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
系統性硬化症(SS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膠原纖維沉積導致皮膚增厚及纖維化,內臟器官受累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見,多數發病年齡在30~50歲。臨床表現為雷諾現象、皮膚改變、骨和關節痛、消化道症狀、肺動脈高壓、間質性肺炎、心功能不全、腎危象等。本病強調早期藥物治療,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和血管活性藥物。
小貼士什麼是雷諾現象?
雷諾現象最早由Raynaud醫生報導,並最終以他的名字命名。該病發病後患者皮膚會由蒼白轉成青紫,再由青紫變為潮紅,伴隨著手指發涼、發僵、運動困難或針扎痛等現象。
雷諾現象發病是系統性硬皮病的早期現象,應當引起病人和家屬的足夠重視。如果治療不當或延誤,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系統性硬化症分類
根據皮膚受累的情況不同,系統性硬化症可分為:
1、瀰漫性硬皮病:除面部、肢體遠端和近端外,皮膚增厚還累及軀幹。
2、局限性硬皮病:皮膚增厚限於肘(膝)的遠端,可累及面部和頸部。
3、無皮膚硬化的硬皮病:臨床無皮膚增厚表現。但有特徵性的內臟表現和血管及血清學異常。
4、硬皮病重疊症候群:上述3種情況中任一種與診斷明確的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和(或)皮肌炎同時出現。
5、CREST症候群:是指鈣化、雷諾現象、食管運動障礙、硬指和毛細血管擴張。
系統性硬化症的病因是什麼?會遺傳嗎?
同多數內科疾病一樣,系統性硬化症的發病原因複雜,與遺傳、環境、感染、藥物、激素水平可能都有關係。雖然該病的發生有遺傳因素參與,但家族聚集發病的情況並不多見,有研究表明發生率大約在1.6%~7%。
系統性硬化症如何治療?
系統性硬化症的治療目標是改善症狀,阻止皮膚和臟器受累,需要綜合評估患者的症狀及臟器受累情況,個體化、精細地選擇藥物類型及用量。治療原則分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治療:戒菸、注意手足保暖、保持心情愉快和營養均衡。
2、免疫抑制及調節治療:從病因上糾正該病的免疫失調狀態。主要用藥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環磷醯胺、黴酚酸酯等)、生物製劑(如利妥昔單抗、託珠單抗)。
3、血管活性藥物:包括鈣離子拮抗劑、前列環素及其類似物、內皮素-1受體拮抗劑、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
4、肺纖維化治療:部分患者可考慮尼達尼布和吡非尼酮治療。
5、對症治療:如針對心功能不全應用利尿劑;消化道受累應用質子泵抑制劑、促動力藥物、抗生素;腎危象應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指端潰瘍予外用藥及抗感染治療。
近年來雖然尚無經大規模研究驗證有效提高SSc生存率的治療策略,但證據顯示依靠目前的治療方案,死亡率在明顯下降。相信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對於SSc的認識不斷深入,治療管理方案會更加完善!
註:本圖文根據網絡文章整理,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給您帶來的不便請諒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