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

2020-08-11 歆琳科普

核反應是上世紀人類才掌握的一種比化學反應更為高效、相對來說比較清潔的能源,它以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為代表。

讓人類真正見識了什麼是能量的釋放,什麼叫爆炸威力,不過核反應不僅能夠應用在軍事,形成核威懾,在民用上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上世紀50年代,人類建成了第一座能夠緩慢釋放核能的反應堆用來發電,這就是和平利用可控核裂變成功的典範。

如果人類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唯一出現的智慧生命,那麼由人類建造的核反應堆應該也是地球上最早的核裂變反應堆。這一點很符合邏輯。

但是在上世紀的70年代初,法國物理學家弗朗西斯·佩林在西非的加彭的礦脈中發現了17處「核反應堆」遺蹟,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礦藏有17億年的歷史。

17億年前的地球,還沒有經歷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根本沒有人類,也沒有恐龍,也沒有三葉蟲,毫不誇張的說,那時的地球上也許只存在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也許生命才剛剛起源。

這就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為何遠古地球上會存在「核反應堆遺蹟」,這可是20世紀人類發現的科技文明,於是各種傳言四起,難道地球上的生命在循環,在我們之前還存在著一幫智慧文明?

所以問題是,核反應堆除了人造能否天然形成?科學家如何解釋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說下今天人類製造核反應堆需要什麼條件?

無疑首先需要燃料,今天我們所使用的核反應堆的燃料是天然存在最重的元素鈾,有92個質子,由於中子數的不同存在有三種同位素238U、235U和234U。

如此重的核,無疑它們都具有天然放射性,也就是可以不受外界幹擾自行衰變,但是半衰期相差甚遠,分別為4.468×10^9年,7.038×10^8年,245500年。、

半衰期越短的肯定衰變的越快,因此它們的自然含量肯定也差距比較大,其中的238U佔了99.28%,235U只有0.71%,剩下的微不足道的0.006%就是234U。

不過可以作為核裂變材料的理想只有235U,因為只有它可以發生穩定的自持反應,其他兩種元素在裂變過程中會自行停止。

但是235U的含量很低,因此我們需要將它的含量提高到至少3%的水平才能穩定的持續核反應,這個過程非常複雜和困難,就是我們所說的鈾濃縮。

完成了鈾的提純,我們還需要將核反應堆放在介質中進行,一般使用重水來減緩核反應發生的速率,這才能叫可控核反應,不然就叫原子彈。

下面我們再看下17億年的情況。

17億年的時間超過了235U半衰期(7億年)的兩倍還要多,這說明當時的235U不需要人工濃縮就能達到反應的含量。計算得出是3.7%。

在人類創造的核反應堆中,濃縮鈾的衰變會產生大量的中子,但我們不需要這些中子全部參與接下來的核反應,因此就需要慢化劑水的存在,來減慢中子的速度。

這樣就只能有一部分中子參與撞擊其他的235U核心,在原子核發生裂變以後會形成質量更小元素,並且釋放能量和額外的三個中子。

這些中子的一小部分又再次進入下一反應,來維持鏈式反應的持續。

所以說,為了讓核反應穩定的自持,不僅鈾的含量要達標,還需要水的存在,且這個參與反應的鈾原子要溶於水中。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17億年前就有大量的地下水流入了這個地方砂巖之間的鈾礦藏中,並且水中含有氧氣,可以和礦藏中的235U大量的結合,在水中形成豐富的富含鈾的氧化物。

這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自然的核反應堆,不過這個核反應堆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因為核反應會產生熱量使得地下水沸騰消失,然後反應堆會自行冷卻,直到地下水再次淹沒礦床,核反應又會繼續。

我們現在甚至還計算出了這個反應堆運行的機體過程,由於水起到了慢化劑的作用,每三個中子就有一個中子參與核反應,持續大約30分鐘的時候。

然後反應堆冷卻150分鐘,等待地下水重新進入,再次開始核反應,這三個小時的循環存續的數億年,直到礦床中235U的含量降低到3%以下,不能維持核反應。

那麼我們如何確定這個地方發生了核裂變反應呢?

