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武漢肺炎病毒最新研究:病毒基因弱於非典,但分子變異性更強

2020-11-24 和訊

  曉查 賴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不要恐慌,但更不能不重視。

  說的正是武漢肺炎疫情,春運、春節關口,人傳人也已發生。

  最新通報,截至1月22日上午10時的國家官方通報,全國總共已有13個省市共計確診441例,治癒25例,死亡9例。美國、日本、韓國和泰國都出現確診病例。

  但這次新型傳染肺炎的成因究竟怎樣?背後具體原因是啥?

  近日多篇社交網絡熱議的科研成果,真正講了什麼?是否馬上能解決疫情?

  我們戴好口罩,先一起弄清楚這些論文都說了什麼。

  研究進展一:南開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首先是這篇知乎上熱議的專欄文章,稱「南開本科生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原來在武漢肺炎開始後,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數學系,醫學院和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生物科學系等研究者,對公開的病毒序列信息進行分析,並提交了論文,1月21日刊於中文期刊《生物信息學》。

  但其後該專欄也引發爭論,被批評存在標題誤導和誇大。

  不過從論文方法和結論上看,或許也提供了此次武漢肺炎的一些科學論據,我們摘錄結論如下:

  溯源分析的結果,支持武漢2019冠狀病毒源自中華菊頭蝠,但與SARS冠狀病毒差異巨大,這一結果與兩者臨床症狀差異一致。

  本研究的最重要發現,是beta冠狀病毒存在大量的可變翻譯,從分子水平揭示了該病毒變異快、多樣性高的特點,為beta冠狀病毒的防控提供了依據。

  從beta冠狀病毒可變翻譯中獲取的信息,可應用於(但不限於)其快速檢測、基因分型、疫苗開發以及藥物設計。另外,我們推斷beta冠狀病毒可能通過可變翻譯以適應不同宿主。

  歸結起來,這篇論文認為:這次冠狀病毒變異快的原因是,可變翻譯提高了變異速度,也提高了對病毒宿主的適應性,致病性比當年的SARS病毒低,今后冠狀病毒也會像流感病毒那樣周期性出現。

  研究進展二:中科院揭示武漢冠狀病毒進化來源

  另外,還有一篇中科院的研究登上了《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也引發關注。

  研究通過對病毒蛋白的模擬計算,首次揭示武漢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這篇論文分析闡述了導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以及與導致2003年的「非典」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

  由於武漢冠狀病毒在各類蝙蝠中都有發現,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病毒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

  所謂「自然宿主」,直白來說就是該病毒的最初攜帶者,而且按照SARS後的研究結果,自然宿主被鎖定在了蝙蝠身上。

  但蝙蝠本身並不會直接傳播,而是果子狸感染攜帶,最後由果子狸傳染到人類。

  而中科院這個研究中還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仍是通過與SARS相同的受體和機制進行病毒感染和傳播,這對後續的治療工作有重要意義,核心結論一句話:

  新型病毒結合能力要弱於SARS-CoV。

  這暗示其傳染能力可能要比SARS弱。(但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

  這項成果,主要評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研究進展三:已確定病毒來源,非法銷售野生動物

  今天上午(1月22日),武漢肺炎的病毒來源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已確認並對外公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稱: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並且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認知,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

  此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表示,病例主要與武漢相關,但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

  而因為時值春運和春節,人口流動性大,客觀上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和防控難度。

  藥物進展:已有試劑檢測盒,但仍無特效藥

  除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理論研究外,國內多家生物製藥企業,也紛紛表示正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試劑盒。

  最近,碩世生物、華大基因(300676,股吧)、達安基因(002030,股吧)、西隴科學(002584,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聲稱,已於近期宣布成功研製出用於檢測病毒的試劑盒。

  但需要說明的是,用於臨床檢測的是中國疾控中心研製的診斷試劑,目前只有中國疾控中心委託的三家企業在生產。

  一位中國疾控人士接受採訪時說:

  目前研製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的機構有四家,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病毒所、軍事醫學科學院。

  已投入使用的是中國疾控中心研製出來的的診斷試劑,其特異性敏感性為100%,已委託三家公司生產,供醫院診斷使用。

  但具體臨床效果還沒有進展。

  另外,趕赴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針對找到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效藥,隔離治療依然是最好方法。

  鍾院士還強調了人傳人現象出現後的危險性,要大家提高警惕。

  還給到了幾點建議,我們結合官方通報和其他專家建議,簡明梳理了6大注意事項:

  6大注意事項

  1、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主要採用的還是支持性療法,也就是激素治療。北青深一度從一位痊癒的病人那裡得知,治療的方法就是激活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去對抗病毒。

  2、肺炎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乾咳、逐漸呼吸困難,嚴重的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

  3、除了「人傳人」的病例,其它確診病例都曾經到武漢。因此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武漢。

