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自強、記者陳國菊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林偉鑫,一名從福建漳州農村來到宜春學院求學的樸實小夥,是該校政法學院2015級智慧財產權班學生。今年11月,讀大四的他戰勝種種顧慮,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成功移植到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女童身上。他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眾人讚賞。近日,記者與這位年輕的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交談,了解到他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白血病女童親屬寫給林偉鑫的感謝信
在圖書館學習的林偉鑫
選擇捐獻 感悟命運邂逅緣分
林偉鑫自我介紹說,他是農民的兒子,父母一直在福建漳州老家務農。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經常會把電視上報導的正能量事跡講給他聽,並教育他要向好人學習。他認為,父母的艱苦樸素、善良舉止,就是一種最好的教育。
「說起與捐獻造血幹細胞結緣,那還是在2015年的一次無償獻血,那是我第一次獻血,我的血樣也進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宜春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的電話,他說我的造血幹細胞與國內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詢問我是否有捐獻意願。」林偉鑫說,接到這個電話時,還以為是詐騙電話,後經詢問老師,才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開始,他對捐獻造血幹細胞不太了解,有過猶豫,他擔心捐獻會有不良後果。加上當時他正在備戰司法考試,時間很緊張。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還是選擇了捐獻。他把自己的選擇第一時間告知父母。電話裡,父母更擔心的是兒子的身體,一開始並不太同意他捐獻。他就耐心地向父母解釋,講述了一些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醫學知識,父母慢慢地轉變了態度,並同意了兒子的決定。
「父母不僅支持我,更是一直牽掛著我。他們經常打電話囑咐我要多休息,注意營養。尤其是在長沙等待的一個星期,每天至少一個電話,讓我倍感溫暖。當我和那位受捐者配型成功後,我覺得這是命運的邂逅,是一種緣分,希望我的付出能延續那個女孩的生命。雖然會有一點代價,但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林偉鑫很坦誠地表白了自己的心路過程。
經過一系列的體檢,11月3日,林偉鑫趕赴長沙湘雅醫院,歷時一周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林偉鑫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就在今年上半年,宜春學院應屆畢業生黎鵬也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在痛並快樂中堅守移植過程
其實,在今年5月林偉鑫同意捐贈造血幹細胞後,就有一系列的體檢要做。他每次都要去宜春人民醫院北院做體檢,乘公交車一個來回將近3個小時。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是一個人孤單前行,室友張偉每次都陪著他去。「他的陪伴讓我一直堅持走下去。」林偉鑫感慨地說。
在宜春做完各種體檢後,他正式去到長沙,接受湘雅醫院的進一步檢測。那段時間,同學謝曉紅和宜春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們對他給予悉心照顧,不僅安排衣食住行,在手術前幾天,還陪他在長沙遊玩。他們去了橘子洲、嶽麓書院等地。
雖說林偉鑫後來把這次手術想像的比較輕鬆,但其中的過程還是有些艱辛。今年8月,他的體檢結果顯示尿酸偏高,第一次體檢沒有通過,於是,他就開始調整飲食。給自己制定了身體鍛鍊計劃,每天早晚出去遛彎鍛鍊,每日堅持跑步兩公裡,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最終,他的體重也從159斤下降到了140斤,順利通過了體檢。
為了將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11月4日起,醫生每天為林偉鑫早晚各打1針動員劑。開始幾天沒有太大不適,但隨後因藥物反應,手術前的一兩天,他開始感到腰酸背痛,連骨頭都感覺痛,頭暈渾身沒勁,有時要到凌晨才能入睡。有一次,他起身時腰根本用不了力,頭部碰到床頭,頓時腦袋嗡嗡作響,差點暈厥過去。此時,一直陪伴他的同學看著很是心疼,他卻安慰同學說:「和救人一命相比,這點小疼不算什麼。這只不過是短暫的一點難受,我完全能忍得住,不用擔心。」
11月8日8時許,林偉鑫打完最後一針動員劑後,被推進湘雅醫院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期間,他只能一動不動地盯著天花板耐心地等待每一分每一秒。經過5個多小時的全血採集並分離,最終,醫護人員順利提取到了256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躺上四五個小時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太值了。」林偉鑫在採集過程中輕鬆地對旁邊的人說。
其實,林偉鑫是最怕打針的,平時能吃藥治療好的病他是絕不會打針的。而這次面對碩大的針頭卻能臨危不懼、咬牙堅持,正是一種為他人點燃生命希望的信念在支撐著他。
用大愛情懷真摯祝福受捐女童
據醫生介紹,林偉鑫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為一名5歲的白血病女童換來了生命的希望,林偉鑫也因此成為全國第7765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手術的捐獻者。
林偉鑫說:「之前有人對我說,作出這麼大的奉獻,接受捐贈的患者卻不知道你是誰,是不是有點不值得。其實,當我收到患者家屬寫的那封感謝信時,就很開心了。做一件善事,不應該去計較值與不值。經歷過這次捐獻,我也有所收穫,那就是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恐懼。」
林偉鑫向記者展示了一封手寫信件,這是一封只有16個字的信:「大愛無疆,善德永存;衷心感謝,捐贈之恩」。這是那位被救助的白血病女孩親屬寫給林偉鑫的感謝信。
「她還小,現在應該是感受生活、認知世界的時候,希望她有一個彩色的、快樂的童年。」林偉鑫說,他對那位小女孩發自內心的誠摯祝福,同時,也給女孩的家屬寫了回信:「生命如歌,曲譜人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感受身邊,傳遞愛心。」這封回信也只有短短的32個字,卻蘊含了滿滿的愛心,傳遞著人間純正的正能量。
完成捐獻後,經醫院確認,林偉鑫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已成功輸入這名5歲的白血病患者體內,目前患者狀態穩定。隨後,宜春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愛紅、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將林偉鑫送回了學校。
得知林偉鑫順利返校,宜春學院紅十字會志願者們早早等在校門口迎接,他接過一束束鮮花回到自己的寢室。宜春學院校黨委書記、副校長餘新衛專門前來看望慰問,對林偉鑫予以了高度讚揚,鼓勵他發揚大愛精神,努力學習,將來繼續為社會作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