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在系統性硬化症中的臨床應用前景

2020-12-05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自幹細胞被發現以來,因其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及維持免疫平衡等作用,在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應用中備受關注,如系統性硬化症,幹細胞移植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系統性硬化症是一種病理表現為慢性炎症浸潤、皮膚和內臟器官纖維增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會累及肺部,主要表現為肺間質纖維化及肺動脈高壓,導致患者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障礙。

幹細胞移植的臨床前研究

系統性硬化症病理基礎為成纖維細胞代謝障礙導致的膠原與基質蛋白異常增生、血管的損傷與減少、患者局部微循環障礙及自身免疫系統的異常激活。Cipriani等人對比了7例嚴重瀰漫型系統性硬化症患者和15名健康人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認為系統性硬化症患者間充質幹細胞的血管內皮分化能力受損,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後新生血管形成障礙。

移植外源性的幹細胞可調節免疫反應,對系統性硬化症具有抗纖維化、緩解炎症和減輕血管病變的作用。幹細胞可促進皮膚創面的修復,明顯減輕上皮及肺間質的纖維化,對系統性硬化症動物模型產生了良好的抗炎及免疫重建效果。

張等人對系統性硬化症模型小鼠給予皮下注射脂肪來源的幹細胞,移植後IL-17、TGF-β、IL-6和TNF-α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皮膚和肺組織中膠原纖維減少,膠原蛋白Ⅰ、Ⅲ、Ⅴ表達水平降低;皮膚組織中CD31+表達增多,幹細胞在皮膚血管損傷中起修復作用

幹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

據臨床報導,幹細胞移植應用於風溼性疾病的第一種疾病就是系統性硬化症,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有效減輕輻射誘導的系統性硬化症患者面部的纖維化。

【臨床試驗】國外學者對1例女性患者(41歲有4年病史並伴有肢端潰瘍)實施幹細胞移植,結果發現皮膚增厚及肢端潰瘍均有明顯減輕;國內學者孫等人開展相關臨床研究,5例重症系統性硬化症患者接受了臍帶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結果發現,幹細胞移植後患者皮膚厚度評分(MRSS)顯著下降,生活質量評分(HAQ-DI)改善,血清抗核抗體水平下降,伴有血管炎及難治性皮膚潰瘍的患者移植後皮膚潰瘍顯著好轉,無患者出現移植相關不良反應。

另有報導研究人員對系統性硬化症患者的面部及指端進行局部注射自體脂肪來源的MSC,這些臨床試驗結果均證實幹細胞移植修復系統性硬化症患者安全且有好的臨床療效。

免疫機制研究,幹細胞移植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細胞比例增加,血清TGF-β水平升高,而外周血CD3+T細胞絕對數減少;進一步研究發現幹細胞體內外均可誘導系統性硬化症患者T淋巴細胞凋亡,研究者認為幹細胞可通過上調TGF-β及Treg細胞誘導宿主免疫耐受;而系統性硬化症患者骨髓來源間充質幹細胞表達Fas、FasL及MCP-1水平均顯著下降,不能誘導T細胞凋亡。

