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基因檢測六大最新進展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1、FH基金會宣布關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基因檢測的共識聲明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基金會宣布,關於診斷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的重要共識聲明,該聲明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診斷患有FH的人及其親屬。對有風險的個體進行基因檢測有望加速確診,以確保早期治療。全世界有超過3000萬人患有FH,其中90%目前未被確診。

共識聲明建議為有高膽固醇或早期心臟病發作的陽性家族史的患者提供FH相關基因檢測,這些個體具有明確或可能的FH。大多數FH病例存在三種變異,它們可增加患冠狀動脈疾病(CAD)的風險。這些變異的位點在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載脂蛋白B( APOB)或Proprotein Convertase枯草桿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

2、打造新型測序技術,Omniome獲中國投資者領投的6000萬美元

近日,一家專注新型DNA測序技術的聖地牙哥公司籌集了6000萬美元資金,多家中國投資者參與投資。該公司名為Omniome ,由Illumina前員工於2013年首創,該公司的技術可以低成本提供高度準確和快速的測序結果。此次新的B輪融資由新投資者Decheng Capital(上海)和Hillhouse Capital(北京)領投,Lam Research Capital(美國)和Nan Fung Life Sciences(香港)跟投。該公司的技術被稱為「結合測序」(SBB),可以通過利用聚合酶的自然匹配能力「提高核苷酸和DNA匹配的精確度。」這減少了運行時間並增加了每次運行的樣品數量。

3、Chronix在AACC上展示腎移植液體活檢研究結果,近期將在美國推出產品

Chronix Biomedical是一家新型血液分子診斷開發公司,近日在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ACC)年會上口頭匯報了其Therasure移植監測儀在監測器官移植排斥早期症狀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結果。Therasure移植監測儀通過測量血液中移植物來源的無細胞DNA(GcfDNA),作為急性排斥和器官健康早期徵兆的生物標誌物,可以避免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活檢。研究數據顯示,在檢測所有主要實體器官移植物的早期移植排斥方面,Therasure比其他相關測試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該公司目前正在歐洲國家推出其Therasure產品系列,並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進入美國市場。

4、QIAGEN與日本最大的臨床實驗室公司SRL合作,加速推出伴隨診斷

QIAGEN宣布與日本最大的臨床檢測實驗室公司SRL公司合作,為新藥批准的伴隨診斷做準備。此次臨床實驗室研究服務的非獨家主協作協議將使得QIAGEN的配套診斷工作流程在日本藥品和醫療器械局(PMDA)批准藥物和測試後能夠快速實施。QIAGEN與醫藥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幾項測試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進入日本註冊。QIAGEN與SRL的Day-One實驗室協議將涵蓋一系列QIAGEN伴隨診斷,包括用於個體化醫療保健的實時聚合酶鏈反應(PCR)和下一代測序(NGS)解決方案。最初的項目涉及QIAGEN伴隨診斷,配合正在日本開發的用於治療實體瘤和白血病的新藥。

5、Personalis獲得紐約州衛生部批准,在癌症免疫治療臨床試驗中使用其ACE ImmunoID™平臺

領先的免疫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提供商Personalis宣布,它已獲得紐約衛生部批准使用ACE ImmunoID——個體化癌症疫苗和IO生物標誌物發現的下一代測序平臺——用於癌症免疫治療臨床試驗。Personalis臨床實驗室許可證已被授予腫瘤學——分子和細胞腫瘤標記物類別。

ACE ImmunoID基於Personalis專有的ACE(精確度和內容增強)技術,結合了整個外顯子組和轉錄組測序,覆蓋了大約20,000個基因,並增加了超過8,000個基因的擴增覆蓋率。因此,ACE ImmunoID提供比其他商業上可用的外顯子組更均勻的測序覆蓋度,用於全面的變異體捕獲(SNV,插入缺失和融合),以及用於個體化癌症疫苗開發的新抗原檢測。

6、投資3億美元,GSK與23andMe合作研發新藥

知名醫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SK)與消費者基因檢測先驅公司23andMe宣布達成4年獨家合作,將利用人類遺傳學信息研發創新療法。GSK同時將對23andMe進行3億美元的股權投資。據了解,兩家公司的新藥研發合作將立即啟動,而GSK的一款LRRK2抑制劑項目將是最早開啟的計劃之一。目前,這款新藥正位於臨床前的開發中,有治療帕金森病的潛力。而23andMe對LRRK2變異位點的檢測,有望加速這一臨床項目的開發。

