趕往壽光了解母女倆的近況。  據《小溪辦事》報導,巴麗麗,43歲,2015年被診斷出患有急性白血病。
  • 弟弟兩次捐骨髓 姐姐去世後向姐夫要補償
    弟弟兩次捐骨髓 姐姐去世後向姐夫要補償 原標題 [弟弟兩次捐骨髓 姐姐去世後向姐夫要補償]
  • 拒絕給白血病妹妹捐骨髓的哥哥 回應的原因讓人心寒
    作為一個哥哥,他的妹妹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他捐獻骨髓的時候,他會怎麼做?在山西有一名二十七歲的女子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她的兩個親哥哥做了骨髓配型發現十分的成功,然而就在快要進行手術前,他的兩個哥哥突然反悔了。有人採訪他們,一個哥哥說自己身體不太好,而且他兩個孩子還小不能沒人照顧。另一個哥哥則是表示自己還未成家,不能讓身體出現問題。
  • 妹妹得白血病,倆哥哥拒捐骨髓!背後的原因讓人心寒
    一位27歲的山西女子患了白血病,需移植骨髓。她兩個哥哥都配型成功了,可在臨近骨髓移植手術時,卻突然反悔。哪怕妹妹的丈夫下跪請求,他們都沒有回心轉意。難道捐骨髓真的有那麼的可怕?   不願意捐,都是怕身體垮了   事件中的一位哥哥說,他並非見死不救,而是考慮到,自己是家裡的頂梁柱,有兩個小孩,如果自己出什麼事,咋辦?   「人家說,體質好的(捐骨髓後)也沒啥,但是體質不好的,以後就經常感冒咳嗽,或者是別人得病(好得快),你就那個啥。」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骨髓造血幹細胞「悔捐」調查:捐獻關鍵時刻近半志願者「脫逃」
    前段時間,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丈夫磕破頭換來親人轉身離去的新聞被社會各界熱烈討論,並紛紛指責倆哥哥。但讓人痛心的是,雖然備受譴責,倆哥哥也沒有回心轉意。隨著初配成功的人數在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悔捐的人數也有增多,到了再動員環節,將近一半的人會失訪或不同意捐獻。
  •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2013年12月29日和30日,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
  •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央視新聞,你們能不能遵守一下骨髓庫...
    今天晚上,很多網友都圈我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是: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救人是學醫人的使命】28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歲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盧昕寧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是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19歲高三男生。
  • 我要上觀網|志願者反悔率這麼高,「捐骨髓」真的對身體有害?
    在觀察者網12年的新聞中,在一個4歲的白血病患者在做完3次化療、苦等4個月並且花了近30萬費用來為骨髓移植手術做準備之後,捐贈者卻臨時反悔,讓這個小朋友陷入絕境。 =^_^=解讀 捐骨髓又不是直接抽到骨頭裡,而是抽血來濾出造血細胞,剩下的血又還回本人體內了,就這樣都不願意?可見這親情是基本上沒有了 以前捐獻骨髓是抽取骨髓血,所以叫捐獻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