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CD8+T細胞 為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庇護傘」

2020-11-25 健康一線視頻網

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簡單來說,就是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我們也稱之為「友軍之火(friendly fire)」。如多發性硬化症等都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很少被研究的免疫細胞(CD8+T細胞)可能與減少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錯誤機制有關。刺激CD8+T細胞或能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467-x

在這項於8月7日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了患有類似多發性硬化症的小鼠血液中的免疫細胞。他們發現CD8+T細胞數量增多——CD8+T細胞通常以殺死感染細胞或癌細胞而聞名。更讓人驚訝的是,給小鼠注射這些CD8+T細胞識別的肽,可以降低小鼠疾病的嚴重程度,殺死致病的免疫細胞。雖然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但研究人員表明,單個細胞的CD8+T細胞增多的情況,也出現在多發性硬化症人類患者的細胞中。

就像蹺蹺板一樣,炎症細胞和抑制性免疫細胞需要保持相互平衡。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Mark Davis博士說,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期間,選擇性激活抑制性CD8+T細胞可能有助於恢復這種平衡。

MOG是「幕後玩家」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數據,在大多數情況下,研究人員不知道哪些分子會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也不例外。但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注射一種叫做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MOG)的蛋白質或多肽來引發類似的疾病,建立動物實驗模型。被注射MOG的小鼠,會像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出現癱瘓症狀。

研究人員使用這種疾病的小鼠模型來研究不同的免疫細胞在自身免疫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他們追蹤了注射MOG的小鼠體內各種免疫細胞的數量。結果發現,T細胞的數量像波浪一樣起伏變化,它像將軍一樣指揮著免疫反應背後的整體規模和策略。「

當T細胞遇到病原體或抗原時,識別病原體某些部分的單細胞分裂並產生許多自身拷貝,」該研究的第一作者Naresha Saligrama博士說,「這表明,特定的細胞群正在響應。」

但是這些響應的T細胞對什麼有反應呢?Saligrama首先測試了最明顯的「嫌疑人」:MOG。他將T細胞暴露於350種MOG多肽中。但是當MOG導致一些T細胞增殖時,有一組CD8+T細胞對任何肽都沒有反應。因此,研究人員把網撒得更廣:他們測試了大約50億個MOG肽。Davis說,「我們想知道,隨著疾病的發展,T細胞對什麼感興趣。」

抑制性CD8+T細胞

研究人員最終發現了兩種與CD8+T細胞相關的肽。為了解這些肽的作用,他們在MOG前後或與MOG同時注射到小鼠體內。由於CD8+T細胞主要以殺死癌細胞和感染細胞而聞名,所以研究人員猜測,注射後CD8+T細胞被激活並使病情惡化。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給小鼠注射這兩種多肽激活CD8+T細胞,可以持續減少或預防小鼠的疾病。

這一驚人的發現讓研究人員追溯到了上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的一個觀點:某些CD8+T細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性CD8+T對免疫學的作用就像鐵達尼號對遊輪行業的所做出的貢獻一樣,」Davis說。

Davis和他的同事們發現,這些肽激活的CD8+T在培養皿中一起生長時,通過在細胞膜上打孔來殺死致病的T細胞。

為了確定他們對小鼠的觀察是否適用於人類,研究人員從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健康獻血者的血液中分離出CD8+T。他們發現,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往往有大量相同的CD8+T細胞——就像患有類似疾病的小鼠一樣。這表明,多發性硬化症中的CD8+T正在尋找某種東西,Davis的團隊試圖揭開這個謎題,以及研究它們中的一些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人員還計劃測試抑制性CD8+T是否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Davis實驗室之前的發現表明,類似的機制可能在腹腔疾病中起作用。這些研究或有助於揭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工作原理,並發現新的治療靶點。

參考資料:

[1]Forgotten immune cells protective in mouse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2]Nature發現全新免疫學機制:一種很少研究的免疫細胞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新型T細胞有望幫助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疾病
    在其抵達細胞表面的路上,磷脂分子能夠更容易將其吸附到CD1d分子上,從而使得糖脂分子難以吸附到CD1d上,正因為如此,糖脂分子也很難到達細胞表面,這意味著,iNKTs細胞並不能被糖脂分子輕易刺激激活。科學家們認為,iNKT細胞非常重要,因為其能保護細胞抵禦特定癌症的進展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然而,iNKT細胞非常活躍,當其處於過度刺激狀態時就會促進酒精性肝炎或其它肝臟疾病的發生。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共同特徵:多數病因不明;患者以女性居多,並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有遺傳傾向;患者血清中有多種自身抗體或自身反應性致敏淋巴細胞存在;疾病有重疊現象,即一個病人可同時患一種以上自身免疫病;病程一般較長,多遷延為慢性;病損局部可發現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浸潤;免疫抑制劑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
  • Nature Immunology: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發現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T cells instruct myeloid cells to produce inflammasome-independent IL-1βand cause autoimmunity」的文章,在小鼠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觸發T細胞驅動炎症並引起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過程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TBK1是一種與多種疾病發病相關的蛋白激酶,比如額顳葉痴呆、某些癌症和諸如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Li表示,我們在蛋白質STING中鑑別出了一種短鏈序列,其能夠招募並激活TBK1,從而開啟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
  • 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可從腸道菌群入手!
    她說:「我們認為 T 細胞不僅需要抗原信號,還需要一種免疫學家尚不清楚的佐劑,一種可能是由細菌提供的天然危險信號。」 像大多數免疫學家一樣,Caspi 想到了病原體。某些病原體可以模仿並產生與宿主自身抗原相似的抗原,同時提供激活免疫細胞所需的炎症信號來觸發自身免疫,造成機體對自身的攻擊。
  • 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幹細胞作為醫學領域的新趨勢,已經被應用到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研究中。 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一種以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免疫調節不能維持適應性耐受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自身產生的抗體把健康的細胞當作外來有害細胞攻擊,進而導致組織或器官受損。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種類繁多並且分類較複雜,主要類型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橋本氏甲狀腺炎、類風溼關節炎、乾燥綜合症等。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理
    目前,不同來源MSC的生長特性、形態特徵、表型標誌和功能均以骨髓來源的MSC為參考標準。相比較而言,MSC具有來源廣泛、取材方便、易於體外擴增和可塑性強等特點,部分患者可以從自體組織中獲取,易於大量存儲等特點。MSC還具有免疫原性較低,具有易於黏附於塑料培養瓶底生長和多種生物學功能等特性,是目前臨床應用中最具有可操作性和患者最容易接受的幹細胞之一。
  •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對大多數人而言,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保護我們不受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病原體的傷害。但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來說,免疫系統會將體內其他健康細胞和組織視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
  • 這就是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兩大原因
    幹細胞被委以幹預自免疫性疾病的重任。到目前為止,幹細胞療法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研究越來越多(大概佔據了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1/3),國內外報導了諸多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案例。自身免疫疾病是一類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疾病。
  • Nat Commun:嗜睡或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2019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發作性嗜睡病(narcolepsy)患者機體中發現了自體反應性細胞,這或許是一項最新的研究證據,其表明了睡眠障礙或許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本文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者開發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的新型療法。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代表,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它主要影響年輕婦女和中年婦女,男女比例1:10。除性別年齡外,皮質類固醇的使用、疾病活動程度和病程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預後不良的其他預測因素。系統性紅斑狼瘡幾乎會影響身體的每個器官。在疾病的早期,關節和皮膚是受影響的主要器官。中度活動性期間涉及更多的器官,心臟和腎臟受累的嚴重程度會發生致死。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T細胞是我們身體免疫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它抵禦導致免疫疾病、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細菌。領導這項研究的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的實驗表明,轉錄因子激活蛋白1(AP-1)對於在早期未成熟T細胞的細胞核中設置微生物過程的階段,使細胞能夠正確形成至關重要。
  • 研究稱青光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有假說認為,青光眼可能是眼壓升高引發繼發性免疫或自身免疫應答造成的。但該假說一直未能得到證實。  為驗證這一假說,由中、美、荷蘭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進行了小鼠模型研究。他們在論文中稱,在患青光眼小鼠的視網膜中發現有T細胞存在。這很不尋常,因為通常T細胞是無法進入到視網膜中的,其會被血—視網膜屏障阻止在視網膜之外。
  •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生相伴?
    (如免疫調節劑)和開發新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斷工具,從而為廣大患者人群提供更好的醫療實踐。已有學者提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免疫系統異常、卵子和胚胎質量是其導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解釋異位子宮內膜組織的起源。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值得引起關注。2019年6月Nina Shigesi等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雜誌發表的薈萃分析旨在判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性證據的程度和穩健性。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覽!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的重要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doi:10.1126/science.aao4555在英國,大約有3萬例狼瘡病例,這種疾病的發病率為1/1000。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免疫系統發生故障並開始攻擊人體。這能夠會導致關節和皮膚問題,並在嚴重的情況下能夠會導致心臟、肺部、大腦和腎臟受損。 這種疾病的初始原因是未知的,不過基因被認為在其中發揮作用。
  • 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繼發TMA,如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硬皮病腎危象、血管炎和成人still病等,部分學者稱之為「類TMA症候群」或「繼發性TMA」。由於發病機制不明,臨床信息和治療結果主要來自於病案報導和回顧性病例分析,現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的TMA」的發病情況和診治進展作一介紹。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你還不知道?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廣泛,根據其侵襲部位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結締組織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
  • 我科學家深度「解碼」環形RNA 為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診斷提供新思路
    在細胞受到病毒感染時,環形RNA會被大規模「清除」從而釋放抗病毒「衛士」PKR參與抗病毒免疫反應;而在抗病毒「衛士」PKR過度激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病人體內,環形RNA含量顯著降低,無法作為天然免疫系統調控穩定的「天使」繼續發揮功能。該研究為環形RNA在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礎,並為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望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潛在靶點
    機體的免疫反應是一種平衡的行為,其過量會導致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過少則會導致機體嚴重感染的出現,調節性T細胞,或Tregs細胞就是維持這種平衡的重要角色,其在機體免疫反應過程中扮演著這種關聯或許能提供DEL-1和Tregs之間直接關聯性的線索(並非證據),而Tregs和Th17細胞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互惠性,因此研究者並不清楚是否DEL-1分子會對Tregs或Th17細胞產生反應。
  • 陸前進/趙明團隊揭示E4BP4調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機制
    濾泡輔助性T細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 Tfh cells)是一類主要定位於淋巴濾泡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 GC)的CD4+輔助性T淋巴細胞亞群,它在誘導B細胞激活、分化、產生抗體過程中發揮作用,廣泛參與體液免疫反應【1】。Tfh細胞的異常活化和分化會擾亂生發中心對於B細胞的選擇,從而影響自身抗體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