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羅天然核反應堆(Oklo’s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億年之前,其位於現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的中部地區,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導致了這裡至少17座天然核反應堆已經運行了幾十萬年。
1972年,法國皮埃爾拉特的鈾濃縮工廠收集了來自世界不同礦山的含鈾礦物樣品。物理學家弗朗西斯·佩林(Francis Perrin)使用質譜儀分析了加彭共和國奧克羅礦石中六氟化鈾樣本之後,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這些樣品中的鈾-235和鈾-238 的比值為0.007171,略低於正常值0.007252。為了能有進一步了解這種差異的原因,佩林分析了同一礦井中的許多其他樣品,並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其比值遠低於平均水平,最低的為0.00440,而這一數值正是科學家們期望在核反應堆內看到的結果。
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大為震驚,由於奧克羅礦山的具體位置在當時剛剛獨立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邊境附近,考慮到一些當地部落或將此類礦石作為生活之用,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立即展開了周密的科學調查。
該項調查由一組當時知名的核物理專家組成,他們深入研究了奧克羅礦山遺址中的提取物,結論是奧克羅礦中鈾-235的缺乏是真實存在的,但這並不是人為所致。科學家推斷,這是由一系列自然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說,非洲加彭共和國的奧克羅礦山是一個史前時期的天然核反應堆。
從此次地質調查結果來看,奧克羅的天然核反應堆可以追溯到我們星球歷史上的一個遙遠時代。鈾-235裂變引發的連鎖反應發生在大約20億年前,其證據分布在奧克羅、奧凱洛邦多(Okelobondo)和邦貢貝(Bangombé)等地區的至少17處地點。
然而,我們要想知道20億年有多長,使用比較的方式是較為直觀的。讓我們想想在屋大維·奧古斯都(公元14年)死後的大約2000年裡,發生了多少事情,世界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可以按順序排列一百萬個周期,每個周期2000年,才能回到奧克羅天然核反應堆的時代!事實上,與如此大的時間跨度相比,甚至恐龍的滅絕——大約6600萬年前——也可以被認為是近代史。
而激活奧克羅核反應堆的真正條件,則依賴於一系列獨特的自然狀況,顯然這在今天是不可能重複的,科學家指出,在奧克羅核反應堆長期運行期間所產生的能量是鈾的簡單放射性衰變產生能量的一百萬倍之多。這17處地點的連鎖反應估計產生了約5.4噸裂變產物(其中包括五種氙同位素、釹-143和釕-99),以及1.5噸的鈽和其他超鈾元素。
而這些核反應產生的廢物仍然被封存在其原來的地點,並被黏土層包圍著,在20億年的時間裡只移動了幾釐米,這一證據無可爭議地支持了掩埋核廢料是所有可能的儲存方法中最佳選擇的論點。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給我,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