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2020-11-30 騰訊網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受到了關注,他辭職的理由是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根據北京宣武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池添雨的介紹[1],「潰瘍性大腸炎臨床上通常稱為潰瘍性結腸炎,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遺傳、飲食習慣、環境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等因素相關。」

幹細胞作為醫學領域的新趨勢,已經被應用到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研究中。在我們國家,與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項目《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以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度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通過了備案,同時針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炎症性腸病的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默示許可。

今天我們來科普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幹細胞作為醫學領域的新趨勢,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眾所周知,人體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我們的皮膚、抗菌蛋白、扁桃體和免疫細胞等構成了覆蓋全身的防衛網絡,抵禦了不計其數的細菌和炎症。然而,當它出現免疫應答紊亂時,對機體自身的傷害也是極為嚴重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一種以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免疫調節不能維持適應性耐受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自身產生的抗體把健康的細胞當作外來有害細胞攻擊,進而導致組織或器官受損。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種類繁多並且分類較複雜,主要類型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橋本氏甲狀腺炎、類風溼關節炎、乾燥綜合症等。由於免疫系統對人體至關重要,因此患者還會出現反覆感染的可能,嚴重的還會影響全身多個系統。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且具有異質性的多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每10萬人中就有40-50人患病,其最初的發作可通過常規免疫抑制療法控制。然而,這種療法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常常需要終生免疫抑制。

現如今,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達八十多種,該類疾病對人體器官和組織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和傷害,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研究表明,移植間充質幹細胞能良好地幹預一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症和乾燥症候群等。

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來源廣泛,可以從幾乎人體內所有類型的組織中獲取,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分化潛力,而且還能通過抑制T細胞和B細胞增殖分化調節免疫功能。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1999年,Pittenger等人首次在《Science》雜誌上證明了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隨後,多項基於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間充質幹細胞逐漸被用於各類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研究中。1996年,義大利科學家Marmont應用自體骨髓移植治療重症紅斑狼瘡患者取得成功,隨後便掀起了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熱潮。

由於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和免疫抑制特性以及顯著的修復能力,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前途不可限量的細胞治療方法。目前,在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輸注已用於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血管炎和類風溼關節炎等[2]。

研究表明,小鼠系統性輸注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誘導短暫性T細胞凋亡改善突變性系統性硬化症[3]。在對17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進行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靜脈注射後,全部患者在飲食、睡眠和體力等方面有顯著改善[4]。

為了探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國內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孫凌雲團隊收集並分析了2007年至2016年間接受間充質幹細胞輸注的40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感染和惡性腫瘤。間充質幹細胞輸注的主要對象是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和系統性硬化。在該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8±15歲,患病種類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血管炎以及類風溼關節炎等多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結果表明,患病5年和8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0.4%和88.9%。

經過縝密分析患者的住院記錄、門診和每次隨訪的數據,研究者表明,間充質幹細胞輸注是一種能夠安全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這些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無論是感染還是惡性腫瘤,都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的[2]。

據報導,與間充質幹細胞不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較差,分析導致術後死亡的原因是治療過程中使用藥物的毒性作用、輔助治療影響和器官衰竭引起的感染。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死亡的決定因素還包括潛在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年齡、當地醫療水平、家庭等。

展望

目前的系統療法很少能治癒嚴重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間充質幹細胞通過抑制免疫細胞活化、誘導免疫耐受,從而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帶來新的治療方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產生的安全問題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的,相信在未來,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會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資料:

【1】新京報:安倍晉三因它辭職 潰瘍性結腸炎是嚴格意義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260130141259126&wfr=spider&for=pc

[2]Liang Jun et al. 2018. Safety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 receiving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fusion: a long-term retrospective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428931/

[3]Kentaro Akiyama et al. 2012. Mesenchymal-Stem-Cell-Induced Immunoregulation Involves FAS-Ligand-/FAS-Mediated T Cell Apoptosi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542159/

[4]王黎明等. 2010.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17例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0&filename=ZMXZ201007020&v=MjcwMj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N3FmYitSdkZ5N2dVcjNBUHlEVGRMRzRIOUhNcUk5SFpJUjhlWDFMdXg=