23andMe自成立至今,已經擁有了超過500萬名用戶,建立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遺傳學/表型資料庫之一。本次合作將結合23andMe大規模的遺傳學資源和先進的數據科學技術,以及GSK在科學和醫學上的專精,強強聯手,尋找關於創新藥物靶點的洞見,帶來創新療法,滿足廣大未竟的醫療需求。本次合作主要涵蓋三個方面:1)改善新藥靶點的選擇,帶來更安全、更精準的新藥;2)助力對患者亞組的鑑定與選擇;3)更有效地招募臨床試驗患者。通過尋找到帶有特定遺傳學特徵的患者亞組,加速他們進入臨床試驗的進程,縮短臨床開發周期。

參考資料:

[1] FH Foundation Announces Consensus Statement On Genetic Testing For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

[2] Faster, cheaper DNA sequencing gets Omniome $60M led by Chinese investors

[3] Chronix Biomedical: Study Results on Cell-Free DNA Test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resented at AACC - Product Launch in US in near Term

[4] QIAGEN Creates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s Largest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Company, SRL, to Accelerate Launch of Companion Diagnostics

[5] Personalis, Inc. Receives Approval From the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for Use of its ACE ImmunoID™ Platform in Cancer Immunotherapeutic Clinical Trials

[6] GSK and 23andMe sign agreement to leverage genetic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medicines]