  而且武漢市已經實施進出人員管控,武漢市旅遊團不外出,進出武漢的私家車進行抽檢,看後備箱是否帶野生動物,活禽。鍾南山院士也呼籲:

  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武漢市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武漢。

  4、防控的最有效辦法還是戴口罩,洗手消毒,吃肉類要徹底煮熟。病毒在空氣裡往往是存在於飛沫中,因此戴口罩能有效抵擋飛沫,不一定要N95防霾口罩,用三層無紡布的醫用口罩也OK。

  5、禍從口入。這次病原最可能是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身上的,野生動物身上的寄生蟲,在動物身上沒有事,但是到了人體內就會出現嚴重問題,更何況一般高溫消毒不一定能殺死。

  SARS的教訓又重現:珍愛生命,別吃野味。

  6、新型肺炎確診將享受特殊醫保報銷政策。所有的診療方案都臨時納入了醫保,並且會即時支付,而且集中收治的醫院,醫保部門將會預付資金。

  對異地就醫患者實行先救治後結算,而且不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報銷比例的調減。

  最後,推薦幾個關注疫情實時動態的入口:

  1、新浪新聞專題,會更新各家媒體的報導,速度快:

  https://news.sina.cn/zt_d/feiyan1231

  2、騰訊新聞實時病例數據統計表,有曲線圖:

  https://news.qq.com//zt2020/page/feiyan.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丁香園實時疫情地圖,同時有最新快訊更新:

  https://3g.dxy.cn/newh5/view/pneumonia?scene=2&clicktime=1579582238&enterid=157958223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4、財新新聞專題:武漢肺炎防禦全記錄。有比較多專家採訪,限時免費閱讀:

  http://m.app.caixin.com/m_topic_detail/1473.html?cxw=Android&Sfrom=Wechat

  正當春運,再過兩天就要過年了,小量也是寫完這篇稿子就要戴起口罩去高鐵站了。

  大家回家一定要多多叮囑親友戴口罩,勤洗手,在武漢的朋友減少外出。

  有了2003年的經驗,相信咱們一定能夠齊心協力,戰勝這次疫情。

  但也不能掉以輕心,防患未然,戴好口罩,利人利己~

  參考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JC0fCMsZlgGPYy4L7xMpTg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23.1513.Q.20200120.0839.002.html

