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作用機制,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景廣闊!

2020-11-23 騰訊網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肝病大國」,肝病患者人數約佔全球總人數的二分之一。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包括B肝、A肝、C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在眾多的肝臟疾病患者中,以肝炎患者居多。而肝炎可以說是肝臟病變的第一步,肝臟的最初感染反應出來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會進一步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是肝臟炎症的統稱,根據病因可分為病毒性肝炎、細菌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等。肝臟作為人體內的「化工廠」,它的健康與否對人體是至關重要的。肝臟一旦發生病變,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嚴重威脅著全球的公共健康。因此,多年來,中外眾多的科研人員也一直在致力於尋找相關的治療手段,用來改善肝病患者生存質量、提高治癒率。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以及幹細胞技術的不斷進步,基於細胞治療的幹細胞療法在人類多種疾病治療研究領域中顯示出了巨大潛力,為現代醫學開闢了一條新途徑。而幹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幹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讓諸多肝病治療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看到了希望,多項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研究在全球範圍內開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什麼?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炎症。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血清轉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體陽性,組織學特徵方面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為主的界面性肝炎,嚴重病例可快速進展為肝硬化和肝衰竭。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多發於女性,男女之比為1:4。大多數起病緩慢,少數病例起病急,甚至發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約有17%~48%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會合併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1型糖尿病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治療現狀

目前,臨床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抑制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減少炎症活動對肝功能的損害為主。在症狀明顯或病情進展快的情況下,會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進行幹預。但是這些幹預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等副反應。近年來,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幹細胞的多向分化以及免疫調節功能,能夠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健與修複方面起到關鍵作用,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機制

1、免疫調節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使得它在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時,能夠有效抑制體內免疫異常的淋巴細胞是活化增殖,減少免疫異常的淋巴細胞數量,同時使細胞內各亞群比例發生變化,最終減輕肝臟內的免疫反應。2、加強細胞應答幹細胞在進入機體後,會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其中就包括幹細胞生產因子,這些細胞因子能夠加強細胞間的免疫應答,降低免疫細胞活性,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3、修復免疫系統研究表明,幹細胞在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時,能夠發揮負性免疫調控作用,維持自身抗原耐受,糾正免疫紊亂,恢復並重建自身免疫系統。使人體處於免疫耐受的免疫和諧環境之中,最終實現促進肝功能好轉的目的。

相關研究

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某醫院開展了運用幹細胞移植對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臨床治療的試驗。結果顯示,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明顯降低,而ALB 明顯上升。且隨訪2年,未見重大疾病發生,患者的各項指標無不良影響,患者肝功能得到部分改善。該項研究證實,幹細胞移植治療能夠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症狀,促進其肝功能的好轉,且移植後無明顯不良反應。