原標題:盤點 | 一文看懂基因檢測六大最新進展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按計劃,羅氏將開展關鍵3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在較大患者群體中,RG6042的安全性和減緩成人HD的進展的有效性。據悉,啟函生物由哈佛大學異種器官移植課題帶頭人楊璐菡博士,以及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雙院院士、哈佛大學知名遺傳學家George Church 教授共同創建,是一家將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來獲取可用於人體移植的安全有效的異種細胞、組織和器官,並用於異種器官移植的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
  • 一文看懂細胞療法六大最新進展
    3、CAR-T療法局部遞送有望解決實體瘤難題腫瘤藥物遞送公司Surefire Medical在《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雜誌發表最新研究結果,「局部遞送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以克服實體腫瘤免疫治療障礙」。
  • 一文看懂基因檢測領域七大最新進展
    GeneNews已經在數千名患者中測試並證明,使用簡單的液體活檢可以在早期檢測癌症。這些測試是Aristotle™平臺的一部分,該平臺基於GeneNew專有的mRNA Sentinel Principle技術,可為多種疾病生成高靈敏度的多基因檢測測試。GeneNews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在單個血液樣本中監測10種癌症的基因檢測測試。3.
  • 一文看懂幹細胞療法最新六大進展
    SERAXIS研究人員進一步表明,胰島細胞團像成熟的胰島一樣起作用,在移植後不久就能分泌胰島素以響應糖尿病齧齒動物模型中的葡萄糖波動。這些獨特的胰島樣細胞團來源於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獲得的幹細胞,並具有胰腺特性。據介紹,SERAXIS胰島樣細胞的純度對於臨床研究應用非常重要,並且能產生胰高血糖素,表明SR1423細胞中存在生理學相關方式控制葡萄糖。
  • 基因檢測報告如霧裡看花,一文讓你讀懂肺癌的基因檢測報告
    隨著靶向治療的發展,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目前對於肺癌的分型,更進一步細分為基於驅動基因的分子亞型。由於目前所發現的驅動基因基本都是非小細胞肺癌,尤其是腺癌的,所以對於任何含有腺癌成分的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常規建議行基因檢測。
  • 一文看懂武漢肺炎病毒最新研究:病毒基因弱於非典,但分子變異性更強
    最新通報,截至1月22日上午10時的國家官方通報,全國總共已有13個省市共計確診441例,治癒25例,死亡9例。美國、日本、韓國和泰國都出現確診病例。  研究進展一:南開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首先是這篇知乎上熱議的專欄文章,稱「南開本科生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原來在武漢肺炎開始後,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數學系,醫學院和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生物科學系等研究者,對公開的病毒序列信息進行分析,並提交了論文,1月21日刊於中文期刊《生物信息學》。
  • 一文看懂腫瘤靶向療法13項最新進展
    該藥的最大看點在於,它是一款針對特定基因突變,而不針對特定癌症種類的抗癌新藥。其所能治療的NTRK基因融合實體瘤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甲狀腺癌等癌症類型。   2.貝達藥業和Merus合作,獲得一款EGFR和c-Met雙靶點抗體中國獨家權益   近日,貝達藥業宣布與Merus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後者MCLA-129項目在中國的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授權許可,Merus公司保留中國以外的全球權益。MCLA-129是一款針對EGFR和c-Met雙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擬用於實體瘤的治療。
  • 轉移性胰腺癌一線治療後基因組檢測取得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最新指南建議對基因組改變進行早期檢測。 建議早期生殖系檢測和體細胞檢測 ASCO指南建議「早期檢測可行的基因組改變……對於那些可能成為一線治療後的潛在治療候選對象的患者。」建議進行種系和腫瘤(體細胞)檢測,檢測應尋找微衛星不穩定性/錯配修復缺陷、BRCA突變和NTRK融合。
  • 乳腺癌基因檢測有用嗎?有!六大靶點開啟乳癌精準治療
    FDA批准奧拉帕利用於治療攜帶胚系BRCA基因突變(gBRCAm)、HER2-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試驗結果表明,與化療組相比,奧拉帕利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2.8個月(中位7.0個月vs 4.2個月),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42%。
  •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研究進展
    近幾年,我們開發了多種評估腫瘤基因譜或分子生物標誌物的多基因檢測方法,以更準確的預測患者預後並更好的制定全身治療方案。21基因檢測從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的基因檢測項目。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檢測內容及其研究進展進行論述。
  • 一文看懂半導體檢測設備
    檢測設備,主要用於檢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和產成後的各類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測種類繁多,客戶需求多樣化,因此檢測設備往往存在非標定製化的特點。本篇報告主要從半導體檢測領域切入,詳細分析在半導體生產過程中檢測的各個科目及其重要性。相對於光刻等前道設備,檢測設備的製造難度相對低一些,但是也存在較高的推廣難度。
  • 一文看懂腫瘤免疫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根據官方介紹,cusatuzumab是一款在研的CD70抗體,而CD70是血液癌症、部分實體腫瘤、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中的一種免疫檢查點。從設計上看,cusatuzumab能夠抑制CD70,通過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殺死表達CD70的癌細胞,增強抗體依賴性的細胞介導吞噬作用,重塑免疫系統對實體瘤的監控。
  • 一文匯總:BRCA基因突變及相關靶向藥物
    BRCA基因全稱是「乳腺癌易感基因」,包括兩個基因:BRCA1和BRCA2。BRCA1及BRCA2基因發現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分別位於第17號和第13號染色體,均為抑癌基因,其蛋白產物參與DNA修復等過程。已發現的BRCA1/2 基因變異有數千種,其中一些是明確的致病性突變。BRCA1/2致病性突變在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0.1%-0.3%,其在德系猶太人這一高風險的種族中發生率可達2.1%。
  • 東莞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篩查重大疾病了
    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在東莞松山湖掛牌,東莞發布生物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將對生物產業六大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和獎勵   文/羊城派記者 餘曉玲 實習生 楊璐  圖/羊城派記者 王俊偉
  • 一分鐘看懂α地貧基因檢測報告
    因為不同檢測機構的報告格式不同,報告上有的是α+,α0 ,有的是重型、輕型、中間型等,還有的報基因型純合雜合,看得人一頭霧水 。
  • 一文看懂取樣電阻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一文看懂取樣電阻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18 11:16:35   一,電流檢測電阻的基本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
  • 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2020年科學家們在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然而,最新的ABE8e卻快到令人驚訝,對DNA的脫氨基速率比ABE7.10和miniABEmax分別高出590倍和1170倍。然而,這也意味著,ABE8e可能更容易造成脫靶效應。對此,研究人員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成像技術,解析了ABE8e結合DNA時的3D結構。活性檢測表明, ABE8e之所以容易產生更多的脫靶編輯,是因為與Cas9融合的脫氨酶蛋白始終處於活躍狀態。
  • 一文看懂軟性線路板工藝要求及流程
    打開APP 一文看懂軟性線路板工藝要求及流程 發表於 2018-03-11 09:01:29 數控鑽導通孔→檢驗、往毛刺洗擦→化學鍍(導通孔金屬化)→(全板電鍍薄銅)→檢驗洗擦→網印負性電路圖形、固化(幹膜或溼膜、曝光、顯影)→檢驗、修板→線路圖形電鍍→電鍍錫(抗蝕鎳/金)→往印料(感光膜)→蝕刻銅→(退錫)→清潔洗擦→網印阻焊圖形常用熱固化綠油(貼感光幹膜或溼膜、曝光、顯影、熱固化,常用感光熱固化綠油)→清洗、乾燥→網印標記字符圖形、固化→(噴錫或有機保焊膜)→外形加工→清洗、乾燥→電氣通斷檢測
  •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2020-06-30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成都23魔方生物科技:致力於大眾基因檢測
    23魔方CEO周坤這樣向《金融投資報》記者描述了基因檢測的程序和功能。儘管23魔方成立才一年多時間,但目前已實現月度盈利,而且已成功進行了兩輪融資。周坤表示,23魔方將致力於將基因檢測普及大眾,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本報記者 楊成萬 文/圖  基因檢測普及大眾成為現實「過去,基因檢測是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端服務,但我們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有權利享受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