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非典SARS病毒和事件有助於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嗎

2020-12-04 十味生

今天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年關,因為從半個月前起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

許多人將此病毒與十七年前的非典事件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

病毒來源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

相似度96%!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科學家發現其與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可以確認它屬於病毒界的「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種,因此在分類學上,它和SARS病毒是同一「種」的。相應地,科學家也可就此初步判斷該病毒源頭宿主很可能是蝙蝠。

病毒形態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SARS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 coronavirus) ,病毒粒子多呈圓形,有囊膜,外周有冠狀排列的纖突,分布於細胞漿中,呈圓形,病毒直徑在80~120nm之間。在廣州地區和北京地區的屍解肺組織標本感染的Vero-E6細胞中均查見大量的病毒顆粒,多呈圓形,直徑在80nm左右。病毒顆粒主要分布在胞漿的內質網池、胞漿空泡內和細胞外,多聚集成堆。感染病毒的細胞可見內質網擴張,線粒體腫脹、嵴溶解,細胞核染色質凝聚,邊集。

SARS病毒呈球形,直徑在100nm左右,是所知道的最大的RNA病毒。

SARS病毒結構示意圖

冠狀病毒的S蛋白是該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和病毒與受體結合的部位,同時與病毒引起的細胞融合(cell fusion)有關。

M蛋白是一種膜糖蛋白,參與病毒的出芽(budding)和包膜的形成(envelope formation)。N蛋白是一種磷酸蛋白,功能尚不清楚,可能參與病毒核酸的合成。HE蛋白僅見於少數幾種毒株,可能與某些毒株的血凝特性有關。

而國家疾控中心剛剛公布的新型病毒電鏡照片長這樣:

據中國疾控中心網站消息,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支撐工作,發揮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科技資源共享服務職能,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於1月24日發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國內首次發布的重要權威信息,並提供共享服務。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及密切接觸傳播。特別是給危重患者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操作的醫護人員,直接暴露於患者大量呼吸道飛沫環境下極易獲得感染,曾有醫護人員聚集被感染SARS的現象。

2019新型病毒與其類似,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通常發生在家庭、工作場所、人群密集區域或醫院等

治療

冠狀病毒目前都沒有直接的特效藥,針對發病情況都是對症治療,所以重在預防,並且個人的免疫力很重要。早發現早診治。

通過病毒源頭,病毒形態,傳播途徑比對可馬上建立起預防機制和治療方案。

國家這次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反應很重視很迅速,控制疫區,實時更新狀態。大家每天都可以從官方得到刷新數據,這是令人安心並使大家齊心協力戰勝病毒的信心大增。

2020年新春,註定是一個特殊的年關,但是,經歷過大災的人們會更加珍惜所有的一切。作為普通大眾一員,我們就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儘自己綿薄之力,堅定信心一起扛下去。

