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2020-12-05 細胞界

幹細胞(MSCS)是一種低免疫原性幹細胞群,具有易獲取、易擴增、易保存等特點,可誘導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應、促進損傷修復。

幹細胞因其可自我複製、多向分化、高度增殖等優勢而成為替代肝臟移植治療肝硬化有效方法。

傳統方法幹預肝硬化不盡人意

肝硬化屬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關注健康問題之一。肝硬化因其具有進行性、瀰漫性等特點,因此會長時間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臨床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種疾病均有可能引發肝硬化,其發病率較高。

傳統幹預肝硬化方法——肝移植,雖然是最有效幹預手段,但由於肝源缺乏、手術費用較高及術後排斥反應等問題,使得肝移植幹預並未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肝硬化幹預方法研究成為是醫學界研究熱點。

利用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是近年新出現幹預方法。由於幹細胞具有較強增殖能力與多潛能、定向分化等功能,再加上國內外已有利用幹細胞療法幹預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疾病成功案例,因此利用幹細胞療法為幹預肝硬化提供了新思路。

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兩種機制

目前認為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機制有兩種: 一是功能性肝細胞的增殖和轉化。另一種則是通過旁分泌改善微環境。

1、幹細胞增殖和轉化:當幹細胞進入肝實質後在微環境刺激下一方面可分化為肝臟卵圓細胞,另一方面可直接分化為肝實質細胞、肝星狀細胞和肌纖維母細胞。

因細胞呈卵圓形而被稱為卵圓細胞。成年人肝臟中卵圓細胞極少,主要分布在門靜脈周圍,處於靜止狀態。當肝臟受到致病因素刺激時,本身存在肝臟卵圓細胞和新分化生成卵圓細胞因微環境發生改變和細胞因子刺激分化為肝細胞、膽管細胞等。

Goff 等發現幹細胞可分化成肝卵圓細胞和肝細胞,且這些由幹細胞分化而來卵圓細胞表面表達了造血幹細胞 CD34、Thy-1等標誌。研究還發現,幹細胞在聯合應用肝細胞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及表皮生長因子後可轉化為肝細胞。

2、幹細胞旁分泌功能:當幹細胞進入肝臟後,不論是發生細胞分化還是發揮抗肝纖維化作用,均離不開各種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參與。

這些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將激活肝祖細胞,最終抑制星狀細胞激活並促進其凋亡,同時抑制損傷部位炎症相關細胞增殖和遷移。

研究發現,參與旁分泌作用因子主要有肝細胞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IL-10等。每種細胞因子和介質作用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卻是相互協調,共同參與抗纖維化。

如肝細胞生長因子有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加速肝功能恢復等作用;基質金屬蛋白酶則參與細胞外基質合成和降解。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四川省某醫院內三科利用幹細胞療法開展20例肝硬化患者臨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全部患者年齡在29—62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39. 2±12. 6) 歲。

(圖1) 20 例患者治療前後肝功指標比較 (x ± s,n =20)

所有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療法幹預後,ALT、PT、BL 等各項肝功指標均明顯下降;且均未出現感染、噁心、栓塞以及出血發熱等不良反應。

(圖2) 幹細胞移植幹預組與對照組MELD評分的META分析森林圖

幹預3個月後,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腹水等不良症狀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未出現各種副反應。

(圖3)幹細胞移植幹預組與對照組TBIL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圖

綜上所述,幹細胞移植幹預肝硬化可以取得良好的幹預效果,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症狀,提高患者肝功能且避免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與留言!

