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國家快速推進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2020-12-04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近年流行病學數據統計,我國有超過700萬的肝硬化患者,且患病率有上升趨勢,肝硬化發病因素包括了病毒感染、過量酒精攝入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等,危害我國的人民健康。肝硬化作為醫學難題,具有患病基數大、進程不可逆的特點,因此,尋找新的臨床幹預方法成為了重要的醫學課題。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分泌生物活性因子的細胞,可分化為肝樣細胞替代受損的細胞,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應,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從而減緩肝硬化的進展。故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方面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員的重視。

幹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

截止2020年8月,在clinicaltrial 網站註冊的「Stem cells」(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項目已達5589項,幹細胞療法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幹細胞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外部分研究經過Ⅰ-Ⅲ期臨床試驗後,已經作為產品上市,用於疾病的臨床幹預。

多種幹細胞治療肝病的機制

國際上已批准14款幹細胞產品上市,2009年10月,經歐盟藥品管理局人用藥品委員會批准用於修復成人膝關節股骨髁的軟骨損傷幹細胞產品上市;2012年年初,韓國食品藥品廳批准針對軟骨再生和肛瘻的藥物等的生產許可。

目前仍沒有一款針對肝硬化的幹細胞產品上市,其成為下一個幹細胞上市產品的目標之一,多個國家加快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未來此領域市場廣闊!

2005年,德國學者Klein M等人首次將幹細胞用於肝臟疾病治療,證實幹細胞可促進肝臟再生。據ClinicalTrials.gov記載,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處於Ⅰ期的有35項,處於Ⅱ期的為40項,其中9項已完成;處於Ⅲ期的則為1項;1項處於臨床研究Ⅳ期。

中國、印度、土耳其、韓國、伊朗、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均已開展相關臨床研究,並部分項目已完成了臨床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研究結果。我國高度重視肝硬化的新型防治措施,完成多項臨床試驗,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李等學者對45例肝硬化受試者展開常規+幹細胞移植,另外40例作為對照組,8周隨訪,結果發現幹細胞組乏力、納差、尿少、水腫症狀在第1~2周即明顯緩解,腹脹持續減輕,8周后ALB、PTA等肝功能生化指標顯著改善,提高肝功能及臨床症狀。

綜上所述,幹細胞研究熱潮有力推動了臨床轉化的快速發展,各國正著重加速幹細胞的臨床轉化,相信幹細胞療法針對肝硬化的藥物(產品)也能早日問世,造福更多患者!