其實很簡單,這個地方的235U的含量目前為0.44%到0.60%,遠遠低於正常含量的0.72%,這一線索就說明這裡的鈾曾經發生過除了衰變以外的核反應,肯定是裂變。

那麼線索呢?其實也很簡單,235u發生裂變的時候會產生很多質量更低的放射性元素,如氙、Nd-143,Ru-99,這個放射性元素都是核反應堆的廢料。

而在這個地方的含量水平卻高於自然界的平均值。只能說明這裡的235U發生了裂變。

所以說,不僅在非洲加彭,在世界上很多的地方其實都存在自然的核反應堆,只要235u和238U的含量為3/97,且有地下水侵入鈾礦床,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天然的核反應,不需要人為去製造。

這也說明在自然界的核反應十分常見,觀察非洲加彭核反應堆產生核廢料的變化,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處理人工核廢料的方法。

相關焦點

  • 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礦藏有17億年的歷史。 17億年前的地球,還沒有經歷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根本沒有人類,也沒有恐龍,也沒有三葉蟲,毫不誇張的說,那時的地球上也許只存在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也許生命才剛剛起源。
  • 數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史前文明所造之物?
    數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史前文明所造之物?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與地球的真實年齡相比,可以說是曇花一現。數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史前文明所造之物?奧克洛核反應堆是誰建造的?在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才出現,間接說明了地球早期前不存在那些高級智慧文明。多細胞出現前,地球上有沒有存在過史前文明,科學家並沒有找到證據。在很多研究中,有人偶然發現一些疑似史前文明遺蹟的東西,真實性還有待取證。
  • 科學家研究發現:17億年前地球上有核反應堆,這說明了什麼?
    亦或者可以說,在40多億年前的地球上,是否有一批類似人類的,充滿智慧和文明的生物。至少億年前的海洋,現在可能是高山。現在的巍峨高山,幾億年之前可能就是海洋。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化石圖案的形成,應該是大自然給我們開的一個「小玩笑」。有相關地質方面的專家也認為:這應該只是大自然當中巖石脫落之後,所形成的一個非常普通的圖案。因為神似腳印,才讓大家浮想聯翩。
  • 17億年前就開始運行的史前核反應堆是怎麼形成的?
    早在1956年有科學家就預言過天然核反應堆的存在,奧克洛核反應堆的發現證實了預言。1972年法國核科學家注意到有批鈾礦中的鈾235與鈾238的同位素比值反常。注意,鈾235比鈾238更容易受激衰變。經過實地調查,他們認為這批鈾礦的所在地在20億年前曾經是一個核反應堆。這樣的一個發現,讓人興奮。
  • 全世界最「神秘」科學發現,天然核反應堆,20億年前就曾被啟動!
    奧克羅天然核反應堆(Oklo’s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億年之前,其位於現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的中部地區,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導致了這裡至少17座天然核反應堆已經運行了幾十萬年。
  • 全世界最「神秘」科學發現,天然核反應堆,20億年前就曾被啟動
    奧克羅天然核反應堆(Oklo’s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億年之前,其位於現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的中部地區,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導致了這裡至少17座天然核反應堆已經運行了幾十萬年。
  • 驚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已運轉50萬年,地球曾爆發過核戰爭?
    這座名為「芝加哥」第一號CP -1的核反應堆便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它的成功啟動使人們在研究核裂變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對於人類進入原子能的時代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但是你是否想過,其實核反應堆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呢?也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個說法很荒謬,是無稽之談。但距今20億年的時候,地球上就有核反應堆這個事情,還真不是亂說的。接下來,我就來掰扯掰扯。
  • 非洲驚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 是外星人作品?
    【科技訊】7月22日消息,非洲驚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是外星人作品?近日,科學家在非洲考察的時候,竟意外的發現非洲竟然有20億年前遺留下的核反應堆,人類在是幾十萬年才開始對火有了認識,這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怎麼回事?科學家懷疑這是外星人的作品。
  • 有人建造了一座核反應堆,20億年前?
    文 | 沈夢溪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 steamforkids),原文首發於2020年9月18日,原標題為《20億年前,有人建造了一座核反應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 謠言在這些故事中,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可能是看起來最有板有眼的一個了。
