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硬化症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評估與治療進展

2020-11-30 醫脈通

系統性硬化症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評估與治療進展

2017-08-09


間質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系統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患者的常見肺部表現,也是近年來造成SSc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迄今為止,雖然國內外尚無診療指南,但近幾年來對於SSc相關性ILD(systemic scleros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SSc-ILD)的治療策略及相關藥物方面已有較大進展,為提高對SSc-ILD的認識,現將近3年來的相關文獻綜述如下。


一、SSc-ILD的概況


對於初診的SSc患者常規行胸部高解析度CT(HRCT)篩查則SSc-ILD的發生率可達55%,若對於有肺功能異常的SSc患者進行HRCT檢查,則SSc-ILD的發生率高達96%。不過僅有1/4左右的SSc患者有明顯的ILD相關的臨床表現。自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在SSc腎危象中的成功使用以來,肺部併發症尤其是ILD是SSc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是造成1/3左右SSc患者死亡的原因。


二、SSc-ILD的診斷評估


1.SSc的2013年分類/診斷標準:


2013年11月由美國風溼病學會和歐洲風溼病聯盟制定了基於1980年由美國風溼病學會制定的SSc的分類標準,並逐漸在各國SSc臨床診療,尤其是科研工作中推廣應用。相比之下,2013年的分類標準突出了"手指皮膚硬化並延伸至掌指關節近端"對於SSc診斷的重要性,該分類標準更利於早期、輕症、局限型SSc的診斷;但2013年分類標準不是SSc的診斷標準。SSc患者根據受累組織、器官不同,分為不同的亞組或臨床表型,並給予不同的治療推薦:(1)血管病組:包括雷諾現象、肺動脈高壓及硬皮病腎危象;(2)纖維化病組:包括皮膚硬化和間質性肺疾病;(3)胃腸病組:常見胃食管反流病、胃竇血管擴張、食管狹窄和動力下降、假性梗阻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4)其他表現:異常鈣化、多關節炎或合併肌炎。


2.SSc-ILD的早期診斷及評價:


SSc-ILD的病情進展一般出現在疾病診斷後的前4年,尤其是前2年內;在對於病程>5年仍處於輕症的SSc-ILD患者,一般很少進展為嚴重的肺纖維化。所以早期診斷及評價SSc-ILD很重要。肺功能檢測常用於SSc-ILD的篩查及早期診斷中,2008年Goh等提出把FVC佔預計值是否>70%作為提示SSc-ILD預後、指導治療方案的參考。但2015年,Suliman等、Hoffmann-Vold等則發現,若以胸HRCT表現為診斷SSc-ILD標準,則以肺功能中單項FVC<預計值80%為診斷SSc-ILD的標準的話,其假陰性率高達60%以上;若將FVC<預計值80%、DLCO<70%作為聯合指標,則假陰性率可以降至40%,但假陽性率明顯上升。故而對於患SSc-ILD的高危人群(如男性、抗核抗體尤其是抗拓撲異構酶抗體陽性、瀰漫皮膚型SSc患者等)還是推薦以胸部HRCT為篩查項目。但鑑於胸HRCT的費用、輻射等因素,近年來學者提出可以嘗試用低劑量CT、胸部超聲等、血清學指標(如KL-6、表面活性蛋白D、CCL18、澱粉樣物質A等)作為SSc-ILD的篩查項目。Cappelli等提出了對於SSc患者的隨診路徑:對於確診的SSc患者,尤其有上述並發ILD高風險因素的患者,常規進行ILD的篩查,根據是否合併ILD制定不同的隨診方案。


3.SSc-ILD治療時機:


SSc-ILD患者有別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等其他間質性肺疾病的特點是,不少SSc-ILD患者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情穩定不進展,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肺功能指標也在大致正常範圍內;對這類患者,專家建議可以"隨診觀察",暫不予以積極的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的治療。多個研究發現,年齡(>60歲)、血清IL-6水平明顯升高(>7.67 pg/ml)、肺功能差(FVC<70%預計值、DLCO<55%預計值)、胸部CT的纖維化範圍大(>20%)等指標提示SSc-ILD患者預後差。病理表型為UIP或NSIP型,則對SSc-ILD的預後影響不明確。並且SSc-ILD的病情進展一般在診斷後的前4年內,一般很少在病程>5年後出現明顯進展。故而,一旦診斷了SSc-ILD,建議進行疾病進展程度及病情嚴重程度的評價:(1)若患者有明確的ILD相關的臨床表現,如咳嗽、呼吸困難(注意與SSc其他疾病鑑別,尤其是是否有肺高壓);(2)無明確的ILD臨床表現,但患者的胸部HRCT提示肺內病變明顯(>20%);(3)隨診中出現肺功能進行性下降(FVC佔預計值下降>10%,或DLCO佔預計值下降>15%),建議予以積極的治療。對於未達到需要治療標準的SSc-ILD患者,尤其是初診5年內的患者,建議積極隨診觀察,定期評價病情:隨訪建議≥3個月/次,包括臨床表現、肺功能檢查;若有進展,則需要及時複查胸部HRCT並及時開始治療。


