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確診白血病,化療30個月!呼籲:生活中的這些都是元兇

2020-12-01 騰訊網

兩三歲的孩童本該是在玩具房裡挑選著她喜歡的玩具,而歡歡(化名)卻對寧波市婦兒醫院血液科的診室熟門熟路了。

女孩歡歡去年2歲生日時,被確診為白血病。歡歡的父母那時根本沒想到,女兒才這麼小,怎麼就被可怕的疾病侵擾。

「那個時候孩子經常感冒,伴有低熱,精神也不太好,我們兩人決定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診斷的結果卻是被告知女兒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那天,正好是她的兩歲生日……」

圖源:寧波晚報

歡歡需要做「大化療」和「小化療」,全部治療時間需要24個月至30個月。那段時間,歡歡的父母都是恍惚的,經常抱著孩子落淚,只盼一切只是一場噩夢。

市婦兒醫院血液科的病床上,除了歡歡,還有14個患兒正在治療白血病,這些孩子裡年紀最大的也不過13歲,兒童白血病正嚴重威脅著孩子們的成長健康。

一、白血病:不可忽視的兒童殺手

在我國,每年有3萬多名兒童被診斷出惡性腫瘤,其中白血病最為常見。10歲以下小兒白血病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十萬分之四,急性白血病佔90~95%。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患上白血病呢?從外因講,首先就是接觸了有毒物質,如劣質家具、裝修材料中含有有害的化學物質、孩子的新衣服未經洗滌就直接穿上身等,這些材料或面料都可能含有致病的苯、甲醛等。其次,孩子生活中汙染的環境下,長時間接觸電力輻射、電磁輻射等。

內因方面也不容忽視,比如病毒感染和遺傳因素。有研究認為,EB病毒有可能是促發白細胞變異的一個誘因;在遺傳上,白血病本身不是遺傳病,但卻是某一部分患者的主要原因,一些先天遺傳性疾病,如先天性愚型,可能比較容易發生白血病

二、白血病發病,4個症狀不能忽視

大多數兒童白血病都屬於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早期會伴有身體發熱的現象,甚至有些兒童會出現貧血、出血、淋巴結腫大等:

1.兒童表現出易疲勞,虛弱,發冷,頭暈,氣促以及皮膚蒼白,這些表現都是因貧血引起的症狀表現;

2.孩子持續一段時間的發熱,吃藥也沒有改善。這是正常白細胞感染引起的發熱,常見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口腔黏膜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3.血小板變少,導致兒童皮膚易出現瘀傷,或是經常流鼻血,牙齦出血等出血跡象。

4.白血病細胞浸潤可導致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骨和關節疼痛,咳嗽或呼吸困難,SVC症候群,頭痛,癲癇,嘔吐等。

三、大部分兒童白血病可治癒!

很多家長對醫療知識接觸少,都以為自己孩子得了腫瘤以後,就無法根治,含淚選擇放棄。但事實上,據兒科血液病專家回應,兒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通過半年左右的化療,有70%-80%是可以徹底治癒的,而且大多數白血病患兒並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

治癒後的患兒還是可以跟正常兒童一樣,生活、上學,長大後也可以正常結婚、生育。

四、預防兒童白血病要做到4點

兒童白血病發病率高, 很大程度歸於父母的「粗心大意」,日常沒有做好防禦。想要孩子遠離白血病,日常需注意做到:

1、遠離輻射:生活中的輻射最好遠離嬰幼兒,如非必要的CT、X線等檢查,不符合標準的兒童電子產品等。

2、遠離「毒氣」:家裝宜簡,新家要通風足夠久後再入住,必要時可用大功率工業風扇加強通風;儘可能減少孩子接觸不合格的衣物、紙巾,這些都有可能是致病因素。

3、及時就診:即使兒童偶發小病,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不自己隨便給其服藥。

4、增強運動:多帶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綠地做戶外運動,增強其體質,提高免疫力,減少患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機率。

不要覺得孩子得了白血病,就放棄了治療的機會或覺得希望渺茫。家長的一次決定,將改變孩子未來的命運。

參考資料:

[1]女孩2歲生日當天確診白血病!醫生說,生活中的這些都是元兇!.寧波晚報.2019-05-09

[2]兒童白血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有這5個表現要重視!.厚樸方舟.2020- 11-9

