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2020-12-05 中國電力網

17年前媽媽抗擊「非典」 如今兒子戰「疫」保電

發布時間: 2020-02-08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17年前的「非典」,母親奮戰在抗疫保電一線,給年少的兒子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17年後,面對肆虐「新冠」肺炎疫情,兒子第一時間報名參「戰」,成為母親的驕傲!

  「媽,我最近挺好,你和爸爸在家莫出門喲!」2月7日,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調度員張博然,在封閉值守空暇之時關心起父母的生活。

  電網調度是整個電網的中樞,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必須保障安全調度。為杜絕上下班通勤可能帶來的風險,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決定選擇部分調度員實行封閉隔離管理。

  「媽!為保障電網安全調度,公司近期需要調度員兩值一運轉隔離封閉上班,我報名參加了!」1月31日,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調度員張博然告知了媽媽他最新的決定。

  「我是年輕人,讓我去吧。」得到消息後,張博然第一時間報了名。

  與外界人員隔離,除了工作他還得面對孤寂,這一封閉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出來?但張博然來不及考慮那麼多,他只想儘快參加到這場戰鬥中去。

  母親周蓉曾是一名變電運維值班員,去年剛剛退休,對於兒子的心思,她感同身受。2003年的「非典」,她作為一線人員曾戰鬥在抗疫保電一線。

  「電在這個時候,比任何時候都重要。」作為曾經的「參戰」人員,媽媽知道特殊時期電力對於抗疫戰爭的重要性。「我們當時還是變電站有人值班,一天巡幾遍,每次都格外小心,怕有什麼隱患沒巡到。」

  「那時問媽媽在忙啥,一天不見個人影,她說在做很重要的事。」17年前,9歲的張博然對當時的情形還有些懵懂,但母親忙碌的身影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媽媽幹的是一份傳遞光明的事業,很神聖、偉大。」許多年後,對於17年前那場全民抗擊「非典」的「戰爭」,他有了更深的認識。

  2015年,大學畢業的張博然也成了一名電力工人,跟媽媽一樣從變電運維值班員做起。工作中他兢兢業業,遇事主動承擔。後來,有了一定經驗積累後,他成長為一名調度值班員。

  「媽媽支持你,為你感到驕傲。」在媽媽眼中兒子是個有擔當的人,周蓉很高興兒子的決定,「照顧好自己,帶點書,空閒的時候看看書,閒暇時候可以跟媽媽打電話嘮嘮家常。」她反覆叮囑著兒子。