三、SSc-ILD的治療進展


SSc的5年生存率為84.1%,10年生存率為74.9%;而SSc-ILD的5年生存率與未合併ILD的SSc之間相差不大,但SSc-ILD的10年生存率則僅在29%~69%。故而,需要積極處理SSc-ILD以改善這類患者的預後。雖然,目前沒有關於SSc-ILD的治療指南,但低劑量糖皮質激素(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是SSc-ILD的主要治療方案;對於重症患者,還可以嘗試自體幹細胞移植;對於終末期患者,則建議肺移植;對於新型的抗纖維化製劑在SSc-ILD中的應用,還剛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1.激素:


激素是系統性硬化症的主要治療藥物,但鑑於大劑量激素治療與硬皮病腎危象很相關,在SSc-ILD治療中,要儘量避免長時間使用大劑量激素。一般推薦潑尼松(20~30)mg/d作為起始治療量用於活動期需要治療的SSc-ILD患者;結合前期的臨床研究結果,對於出現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或重症患者,可以考慮短期使用大劑量激素(潑尼松1 mg•kg-1•d-1)。但也有文獻報導,潑尼松>15 mg•d-1容易引起腎危象,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檢測患者的血壓、腎功能等指標。


2.免疫抑制劑:


基於多個高質量的臨床試驗結果,環磷醯胺是SSc-ILD治療中重要的免疫抑制劑;一般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注意監測其不良反應(如骨髓移植和膀胱炎等);常規用量是環磷醯胺口服1~2 mg•kg-1•d-1,連續服用12個月。關於1年環磷醯胺治療後的後續治療方案上,專家推薦可以嘗試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或黴芬酸酯)序貫治療12個月;但一般不建議把硫唑嘌呤作為SSc-ILD的一線治療藥物。從最近的臨床研究結果看,對於不能耐受環磷醯胺的SSc-ILD患者,可以選用嗎替麥考酚酯作為一線用藥:從Tashkin等的研究看,激素聯合口服嗎替麥考酚酯2年與激素聯合環磷醯胺1年治療SSc-ILD的療效相當。


此外,一些病例報導認為,利妥昔單抗可以作為環磷醯胺的替代劑用於SSc-ILD(不能耐受環磷醯胺的不良反應或對環磷醯胺無明顯療效時);也有關於抗IL-6製劑、內皮素拮抗劑等生物製劑用於SSc-ILD的報導,但還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證實。


3.抗纖維化製劑:


吡菲尼酮和尼達尼布是目前國內外專家推薦的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的新型抗纖維化製劑,也有散在的病例報導提示吡菲尼酮可能對於SSc-ILD患者有效。吡菲尼酮的主要不良反應是皮疹、胃腸道反應,而SSc患者常常有皮膚病變、食管功能障礙和(或)擴張等問題;但從關於吡菲尼酮治療SSc-ILD的Ⅱ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看,大部分SSc-ILD能夠耐受吡菲尼酮。關於吡菲尼酮、尼達尼布治療SSc-ILD的Ⅲ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4.其他治療:


靜脈丙種球蛋白輸注、自體外周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治療可以使一些重症的SSc患者獲益,包括部分SSc-ILD患者;但這些方法還不是很成熟,還有待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來證實其療效,以及明確適用人群、治療時機等。對於終末期SSc-ILD患者,有條件者推薦肺移植。


