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 SARS 抗擊中不為人知的慘烈

2021-01-08 內容精選

2002 年 12 月,廣東河源市發現第一例 SARS,隨後迅速擴散,引發一場長達 6 個月的全國範圍的 SARS 抗擊。前期因重視程度不足、治療手段缺乏,一線醫務人員損失慘重。

10 周年時,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編纂了一本小冊子——《SARS 十年迴響,中國呼吸界的情感和思考》,講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其中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劉又寧的兩篇文章記錄的更為翔實。

令人錯愕的是,17 年後,醫務人員一如既往的優秀,然而很多相似的情景卻再次出現。這一次,更有紅十字把全國人民的援助卡在了最後一公裡。

幸好這一次死亡率 2%,低於 SARS 的 10%~30%,否則我們將付出多少血的代價?而這樣的僥倖,我們還能撞上幾次?

了解下面的事實後會發現:剛剛,我們所有人與死神擦肩而過。

以下是摘要:

劉又寧:《用生命鑄成的歷史—紀念抗擊「SARS」勝利十周年》

劉又寧,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

全世界首例 SARS 並非發生在廣州市也不是發生在 2003 年,而是 2002 年 12 月在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首先被發現。

患者是位黃姓 35 歲男性廚師,出現原因不明的高熱、呼吸急促、雙肺陰影並迅速進展至急性呼吸衰竭。

次日,河源市人民醫院又接診了 1 位郭姓 40 歲計程車司機,臨床表現與黃姓患者完全相似,但 2 人素不相識,也完全沒有任何接觸。

最早接診這 2 例患者的是河源市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葉鈞強,他是第 1 位被傳染上 SARS 的醫務人員,後來因病重送到外院搶救。

此後,很快與上述 2 例患者有過接觸的 8 名醫務人員先後出現了同樣的症狀,其中有 2 名護士正在懷孕期間,1 位不幸流產,1 位為保住孩子儘量不用藥,冒盡了生命危險。

當初社會上為什麼會有「吸菸不得非典」的流傳,其實原因很簡單:第 1 批染病的多數是醫務人員,其中以與患者密切、頻繁接觸的護士為多,而我國護士皆為女性,絕少有吸菸者……

2003 年 1 月 2 日,廣東省迅速成立了最初的專家組,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的蕭正倫任組長,臨床專家還有黃文杰與鄧子德,後 2 位專家也在工作中不幸染病。

2002 年 12 月 26 日與 2003 年 1 月 4 日,距河源市數百裡之外的中山市又有 2 名廚師發病,緊接著與河源市情況驚人的相似,又有 5 名工作人員病倒。

2003 年的大年初五,鄧練賢所在的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已病倒了 20 餘位醫護人員,其中 5 人是科主任,3 人是正、副黨支部書記,8 人是共產黨員。

鄧練賢是自己走進隔離區的,為了緩解氣氛和安慰家人還故作輕鬆地開著玩笑,妻子朱秀娟趕到時,鄧已進到隔離區內,匆忙中準備的牙具等日用品也無法交給丈夫了,只能遠遠地注視著、期盼著,豈知,從此丈夫再也沒能回到家。

2003 年 2 月 7—9 日是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有史以來最不幸的日子。

為搶救患者,第 1 批醫護人員倒下了,第 2 批醫護人員又衝上去救助自己倒下的戰友,第 3 批再上去,又有人倒下,全院共有 93 名醫務人員不幸患病,整個醫院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最初中山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隔離區只佔一層樓,最後竟住滿了所有 5 層樓,最早收治 SARS 的呼吸科,只剩下副主任江山平一人尚未被感染,在院務會上嚎啕大哭,沒想到最終他自己也未能倖免。

在 2003 年 1-3 月,我利用一切機會對同行們大聲疾呼,儘早做好「迎接不明原因肺炎的挑戰」,「大家遲早都要面臨這一問題,不如儘早主動做些準備」。

當時媒體是忌諱討論這一問題的,也有個別同行認為我是「小題大做」,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種「預警」是完全必要的,只可惜沒能由相關部門出面,正式地、大張旗鼓地作出。