相關焦點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幹細胞還抑制樹突狀細胞分泌TNF-α,INF-γ和白介素12,增加其IL-10的分泌會降低其促炎分子的表達。 幹細胞還可以抑制NK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分泌。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國內某家醫院對95例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在所有患者中接受幹細胞移植幹預後,患者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降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顯著升高。
  • 多個國家快速推進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分泌生物活性因子的細胞,可分化為肝樣細胞替代受損的細胞,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應,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從而減緩肝硬化的進展。故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方面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員的重視。
  • 臨床案例:幹細胞療法修復肝硬化安全有效
    21世紀是再生醫學的技術時代,在醫學史上具有顛覆性的理論觀點,幹細胞療法作為其核心技術手段之一,成為了臨床醫學者、科研人員的重點關注對象。幹細胞療法已被用於多種疾病的組織修復改善,我國作為肝硬化大國,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領域也備受關注。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臨床研究證實幹細胞療法能夠改善肝功能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科學家研究證實,幹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並向其他組織、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且在體外誘導培養下可轉化為具備功能活性的類肝細胞。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幹細胞(MSC)最新研究發現其具有多分化潛能和低免疫原性的特點,易於獲得,易於體外生長並保持穩定性, 且還能發揮體內組織損傷修復的能力, 在調節炎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幹細胞移植作為一種安全的幹預方法,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纖維化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快速發展,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項分化潛能,其可對多種組織進行修復。研究表明,腦室內或靜脈移植間充質幹細胞後,幹細胞能自動遷徙到受傷的腦組織處並分化為神經元,同時還能通過旁分泌方式產生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等,以提高幹細胞的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的能力,促進腦功能恢復,為幹預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帶來新途徑。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修復肝硬化是否可行?
    近期,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最新發布1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其中新增2個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的項目。自2017年實施幹細胞研究備案制度以來,共有8個關於肝硬化的研究,是其目前研究最多的疾病。肝硬化是由於肝炎病毒感染或是酒精等病因造成的以肝細胞廣泛纖維化、假小葉出現及異常增生結節為特徵的發展性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以及長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由於肝纖維化進程難以逆轉,限制了肝硬化的治療。但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幹細胞移植修復失代償期肝硬化已取得了可觀的療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手段。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
    幹細胞移植幹預肝硬化四種機制近年來,在國內外多項臨床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們對幹細胞移植幹預終期肝硬化的作用機制達成共識:1.歸巢後的幹細胞可以在受損的肝臟內定植,幹細胞在損傷的肝臟內可以在歸巢後分化成肝細胞,發揮肝細胞的功能。
  • 幹細胞療法對耳聾的最新研究進展
    針對耳聾的臨床手段有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振動聲橋等,但這些技術並不能解決耳聾問題。近年來,科學家將研究重點放到幹細胞領域,幹細胞療法改善耳聾成為了焦點!幹細胞療法是指人體正常結構受損後,利用幹細胞多向分化潛能,誘導分化出與原來形態功能相同的結構,對機體進行修復的一種新型臨床手段,彌補內耳毛細胞的不可再生。
  • 研究發現,幹細胞這3大特性可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進程
    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是為紀念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這位B肝病毒發現者,並向公眾、醫學界、政府部門等宣傳有關肝炎的預防、篩查和治療知識。科學發展至今,醫學界仍無法根治肝炎和肝硬化,臨床上急需開發新的防治手段。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終末期肝病研究進展
    幹細胞還具有取材方便,擴增迅速和低免疫源性等特點,且國內外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因此,幹細胞有望成為幹預B型肝炎終末期肝病新途徑。傳統方法幹預終末期肝病效果不理想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發病機制複雜,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傳統幹預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手段包括:藥物幹預及肝移植等方法。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啟動肝硬化幹細胞治療,已招募患者82名
    國內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再添一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正式啟動人臍帶源間質幹細胞治療B肝肝硬化(代償期)臨床研究項目,並面向社會招募82名B肝肝硬化患者免費接受幹細胞治療。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進展!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肝病大國,常見肝病包括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其中,我國的肝硬化發病率、死亡率是全球最高。肝硬化大多由B型肝炎發展而來,若不加以適當治療,會進一步惡化為肝癌。肝硬化不可逆轉,而肝纖維化是肝炎轉向肝硬化的必經過程,它是具有可逆性的。
  • 國內幹細胞療法最新進展,6大地區深入探索先行先試
    在2月份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7月2號深圳人民政府積極響應,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
  • 幹細胞療法對抑鬱症的最新研究進展
    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居高不下,難以治癒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沉重負擔,加強抑鬱症的防治研究,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變得尤為重要。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和免疫調節的原始細胞群。近年來,幹細胞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如漸凍症、阿爾茨海默症、脊髓損傷和帕金森症等的臨床研究,取得顯著療效。科研人員將其應用於抑鬱症等相關精神疾病的研究中。
  • 評價幹細胞移植對肝硬化臨床療效的Mate分析
    幹細胞被譽為「萬能細胞」,可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替代受損或丟失的細胞。因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強、易於體外純化及培養等優勢,使幹細胞移植成為研究人員備受關注的新興技術,用於諸多疾病的臨床研究,其中,肝硬化就是幹細胞移植的研究範疇內。
  • 腫瘤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腫瘤幹細胞被認為是腫瘤治療復發的根源,因為即使多數腫瘤細胞被殺死,只要腫瘤幹細胞還在,根據定義這些幹細胞可以分化成腫瘤細胞。這一理論為我們重新認識腫瘤的起源和本質,以及臨床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視覺角度。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腎損傷臨床上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尿蛋白及血壓血脂等延緩腎損傷進程。2019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23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研究人員建議糖尿病腎損傷患者應合理控制蛋白攝入量,限制鹽攝入、合理運動、戒菸、減輕體重等對延緩糖尿病腎損傷進展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