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2020-12-04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2019年6月5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名單的通知》,文中要求相關部門單位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制定國家平臺五年建設運行實施方案,梳理本領域科技資源體系架構。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

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該資源庫將收集的細胞種類該庫主要負責存儲各類科研級和臨床級多能幹細胞等數十種幹細胞資源。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組織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調節等優勢,能干預多種疑難雜症、重症疾病,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價值不容置疑。

專家指出,幹細胞具有「萬能細胞」的稱號,能治療多種疾病。從2017年至今,國家陸續公布了51項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涉及了帕金森、銀屑病、糖尿病、黃斑變性、肝硬化、腦癱、宮頸粘連、系統性紅斑狼瘡、卵巢早衰、急性心梗、腦梗、骨關節炎、脊髓損傷、燒傷等諸多疾病,更多詳情可搜索「幹細胞療法」。

迄今為止,幹細胞療法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不能否認幹細胞療法在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科學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從幹細胞的來源、製備、儲存、運輸、應用等等各方面,都需要經過嚴密的驗證和實踐,產出高質量高功效的幹細胞支持臨床的轉化與應用。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幹細胞領域,《「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都將幹細胞寫進戰略部署中。據了解,建成的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社會發展需求,根據國家幹細胞標準,面向幹細胞基礎科研和臨床前轉化、臨床研究、藥物研發提供背景清晰、標準統一的幹細胞資源。

建立幹細胞轉化資源庫促進了幹細胞領域資源的整合,強化幹細胞資源開發應用,建成國家幹細胞知識庫,為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幹細胞資源共享服務,加速臨床轉化與應用,引領幹細胞產業發展。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轉發留言哦。

