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國家啟動幹細胞療法研究,一直在重新規劃和布局幹細胞療法的發展走向。經過這幾年的探索和試點,已打造了一片以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西南地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格局,例如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多個代表城市,已走在了全國的前頭。
1、 深圳市先行示範拓展幹細胞領域
深圳市是中央政府最新批示的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生物醫療領域中,深圳市始終走在隊伍的前列中。在2月份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7月2號深圳人民政府積極響應,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
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幹細胞企業有一五零生命科技和北科生物兩家獨大,其中北科生物重在存儲方面已形成規模化,具有完善的儲存應用技術質量管理體系同時通過AABB認證,破AABB認證史記錄。一五零生命科技重在細胞培養技術和難治性疾病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獨創細胞治療加靶向治療技術,在漸凍症、卵巢早衰、過敏性鼻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等方面有多項重大突破。
2、 北京市重點發展幹細胞技術
北京市作為國家的首都,肩負著發展幹細胞療法等創新技術的重擔。2019年8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開《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重點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改革措施中明確提出:鼓勵在京醫療機構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
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有泓信生物、業務範圍涵蓋幹細胞儲存與應用、幹細胞美容抗衰、基因檢測工程、精準健康管理等方面,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形成了一個國際化的生物科技產業鏈。另外還有博雅幹細胞在北京也有布局,博雅幹細胞庫是通過了美國AABB標準認證和世界衛生組織NRL、美國病理學會CAP實驗室能力檢測的臨床級幹細胞庫,2015年,博雅幹細胞庫通過胎盤體細胞AABB認證,代表著目前該領域國際前沿的技術水平。
3、 上海市鼓勵幹細胞市場化發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本市貫徹〈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支持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著重整合幹細胞資源,並允許建立幹細胞產品快速審查通道,爭當國際領先的幹細胞技術研究城市。
2019年8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若干措施》中提到,爭取允許外商投資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上海市人民政府鼓勵幹細胞技術的市場化,提前布局幹細胞行業,把握幹細胞療法變革機遇。
上海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有上海國聯幹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幹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幹細胞產品研發和生產、幹細胞技術服務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
4、 浙江省支持幹細胞治療試點
2019年5月27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已頒發了《關於加快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在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自貿區以及具有良好發展基礎的區域先行先試,科學穩妥地推進細胞治療技術創新發展試點。
2019年9月20日,浙江成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根據合作協議,國家衛健委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從本次的籤約可看出,從國家層面到浙江本省,均支持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細胞治療的技術發展。
浙江具代表性的企業有浙江楚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引進的,由留美博士錢進、駱嚴、張可中等組成的生物科技研發團隊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研發方向為幹細胞抗衰老、傷口癒合及其它器官修復。
5、 重慶市積極探索布局幹細胞製品
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政策允許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2019年4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繼而又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支柱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積極探索布局細胞生物製品,包括幹細胞產品。
重慶具代表性的企業有中源協和重慶細胞資源庫(即重慶市幹細胞庫)由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合作建立,並經由科委批准成立並驗收的幹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集幹細胞儲存、基因檢測、研發於一體的幹細胞資源庫。
6、 成都市打造全球新技術應用首選地
2019年7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於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基因治療、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等前沿技術。
成都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有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西部地區起步早、發展快的專業性提供幹細胞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四川省幹細胞產業鏈發展牽頭單位,綜合實力和規模處於國內同行業前列。
我國幹細胞技術發展的分布情況
中國幹細胞專利申請省市分布圖截至2018年1月,數據如上,目前中國幹細胞技術主要集中在4大區域,其中廣東省以890件專利位居第一,北京以674件專利位居第二,上海市以468件專利位居第三。
幹細胞技術是廣東省重點支持的新興技術產業,廣東省政府已在廣州市、深圳市等國際前沿城市投入巨額建設多個生物產業區,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像廣州的廣州生物院,以及深圳的一五零生命科技,在細胞治療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幹細胞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指出,深圳市作為全國最早開展細胞治療產業的地區,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幹細胞臨床經驗,全國 1000 家開展細胞治療三類技術應用的醫院中,超過500 家醫院是和深圳的細胞治療企業進行合作。
北京市依靠中國最多頂級的醫院單位、科研機構和重點高校,其生物醫學人才輩出,高度集中,具有地利人和之優勢,對幹細胞技術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故此,其技術專業在中國排名第二。
上海市是國際大都市,具有很強的新生事物接納性,面對新型的幹細胞技術自然也抵擋不住熱情,多次發布政策鼓勵幹細胞技術研究;此外,上海市生物醫藥企業聚集區,佔據融資環境良好的優勢,重視幹細胞市場化發展。
在西南地區,如重慶、成都等城市也不甘落後,鼓勵生物醫療產業的發展,並將其列在重要支柱產業扶持,正由於政府方針的引導,其幹細胞技術的專利也位居前列,佔有一席之地。
經過對比和分析,讓我們感覺到中國各地方政府對幹細胞技術的重視與肯定,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與應用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