相關焦點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肝硬化因其具有進行性、瀰漫性等特點,因此會長時間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種疾病均有可能引發肝硬化,其發病率較高。傳統幹預肝硬化方法——肝移植,雖然是最有效幹預手段,但由於肝源缺乏、手術費用較高及術後排斥反應等問題,使得肝移植幹預並未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肝硬化幹預方法研究成為是醫學界研究熱點。利用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是近年新出現幹預方法。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肝硬化是指肝臟在各種致病因素持續損傷情況下反覆發生纖維化,使得正常肝組織被瘢痕和再生結節所取代,最終發生肝硬化。肝移植是臨床幹預肝硬化常規手段,但因供體不足、費用較高、有免疫排斥等因素,從而限制了其在臨床廣泛開展。
  • 臨床案例:幹細胞療法修復肝硬化安全有效
    21世紀是再生醫學的技術時代,在醫學史上具有顛覆性的理論觀點,幹細胞療法作為其核心技術手段之一,成為了臨床醫學者、科研人員的重點關注對象。幹細胞療法已被用於多種疾病的組織修復改善,我國作為肝硬化大國,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領域也備受關注。
  • 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肝移植是失代償性肝硬化的一種傳統的有效幹預方法,但是由於肝臟的緊密性和高昂的手術費用,肝移植的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幹細胞移植為肝硬化的幹預帶來了新希望幹細胞是具有橫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幹細胞。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培養條件下,它們可用於肝細胞的分化。
  • 評價幹細胞移植對肝硬化臨床療效的Mate分析
    幹細胞被譽為「萬能細胞」,可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替代受損或丟失的細胞。因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強、易於體外純化及培養等優勢,使幹細胞移植成為研究人員備受關注的新興技術,用於諸多疾病的臨床研究,其中,肝硬化就是幹細胞移植的研究範疇內。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終末期肝病研究進展
    幹細胞還具有取材方便,擴增迅速和低免疫源性等特點,且國內外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因此,幹細胞有望成為幹預B型肝炎終末期肝病新途徑。傳統方法幹預終末期肝病效果不理想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發病機制複雜,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傳統幹預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手段包括:藥物幹預及肝移植等方法。
  • 研究發現,幹細胞這3大特性可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進程
    科學發展至今,醫學界仍無法根治肝炎和肝硬化,臨床上急需開發新的防治手段。幹細胞療法幹細胞是一類可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纖維化作用,這3大特性使幹細胞療法在肝炎和肝硬化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修復肝硬化是否可行?
    近期,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最新發布1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其中新增2個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的項目。自2017年實施幹細胞研究備案制度以來,共有8個關於肝硬化的研究,是其目前研究最多的疾病。肝硬化是由於肝炎病毒感染或是酒精等病因造成的以肝細胞廣泛纖維化、假小葉出現及異常增生結節為特徵的發展性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以及長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由於肝纖維化進程難以逆轉,限制了肝硬化的治療。但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幹細胞移植修復失代償期肝硬化已取得了可觀的療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手段。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進展!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肝病大國,常見肝病包括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其中,我國的肝硬化發病率、死亡率是全球最高。肝硬化大多由B型肝炎發展而來,若不加以適當治療,會進一步惡化為肝癌。肝硬化不可逆轉,而肝纖維化是肝炎轉向肝硬化的必經過程,它是具有可逆性的。
  • 三大作用機制,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景廣闊!
    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包括B肝、A肝、C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在眾多的肝臟疾病患者中,以肝炎患者居多。而肝炎可以說是肝臟病變的第一步,肝臟的最初感染反應出來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會進一步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 幹細胞療法發揮3個功能,有望改善全球2.6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
    其中,在肝臟疾病中,幹細胞療法已被用於病毒性肝炎誘導的肝硬化,我國已有五項幹細胞療法針對肝硬化的臨床備案項目,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幹細胞療法在脂肪肝轉化為肝硬化中的應用,幹細胞療法改善肝功能具有顯著的效果。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它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來抑制炎症的發生和發展,使其成為有效幹預前列腺炎的更好方法。前列腺炎傳統幹預方法效果不佳前列腺炎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傳染病。由於前列腺固有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特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並且難以治癒。諸如不規則用藥和細菌耐藥性等因素使該疾病易於復發。目前,傳統的臨床幹預方法包括藥物幹預,物理幹預和手術幹預,效果均不理想。
  • 快訊: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神經元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原始細胞群,至今已鑑定幹細胞可分化為多種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骨細胞、神經元、肝細胞、心肌細胞等。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諸如運動神經元病)等多個系統疾病已有深入的臨床研究與實踐。
  • 這就是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兩大原因
    自幹細胞被科學家發現以來,大眾對其認識和理解不斷加深,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更新的原始細胞群,近年來,各醫學領域的科研人員都對幹細胞療法有極大興趣。幹細胞被委以幹預自免疫性疾病的重任。到目前為止,幹細胞療法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研究越來越多(大概佔據了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1/3),國內外報導了諸多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案例。自身免疫疾病是一類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疾病。關於為什麼幹細胞療法能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作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低免疫原性,另一個是免疫調節作用。
  • 臨床探究丨幹細胞移植療法為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臨床進展
    傳統的醫療幹預方法不能令人滿意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為口服降糖藥物、外源性胰島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依賴外源性胰島素長期性注射的治療方式會發生耐藥性和急性低血糖的風險,對已經出現了廣泛耐藥性2型重度患者可通過胰島移植治療。對存在嚴重併發症導致器官功能損傷如糖尿病腎病腎 衰竭者,需通過透析及胰一腎聯合移植治療。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興起,幹細胞因具有向多種組織分化的潛力和強大的自我再生能力,並能在體外誘導分化為肝細胞,為促進肝臟的自我更新,減輕肝臟免疫損傷和纖維化,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為幹細胞移植幹預終期肝硬化帶來了新的希望!
  • 幹細胞療法在牙周炎中的應用,主要依靠幹細胞的這2個特點
    2019年9月,國家公布了11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其中有1個項目是《異體人牙髓幹細胞治療慢性牙周炎臨床研究(牙周基礎治療聯合人牙髓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治療慢性中度牙周炎的隨機、開放、對照臨床研究)》,可見口腔領域的專家已經開始重視幹細胞療法在牙周炎中的應用。
  • 幹細胞療法:3大臨床應用領域,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
    幹細胞有望實現創傷和病理組織的修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人類關於幹細胞的臨床研究起源於成體幹細胞,最早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與胚胎幹細胞相比,成體幹細胞因獲取容易、致瘤風險低和倫理學爭議少。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現階段國內外均重視幹細胞的臨床應用研究,形成幹細胞療法、組織工程和定向誘導3大臨床應用領域。
  • 前沿科學:幹細胞療法有望為抑鬱症患者「排憂解難」
    導語:科學發展至今已有了巨大突破,幹細胞療法的發現與發展為人類的醫學理念帶來了巨大的轉折,面對日益增多的抑鬱症,幹細胞療法有望為其「排憂解難」。目前抗抑鬱的臨床方法遠不理想,病情難以緩解,迫切需要一種合適且有效的抗抑鬱方式。幹細胞的應用推進了抗抑鬱的發展,幹細胞療法具有調節情緒、抗抑鬱的作用,為抑鬱症患者「排憂解難」,成為幹預抑鬱症的潛在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