  • 人類文明存在斷層還是輪迴?科學家發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人類真正的發展也才只有千年的時間而已,上一任的霸主恐龍生存大概在2億年的時間,而人類發展的時間對於地球的年齡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並且地球上也曾出現過我們並不知道的斷層。在世界各地,科學家也曾經發現過許多一些所謂的史前文明遺址和傳聞,比如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傳說,瑪雅文明遺址,金字塔,姆大陸,印度古書記載的核戰爭,非洲的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等等都在指向史前文明的存在
  • 礦洞發現史前核反應堆,已存在20億年,人類或不是地球第一代文明
    4個史前文明(減去10億年地球冷卻時間、10年形成環境時間、6億年前形成生命時間,最後還剩下20年讓文明進化),而我們人類誕生的時間不過短短的3000萬年,更具體一點只需要500萬年就能夠進化出一種高智慧生物,10000年就可以產生一種高等文明,而地球擁有46億年這麼長的時間僅僅誕生人類一種文明,讓人感覺不是很合理。
  • 非洲鈾礦的核反應堆,科學家:20億年前就存在,人類不是唯一嗎?
    但就這樣的核反應堆,人類也就在二戰初期才研究出來。,這個結果一定令大家大跌眼鏡,因為從地球生命演化的進度來看,20億年前大概還是大氧化後的菌類從厭氧到吸氧轉變的時代,地球上看起來還是一片荒涼! 真相大白 其實科學家都不相信這樣的結果,但他們同時都想到了早在1953年美國科學家曾經作出過一個評估,認為在早期鈾-235濃度會更高(半衰期7.1億年,每過7.1億年濃度減少一半),在3%左右濃度時理論上能形成天然的核反應過程,但當時這些科學家認為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地球上再湊巧也難以形成這樣的條件,所以這個從這個評估後這份文件就不束之高閣了
  • 在20億年前,有外星人建設了一座核反應堆?
    比如化石中發現螺帽,瑪雅文明的種種高科技,還有一個就是一個在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今天我們就說說其中一個講的最好的故事,那就是發生在非洲大陸上一個軸礦中發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其實這個故事的前半段是真的,只不過後半段是人為創造的謠言,就是這種真實的故事加上偽造的謠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是完美的謠言,讓人難辨真假。那麼這個20億年前的人造核反應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說了前半段的故事是真實的,但是並沒有所謂的布局合理的人造核反應堆,是一個天然的核反應堆而已,大自然的又一個傑作。
  • 揭秘誰啟動了非洲20億年前天然核反應堆(圖)
    直到有人突然想起19年前的一個理論預言,大家才恍然大悟。195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喬治·W·韋瑟裡爾(George W. Wetherill)和芝加哥大學的馬克·G·英格拉姆(Mark G. Inghram)指出,一些鈾礦礦脈可能曾經形成過天然的核裂變反應堆,這個觀點很快便流行起來。其後不久,美國阿肯色大學的一位化學家黑田和夫(Paul K.
  • 非洲發現核反應堆,存在時間達20億年,地球真的存在史前文明?
    但是你是否想過,其實核反應堆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呢?也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個說法很荒謬是無稽之談。但距今20億年的時候,地球上就有核反應堆這個事情,還真不是亂說的。而且根據此前化學家的研究結果,鈾235的放射性半衰期大概是7億年。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認定,該地區的鈾礦石在20億年前就開始燃燒了。
  • 4000年前的飛機,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史前「高科技」真的存在?
    確實有一些文明,被人類一直所討論著,例如說被發現的史前文明當中發現了有「飛機」,還有就是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奧克洛核反應堆,難道真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著一些「高科技」了嗎?
  • 發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如今還在發電,是史前文明建造的?
    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46億年了,在這個漫長的歲月中,出現無數種生物,又有無數種生物滅亡。生物在不斷進化,人類祖先也是經過自然的選擇,才進化成如今的模樣,這是值得驕傲的。於是,很多人覺得整個地球史只有人類這一種高等智慧文明。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誰建造了這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文明
    而在非洲,就又發生了這樣一件讓人不敢相信的事情,在一家工廠使用鈾礦石的時候,驚奇的發現這裡的鈾礦石居然已經被人利用過了,科學家們為這奇怪的現象前往調查,驚奇的發現這裡居然有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人類會使用火的歷史也不過短短的幾十萬年,而這個核反應堆的存在時間已經高達22億年之久,這引起了科學界的劇烈討論嗎,難道在我們的遠古時代,真的有不為人知的文明嗎嗎,這樣想的話好像很多東西就得以解釋了。
  • 非洲加彭一處核反應堆,距今已20億年,史前文明真的存在過嗎?
    人類僅僅用了200年的時間,就已經進入科技時代,縱觀整個人類發展過程,核反應堆的發展不過才七八十年。在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眼中,核武器是最好的戰爭利器。嚴格來說,人類第1次發明核反應堆是在1942年,這項實驗是物理學家費米完成的,這項實驗也標誌著人類正式進入原子核能時代。
  • 非洲加彭發現核反應堆,已運行20億年,地球是否存在,史前文明
    原來,奧克洛地區的鈾235早就已經燃燒過了,並且根據當時的進一步發展,這一地區的鈾礦石居然還不是在近期燃燒,而是早就從7億年前就開始進入到鈾235的放射性半衰期。因此最後科學家經過權威認定,這一地區應該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鈾礦石的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