————END————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整合發布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 通訊員 程國政)近日,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在上海揭牌。這一資源庫依託同濟大學建設。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組織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調節等優勢,能干預多種疑難雜症、重症疾病。
  • 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創新聯盟成立
    中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創新聯盟,但今天我們成立這個創新聯盟,不能為一己私利,也不只是為一個小領域,而是要為國家,為全人類作貢獻。」9月10日,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做上述表述。該聯盟由國家幹細胞資源庫發起,聯合了另3家國家級資源平臺、5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代表性細胞資源庫共同組建。
  • 多個國家快速推進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肝硬化作為醫學難題,具有患病基數大、進程不可逆的特點,因此,尋找新的臨床幹預方法成為了重要的醫學課題。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分泌生物活性因子的細胞,可分化為肝樣細胞替代受損的細胞,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應,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從而減緩肝硬化的進展。故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方面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員的重視。
  •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建成
    本報訊 在陳賽娟、吳祖澤、王振義等院士的見證下,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近日在解放軍455醫院正式建成。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是目前國內外首家集科研、學術、醫療為一體的幹細胞工程技術臨床轉化基地。」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介紹。由巴德年、王振義和J.Caen等8位中外院士組成專家委員會的上海醫學轉化基地,主要從事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臨床、科研學術活動,積極開展多種難治性疾病的醫療新技術、臨床試驗和推廣應用。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利用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是近年新出現幹預方法。由於幹細胞具有較強增殖能力與多潛能、定向分化等功能,再加上國內外已有利用幹細胞療法幹預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疾病成功案例,因此利用幹細胞療法為幹預肝硬化提供了新思路。
  • 國內幹細胞療法最新進展,6大地區深入探索先行先試
    自2015年以來,國家啟動幹細胞療法研究,一直在重新規劃和布局幹細胞療法的發展走向。經過這幾年的探索和試點,已打造了一片以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西南地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格局,例如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多個代表城市,已走在了全國的前頭。
  • 幹細胞療法:3大臨床應用領域,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
    人類關於幹細胞的臨床研究起源於成體幹細胞,最早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與胚胎幹細胞相比,成體幹細胞因獲取容易、致瘤風險低和倫理學爭議少。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現階段國內外均重視幹細胞的臨床應用研究,形成幹細胞療法、組織工程和定向誘導3大臨床應用領域。
  • 博雅李詣書:推動胎盤等圍產幹細胞的臨床轉化 助力醫學發展
    後來使用了美國FDA「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計劃中的試驗性胎盤幹細胞療法進行治療,成為了第一個接受胎盤幹細胞的美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根據外媒Daily Mail的報導,皮爾斯在治療後10天內就拔掉了呼吸機,之後就可以依靠自主呼吸了。  這則案例讓人們看到了胎盤來源幹細胞治療疾病的更多可能性。
  • 2020年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前沿技術:幹細胞療法
    2020幹細胞療法值得關注和期待的4方面: 1、政策法規 關注國家對幹細胞療法的指導走向,自2015年起,幹細胞科研受到國家的調控,國家的政策法規影響幹細胞療法臨床研究及轉化的進展。
  • 2020年國內幹細胞治療有望加速轉化
    幹細胞新藥研發已經成為各國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的熱門領域。當前,全球幹細胞療法處在技術到產品轉化的過度階段。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 OG Analysis發布的報告,在新興市場消費的推動下,全球幹細胞療法研究市場將出現強勁增長,與過去5年相比,2019年至2025年期間將出現更多的增長機會,這也意味著行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變化。
  • 幹細胞療法修復的3個臨床佐證,應用前景可期
    ,驗證幹細胞修復半月板軟骨的潛在修復能力。以下提供3個有利的臨床佐證,為幹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註:案例參考《Am J Sports Med》2014雜誌04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前景綜合性的論述證實幹細胞療法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能緩解疼痛,降低炎症反應,並直接或非直接地參與半月板軟骨的重建,對半月板損傷症狀的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目前,中風的治療僅限於中風事件後3-4小時的急性期,而對於中風後的恢復期,醫學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療法。 全球範圍內,與幹細胞治療中風相關的臨床研究逐年增加。目前常用的2種主要策略為靜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移植修復損傷。評估療效的多中心研究正在開展中。
  • 總結2019年幹細胞發展走向的4個特點,幹細胞未來可期
    幹細胞存在於胎盤、臍帶血、骨髓、肌肉、骨、軟骨等組織部位,具有成骨成脂成軟骨的分化特點,能修復受損組織部位,同時因來源廣、易於分離純化和擴增的特點,在臨床上有巨大潛在應用價值,備受國家部門的關注與重視。2019年,國家發布了多部幹細胞政策文件,鼓勵與支持幹細胞的研究發展。
  • 聚焦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轉化研究:銀屑病幹細胞治療研究入圍國家科技部新一批重點研發計劃
    其中,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轉化研究中心王宏林教授任首席科學家,中南大學、廈門大學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及銀屑病型關節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入圍「幹細胞及轉化研究專項名單」,這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連續第二年獲得該重大專項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近日,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政府在2019中關村論壇重大成果發布會上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籤署共同建設「幹細胞研究院」框架協議。其目的是致力於對生命科學技術及幹細胞技術應用,進行不斷探索與創新構建完善產業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持續推動再生醫學和精準醫學穩健發展。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新聞...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02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國撥總經費 2.3 億元,優先支持9個研究方向,其中幹細胞臨床研究主要支持消化系統或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見病/單基因遺傳病三大方向。另外,2020年9月22日,北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在京成立,是由北京市和中科院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依託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院建設。該院的發展將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瞄準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深耕再生醫學領域,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為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做好準備,作出不負時代的貢獻。
  • 又一幹細胞新藥獲國家臨床默示許可!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顯示,又一款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批准。該款幹細胞新藥是由青島奧克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獲,適應症為潰瘍性結腸炎。國家醫療、藥品管理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涉及幹細胞技術、產品研發和臨床研究相關的管理規範,極力促進幹細胞技術的研究進展及臨床轉化。而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也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下,迅猛發展,並逐漸向臨床轉化過渡。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將規範幹細胞行業發展
    繼《幹細胞通用要求》之後,我國幹細胞領域又一標準——《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於2月26日發布。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北京幹細胞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記者從此次發布會上獲悉,該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是幹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