[3]警惕這些蛛絲馬跡,讓孩子遠離白血病!.深圳衛健委.2016-09-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原標題: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兩歲女孩疑患白血病 父母帶其赴蓉就診  孩子治病的救命錢 小偷你也忍心偷?  昨日,華西第二醫院,來自彭山的1歲女童星星正在輸液。19日凌晨,星星媽媽包裡的27000元救命錢被人偷走 攝影記者 鮑泰良  昨天,原本是可愛的小女孩姜夢星2周歲的生日。可就在半月前,她被懷疑患有白血病,從彭山來到成都治病。
  • 哥哥患白血病 11歲弟弟捐骨髓:抽多少都願意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微公益 梨視頻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17歲的苗承霖來自河南省舞陽縣,2018年被查出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今年1月,11歲的弟弟為哥哥捐獻了骨髓弟弟說只要哥哥能好,抽他多少骨髓都願意。在兒子沒有確診白血病之前,父親苗中華一直以為自己家是最幸福的家庭:家中和睦、家人安康、夫妻和美、父母慈愛、孩子孝順。每次想到這些,在外為家庭打拼的苗中華都渾身滿是動力,希望能讓家庭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可是這一切,卻在2018年發生了變化。
  • 2歲女童將為患白血病姐姐捐骨髓[圖]
    晚報 賀佳穎 現場圖片  東方網5月25日消息:今天凌晨零點30分,上海道培醫院三樓的單人病房裡,2歲女孩悅悅的媽媽給她吃了一碗骨頭湯麵。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悅悅將禁水禁食,因為下午1點半,她要接受全麻手術,醫生抽取她體內的「種子骨髓」,注入患白血病的姐姐沁沁體內。據了解,悅悅是迄今為止中國年齡最小的骨髓捐獻者。
  • 15歲女孩患白血病 繼母網上發帖「救救我的女兒」
    70歲的公公老朱患病在平南縣住院,15歲繼女朱琳患白血病,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療。林春霞為此在南寧和平南之間來回跑。為給女兒籌集醫藥費,她到網上發帖,「請大家救救我的女兒」。  目前,朱琳的骨髓跟弟弟配型成功,仍需30萬元左右的醫藥費。可是,為了給孫爺倆治病,林春霞夫婦已經花盡積蓄,還欠下一大筆債。
  • 武漢重病女童入院第二天突發高燒 父親拿到核酸檢測結果哭了
    胡文俊一家來自湖北省仙桃市一個貧困的小山村,照片中這個可愛的小女孩便是他4歲的女兒胡妍希。在之後的5天時間裡,妍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每日治療費高達15000元,通過骨髓穿刺檢查,妍希最終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經醫生會診後,為妍希制定了最穩妥的治療方案:11次強化療、16個維持化療,治療周期為2年到2年半,費用預估在50萬元左右。
  • 骨髓提供者突然悔捐 白血病患兒白白苦等4個月
    昨日,4歲的白血病患者程保羅的父母告訴記者,為了做骨髓移植手術,保羅多做了3次化療,苦等了4個月,投入了近30萬元的費用。然而,隨著骨髓捐贈者臨時反悔,希望的火苗被澆滅了…… 本報信陽訊 「為了等這份可以創造第二次生命的骨髓,保羅多做了3次化療,苦等了4個月,投入了近30萬元的費用。如今骨髓供者突然反悔。我們非常理解捐獻者,可前功盡棄,我們陷入絕境,現在該如何是好?」
  • 他點燃白血病女童的生命希望(圖)
    今年11月,讀大四的他戰勝種種顧慮,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成功移植到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女童身上。他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眾人讚賞。近日,記者與這位年輕的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交談,了解到他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 7歲女孩患急性白血病 杯水車薪築起希望
    7歲,是生命悄悄發芽的年紀,是應該撒開腳丫,在陽光底下瘋跑的年紀。但7歲女孩張雯婧卻只能安靜待在房間裡。  今年年初,張雯婧被查出患上急性M4B白血病,醫生說治癒率只有30%。為給孩子看病,父母已經花費掉10萬元醫藥費,但他們不想放棄女兒,哪怕只有1%的希望。
  • 白血病媽媽生下健康寶寶 將於9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25歲的張瑩今年6月確診急性非淋巴系統白血病時,懷孕已有25周。做化療難免影響肚裡的胎兒,她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了保孩子。令人欣慰的是,湘雅三醫院8月23日告訴記者,張瑩兩周前已經生下一個女兒,母女平安。她也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準備進行骨髓移植。
  • 4歲女童得腫瘤後,母親用直銷保健品代替化療
