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一代CAR-T藥物獲美國FDA批准,首次進入臨床
MaxCyte宣布已獲得美國FDA的IND批准,開始在美國進行其首個嵌合抗原受體(CAR)治療候選藥物MCY-M11的臨床研究。1期臨床研究將評估MCY-M11在復發/難治性卵巢癌和腹膜間皮瘤患者中的安全性。MCY-M11是下一代CAR工程細胞療法的候選藥物。MCY-M11通過使用信使RNA(mRNA)來設計外周血單核細胞,從而可以快速製造並回輸到患者體內,而無需病毒成分或細胞擴增,從而區別於傳統的CAR療法。該細胞療法提供瞬時表達,很少有基於病毒的CAR療法中所見的不良副作用。MaxCyte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第一例患者給藥。
2、開發下一代T細胞雙特異性免疫療法,Genmab和Immatics達成5400萬美元合作
丹麥的Genmab與Immatics Biotechnologies達成發現和開發協議,開發針對多種癌症適應症的下一代T細胞雙特異性免疫療法。Genmab公司為Immatics的Xpresident平臺確定的三個靶標支付了5400萬美元,並獲得了T細胞受體發現和工程構建平臺。Genmab將Immatics的Xpresident和雙特異性TCR技術平臺與其自身的抗體技術相結合,以開發癌症療法。這是一種下一代方法,有望達到CAR-T和以前的抗體治療方法無法實現的目標。
Immatics的技術特點是尋找細胞表面沒有表達的靶標。畢竟,細胞表面只能發現15%到20%的潛在腫瘤靶點,專注於細胞內靶點開闢了廣闊的可能性。兩家公司都沒有披露他們將合作的適應症。Genmab有兩種獲批的癌症治療方法:用於治療某些多發性骨髓瘤的Darzalex(daratumumab)和用於治療某些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Arzerra(ofatumumab)。Daratumumab正在進行治療其他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血液癌症的臨床開發。此外,Genmab還在開發皮下注射的ofatumumab,用於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症。
3、CAR-T療法局部遞送有望解決實體瘤難題
腫瘤藥物遞送公司Surefire Medical在《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雜誌發表最新研究結果,「局部遞送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以克服實體腫瘤免疫治療障礙」。
該研究表明,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的進一步發展應與新型裝置組合進行,將治療局部遞送至實體瘤中。該公司正在探索各種方法,比較CAR-T的局部遞送和全身遞送的優劣,其中一種方法是使用微瓣輸注(MVI)導管將治療輸送到實體瘤中。臨床和臨床前研究已經顯示,MVI系統可以增加非細胞療法向腫瘤遞送的深度和濃度,並且減少脫靶效應。一項關於Surefire輸液系統(SIS)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評估治療轉移性肝癌和克服間質液壓力的能力。Surefire Medical發明了Pressure-enabled Drug Delivery™(PEDD)技術,致力於開發該技術應用於實體腫瘤和免疫腫瘤(IO)治療。
4、T細胞治療實體瘤,MIT初創公司開發新型療法
近日,一家來自於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初創公司、位於美國波士頓的Torque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去增強免疫反應,進而抵禦實體瘤。目前的T細胞療法用於實體腫瘤時,往往無法引發足夠強的免疫反應;而如果同時使用細胞因子增強免疫反應,因為所有的T細胞都會得到刺激,所以會產生嚴重的炎症等副作用。
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輔助ACT治療實體腫瘤,MIT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Torque公司聯合創始人,Darrell Irvine博士領導的團隊為T細胞設計了一種全新納米膠體,可以負載100倍的藥量。該納米膠體裝有一種蛋白質納米膠體顆粒,由交聯分子和細胞因子IL-15組成。「藥物背包」通過交聯分子連接在從腫瘤部位提取的T細胞表面。當T細胞識別並與靶細胞(癌細胞)抗原相互作用時,引發T細胞表面的還原電位升高,導致交聯分子被降解,從而使細胞因子IL-15得以釋放去增強免疫反應。這一結果於近期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
5、Rubius投資1.55億美元,擴大細胞治療基礎設施
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的Rubi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將投資1.55億美元對位於羅德島州史密斯菲爾德建設135,000平方英尺的製造工廠,用於生產基於細胞的療法。該工廠預計在五年左右完成後將擁有160名員工。
Rubius的技術是在生物反應器中大規模製造進攻性紅細胞,並圍繞這一技術建立了自己的研發管線。該過程產生的核紅細胞的內部或表面上可以表達一種或多種蛋白質,有望成為獨立的免疫腫瘤學雞尾酒療法,產生降低腫瘤防禦和免疫攻擊的協同作用,類似於一些雙藥組合實現的目的,可以治療癌症或者酶相關疾病。
6、細胞療法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額外資助
美國狼瘡基金會宣布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資助一項2期研究,以評估間充質幹細胞(MSC)作為中度至重度狼瘡的治療方法。NIAID已做出五年的承諾支持該研究,並將在研究期間為數據協調中心、現場和安全監測以及機制研究提供資金。在第一年的研究中,NIAID承諾提供72萬美元的資金。這是該基金會此前宣布的五年380萬美元資金的額外補充。本研究是確定幹細胞治療是否有望成為狼瘡患者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的第一步,這些患者不能從目前的治療方法中受益。該研究還試圖確定MSC幹細胞治療是否可以減少狼瘡的長期影響,減少對類固醇等藥物的依賴,類固醇的副作用會對重要器官產生損傷。預計美國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將於2018年夏季開始。
參考資料:
[1]MaxCyte Receives US FDA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Clearance for First Clinical Program
[2]Major Lupus Stem Cell Study Receives Additional Funding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3]Rubius to invest $155M, hire 160 workers for cell therapy plant
[4]Genmab and Immatics Partner on Next-Generation T-Cell Bispecific Immunotherapies Program
[5]New Research Shows Promise in Regional Delivery of CAR-T Therapy
[6]Torque's T cell 'backpacks' boost immune attack against solid tumors in mice
原標題:盤點 | 一文看懂細胞療法六大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