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燃白血病女童的生命希望(圖)

2020-12-02 中國江西網

■施自強、記者陳國菊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林偉鑫,一名從福建漳州農村來到宜春學院求學的樸實小夥,是該校政法學院2015級智慧財產權班學生。今年11月,讀大四的他戰勝種種顧慮,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成功移植到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女童身上。他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眾人讚賞。近日,記者與這位年輕的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交談,了解到他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白血病女童親屬寫給林偉鑫的感謝信

在圖書館學習的林偉鑫

    選擇捐獻 感悟命運邂逅緣分

    林偉鑫自我介紹說,他是農民的兒子,父母一直在福建漳州老家務農。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經常會把電視上報導的正能量事跡講給他聽,並教育他要向好人學習。他認為,父母的艱苦樸素、善良舉止,就是一種最好的教育。

    「說起與捐獻造血幹細胞結緣,那還是在2015年的一次無償獻血,那是我第一次獻血,我的血樣也進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宜春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的電話,他說我的造血幹細胞與國內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詢問我是否有捐獻意願。」林偉鑫說,接到這個電話時,還以為是詐騙電話,後經詢問老師,才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開始,他對捐獻造血幹細胞不太了解,有過猶豫,他擔心捐獻會有不良後果。加上當時他正在備戰司法考試,時間很緊張。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還是選擇了捐獻。他把自己的選擇第一時間告知父母。電話裡,父母更擔心的是兒子的身體,一開始並不太同意他捐獻。他就耐心地向父母解釋,講述了一些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醫學知識,父母慢慢地轉變了態度,並同意了兒子的決定。

    「父母不僅支持我,更是一直牽掛著我。他們經常打電話囑咐我要多休息,注意營養。尤其是在長沙等待的一個星期,每天至少一個電話,讓我倍感溫暖。當我和那位受捐者配型成功後,我覺得這是命運的邂逅,是一種緣分,希望我的付出能延續那個女孩的生命。雖然會有一點代價,但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林偉鑫很坦誠地表白了自己的心路過程。

    經過一系列的體檢,11月3日,林偉鑫趕赴長沙湘雅醫院,歷時一周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林偉鑫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就在今年上半年,宜春學院應屆畢業生黎鵬也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在痛並快樂中堅守移植過程

    其實,在今年5月林偉鑫同意捐贈造血幹細胞後,就有一系列的體檢要做。他每次都要去宜春人民醫院北院做體檢,乘公交車一個來回將近3個小時。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是一個人孤單前行,室友張偉每次都陪著他去。「他的陪伴讓我一直堅持走下去。」林偉鑫感慨地說。

    在宜春做完各種體檢後,他正式去到長沙,接受湘雅醫院的進一步檢測。那段時間,同學謝曉紅和宜春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們對他給予悉心照顧,不僅安排衣食住行,在手術前幾天,還陪他在長沙遊玩。他們去了橘子洲、嶽麓書院等地。

    雖說林偉鑫後來把這次手術想像的比較輕鬆,但其中的過程還是有些艱辛。今年8月,他的體檢結果顯示尿酸偏高,第一次體檢沒有通過,於是,他就開始調整飲食。給自己制定了身體鍛鍊計劃,每天早晚出去遛彎鍛鍊,每日堅持跑步兩公裡,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最終,他的體重也從159斤下降到了140斤,順利通過了體檢。

    為了將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11月4日起,醫生每天為林偉鑫早晚各打1針動員劑。開始幾天沒有太大不適,但隨後因藥物反應,手術前的一兩天,他開始感到腰酸背痛,連骨頭都感覺痛,頭暈渾身沒勁,有時要到凌晨才能入睡。有一次,他起身時腰根本用不了力,頭部碰到床頭,頓時腦袋嗡嗡作響,差點暈厥過去。此時,一直陪伴他的同學看著很是心疼,他卻安慰同學說:「和救人一命相比,這點小疼不算什麼。這只不過是短暫的一點難受,我完全能忍得住,不用擔心。」

    11月8日8時許,林偉鑫打完最後一針動員劑後,被推進湘雅醫院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期間,他只能一動不動地盯著天花板耐心地等待每一分每一秒。經過5個多小時的全血採集並分離,最終,醫護人員順利提取到了256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躺上四五個小時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太值了。」林偉鑫在採集過程中輕鬆地對旁邊的人說。