重點信息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疾控中心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報導!它與非典(SARS)關係震驚,竟是同一家族
    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目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2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世衛組織:冠狀病毒變種是非典型肺炎"病根"
    中新網4月1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傳染病的執行幹事戴維·海曼16日在此間宣布,經過全球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終於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  據新華社消息,海曼說,自從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12日向全球發出「非典」警報後,中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美國、中國香港、日本、荷蘭、英國和新加坡10個國家和地區的13個實驗室,招集各路專家潛心研究並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現在終於找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病根」。  來自這13個實驗室的科學家16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上一致認定了變種冠狀病毒的作用。
  • SARS事件16年後,如今非典毒王黃杏初隱姓埋名依然從事餐飲生意!
    ,每天新聞上滾動播放著各種關於非典的新聞,廣東省呼吸科專家鍾南山為這次抗擊非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的敢於犧牲敢於拼搏的一線臨床醫生!  因為當時並不知道這種肺炎可以傳染,所以防護措施並不到位,因此當時接診黃杏初的醫生葉鈞強就因此感染上了非典,同樣也被轉送至廣州軍區總院進行治療,幸運的是葉鈞強也逃過一劫,但是葉鈞強卻因為病毒的侵襲有了嚴重的後遺症,
  • 從SARS傳播史看本次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這已經是疾病最高防控級別,與03年非典的防控等級一致。2020年1月20日晚間,鍾南山院士也確認了,人傳人證據充分。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與之相反的是,十七年前的「非典」病毒,率先暴發疫情的廣東省,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中間,一名叫黃杏初的患者病例報告被率先披露。隨著SARS病毒的持續發酵,並逐步擴散至全國,圍繞黃杏初開展的一場「溯源行動」,無論是醫生、流行病學家,亦或媒體、百姓,全民參與「解毒」,追蹤病源,在當時的社會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和共識。
  • 與病毒賽跑!饒子和團隊破解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晶體結構
    一端是全國醫務工作者眾志成城奮戰在診療一線,另一端,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們也開闢出與病毒賽跑的「第二戰場」,核心指向尋找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有效藥物。就在今天(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測定的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正式對外發布,3CL水解酶是抗冠狀病毒最關鍵的蛋白之一。
  • 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抗擊新冠肺炎)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中新社記者 張素  從被比喻為「五個家族」,到被分析出「兩個亞型」,連日來圍繞新冠病毒的諸多研究背後是一個核心問題:新型冠狀病毒變了嗎?
  • 「非典」從何而來、是什麼等眾多謎團未獲破解
    2013年2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各國,警惕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類似「非典」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建議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或對嚴重、進行性或併發症、且治療無效果的呼吸疾病患者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目前全球報告此種病毒感染病例已有12例,5人死亡。  類似「非典」的字眼,仿佛一下子又把2003年的陰霾拉至世人頭頂,並促使人們再度追問:「非典到底來自哪裡?
  • 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描寫新型肺炎疫情作文【篇一】近日,新型肺炎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億萬華夏兒女一同努力,共渡難關,而在此刻,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醫護人員更是為了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不惜一切,奮鬥在一線。「早上7點就到了醫院,跟專家組一起分析病人情況。現在就是和時間賽跑。」
  • 非典與新冠病毒的區別
    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都是冠狀病毒成員,因為其外殼形狀像皇冠樣突出,因而得名。目前被分為α、β、γ、δ四屬。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次檢出的新型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並已獲得完整的基因序列。
  • 當年的非典SARS真的是我們戰勝的嗎?
    她的爸爸,專門用剛剛興起的網際網路,去查非典肺炎,結果顯示:這只是最輕的一類肺炎,並不致命。一切都指向安全,徐女士放心的到了廣州,24號回太原的路上開始發燒,兩天後高燒40度。3月2日,她被送到了北京301醫院,成為北京第一例非典病人。
  • 一文看懂武漢肺炎病毒最新研究:病毒基因弱於非典,但分子變異性更強
    研究進展一:南開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首先是這篇知乎上熱議的專欄文章,稱「南開本科生破譯武漢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  原來在武漢肺炎開始後,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數學系,醫學院和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生物科學系等研究者,對公開的病毒序列信息進行分析,並提交了論文,1月21日刊於中文期刊《生物信息學》。
  • 解讀|SARS:新出現的未知病原體對人類的挑戰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國內又稱為非典型性肺炎,即人們所熟知的非典。我們從對未知的恐慌和措手不及,再到如今應對新冠疫情時的鎮定和有條不紊、快速地做出反應,這其中有無數的經驗教訓。
  • 新冠病毒正式命名SARS-CoV-2,國際委員會稱新冠與SARS病毒是「姐妹...
    當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將正式被命名為「COVID-19」。幾乎在WHO發布會同時,ICTV專家組在其官網及預印版平臺BioRxiv發布了有關病毒命名的詳細說明。由於分類名中帶有SARS字樣,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給出的這一結果頗為叫人迷惑。它與2003年爆發非典疫情的SARS病毒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 武漢大學科研人員鎖定SARS冠狀病毒致命點
    本報訊據《北京晚報》報導,SARS冠狀病毒危及生命!如今,武漢大學的科研人員找到了一種「以牙還牙」要它命的方法。  2月15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這一攻略已刊載在國際權威綜合性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這次發現的SARS冠狀病毒致命點,是一組叫「非結構蛋白nsp14」的基因編碼。
  • 2019-nCoV病毒肺炎的家庭聚集性傳染,表明其存在人傳人特徵
    儘管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穗狀亞基1的n端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的胺基酸序列約66%相同,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結合域的核心區域和與非典相關的冠狀病毒有68%的胺基酸相同,但穗亞基1受體結合域外子域蛋白序列的一致性僅為39%,這可能會影響人類受體的選擇,從而影響該病毒的生物學行為(圖4)。
  • 17年前 SARS 抗擊中不為人知的慘烈
    2002 年 12 月,廣東河源市發現第一例 SARS,隨後迅速擴散,引發一場長達 6 個月的全國範圍的 SARS 抗擊。前期因重視程度不足、治療手段缺乏,一線醫務人員損失慘重。10 周年時,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編纂了一本小冊子——《SARS 十年迴響,中國呼吸界的情感和思考》,講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 浙江首次分離出SARS病毒
    為開發診斷試劑、研製抗非典藥物與疫苗等奠定了基礎轉自搜狐  通訊員 李莉 2003-4-26轉自搜狐  本報訊 (通訊員 李莉)4月24日,我省首次成功地從非典型肺炎病人漱口液中分離出變異的冠狀病毒
  • 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作者 李純 郭超凱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出現超級傳播者?春節能否前往武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就有關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非典病毒源於雲南?
    原標題:非典病毒源於雲南?   科研人員在雲南發現一處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推測SARS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可能與這些蝙蝠有關……這對於防止新發傳染病的發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