相關焦點

  • Neurology:臨床試驗表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視神經脊髓炎
    視神經脊髓炎,以前被歸類為多發性硬化症(MS)的一種罕見亞型,但如今被認為是另一種疾病。與多發性硬化症和大多數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不同的是,視神經脊髓炎具有生物標誌物AQP4,它與疾病活動度相關。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的血液中不再具有可識別的AQP4。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這一發現對於人類理解衰老過程以及幹細胞移植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近年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蓬勃發展的原因。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
  • 幹細胞應用前景正在不斷擴大
    幹細胞:神奇的萬能細胞 生活中,當我們的手被劃出傷口後會很快癒合,這就是幹細胞在起作用。
  • 系統性硬化症肺部併發症治療策略取得進展_系統性硬化症_肺纖維化...
    作者:許韓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科系統性硬化症對於SSc肺部併發症的管理,最大的問題是鑑別出哪些是病理結果嚴重的患者,哪些是可能從治療中獲益的患者。在過去幾年中,肺纖維化和肺動脈高壓的治療策略取得了很大進展。 對於肺纖維化,評估疾病進展風險和嚴重程度的工具也已經細化。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1.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相關性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使信號通道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導受阻,臨床表現多樣性,肢體無力是首發症狀,可發生神經系統運動障礙,可影響生活自理能力。2.視神經脊髓炎:一種主要累及脊髓和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程較多發性硬化進展更快,致殘率更高,好發於青年女性。
  • 系統性硬化症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評估與治療進展
    系統性硬化症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評估與治療進展
  • 系統性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
    系統性硬化症(SS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膠原纖維沉積導致皮膚增厚及纖維化,內臟器官受累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見,多數發病年齡在30~50歲。臨床表現為雷諾現象、皮膚改變、骨和關節痛、消化道症狀、肺動脈高壓、間質性肺炎、心功能不全、腎危象等。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幹細胞治療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痛苦!
    11月30日,在Brain雜誌上發表了一項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症(MS)的Ⅱ期臨床試驗(NCT02166021)結果。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幹細胞療法已向臨床進一步發展,以治療受損的組織和各種退行性疾病,尤其是那些影響神經系統的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最具臨床治療潛能的幹細胞,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以修復損傷;具有免疫調節功能,減少免疫細胞對神經系統的攻擊,減少神經中樞白細胞浸潤,在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方面顯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改善MS患者病情。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由於CAR-T細胞完全由自體T細胞製備,與傳統移植技術相比,不存在供源問題,且無GVHD風險,極具應用前景。多項臨床試驗證實,其對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2017年7月,FDA腫瘤藥物專家諮詢委員會以10︰0全票通過諾華CAR-T產品CTL019生物製品許可申請,預示著CAR-T療法將會得到更多國家或地區的認可,得到更廣泛應用。
  • 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幹細胞作為醫學領域的新趨勢,已經被應用到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研究中。在我們國家,與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項目《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以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度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通過了備案,同時針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炎症性腸病的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默示許可。
  • 幹細胞療法在美容領域、生物修復、器官移植、疾病治療的應用範圍!
    幹細胞的概念在很多年就開始傳播,現在更是人盡皆知,但是幹細胞到底有怎樣應用呢?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為此小編搜集整理這篇幹細胞應用推文,希望能讓大家了解更多知識!
  • 評價幹細胞移植對肝硬化臨床療效的Mate分析
    幹細胞被譽為「萬能細胞」,可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替代受損或丟失的細胞。因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強、易於體外純化及培養等優勢,使幹細胞移植成為研究人員備受關注的新興技術,用於諸多疾病的臨床研究,其中,肝硬化就是幹細胞移植的研究範疇內。
  • 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修復肝硬化是否可行?
    近期,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最新發布1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其中新增2個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的項目。自2017年實施幹細胞研究備案制度以來,共有8個關於肝硬化的研究,是其目前研究最多的疾病。但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幹細胞移植修復失代償期肝硬化已取得了可觀的療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手段。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具有強大的組織修復能力,可加速肝細胞的分化/活化,替代受損死亡細胞,調節肝臟內微環境,修復肝硬化。
  • 優品薈生物造血幹細胞移植臨床應用醫學知識
    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應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骨髓重建已被各種原因摧毀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2、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應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重建患者已被各種原因摧毀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幹細胞。寶寶出生時,臍帶、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且免疫原性低,可以說是最原始、最純淨的幹細胞最佳來源。
  • 多發性硬化症:皮膚細胞可能有助於修復神經損傷
    這項研究由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率領,研究人員將成年小鼠的皮膚細胞與多發性硬化症(MS)進行比較,然後將其重編程為神經幹細胞(NSCs)。這些「誘導神經幹細胞」(iNSCs)被移植到嚙齒類動物的腦脊液中。在那裡,他們減少炎症並修復對中樞神經系統(CNS)的損害。
  • 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幹細胞技術應用逐步拓展!
    幹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人體的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都是由細胞所決定的,當體內的幹細胞數量與質量逐步降低,無法及時有效的替換補充體內衰老病變的功能細胞時,疾病與衰老就會到來。從理論上來說,幹細胞可以從根源上解決人體衰老與疾病的問題。幹細胞治療也是當今醫療技術領域中最為活躍的研究內容之一。
  • 幹細胞療法修復的3個臨床佐證,應用前景可期
    以下提供3個有利的臨床佐證,為幹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評價指標:VAS評分| Lysholm評分|關節鏡檢查試驗結果:多數患者在最終隨訪中的所有結果測量均有顯著改善,疼痛緩解效果好;在第二次關節鏡檢查中,14個(總共16個)半月板軟骨沒有退化。修復前軟骨存在缺損,經幹細胞移植後白區半月板損傷修復良好。
  • 幹細胞移植:40例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試驗之談
    目前強直性脊柱炎病因尚不明確,其臨床手段多為免疫抑制劑、激素類藥物,但疾病呈進行性,藥物只能緩解症狀,難以阻止疾病繼續轉變,且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較多,耐藥性也常發生。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較強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移植後可在短時間內包圍病灶深處的病變細胞,隨著細胞在體內進一步增殖和分化,對受損細胞進行修復的同時也可以激活體內休眠的細胞,逐漸恢復其相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