    其實,林偉鑫是最怕打針的,平時能吃藥治療好的病他是絕不會打針的。而這次面對碩大的針頭卻能臨危不懼、咬牙堅持,正是一種為他人點燃生命希望的信念在支撐著他。

    用大愛情懷真摯祝福受捐女童

    據醫生介紹,林偉鑫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為一名5歲的白血病女童換來了生命的希望,林偉鑫也因此成為全國第7765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手術的捐獻者。

    林偉鑫說:「之前有人對我說,作出這麼大的奉獻,接受捐贈的患者卻不知道你是誰,是不是有點不值得。其實,當我收到患者家屬寫的那封感謝信時,就很開心了。做一件善事,不應該去計較值與不值。經歷過這次捐獻,我也有所收穫,那就是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恐懼。」

    林偉鑫向記者展示了一封手寫信件,這是一封只有16個字的信:「大愛無疆,善德永存;衷心感謝,捐贈之恩」。這是那位被救助的白血病女孩親屬寫給林偉鑫的感謝信。

    「她還小,現在應該是感受生活、認知世界的時候,希望她有一個彩色的、快樂的童年。」林偉鑫說,他對那位小女孩發自內心的誠摯祝福,同時,也給女孩的家屬寫了回信:「生命如歌,曲譜人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感受身邊,傳遞愛心。」這封回信也只有短短的32個字,卻蘊含了滿滿的愛心,傳遞著人間純正的正能量。

    完成捐獻後,經醫院確認,林偉鑫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已成功輸入這名5歲的白血病患者體內,目前患者狀態穩定。隨後,宜春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愛紅、造血幹細胞工作站站長史永亮將林偉鑫送回了學校。

    得知林偉鑫順利返校,宜春學院紅十字會志願者們早早等在校門口迎接,他接過一束束鮮花回到自己的寢室。宜春學院校黨委書記、副校長餘新衛專門前來看望慰問,對林偉鑫予以了高度讚揚,鼓勵他發揚大愛精神,努力學習,將來繼續為社會作奉獻。