近3年來關於SSc-ILD診斷方面的進展主要體現在SSc新分類的逐漸推廣應用、建議使用胸部影像學(替代肺功能檢查)初篩SSc-ILD患者。對於SSc-ILD的治療上,建議根據臨床症狀、胸部CT和肺功能指標等對新近診斷的SSc-ILD患者進行病情程度的分級,並以此決定SSc-ILD患者的治療時機:對於無明顯臨床症狀、胸CT提示病情輕症者,予以門診隨診觀察(每3~6個月評價1次);對於需要治療者,建議中-低劑量的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其中,環磷醯胺是一線製劑,不能耐受者可用嗎替麥考酚酯或利妥昔單抗替代;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是常用的環磷醯胺1年治療後的後續製劑。對於終末期患者,可以考慮肺移植。新型抗纖維化藥物、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來源:黃慧,徐作軍,等.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2017,40(07): 530-532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全國間質性肺疾病學術會議紀要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羅群教授講述了系統性硬化症相關性間質性肺病(SSC-ILD)的發病率、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思路。指出環磷醯胺和小劑量激素仍是SSC-ILD治療的重要藥物,但其療效欠滿意,期待開發出新的有效治療藥物,以改善患者的預後。
  • 間質性肺疾病已成臨床熱點
    間質性肺疾病已成臨床熱點,[622].醫師報,2019-11-21(16-17)」 11 月8~10日,第六屆全國間質性肺疾病學術會議在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風溼免疫科、影像學科、病理學科和呼吸基礎研究等領域逾1000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並通過專題報告、話題辯論、論文報告、壁報交流、病例分享和多學科討論等形式,圍繞間質性肺疾病(ILD)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成果、最新進展及熱點問題開展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
  • 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的...
    目前維加特®已在70多個國家(含中國)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及已在15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並被證明能夠通過減緩肺功能(用力肺活量)的年下降率,來延緩疾病進展。
  • 你了解間質性肺疾病一大家族嗎
    間質性肺疾病(ILD)都是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 線胸片示瀰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的不同類疾病群構成的臨床病理實體的總稱。現已分為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膠原血管性疾病等幾類,確定了200多種疾病。
  • 首個治療硬皮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藥物獲NMPA批准上市
    來源:一財網6月8日,德國製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在其官微中宣布,其抗肺纖維化治療藥物維加特(Ofev,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用於延緩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相關間質性肺病(SSc-ILD)成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
  • 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迎來首款療法
    這是該藥獲得FDA批准的第三項適應症,也是首款治療進行性慢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療法。 尼達尼布治療間質性肺病 間質性肺病(ILD)是影響肺部間質的疾病的總稱,包含200多種疾病。
  • 北京治療間質性肺炎哪個醫院好?
    核心提示:間質性肺炎屬於肺部疾病的一種,肺疾病的危害很大,那麼間質性肺炎的危害也是一樣的,所以那些不小心患了間質性肺病的患者在發現自己患病時,都諮詢各大醫院去治療。北京政和中醫院專家指出,患者發現患病一定要及早的治療,避免危害的發生。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如何治療間質性肺炎。
  • 系統性硬化症肺部併發症治療策略取得進展_系統性硬化症_肺纖維化...
    作者:許韓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科系統性硬化症對於SSc肺部併發症的管理,最大的問題是鑑別出哪些是病理結果嚴重的患者,哪些是可能從治療中獲益的患者。在過去幾年中,肺纖維化和肺動脈高壓的治療策略取得了很大進展。 對於肺纖維化,評估疾病進展風險和嚴重程度的工具也已經細化。
  • 肺間質性疾病 要早發現早治療
    肺間質性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疾病,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包括200多種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是胸部影像學表現為雙肺多發陰影的病變的統稱,又稱為瀰漫性實質性肺疾病。由於病因複雜、發病隱匿,往往症狀嚴重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其中特發性肺纖維化被普遍認為「活2-3年」。
  • 全球唯一獲批用於治療硬皮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新藥在中國獲批
    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抗肺纖維化治療藥物維加特(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成為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用於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的藥物。目前維加特已在70多個國家(含中國)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及已在15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並被證明能夠通過減緩肺功能(用力肺活量)的年下降率,來延緩疾病進展。
  • 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炎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張偉中醫大講堂∣一個有 溫度 的公眾號 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種呼吸功能進行性惡化的疾病。ILD與肺癌之間有著共同的致病機制,雖然ILD與肺癌之間存在廣泛的流行病學和機制聯繫,但是對這類特殊患者的治療卻缺乏更為廣泛的深入探討。在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病(lung cancer associated with ILD,LC-ILD)患者中,各種抗癌治療都可能誘導ILD的急性加重(AE-ILD)的發生。雖然合併ILD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術後有AE-ILD的風險。
  • 空軍總醫院呼吸內科開設間質性肺疾病專病門診
    間質性肺疾病是以瀰漫性肺疾病
  • 系統性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
    系統性硬化症(SS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膠原纖維沉積導致皮膚增厚及纖維化,內臟器官受累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見,多數發病年齡在30~50歲。臨床表現為雷諾現象、皮膚改變、骨和關節痛、消化道症狀、肺動脈高壓、間質性肺炎、心功能不全、腎危象等。
  • 新型生物標誌物有助於診斷急性間質性腎炎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他們已經確認尿液中存在兩種蛋白質生物標誌物,這些生物標誌物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可用於更好地診斷急性間質性腎炎(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這種疾病是一種可能診斷不出來但能夠治療的腎病。急性間質性腎炎會在短期內損害腎功能。
  • 別把間質肺(ILD)當絕症!
    間質性肺疾病(ILD)是一組主要累及肺間質、肺泡和肺泡周圍組織,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以漸進勞力性呼吸困難、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及影像為雙肺瀰漫性陰影特徵的異質性疾病群。
  • ...勃林格Ofev獲歐盟CHMP推薦批准,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相關間質性肺...
    2020年3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准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Ofev(nintedanib,尼達尼布,150mg膠囊),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相關間質性肺病(SSc-ILD
  • 間質性腎炎比腎綜合更可怕,記住4大判斷標準,早發現早治療
    急性間質性腎炎以多種原因導致短時間內發生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間質水腫、腎小管不同程度受損伴腎功能不全為特點,臨床表現可輕可重,大多數病例均有明確的病因,去除病因、及時治療,疾病可痊癒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轉。慢性間質性腎炎病理表現以腎間質纖維化、間質單個核細胞浸潤和腎小管萎縮為主要特徵。間質性腎炎有哪些表現?
  • 得了間質性肺炎怎麼治療
    間質性肺炎是一個常見的疾病,我們應該要做好基本的護理保健,那麼得了間質性肺炎怎麼治療?一、得了間質性肺炎怎麼治療間質性肺炎是發生於肺間質的病變,臨床上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二、間質性肺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1、胸部X線檢查診斷間質性肺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