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歧。——玉外納」
說到核反應,我們都會下意識覺得這是比較先進的技術。畢竟不管是原子彈、氫彈(核彈)還有核電,都是近代才發明的。但是你是否想過,其實核反應堆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呢?也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個說法很荒謬是無稽之談。但距今20億年的時候,地球上就有核反應堆這個事情,還真不是亂說的。
1972年法國從非洲中部加彭共和國的奧克洛地區進口了鈾礦石,準備加工利用。可是法國的科學家在這個時候卻發現了鈾礦石的異樣,當時的檢測結果顯示,鈾礦石裡的鈾235元素含量低得可憐,只有不到0.3%。作為一種核燃料,鈾礦石裡的鈾235天然含量應該是0.7%左右。鈾235含量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是鈾礦石曾經「燃燒過」。而且根據此前化學家的研究結果,鈾235的放射性半衰期大概是7億年。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認定,該地區的鈾礦石在20億年前就開始燃燒了。
核反應的發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比如人類建造核電站,通常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堆,然後控制其中的鏈式反應,讓核反應堆緩慢而穩定釋放能量。而奧克洛的鈾礦石在20億年前就「被人使用過了」,還斷斷續續燃燒了50萬年,說明當地至少在20億年前就出現了核反應堆。雖然科學家經過測算發現,奧克洛反應堆的功率很小,相當於一個超級迷你的「核電站」。儘管這個反應堆的功率再小,但其中「核電」的技術卻是實打實的,難道地球真的存在掌握了核技術的史前文明?
這一發現和推測讓全世界的科學界都震動,為了探尋事情的真相,歐洲各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火急火燎趕往奧克洛地區。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探究和勘察,當時一同在奧克洛地區探索的科學家們一致認定,奧克洛地區真的存在一個由6個區域裡共計大約500噸鈾礦石組成的核反應堆。而且科學家通過公式推算,奧克洛礦區的反應堆存在時間長達20億年,鈾礦形成以後不久核反應堆就出現了,屬於天然形成的核反應堆。所以說,地球存在史前文明的說法,不攻自破了。
不過,科學家對於這座天然形成的核反應堆很感興趣。前面已經提到過了,核反應堆的形成和工作,需要相當嚴格的控制。那麼在自然條件下,核反應堆是如何形成並且持續穩定燃燒的?成了當時科學家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其實自然界會出現核反應堆的情況,此前20年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到過,並且還指出其形成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不過環境和條件具體是什麼當時也沒有說。1956年,美國的科學家才列舉了很多條自然界會生成天然反應堆所需要的條件。而非洲奧克洛地區的礦床中,符合條件的礦床一共有十幾個。這也說明了,奧克洛地區出現核反應堆並非是巧合,而且源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個地區核反應堆自然出現的原因弄清楚了,科學家們又開始研究它能正常且穩定工作的原因。前面說過,核反應堆需要控制,比如人類會用石墨等使得快中子變成慢中子,再用控制棒控制鏈式反應,讓它緩慢進行。在自然條件下,奧克洛反應堆斷斷續續工作了50萬年,是什麼東西控制核反應堆「點火」和「熄滅」呢?
答案是「水」,水在奧克洛反應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也是科學界最新的結論。美國科學家認為,鈾235在反應中產生的快中子經過該地區的地下水後,被慢化和控制變成了慢中子,形成了鏈式反應發生的條件,加上周邊都是「燃料」,反應堆就「點火」工作了。核反應堆工作持續放熱,大量地下水被蒸發,慢中子減少,鏈式反應條件不充足了,反應速度變慢、直至「熄滅」。然後在自然界的水循環中,地下水在時間的作用下又重新匯聚,慢中子又變多了,核反應堆重新「點火」。如此循環往復,這個過程持續了50多萬年。
本是人類先進的核技術,卻早已在大自然中出現過。而且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還有著很多神秘的東西沒有被發現和解釋。在自然力量下,許多人類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東西,也許在某個角落悄然上演。就像數十萬年以前,那一群猴子從樹上下來,走上了一條充滿了未知,最後卻創造了奇蹟的進化道路。
參考文獻:《遇見地球上20億年前已知天然核反應堆——奧克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