相關焦點

  • 美國白血病女童死後實現願望 骨灰製成鑽石(圖)
    白血病女童死後成「鑽石」(圖)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6日報導,美國洛杉磯市8歲女童漢娜·羅利被白血病奪去年幼的生命前,從朋友那兒聽說了「生命寶石」公司的新聞,在彌留病榻之際,她懇求媽媽實現她生前最後的願望:讓她死後變成「鑽石」,永遠戴在媽媽的手指上。
  • 捐獻「生命火種」 點燃希望之光
    捐獻「生命火種」 點燃希望之光  社區工作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患者親屬受感動傳遞愛心  圖為何先生在接受造血幹細胞採集。5月11日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科單採室內,何先生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231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將為遠方的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種。捐獻當天他接到受捐患者親屬的感謝信,信中受捐患者的親屬表示,在何先生的感召下將加入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行列傳遞愛心。
  • 平度大哥馮俊全趕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患者點燃生命希望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11月11日上午,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馮俊全啟程趕赴濟南,進行為期五天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為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市紅十字會專門為其舉行歡送儀式。捐獻成功後,他將成為平度市第2例、青島市第9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從0到10000,這個數字點燃生命
    是10000多次用生命點燃生命。9月15日,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舉行。23歲的福建女孩林彬彬,正是第10000例捐獻者。骨髓捐獻,即造血幹細胞捐獻,人們並不陌生。當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最後的一線生機;而造血幹細胞捐獻,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前提。
  • 張起榕:捐贈幹細胞點燃生命之火|張起榕|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福泉...
    因為兩次捐贈幹細胞,25歲的張起榕把「生命火種」幹細胞傳遞給了千裡之外的一個陌生人,點燃了姑娘的」生命之火」,也溫暖了一個家庭。作為貴州為數不多完成兩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中華骨髓庫志願者,張起榕笑容溫暖:「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和應該做的,不是什麼大事。」張起榕是福泉市馬場坪辦事處甘粑哨村甕洋組人,2017年從部隊退伍。
  • 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警惕這種毒床墊,別讓娃睡覺變成慢性...
    一、6歲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這事兒是真的嗎? 6歲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的案例,小康君並沒有查到近期有權威新聞媒體報導過。所以,真實性存疑。
  • 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原標題: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兩歲女孩疑患白血病 父母帶其赴蓉就診  孩子治病的救命錢 小偷你也忍心偷?  昨日,華西第二醫院,來自彭山的1歲女童星星正在輸液。19日凌晨,星星媽媽包裡的27000元救命錢被人偷走 攝影記者 鮑泰良  昨天,原本是可愛的小女孩姜夢星2周歲的生日。可就在半月前,她被懷疑患有白血病,從彭山來到成都治病。
  • 2歲女童將為患白血病姐姐捐骨髓[圖]
    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悅悅將禁水禁食,因為下午1點半,她要接受全麻手術,醫生抽取她體內的「種子骨髓」,注入患白血病的姐姐沁沁體內。據了解,悅悅是迄今為止中國年齡最小的骨髓捐獻者。  今天早上,沁沁和悅悅的爸爸也給大女兒捐出救命骨髓。六一兒童節前,沁沁收到了兩份珍貴的「生命禮物」。
  • 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他是派出所一名輔警。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
  • 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點燃希望 愛心延續生命
    尊敬的朋友們:當我們每天享受愜意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時候,你可曾想到,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忍受病痛、掙扎在死亡邊緣等待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等待著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更是等待著我們的愛心。目前我國有400多萬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餘人,50%以上是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數量的增長速度從過去每年約4萬人提高到每年約8萬人。
  • 男子發帖「出租」後半生 為救治白血病養女(圖)
    「出租」後半生救白血病養女   辛苦拉扯大的女兒突患白血病,血檢時發現竟非親生。這件事後,齊某含淚做出決定: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拯救小瑩瑩的生命。   齊某又把小瑩瑩送往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準備接受化療,自己去籌借醫療費。兩個月過去,齊某借來的2萬元用完了,他又偷偷回到老家,把價值6萬元的單元房以4萬元賤價賣掉,全部交到醫院。   2010年4月,小瑩瑩突然病情加重,臉色蒼白,高燒不退,渾身布滿紫癜。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縣衛生健康局、縣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而言,全國每年新增4萬餘人,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他們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期盼著、等待著,許多病人因缺乏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
  • 追蹤|骨髓移植後八歲女童鳴鈺遇險情,高燒不退還需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了濟南市民熱心救助萊蕪區八歲女童鳴鈺的新聞之後,不少市民非常關注小鳴鈺的近況。12月31日,鳴鈺母親韓曉紅告訴記者,在女兒鳴鈺進行骨髓移植之後高燒不退,由於心內膜有耐藥真菌感染,病情嚴重需要做手術治療,希望醫學大咖及好心市民幫一幫小鳴鈺。醫院專家表示將全力救治小鳴鈺。「小鳴鈺這兩天一直持續高燒不退,因為她在移植倉裡面一直吃不下飯,導致身體虛弱,病情加重,心臟部位還有耐藥性感染,需要手術治療。」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12月20日,躺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空軍戰士範寶強說,自己仿佛在參加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戰鬥」,渾身熱血奔湧,這感覺跟他今年7月接到中華骨髓庫電話時一樣,那天,醫生告訴範寶強,他與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合,經過後續高分化驗和體檢
  • 他剛交大研究生畢業,卻白血病復發,選擇放棄治療!原因讓人看哭……
    去年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的張迪白血病復發後選擇放棄治療。他說,拒絕低質量生存,要平靜地走……最近#研究生白血病復發放棄治療#的話題引發熱議據梨視頻報導,張迪去年從上海交大碩士畢業後,上班兩三個月查出患白血病。
  • 組圖:香港最恐怖兇殺案告破 兇手姦殺女童始末
    由於該兇手在落網前曾放言說他已經殺死五名女童,而香港元朗失蹤女童人數也不止五名,所以警方現在正在翻查歷年來香港女童失蹤的案件卷宗,並對「魔鬼屠夫」所住的「恐怖屋」進行全面搜查,以期徹底查清這個惡魔的犯罪事實。
  • 三江白血病少女尋親 姐妹骨髓配型結果全部相合
    江西宜春的藍海珍在網上得知親生女兒身患白血病,便和丈夫趕到柳州。一家人相隔14年再度重逢,為楊澤輝點燃了生命的希望(本報3月18日4版、3月22日5版曾作報導)。3月22日,楊澤輝的大姐熊瑤趕到柳州,為澤輝抽血配型。如今,骨髓配型結果顯示,10個點位全部相合。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新疆紅十字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日電 (紅會)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今年27歲的方亞是布爾津縣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讀中學生時,從父親那裡了解了紅十字會的工作。父親經常會給她和母親講單位大病救助、慰問困難家庭的事情。
  • 為救白血病女孩他冒著名譽掃地風險用新藥,今獲未來科學大獎
    他經過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種藥,攻克了一種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最為兇險、病情惡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90%的病人將在半年內死亡,最快的甚至只要三天。1978年,王振義開始對此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