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肝病大國」,肝病患者人數約佔全球總人數的二分之一。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包括B肝、A肝、C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在眾多的肝臟疾病患者中,以肝炎患者居多。而肝炎可以說是肝臟病變的第一步,肝臟的最初感染反應出來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會進一步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是肝臟炎症的統稱,根據病因可分為病毒性肝炎、細菌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等。肝臟作為人體內的「化工廠」,它的健康與否對人體是至關重要的。肝臟一旦發生病變,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嚴重威脅著全球的公共健康。因此,多年來,中外眾多的科研人員也一直在致力於尋找相關的治療手段,用來改善肝病患者生存質量、提高治癒率。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以及幹細胞技術的不斷進步,基於細胞治療的幹細胞療法在人類多種疾病治療研究領域中顯示出了巨大潛力,為現代醫學開闢了一條新途徑。而幹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幹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讓諸多肝病治療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看到了希望,多項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研究在全球範圍內開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什麼?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炎症。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血清轉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體陽性,組織學特徵方面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為主的界面性肝炎,嚴重病例可快速進展為肝硬化和肝衰竭。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多發於女性,男女之比為1:4。大多數起病緩慢,少數病例起病急,甚至發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約有17%~48%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會合併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1型糖尿病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治療現狀
目前,臨床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抑制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減少炎症活動對肝功能的損害為主。在症狀明顯或病情進展快的情況下,會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進行幹預。但是這些幹預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等副反應。近年來,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幹細胞的多向分化以及免疫調節功能,能夠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健與修複方面起到關鍵作用,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機制
1、免疫調節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使得它在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時,能夠有效抑制體內免疫異常的淋巴細胞是活化增殖,減少免疫異常的淋巴細胞數量,同時使細胞內各亞群比例發生變化,最終減輕肝臟內的免疫反應。2、加強細胞應答幹細胞在進入機體後,會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其中就包括幹細胞生產因子,這些細胞因子能夠加強細胞間的免疫應答,降低免疫細胞活性,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3、修復免疫系統研究表明,幹細胞在幹預自身免疫性肝炎時,能夠發揮負性免疫調控作用,維持自身抗原耐受,糾正免疫紊亂,恢復並重建自身免疫系統。使人體處於免疫耐受的免疫和諧環境之中,最終實現促進肝功能好轉的目的。
相關研究
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某醫院開展了運用幹細胞移植對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臨床治療的試驗。結果顯示,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明顯降低,而ALB 明顯上升。且隨訪2年,未見重大疾病發生,患者的各項指標無不良影響,患者肝功能得到部分改善。該項研究證實,幹細胞移植治療能夠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症狀,促進其肝功能的好轉,且移植後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