    在一份完美成功密碼的PPT中寫道:「要得到信心的唯一方法,是透過言語和行動不斷重複。」李忠偉在一旁抱怨:「這些都是傳銷,什麼用都沒有。」,李詩涵回頭跟爸爸說:「爸爸不對,爸爸應該做完美。」女兒並不明白「完美」會給她和她的家庭帶來什麼,只是以她稚嫩的方式捍衛著母親。一月底,眾多店主到完美討要款項。
  • 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警惕這種毒床墊,別讓娃睡覺變成慢性...
    大家都不再問「吃了沒?」,而是變成了:「剪床墊了沒?」 這一切都源於前幾天網上盛傳,一名6歲兒童因睡了膠水壓合的棕墊患上了白血病。 結果,引發了全網的寶媽奶爸們剪自家床墊,檢查是否為"甲醛床墊"的浪潮!
  • 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原標題: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來自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4月27日,劉峰峰丈夫胡蘭濤打進本報熱線求助,稱全家連一次化療的錢都沒了,只好帶妻回家籌錢。「醫生稱如果再不做骨髓移植,耽誤治療,我老婆只有三個月生命了。」
  • 最新衛健委診療規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聯合化療
    臨床上白血病的分類主要有兩大標準,一個是FAB標準,臨床重要性逐漸下降。FAB標準將原始細胞≥30%作為急性白血病的診斷標準,按照細胞形態和細胞化學染色分為AML和ALL,AML分為M0~M7型,ALL分為L1、L2和L3型。由於ALL的FAB分型在臨床已經不再使用,這裡就不做介紹。
  • 美國白血病女童死後實現願望 骨灰製成鑽石(圖)
    白血病女童死後成「鑽石」(圖)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6日報導,美國洛杉磯市8歲女童漢娜·羅利被白血病奪去年幼的生命前,從朋友那兒聽說了「生命寶石」公司的新聞,在彌留病榻之際,她懇求媽媽實現她生前最後的願望:讓她死後變成「鑽石」,永遠戴在媽媽的手指上。
  • 「無化療」治療常見白血病,創新組合療法有望開啟新時代
    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dasatinib)和免疫療法blinatumomab,在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成人患者時顯示出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作為一線治療,在中位隨訪期達到18個月時,患者的總生存率和無疾病生存率高達95%和88%。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核心提示:目前白血病患者相當部分的病人都可以治癒,特別是對於佔大多數群體的白血病患兒來說,和成人相比,白血病患兒規範化療的效果明顯好於骨髓移植,臨床治癒率可達到八成。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
  • 白血病少女的最後30天:回家等待死亡,最後陪陪爸媽
    愛吃的東西都不能吃,到哪也都離不開口罩,完全沒有正常的生活。剛回家的時候是11月,醫生預計她可能還能生存一個月左右。這最後一個月時間,她想最後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 2.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旅遊,很開心 雖然放棄了治療,但思思的身體情況還算好,基本生活都沒問題。父母不想她最後的日子關在這個小屋子裡,於是提議出去旅遊。
  • 白血病也能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治可控,36歲「慢粒」小夥規範...
    9月27日,36歲的周磊(化名)得知自己已經「治癒」可以停藥,喜極而泣。他的主治醫生、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黎緯明稱,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稱「慢粒」)現在已經能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可治可控,甚至通過規範治療實現「治癒」停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 媽媽確診白血病 患癌4年的女兒:我想給她做移植
    說到媽媽,吳曉鳳忍不住落淚2015年6月,家在龍泉驛區西河鎮大龍村的吳曉鳳確診胰腺癌、肝轉移腹腔淋巴結多發轉移,為了給女兒籌醫藥費,方潤華除了家裡的農活、照顧女兒,還到家附近的工廠打工,為了多掙錢,一個月兩天的假期都不願意休。禍不單行,今年2月方潤華也生病了,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本來就因女兒患癌而風雨飄搖的農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 33歲壯年查出鼻咽癌,已經歷6次化療!呼籲:這些症狀別當作鼻炎
    一、正值壯年,他被查出鼻咽癌 33歲的阿義家住恩施州,和妻子育有一女,雖然不算富裕,但小日子過得也還舒心。沒想到就在去年,老天爺給這個家庭開了個玩笑。 轉院到恩施州中心醫院後,阿義被確診鼻咽未分化癌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