  https://www.yicai.com/news/100477034.html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量子位。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對武漢肺炎和非典病毒是陰謀論進行闢謠的權威解讀
    昨天我在各大論壇和自媒體發表了「武漢肺炎和非典病毒究竟有無人為製造的可能?今天看到一個專門針對此次武漢肺炎和非典病毒闢謠的網站,其中對此進行了專門闢謠。特別是以下這段我覺得有相當說服力「有關中國生物學家在SARS爆發後,分離了SARS病毒,進行了完整的基因測序,並公之於眾。
  • 蝙蝠簡直是行走的病毒庫,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人類卻找不到解藥
    因為2003年爆發的非典就是由人吃果子狸,然後讓非典病毒有機可乘。然而目前專家們依然無法直接從菊頭蝠身上提取出新冠狀病毒以研製特效疫苗,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新冠狀病毒竟然出在菊頭蝠身上,自然與菊頭蝠有關。
  • 非典病毒源於雲南?
    原標題:非典病毒源於雲南?   科研人員在雲南發現一處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推測SARS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可能與這些蝙蝠有關……這對於防止新發傳染病的發生至關重要。
  • 非典與新冠病毒的區別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次檢出的新型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並已獲得完整的基因序列。它與非典(SARS)都屬於β屬,但二者之間存在基因差異,所以二者的感染力、導致的病症以及預後等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異的地方。 1、症狀。
  • 梳理非典SARS病毒和事件有助於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嗎
    今天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年關,因為從半個月前起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許多人將此病毒與十七年前的非典事件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病毒來源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96%!
  • 德國教授攜新型病毒抑制劑奔赴中國,支援武漢!他究竟啥來頭?
    希爾根菲爾德的頭銜是呂貝克大學生化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病毒學,是冠狀病毒和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研究領域的專家,他還因為非典和中國結下過不解之緣: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曾奔赴北京與時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主任蔣華良合作,通過中國國內研發的電腦模型結合德國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抗擊非典做出了許多貢獻。
  •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在武漢暴發以來,不僅有國內英勇無畏的醫護人員奮戰在第一線,還有來自全球範圍內的科研工作者針對這一病毒進行爭分奪秒的研究。此外,兩所海外高校的研究團隊基於現有公開數據,對武漢當地感染武漢肺炎的實際人數進行預估,包括兩份傳播較廣的分析報告:一是英國帝國理工大學(Natsuko Imai博士)為第一作者的系列報告(報導連結: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報告:估算武漢肺炎潛在感染人數或達4000名);二是Alessandro Vespignani教授領銜的美國東北大學研究組的系列報告。
  • 非典又來了?三問武漢病毒性肺炎
    非典(SARS)又來了?31日上午, 「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疑似SARS」一事引發關注另一張網傳的聊天截圖則顯示,「武漢二醫院後湖院區確診一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SARS已基本確定」。新京報記者致電截圖中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原二院)後湖院區醫務處,工作人員稱,網傳出現SARS一事系謠言,目前並無疑似或確診的患者。
  • 「病毒獵手」李豔教授:面對病毒 向前一步
    這一方式突破以往國內外疾病控制中心在RT-qPCR方法中推薦的少數位點,將檢測範圍擴大到9個基因、12個位點近1萬個鹼基(10 kb)區域,全面覆蓋病毒基因組上主要基因區域,100%覆蓋病毒基因組上毒力相關的重要基因,大大增加捕獲病毒核酸的概率,從而顯著提高檢測敏感性和準確性。
  • 武漢病毒所開創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研究新局面
    一、立足國情,確定方向上世紀70年代初,武漢病毒所的科研人員為解決化學農藥汙染環境及棉鈴蟲抗藥性日益增長等問題,開始研製棉鈴蟲病毒殺蟲劑。1975年,該所主持的中科院重大科研項目「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的研究」,在國內首次分離出單核衣殼核多角體病毒,並與湖北農場合作,在我國首次成功研製出最初的棉鈴蟲殺蟲劑。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 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國內外研究均指向病毒突變  3日刊發於《國家科學評論》的《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一文指出,通過對103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可知,新冠病毒已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  巴西科學家與英國科學家則合作發表了《南美洲首份新冠病毒報告》一文。這項研究採集了巴西聖保羅一名61歲男性患者的病毒基因,將其命名為「「Brazil/SPBR1/2020」。這株巴西病毒的基因組與中國公布的「Hu-1參考菌株」相比有3個突變點,但與從德國慕尼黑的患者身上提取的「德國/BavPat1/2020菌株」更接近。
  • 單細胞測序立功:同濟大學研究證實,武漢新冠病毒更易感染亞裔,尤其...
    武漢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全國範圍內,不僅僅是醫護工作者在前線戰鬥,廣大的科研工作者也在爭分多秒地對2019-nCoV進行研究,希望儘快從根本上了解這一病毒並尋找戰勝它的方法。該研究通過單細胞測序RNA-Seq技術發現:武漢新冠病毒(2019-nCoV)的受體ACE2在亞洲男性肺泡細胞中高表達!換句話說,僅從病毒受體方面分析,亞裔人群可能更容易感染武漢新冠病毒,尤其是亞裔男性。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資料圖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武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信息,即使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仍然是一片空白。與之相反的是,十七年前的「非典」病毒,率先暴發疫情的廣東省,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中間,一名叫黃杏初的患者病例報告被率先披露。
  • 巴西全新神秘病毒,90%基因無法識別,構成病毒新譜系
    雖然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在與病毒進行著生命的賽跑,但是至今為止,我們又對病毒真正知道多少呢?近日,科學家在巴西一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神秘病毒,其基因組對科學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在人類的病毒研究中從未得到過記載。
  • 非典和這次疫情都由其發源,然而它還備有病毒800種
    武漢新型肺炎疫情出現以來,進行到當下已經進入爆發期,每天都有很多新增病例出現,截止到1月24日中午,全國共出現確診病例887例(其中湖北省549例),死亡26例,治癒35例,境外確診12例,疑似18例。
  • 捷克分子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就是源自美軍實驗室!
    本文原創,歡迎擴散拒絕轉載請關注警魂小號「俠客棧」防止失聯哦
  • 科學家在巴西發現全新神秘病毒,90%的基因無法識別
    圖片來源@unsplash文|學術頭條當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正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病毒這一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近日,科學家在巴西一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神秘病毒,其基因組對科學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在人類的病毒研究中從未得到過記載。科學家們將這種病毒命名為雅拉病毒(Yara virus),雅拉是巴西神話中的水女王,既讓人生畏,又讓人感到神奇。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報導!它與非典(SARS)關係震驚,竟是同一家族
    國家醫療全方面的隔離與治療病人,終於在1月22日中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用移動心肺儀(ECMO)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且兒童年輕人對病毒不易感染,但病毒還在適應突變。通過非典與新型冠狀病毒相比較,發病症狀一樣,傳播途徑一樣,那兩者究竟有何關係呢?
  • 武漢肺炎病毒基因譜公開,近80%似SARS,泰國現首例
    根據病毒基因圖譜,此新型病毒與浙江省舟山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最接近涉及武漢肺炎的新病毒屬於冠狀病毒2B分型,其基因排序與SARS病毒的基因有73%相同,而且與兩種從蝙蝠身上找到的病毒屬"近親"。愛丁堡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Andrew Rambaut根據發布的基因譜分析出,該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相關的Sarbecoviruses成員(冠狀病毒屬的一個亞屬)具有89%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