相關焦點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理
    MSC還具有免疫原性較低,具有易於黏附於塑料培養瓶底生長和多種生物學功能等特性,是目前臨床應用中最具有可操作性和患者最容易接受的幹細胞之一。MSC已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自身免疫性肝病(AIH)等臨床治療探索研究顯示出一定的應用優勢和前景。MSC具有一定的多向分化潛能,還有低免疫原性和較強的免疫平衡調節、促進損傷修復等能力。
  • 這就是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兩大原因
    自幹細胞被科學家發現以來,大眾對其認識和理解不斷加深,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更新的原始細胞群,近年來,各醫學領域的科研人員都對幹細胞療法有極大興趣。幹細胞被委以幹預自免疫性疾病的重任。到目前為止,幹細胞療法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研究越來越多(大概佔據了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1/3),國內外報導了諸多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案例。自身免疫疾病是一類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疾病。關於為什麼幹細胞療法能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作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低免疫原性,另一個是免疫調節作用。
  • 重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中的感染問題
    原創 郭根凱 郭根凱公眾頻道免疫抑制劑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顯著改善了這類疾病的預後。但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統的紊亂,加之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在控制疾病活動的同時,也增加了各種病原體感染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三大作用機制,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景廣闊!
    而幹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幹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讓諸多肝病治療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看到了希望,多項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研究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約有17%~48%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會合併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1型糖尿病等。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人類DC最常見的來源是血液,人血液DC(BDC)來源於造血幹細胞(HSC)的HLA-DR+細胞的譜系,而HLA-DR+DC群體可分為CD11c+常規DC(cDCs)和cd11c-漿細胞樣DC(pDCs)。
  • 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繼發TMA,如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硬皮病腎危象、血管炎和成人still病等,部分學者稱之為「類TMA症候群」或「繼發性TMA」。由於發病機制不明,臨床信息和治療結果主要來自於病案報導和回顧性病例分析,現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的TMA」的發病情況和診治進展作一介紹。
  • 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可從腸道菌群入手!
    研究發現人體微生物確實會表達產生一些與宿主蛋白類似的同源蛋白,而這些蛋白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宿主免疫失衡,造成自身免疫疾病。 那麼,我們是否可能通過調控微生物來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呢?是否只需要消除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就可以了呢? 今天我們特別關注腸道微生物與自身免疫疾病。希望該文能夠為產業人士和相關讀者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共同特徵:多數病因不明;患者以女性居多,並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有遺傳傾向;患者血清中有多種自身抗體或自身反應性致敏淋巴細胞存在;疾病有重疊現象,即一個病人可同時患一種以上自身免疫病;病程一般較長,多遷延為慢性;病損局部可發現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浸潤;免疫抑制劑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
  • 研究稱青光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數人認為眼壓增高是青光眼的最主要病因,但《自然·通訊》雜誌網站8月10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則稱,青光眼實際上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的T細胞才是造成青光眼視神經變性的罪魁禍首。  由於眼壓增高被認為是青光眼的最主要風險因素,大多數對青光眼的治療都集中在降低眼壓這一目標上。但有許多患者在眼壓恢復正常後,其病情依然會惡化。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doi:10.1038/s41586-019-1228-x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州農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基因STING(幹擾素基因的刺激子)的一小片段或是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關鍵。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望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潛在靶點
    機體的免疫反應是一種平衡的行為,其過量會導致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過少則會導致機體嚴重感染的出現,調節性T細胞,或Tregs細胞就是維持這種平衡的重要角色,其在機體免疫反應過程中扮演著因此,控制Tregs的數量和活性對於維持機體健康尤為重要;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通過靶向作用名為DEL-1的分子或能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治療炎症或抑制自身免疫性反應,DEL-1分子能促進Tregs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產生。
  •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生相伴?
    本期我們邀請了來自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晏家驄助理研究員,通過既有的研究來詳細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關關係,同時邀請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的楊冬梓教授對本篇綜述進行點評。
  • ...課題組發現人基因組「暗物質「 有望開發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A Micropeptide Encoded by LncRNA MIR155HG Suppresses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via Modulating Antigen Presentation)的研究論文,報導了課題組原創性地發現人基因組非編碼區編碼多肽miPEP155,能夠調控炎症環境中樹突狀細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對小鼠類銀屑病與多發性硬化症(EAE)兩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讓日本首相辭職兩次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一個病能讓一個國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辭職的事情真不多見,但這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卻做到了。昨天(28日)北京時間16:00,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辭去首相一職,理由是「發現舊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你還不知道?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類型●器官或細胞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 Nature Immunology: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發現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T cells instruct myeloid cells to produce inflammasome-independent IL-1βand cause autoimmunity」的文章,在小鼠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觸發T細胞驅動炎症並引起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過程
  • 《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幹細胞治療(英文版)》專著出版
    我院腦病中心腦外科陳琳主任參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幹細胞治療(英文版)》專著出版 神經修復學是一門新學科,細胞和幹細胞移植是其核心的幹預方案,對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國內外眾多研究團隊爭相研究的熱點,各國政府和組織也投入巨資。
  • 激活CD8+T細胞 為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庇護傘」
    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簡單來說,就是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我們也稱之為「友軍之火(friendly fire)」。如多發性硬化症等都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 開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法所面臨的挑戰、進展及...
    2020年4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機體免疫系統被錯誤導向攻擊宿主自身所引發的一種疾病,如今越來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進行治療,一般而言,目前的治療性手段較為廣泛且是非疾病特異性的,而且其還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員就迫切需要開發精準化的早期幹預措施,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題為「Challenges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覽!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的重要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免疫系統發生故障並開始攻擊人體。這能夠會導致關節和皮膚問題,並在嚴重的情況下能夠會導致心臟、肺部、大腦和腎臟受損。 這種疾病的初始原因是未知的,不過基因被認為在其中發揮作用。這種疾病在女性中出現的機率比男性多9倍,而且通常在20至49歲之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