3 月 1 日凌晨,在山西省人民醫院魏東光大夫陪同下,120救護車從太原載來 1 位于姓 27 歲的女性患者,該患者因去廣東經商而染上肺炎,經過 1 周多的常規治療沒有任何好轉。

在當地雖然也有人懷疑該患者可能是「非典」,但患者最終仍被告知是「感冒」、「普通肺炎,不會傳染」。

根據病史與既往治療反應,接診的佘丹陽醫生等已斷定該患者就是廣東的「非典」。但要知道當時北京正值「兩會」期間,要想對北京的患者作出「非典」的診斷是需要足夠膽量與勇氣的。

廣東 SARS 流行之初,多數人並沒有預見到後來會發展成一場世界範圍的災難,可能是為了不影響北京兩會的召開和安定人心,處於「政治掛帥」的考量,決策者們當初寧願對其輕描淡寫。

廣東專家組對這種未知疾病的最初定義是「不明原因的肺炎」,後來因為在死者剖檢中找到類似衣原體的成分,有關部門就匆忙地宣布 SARS 是由衣原體引起的。

遺憾的是最終證明 SARS 是由病毒引起,屍體上分離到的「衣原體」可能只不過是患者終末期感染或定植的微生物之一。

鍾南山院士在廣州親自掛帥後,第 1 個公開提出 SARS 並非衣原體引起的,其元兇很可能是一種未知的病毒,並與香港同道合作,進一步證實。

在應對 SARS 之初主管部門是犯了大錯,否則也不會有相關高官被撤職,政府高層如不能及時出面糾正,一個小小的未知病毒險些造成全社會、全民族的重大危機。

無論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關鍵時刻總會有關鍵人物及時登場。

鍾南山院士第 1 個站出來否認了 SARS 是衣原體所致,主張儘量排除幹擾,科學地、實事求是地來應對這場危機。

我國學者幾乎與國外同時,甚至更早些分離到了 SARS 病毒,但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以公布,這不僅僅是埋沒了科研人員的功勞,也使我們在全世界處於被動地位。

曾有 1 位與蔣介石先生同姓的某醫院退休大夫,是他第 1 個在網際網路上披露了 SARS 流行的真實情況,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轟動。以此為契機,終於有關部門採取了更公開、更果斷的必要措施,為最終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名現役軍人與共產黨員的我,很難贊成蔣大夫的做法,但不可否認,蔣大夫的行動,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 SARS 的透明化,據我所知有關部門也沒有從根本上否定蔣大夫的做法,對其也十分寬容且充滿了愛心。

全國究竟有多少醫務人員犧牲在抗擊 SARS 的戰場,我估計佔到因 SARS 失去生命者的 5%。

至今雖然十年已過去了,但有些關於 SARS 的根本問題仍然不夠清楚。

劉又寧:《從 SARS 到 H7N9 禽流感—十年巨變》

劉又寧,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

到 2003 年 6 月底,僅中國內地就有 5327 人患病,348 人死亡,另有香港 1755 人患病、300 人死亡,臺灣 665 人患病、180 人死亡,澳門 1 人患病無死亡。全世界共有 8460 人患病,808 人死亡。

作為一名在第一線工作過的醫務人員,本人認為 SARS 留下的遺憾與教訓主要有:

SARS留給我們最大的教訓當初有關信息的公布不透明,嚴重延遲,對SARS的危害缺乏足夠認識,沒能在發病當初採取果斷措施,儘量將疫情控制在局部地區與少數人之間;SARS起源於中國,我國患病與死亡人數最多,但真正的致病原卻最先在國外得到確認。國內有關部門不經充分論證就匆促宣布了不靠譜的「衣原體」說,在世界面前丟盡了中國醫務人員的臉面;錯誤地將SARS命名為「非典型肺炎」,對治療起到誤導作用,以至於從疾病早期開始大多數病例都接受了氟喹諾酮與大環內酯等針對性抗生素治療,不僅浪費了醫療資源,也增加了藥物的副作用;雖經長期多方努力與國際間合作,至今導致 SARS 的冠狀病毒究竟來自何方,怎樣傳給人仍不清楚;因缺少統一方案與總結、交流,相當一部分病人過早、過大劑量、過大療程地應用了腎上腺皮質激素,以致造成了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遺症。

增粉轉發是互利的正反饋

相關焦點

  • 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發布時間: 2020-02-08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 軍醫石蕊:17年前抗擊非典 17年後再赴一線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身為實習醫生的石蕊奮戰在臨床一線,不幸被病毒感染;17年後,新冠肺炎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江城武漢。在醫生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忙碌的石蕊,作為感染十三科的主治醫師,她每值一個班就是24小時。今天,醫院新來了幾個病人,她又要進隔離區了。
  • 「直通疫情防控一線」軍醫石蕊:17年前抗擊非典 17年後再赴一線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身為實習醫生的石蕊奮戰在臨床一線,不幸被病毒感染;17年後,新冠肺炎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江城武漢。在醫生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忙碌的石蕊,作為感染十三科的主治醫師,她每值一個班就是24小時。
  • 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中最慘烈的守城戰是什麼?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戰役包括下述部分:德軍逼近史達林格勒;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戰役中雙方傷亡約200萬人,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之一。
  • 17年前和34年前
    8ECND《華夏文摘》, 2003, http://hx.hxwk.org/2003/04/10/%E8%92%8B%E8%B0%9A%E6%B0%B8%E6%8E%A5%E5%8F%97%E7%BE%8E%E5%9B%BD%E4%B9%8B%E9%9F%B3%E9%87%87%E8%AE%BF%E7%A7%B0%E4%B8%AD%E5%9B%BD%E9%9A%90%E7%9E%92sars
  • 太空生活中不為人知的趣話
    以下的一些細節,可能是太空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一面。1、最近幾年,太空人開始被允許帶著lpod(大容量MP3播放器)飛行。太空人所攜帶的lpod是經過特別改裝的:鋰電池被拿走,取而代之的是2節鹼性電池。因為目前只有鹼性電池被允許帶上宇宙飛船。
  • 2020年抗擊疫情的那些感人事跡
    2.因為有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勇士,因為有那些多行善舉的義士,即使身處疫情寒冬,我們依然篤定,走過冬天便是春。暖!老兵給武漢捐款萬元轉身就走。3.「時光改變容顏,卻帶不走人間大愛」2月2日山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徵馳援湖北66歲的王衛國,把醫生女兒王婷送上前往武漢的飛機17年前奶奶把同樣是醫生的王衛國送上抗擊非典的戰場。
  • 秘密在於37年前所發現不為人知的隱秘
    在古書的記載中,崑崙山是連接天地的地方。崑崙山分為三層,第一層即三皇的地盤,神秘莫測;第二層是西王母的住處,據說崑崙河源頭的黑海,就是西王母的「瑤池」;第三層便是我們熟悉的崑崙山。不難看出,崑崙在人們心中神聖而又神秘的地位。神話書中描述大多的神明都居住在崑崙山中,也因此被稱為「萬神之鄉」。
  • 39年前埃及大閱兵,現場發生慘烈一幕,用血的教訓給各國上一課
    根據報導,39年前埃及大閱兵,現場發生慘烈一幕,用血的教訓給各國上一課。 閱兵儀式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展示各國軍事實力的大舞臺,是向公民們交上滿意的答卷,更多的是對世界各個國家起到一個威懾的作用,一直以來我國的閱兵儀式飽受國際關注,軍人英姿颯爽的風採,大量高科技武器裝備,都讓各國對我國刮目相看,這與幾十年前落後的我國根本是天壤之別
  • 17年前的非典中幸運活著的人,雖說撿回了一條命,但活得很痛苦