相關焦點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多項研究報導了幹細胞參與了肝功能修復和重建,自體幹細胞抗纖維化作用已在動物模型中得到明確證實。此外,臨床試驗也表明自體幹細胞移植能迅速改善肝功能,及無明顯副反應。幹細胞療法通過兩種機制有效幹預肝硬化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功能性肝細胞增殖和轉化。二是通過旁分泌改善微環境。1、功能性肝細胞增殖和轉化。
  • 這就是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兩大原因
    到目前為止,幹細胞療法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研究越來越多(大概佔據了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1/3),國內外報導了諸多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案例。自身免疫疾病是一類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疾病。關於為什麼幹細胞療法能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作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低免疫原性,另一個是免疫調節作用。
  • 幹細胞療法:分泌多巴胺神經元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前景廣闊
    並在創傷修復中,表現出強大的組織修復功能,在臨床應用中前景廣闊。幹細胞療法是用一種特定方式將細胞移植到病灶處並進行分化,重建功能正常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目的,為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治療提供新思路。
  • 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藥物性肝炎?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還是合併?藥物性肝炎的證據有嗎?雖然患者有反覆使用中草藥灌腸病史,但根據RUCAM評分,難以排除HBV,AIH等疾病,評分不夠,況且病理的嚴重肝纖維化基本排除DILI可能性。那是否可能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病理顯示出現了中度界面炎、漿細胞浸潤、玫瑰花結樣肝細胞,也可見淋巴穿入現象,加上抗體以及免疫球蛋白增高,診斷為AIH?
  • 述評|馬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異常自身免疫介導的肝臟炎症性損傷。通常認為遺傳易感個體在環境等因素誘發下起病,自身免疫反應的細胞攻擊肝臟,患者出現血清轉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升高、血清自身抗體陽性,肝組織檢查顯示中至重度的界面性肝炎[1]。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研究發現,幹細胞這3大特性可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進程
    肝炎和肝硬化肝炎是多種因素如病毒、細菌、酒精、藥物和自身免疫等引起的肝細胞破壞,肝臟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肝臟乃至全身的炎症性反應,隨著炎症反應的持續和反覆,肝實質受到不可逆的破壞而進展為肝硬化,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 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在我們國家,與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項目《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以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度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通過了備案,同時針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炎症性腸病的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默示許可。
  • 快訊:幹細胞移植兩大機制治療缺血性腦梗塞前景廣闊
    隨著近年來幹細胞療法的興起,幹細胞移植技術受到醫學界的越來越多的關注,也為中風等難治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發現,在適當的條件下,幹細胞還可以分化為各種功能性細胞,例如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使其在腦梗死的幹預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專家論壇|閆惠平: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體的研究進展
    自身免疫的血清學檢測是診斷和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關鍵指標。在國內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南或共識中,自身抗體都是不可或缺的診斷指標之一[1-2]。利用自身抗體的靶抗原進行動物實驗或體外實驗研究是認識AIH發病機制的重要途徑。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幹細胞(MSCS)是一種低免疫原性幹細胞群,具有易獲取、易擴增、易保存等特點,可誘導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應、促進損傷修復。幹細胞因其可自我複製、多向分化、高度增殖等優勢而成為替代肝臟移植治療肝硬化有效方法。
  • 專家論壇|王建設:兒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治進展|免疫性肝炎|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種免疫介導的肝實質慢性進行性炎症性疾病,既影響成人,也可影響兒童。2015年有報導[1]兒童AIH的年發病率約0.23/100 000。英國一項研究[2]顯示,AIH發病率正逐步上升,21世紀初青少年AIH的年發病率較20世紀90年代增長6倍。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研究增多,科學家發現修復的3大機制
    近年來,幹細胞療法發展空前繁榮,進入了臨床研究時期。幹細胞療法在各種疾病展示了巨大的臨床應用價值,例如糖尿病、腎損傷、卵巢早衰、關節炎等。數據統計發現,科學家應用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研究增多,為肝病的防治打通了一條通道。
  • 幹細胞治療肝臟疾病案例和機制
    同時代謝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很高,這些病因對癌症患病率的影響都很大。因此,很多肝臟疾病科研學者也將目光投向了幹細胞療法。 案例2:發表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的治療成果,專家人對25名肝移植患者進行幹細胞靜脈滴注,結果證明回輸幹細胞是安全有效的,幹細胞可上調調節性T細胞,降低輔助性/誘導性T細胞比例及CD4+/CD8+T細胞比值,改善患者免疫狀態
  • 知識科普丨幹細胞治療免疫療法
    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惡性腫瘤中作用(1) 有效清除術後殘餘腫瘤細胞,預防腫瘤復發轉移,能有效降低腫瘤復發率。腫瘤免疫細胞療法解決傳統治療手段弊端腫瘤的三大常規治療手段:(1) 手術對機體的損傷較大,且不能解決癌細胞轉移的問題;(2) 化療和放療有嚴重毒副作用,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損害正常細胞,降低人體免疫力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除了生境中的特殊細胞,幹細胞還會有規律地同機體中運動擴散的免疫細胞「軍隊」相互作用,從傳統角度來講免疫系統被認為是機體抵禦病原體入侵的最主要的防線,如今科學家們認為免疫系統對於組織恆定和組織癒合非常必要,甚至是在感染不存在的情況下依然如此,研究者認為,多種免疫細胞可以幫助控制幹細胞的行為。
  • 腫瘤免疫治療的作用機制
    近20年來,以腫瘤疫苗、過繼細胞免疫療法(ACT)和免疫檢驗點單抗療法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作為一種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凸顯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腫瘤疫苗也稱為腫瘤主動免疫療法,其來源於自體或異體腫瘤細胞或其有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或腫瘤相關抗原(TAA)。
  • 免疫太強也是罪過!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本文梳理當前細胞療法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方方面面,討論不同類型細胞治療的優缺點,並探索這些耐受性治療的新方向和未來前景。   1  免疫失衡:癌症與自身免疫病一般而言,健康的免疫系統應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促炎反應和抗炎反應相互作用,共同維持免疫穩態。
  • 幹細胞療法有效控制炎症因子風暴,成新冠重症患者救命稻草
    間充質幹細胞憑藉著免疫調節機制、抗炎作用、修復受損組織等特性,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為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帶來新希望。  那麼,間充質幹細胞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它是如何助力新冠肺炎治療的?我國的研究進展走到哪一步了?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終末期肝病研究進展
    傳統方法幹預終末期肝病效果不理想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發病機制複雜,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傳統幹預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手段包括:藥物幹預及肝移植等方法。但效果均不明顯, 難以達到徹底修復肝細胞、改善預後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恢復健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