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是生命悄悄發芽的年紀,是應該撒開腳丫,在陽光底下瘋跑的年紀。但7歲女孩張雯婧卻只能安靜待在房間裡。
今年年初,張雯婧被查出患上急性M4B白血病,醫生說治癒率只有30%。為給孩子看病,父母已經花費掉10萬元醫藥費,但他們不想放棄女兒,哪怕只有1%的希望。
目前,她已經做完第二次化療,等待骨髓配型。而高昂的手術費將近30萬元,年輕的夫妻倆已經做好了砸鍋賣鐵的心理準備。厄運降臨身上驚現淤黑查出竟是白血病
今年3月30日,一個普通的周末,達州市宣漢縣雙河鎮的早晨安靜又祥和。
張雯婧叫醒了還在熟睡的媽媽,「媽媽,遞給我衣服,我要起床看書啦。」惺忪中,母親周曉珍摸索著衣服遞給雯婧,不小心手肘碰到了孩子的眼眶。「我覺得是輕輕碰了一下,她的眼角一下子就黑了。」
想到最近孩子雙膝下也有同樣的淤黑,周曉珍覺得不對勁了。她叫醒丈夫後,便帶著孩子去了醫院。「血檢結果,血小板數量只有38。」醫生說,懷疑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隨即,醫生建議他們立刻去成都看病。4月2日,在川大華西醫院,周曉珍夫婦拿到了女兒的確診單:急性M4B白血病,這是白血病裡比較嚴重的病。「我當時覺得天旋地轉,雙腿不聽使喚。」周曉珍說,醫生找他們談話了,「樂觀情況下,治癒率為30%,不建議再治療孩子。」當時,醫院裡正好有一個同類型病的孩子,剛剛1歲,家長已經抱起孩子離開了。她很聰明下棋不看棋盤閉眼將爸爸的軍
4月3日,雯婧住進了華西附二院的血液科病房。主治醫生朱意萍告訴周曉珍,治療過程中,孩子有可能會死亡。「這是我的寶貝女兒,哪怕有1%的希望,我們也不會放棄。」隨後,醫生開出了化療方案。
4月15日晚上,首次化療的最後一天,雯婧嘴裡突然開始冒血。多位醫生參與了搶救,那天晚上,雯婧吐了200毫升的血。「我在一旁掉淚,我多想躺在那裡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女兒。」周曉珍說,女兒之前從來都不生病,一直很陽光。
周曉珍說,雯婧從小就出奇的聰明。「4歲,她爸就教她下象棋,沒多久,小雯婧已經是高手了。」周曉珍說,有一次,她和爸爸下棋,中途去客廳拿東西。「她就問爸爸下了哪步棋,直接在外頭喊,自己要下哪步。」她完全記住了棋的布局,三兩下,將了她爸爸的軍。
兩個療程化療完,已經花掉了10萬元的醫藥費。周曉珍是雙河鎮小學的老師,丈夫張海清是大成鎮橋中心校初中老師,年輕兩口並沒有太多收入。為方便孩子看病,他們在成都租下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周曉珍照顧孩子,張海清則四處籌錢。愛心捐款師生自發捐贈捨不得「小天使」
雯婧是雙河鎮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就在媽媽工作的學校。4月底,周曉珍和張海清收到了學校送來的5萬元錢。「我們並沒有說現在缺錢的事情,收到錢很意外。」
原來,學校的捐款,完全是全校師生們自願行為。「小雯婧太乖了,得這個病,別說她家人,我們都無法接受。」雯婧的班主任王英說,雯婧在幼兒園時就是個小主持人,唱歌、跳舞樣樣精通;象棋、軍旗、跳棋都下得很好。「這樣的孩子,哪個不喜歡呢。」
「很多老師、學生知道這個情況後,跑來問我如何提供幫助。」雙河鎮王校長說,這些錢,可能僅僅是杯水車薪,但希望盡一點微薄之力。
眼下,雯婧的第二次化療已經結束,正在等待骨髓配型。如果配型成功,雯婧還能繼續她的快樂童年。可是,將近30萬的手術費用,讓年輕的周曉珍夫婦犯了難。華西都市報記者許冬琳攝影雷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