    隨著新冠病毒的爆發,讓我們不得不想到17年前的非典。雖然說新冠病毒和非典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唯一不同的是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很長,而感染非典之後就會立刻出現症狀,在17年前的非典中,感染人數達到了8422例,死亡病例是919。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解讀|SARS:新出現的未知病原體對人類的挑戰
    MERS-CoV可能至少在30年前從蝙蝠傳播到單峰駱駝[2],此後一直流行於單峰駱駝。HCoV-229E和HCoV-NL63通常在具有免疫能力的人類中引起輕度感染。最近在非洲蝙蝠[3,4]中發現了這些病毒的祖先,而駱駝科動物很可能是HCoV-229E[4,5]的中間宿主。HCoV-OC43和HKU1都對人體無害,很可能起源於齧齒動物[6,7]。圖2.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蘇德戰場
    相比較而言,在這些戰場中最慘烈的恐怕就要數蘇德戰場了。蘇德戰爭在軍事史上以殘酷而聞名,在二戰期間是交戰國之間死傷最為慘烈的一場衝突。看看傷亡數字就知道了:納粹德國3950344人陣亡,蘇聯5097552人陣亡。在我國戰場上的數字當然也很大。據戰後統計,我國在戰爭中共計傷亡35000000,其中半數犧牲。各抗日部隊共計擊斃日軍1330000,俘虜一百二十八萬。
  • 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描寫新型肺炎疫情作文【篇一】近日,新型肺炎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億萬華夏兒女一同努力,共渡難關,而在此刻,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醫護人員更是為了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不惜一切,奮鬥在一線。「早上7點就到了醫院,跟專家組一起分析病人情況。現在就是和時間賽跑。」
  • 孤獨倖存者—— 12年前那場慘烈的「紅翼行動」(輕武器解析)
    每天一篇戰術&槍械知識乾貨7*24小時,不間斷的戰術大圖輕兵器愛好者作者:弗勞爾·李是驚,是險是悲壯,是慘烈讓我們將時間撥回12年前的那場「Operation Red Wings」紅翼行動如果說到美軍在現代戰爭中最慘烈最悲情的軍事行動,我猜很多朋友都會將「
  • 從抗擊疫病的歷史中汲取智慧
    如何看待這場磨難,如何從磨難中奮起?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重要論斷,對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導讀:二戰,可謂是世界的災難,戰爭波及了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和二十多億人,那如果說最慘烈的還是在我國的戰場。在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場,論慘烈或許與蘇聯的衛國戰爭,美日的太平洋戰爭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在二戰時期我國戰場上的日寇陸軍水平其實基本上是一戰水平保持一致的,然而那時的中國軍隊普遍不是工業化軍隊。但這場戰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抗戰是生死存亡一戰,只能勝不能敗。
  • 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
    17億年的歷史。17億年前的地球,還沒有經歷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根本沒有人類,也沒有恐龍,也沒有三葉蟲,毫不誇張的說,那時的地球上也許只存在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也許生命才剛剛起源。這就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為何遠古地球上會存在「核反應堆遺蹟」,這可是20世紀人類發現的科技文明,於是各種傳言四起,難道地球上的生命在循環,在我們之前還存在著一幫智慧文明?
  • 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礦藏有17億年的歷史。 17億年前的地球,還沒有經歷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根本沒有人類,也沒有恐龍,也沒有三葉蟲,毫不誇張的說,那時的地球上也許只存在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也許生命才剛剛起源。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該小組首先測試了36名新冠肺炎康復受試者(從輕度到重度),並發現他們體內都存在SARS-CoV-2特異性T細胞應答——這表明T細胞在這種感染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中他們發現——CD4和CD8 T細胞可識別結構蛋白核衣殼蛋白NP的表位抗原肽,這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