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白血病女孩他冒著名譽掃地風險用新藥,今獲未來科學大獎

2020-09-06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96歲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

王振義是中國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他經過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種藥,攻克了一種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最為兇險、病情惡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90%的病人將在半年內死亡,最快的甚至只要三天。

1978年,王振義開始對此進行研究。當時,國際上治療M3的主流方法是化療,但患者化療後的5年存活率只有10%-15%。王振義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全世界首創的想法——用誘導分化的理論讓癌細胞改邪歸正。

經過八年奮鬥和探索,他嘗試了無數種方法,測試了無數種藥品,最終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可以在體外將M3細胞誘導分化為正常細胞。

1986年的一天,一個身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此時,王振義仔細研究小女孩的病情,建議讓小女孩服用還處於試驗階段的全反式維甲酸治療。當時,很多人勸他說:您已經功成名就,用新藥來治療很冒險,甚至可能會名譽掃地。但王振義說:「我們經過八年的研究,我相信科學,我有信心!」

奇蹟最終出現,小女孩只吃了一個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維甲酸,病情就出現了轉機,白血病最終達到完全緩解。如今,30多年過去了,女孩依然健康地生活著。這次治療是世界公認的誘導分化理論讓癌細胞「改邪歸正」的第一個成功案例,王振義因此被譽為「癌症誘導分化之父」。

在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特效藥」後,王振義並沒有為全反式維甲酸申請專利,而是希望能讓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都儘快用的起這種藥。這種被患者稱為「特效藥」的黃色小藥丸,只用口服就行,一盒11塊錢,即便是過了三十多年過去了,這盒藥也只要290元,還可納入醫保,而類似的腫瘤治療藥物價格高達2萬元以上,因此他也被譽為「中國藥神」。

「解決患者的問題」是王振義醫學事業的最終奮鬥目標。他常說,愛國首先就要愛自己的事業,我這一輩子看好了一種病,而最遺憾的是只看了這一種病,還有很多病沒有攻克,希望我們每個醫生都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王振義他深諳醫學科學和醫學教育的真諦,深信愛國就要為祖國培養出人才,他不但自己做出卓越的成就,還先後培養出陳竺院士、陳賽娟院士、陳國強院士,創造了「一門四院士」的團隊奇蹟。

責任編輯:李菁

相關焦點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北京時間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張亭棟以及王振義的獲獎理由為: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而在現場連線王振義教授時,他謙虛地表示,很高興自己的工作能獲得認可,但希望未來有更多做出傑出成績的年輕科學家能受到未來科學大獎的鼓勵。目標百年的「中國版諾貝爾獎」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至今已歷5屆。
  • 「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北京時間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張亭棟以及王振義的獲獎理由為: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中國版諾獎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於2016 年創立,每個獎項的獎金為 100 萬美元。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96歲醫生獲700萬大獎:攻克"最兇"白血病,拯救萬千人
    9月6日上午,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獎」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他主動放棄專利申請,三十多年未用救命藥為個人賺取一分錢!,他收治的急性白血病人病情惡化很快,他查閱外國文獻資料,卻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在2020年,王振義獲得未來科學大獎,在獲獎感言中,這位直率耿介的老科學家
  • 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中宏網山東9月7日電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砒霜治療某種白血病」?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不一樣
    起初他不太清楚,撥電話這頭的場景是一個大型會議現場。在知道自己獲得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時,他表達了意外與興奮之情。主持人又重複了一遍,他補了一句「好多呀」。彭實戈目前是山東大學教授,未來科學大獎組委會給他的獲獎理由是:「獎勵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山大彭實戈院士等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6日在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砒霜治療白血病,成果拯救百萬人,獲未來科學大獎的張亭棟牛在哪
    備受關注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今天在北京揭曉,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設立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2020未來科學大獎獎勵金額為每年100萬美元,每屆評獎時,獲獎人數根據同一項工作最突出者確定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4位學者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王振義,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2011年9月,張亭東獲頒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2012年,張亭東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7月1日,張亭東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2015年9月19日,張亭棟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2月22日,獲第六屆中國中醫科學院唐氏中醫藥發展獎——中藥研究獎。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本報訊 (記者 於大勇) 近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砒霜治療白血病」獲未來科學大獎!為什麼「毒藥」也能治癌症?
    核心提示: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亭棟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兩人獲得了這一屆的生命科學獎。 張亭棟和王振義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 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名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亭棟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兩人獲得了這一屆的生命科學獎。張亭棟和王振義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三氧化二砷(砒霜)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 四名科學家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盧柯、彭實戈分獲「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本報訊(記者 李佳)未來科學大獎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盧柯,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還有一位副省長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結果公布:今年共有4位科學家獲獎,生命科學領域2位,物質科學領域1位,以及數學與計算機領域王振義曾獲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技獎共23項,自1980年以來發表論文320餘篇,主編專著5部,參加編寫著作17部。2011年,王振義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而在現場連線96歲的王振義教授時,他謙虛地表示,很高興自己的工作能獲得認可,但希望未來有更多做出傑出成績的年輕科學家能受到未來科學大獎的鼓勵。
  • 這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王振義,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盧柯,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昨揭曉 有兩位老爺爺讓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率達90%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昨天,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對為全人類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予以表彰。2016年以來,已有20名科學獎獲獎,包括袁隆平、施一公、潘建偉等科學家在內。
  • 「科學」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醫谷訊,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剛剛,96歲醫生獲700萬大獎:攻克"最兇"白血病,放棄專利30年拯救萬千人!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 文/北洋君9月6日上午,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獎」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他主動放棄專利申請,三十多年未用救命藥為個人賺取一分錢!卻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王振義聯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張亭棟團隊共同研發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砷劑的新藥,把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獲獎名單上有位副省長,還有兩位熟悉的老爺爺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他在醫學上的最主要貢獻是利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分化,在臨床上極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生存臨率。
  • 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獲未來科學大獎,96歲的王振義能等來諾獎嗎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如今獲得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王振義宣布將100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給扶貧基金會。在經過多次研究之後,王振義和自己的學生陳竺、陳賽娟提出使用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兩藥聯合治療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從而杜絕了復發和耐藥性出現,使這種曾經最為兇險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從10%提高到97%以上,成為第一個可被治癒的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