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療白血病」獲未來科學大獎!為什麼「毒藥」也能治癌症?

2020-11-2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亭棟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兩人獲得了這一屆的生命科學獎。 張亭棟和王振義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

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亭棟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兩人獲得了這一屆的生命科學獎。

張亭棟和王振義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三氧化二砷(砒霜)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砒霜可以用來治療白血病?這項研究確實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對於億萬白血病患者來說,這是最好的消息和安慰。

目前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式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癌症,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血癌。白血病的發病率為2.76/10萬,在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在35歲以下的人群中佔第一位。

由於是血液系統的疾病,目前,化療是白血病最主要和常用的治療方法。聯合用藥、大劑量和早期強化是化療採取的基本手段。國內臨床上,採取高三尖杉酯鹼+阿糖胞苷為基礎的治療方案,疾病的完全緩解率接近80%,3年無病生存率達到了40%。

除了化療之外,骨髓移植也是治療白血病的一種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骨髓移植需要達到一定的治療條件後才能進行。如果想要做骨髓移植,患者首先要經過化療,而且要達到完全的緩解,之後再鞏固治療兩到三個療程,要儘可能清除體內的白血病細胞殘留,這之後才可以進行骨髓移植。

此外,骨髓移植也有一定的年齡限制。異體骨髓移植的患者,年齡一般要在50歲以下,最高不能超過55歲。自體骨髓移植的年齡可以放寬到65歲。而且,骨髓移植的時機也很重要,一般在第一次緩解期中間進行骨髓移植,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以上。如果是病情復發後再緩解後進行骨髓移植的話,5年生存率只有30%。所以在臨床上,患者第一次復發並緩解後,是骨髓移植的最佳時期。

臨床上,目前針對白血病的治療方法也就是這兩種。而砒霜的參與,是聯合其他化療藥物一起進行的。

砒霜(三氧化二砷)如何會用於治療白血病?

大部分人對砒霜的了解,就是從古代影視劇中知道它是殺人的毒藥。但是在中醫的眼裡,砒霜也有藥用的價值。

而現代醫學有關砒霜可以治療癌症的研究,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張亭棟聯合了上海血液病學研究所等單位,最終確認三氧化二砷是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


臨床上,三氧化二砷的提取物可以與癌蛋白PML端的「鋅指」結構中的半胱氨酸結合,然後進一步誘導蛋白質發生構象變化和多聚化,繼而被蛋白酶體降解。癌蛋白的降解,最終使白血病細胞死亡。通過三氧化二砷劑的治療,患者的緩解率可以達到70%以上。

目前在白血病的治療領域,三氧化二砷的提取物通常是聯合其他化療藥物一起來使用的。所以普通大眾不要想當然地以為,自己隨便吃點砒霜就能治病了,這是不科學的。

從毒藥變成救命的藥物,三氧化二砷製成的藥物,都是經過科學提煉的,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全程有醫生的指導,所以這裡的藥物,已經不是原來的砒霜了,它的性質早已發生了變化。即便是白血病患者,也不能擅自使用某種藥物,都需要經過醫生的指導才可以。

未來和展望

雖然三氧化二砷的提取藥物已經用於臨床,但它自身的藥用價值可能還有待於進一步去發掘和了解。藥物本身的研究,就是一場漫長的徵程和跑步,所以未來它的癌症治療領域,還有很大的發揮餘地。而且在醫學領域。有關三氧化二砷治療肝癌、淋巴瘤等多種腫瘤的研究也早已展開,很多研究都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和進展。

所以在將來,砒霜的作用還可能更大。

參考資料:

[1]《哪些白血病病人可以做骨髓移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2006-2-18.

[2]《研究揭示砒霜治療白血病機制》.科學網.2011-4-8.

[3]《誰發明了「砒霜治療白血病」》.南方周末.2018-2-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砒霜治療白血病,成果拯救百萬人,獲未來科學大獎的張亭棟牛在哪
    備受關注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今天在北京揭曉,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設立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今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科學家是張亭棟和王振義,而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則是盧柯,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則是彭實戈,純國產數學家。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北京時間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張亭棟以及王振義的獲獎理由為: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報導,1971年哈爾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一位藥師偶然在民間發現了一個據稱能治療淋巴結核的藥方,由砒霜、輕粉(氯化亞汞)與蟾酥等組成。張亭棟及其團隊對該藥方進行研究後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北京時間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張亭棟以及王振義的獲獎理由為: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獲未來科學大獎,96歲的王振義能等來諾獎嗎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其中張亭棟發現了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白血病如今獲得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王振義宣布將100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給扶貧基金會。,白血病也不例外,通常採取殺滅腫瘤細胞的化療策略達到治療目的。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砒霜治療白血病奠基人張亭棟等四人折桂,獎金高達百萬美元
    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2020年獲獎名單。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是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在未來科學大獎組委會電話通知王振義時,對方表示喜憂參半,喜得是其工作得到認可和激勵,其擔憂的是,自己已96歲高齡,大獎應頒給正在工作的年輕人。
  • 「砒霜治療某種白血病」?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不一樣
    彭實戈目前是山東大學教授,未來科學大獎組委會給他的獲獎理由是:「獎勵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2016年開通「未來科學大獎」至今,一共評選出20名科學家,其評審體系參考諾貝爾獎、圖靈獎等國際著名獎項,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
  • 砒霜治癌症、提高銅性能、開創數學新領域:他們獲科學大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賀梨萍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因其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因其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還有一位副省長
    )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據《科學新聞》報導,1971年哈爾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一位藥師偶然在民間發現了一個據稱能治療淋巴結核的藥方,由砒霜、輕粉(氯化亞汞)與蟾酥等組成。張亭棟及其團隊對該藥方進行研究後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不過此後這一發現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1996年陳竺與張亭棟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血液學》(Blood)上發表論文介紹了此一發現後,才為國際學界所認可。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單項獎金百萬美元「砒霜治療白血病」奠基人張亭棟等四人折桂
    9月6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今年,張亭棟、王振義因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圖片來源:未來科學大獎官網未來科學大獎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人民幣約700萬元)。
  •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癌症、提高銅性能、開創數學新領域,獲獎者其中還有一位副省長
    生命科學獎獲獎科學家:張亭棟、王振義獲獎理由: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張亭棟及其團隊對該藥方進行研究後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不過此後這一發現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1996年陳竺與張亭棟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血液學》(Blood)上發表論文介紹了此一發現後,才為國際學界所認可。
  • 四名科學家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盧柯、彭實戈分獲「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本報訊(記者 李佳)未來科學大獎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因其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因其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山大彭實戈院士等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6日在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中國版諾獎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於2016 年創立,每個獎項的獎金為 100 萬美元。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這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王振義,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在人類探索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張亭棟和王振義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APL曾經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
  • 「科學」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醫谷訊,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為救白血病女孩他冒著名譽掃地風險用新藥,今獲未來科學大獎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96歲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王振義是中國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瑞金醫院終身教授。
  • 96歲王振義獲未來科學大獎,他說「這個獎為啥不給年輕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朱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其中「生命科學獎」被授予9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以表彰他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的決定性貢獻。
  • 中國版「諾貝爾獎」發布 張亭棟等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6日在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癌症仍然是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威脅。在人類探索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張亭棟和王振義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APL曾經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