  「當年,媽媽參加了抗擊『非典』,現在輪到我了,是責任也是傳承。」張博然表示不會辜負媽媽的期望,「媽媽,我接過了你的班,您可以放心退休了!」

  「有那麼多人在為抗擊疫情戰鬥,我應該與他們並肩作戰。」張博然的目光很堅定,也很自信。

相關焦點

  •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2020-03-08 21:49:00來源:解放軍報
  • 石景山戰「疫」|她,十七年前戰「非典」,十七年後抗「新冠」
    17年前她毅然放下2歲的大女兒奔赴抗擊非典一線17年後她再次拋下6個月的小兒子毫不猶豫地選擇到一線病區去2020年的春節,當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時,史鴻燕護士就開始為抗擊疫情忙碌了,整理病區、準備病房所需醫療用具
  • 「直通疫情防控一線」軍醫石蕊:17年前抗擊非典 17年後再赴一線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身為實習醫生的石蕊奮戰在臨床一線,不幸被病毒感染;17年後,新冠肺炎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江城武漢。在醫生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忙碌的石蕊,作為感染十三科的主治醫師,她每值一個班就是24小時。
  • 軍醫石蕊:17年前抗擊非典 17年後再赴一線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身為實習醫生的石蕊奮戰在臨床一線,不幸被病毒感染;17年後,新冠肺炎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江城武漢。在醫生辦公室,我們見到了忙碌的石蕊,作為感染十三科的主治醫師,她每值一個班就是24小時。今天,醫院新來了幾個病人,她又要進隔離區了。
  • 這個節日,讓我們認識戰位上的女軍醫們
    她們中有「科研大牛」女將軍,有關心病人和同事的「硬核護士長」,還有戰勝SARS再上抗疫一線的臨床醫生……。她們專業、堅韌、溫柔,如鏗鏘玫瑰,綻放在自己的戰位上,讓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又多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陳薇:戰鬥在抗擊新冠病毒一線的女將軍
  • 非典時你們保護我們「90後」這次我想成為你們的「愷」甲
    在聽到醫院召集援鄂抗疫醫療隊員的通知後,張司愷第一時間和護士長說,「您就讓我去吧,一定要讓我去。」作為一名「95後」的北京大妞兒,說起她這次主動請纓的緣由,她提起了年少時的『非典』記憶。「非典那年我還是個小學生,電視中那些義不容辭捨棄家人,投身抗擊「非典」一線的醫護工作的新聞報導,至今歷歷在目,令我佩服和感動。」
  • 聽,戰「疫」回聲!每一聲都透著熱血和感動!
    「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請命赴前線,家國都要安!」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除夕之夜,舉國團圓,有人卻在團圓時刻離別,出徵支援湖北。他們是丈夫,是父親,也是兒子;她們是妻子,是母親,也是女兒。在平常生活裡,也許他們都是普通人,但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他們與病毒對抗,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英勇的戰士。
  • 掌握戰「疫」主動權 他們向科學要答案
    與時間賽跑 她戰「疫」在另一條戰線  「今年春節我是在長春過的。他的媽媽叫任麗麗,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病原體鑑別實驗室副主任。疫情發生後,為了儘快找到造成這次疫情的元兇,任麗麗和她的團隊一直在緊張地工作。  「我們團隊的人可能在實驗室裡面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時間都超過了一個月。因為我們病原所是要打前戰,第一波的戰鬥我們必須得把它完成。」
  • 感恩懷德春暖日 舉國《戰「疫」正清明》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的清明節特別節目《戰「疫」正清明》,將於4月4日19:30 在央視綜藝頻道、電視劇頻道、戲曲頻道、音樂頻道同步播出。《戰「疫」正清明》將延續《戰「疫」故事》系列節目的主題概念,以「五件疫情見證物」為特殊的切入點,展現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和基層幹部、志願者、善良無私的普通民眾等「五類人群」的典型故事、典型場景和典型瞬間。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這是四川博物院裡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一件實物。「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
  • 曾感染非典,如今在抗疫一線,軍醫石蕊:用親身經歷給患者加油鼓勁
    17年前,還是實習醫生的石蕊參加了抗擊非典的戰鬥;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全力救治患者生命,用行動彰顯軍人本色、醫者仁心。在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作為臨床醫生的石蕊要擔負查房、診療、處理突發情況、進行心理疏導等工作。目前,科室還有幾位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他們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治療上需要更加科學、細緻。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它曾用在「非典」時期 17年後又重新參與「戰疫」
    這是四川博物院裡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一件實物。「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
  • 【地評線】金羊網評:「你的樣子」,就是戰「疫」必勝
    在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我們向英雄致敬,用文字記錄逆行的身影,用文藝激揚奮進的力量,將溫暖、大愛和祝福傳遞給每一個人,期盼勇士凱旋,共迎戰「疫」勝利。有一種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有一種感動,讓人熱淚盈眶;有一種樣子,讓人永遠銘記。每年央視的節日晚會,總有幾個瞬間引起我們的共鳴。「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怎麼樣,中國就怎麼樣。」
  • 戰「疫」故事|並肩戰「疫」:穿上藏藍色,我們的責任都一樣
    他們更是與我們並肩戰「疫」,共同堅守的戰友!他們勇敢擔當,信念堅定,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他們就是逆行衝鋒在抗疫一線的輔警們!郭鴻睿,灌雲縣公安局指揮中心輔警(現工作於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 17年前的非典中幸運活著的人,雖說撿回了一條命,但活得很痛苦
    隨著新冠病毒的爆發,讓我們不得不想到17年前的非典。雖然說新冠病毒和非典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唯一不同的是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很長,而感染非典之後就會立刻出現症狀,在17年前的非典中,感染人數達到了8422例,死亡病例是919。
  • 東航:奮勇擔當打通空中戰「疫」大動脈
    「說去武漢心裡不打鼓那是假話,但危險面前總要有人付出」,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武漢疫情最焦灼、戰「疫」勝負尚未分明的日子,MU800「虹橋-武漢」醫療隊包機準備會上,東航飛行四部三分部副經理劉瑋這樣說,也道出了東航上海飛行部廣大飛行員的心聲
  •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支援北京抗擊非典紀實
    轉自搜狐  如今,這支來自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的醫療隊負責小湯山醫院的18、19兩個科室、床位88張。轉自搜狐  「生死度外終不悔,橫刀立馬鑄軍魂」。當祖國和人民召喚之時,他們挺身而出,衝向抗擊非典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軍中「白衣戰士」的光輝篇章。
  • 當年被隔離員工親述:17年前的非典,阿里是如何化危為機的?
    曾確診浙江第四例「非典」病例的宋潔,過去會在510這天帶父母來園區逛逛。而今年,隨著工作的增多,也無暇顧及。 跟許多阿里人一樣,這三人是從「非典」時期一路走過的。「非典」的記憶悄悄褪去,在新冠時期,阿里人抗擊「非典」中體現出來的果斷、團結又有了新的註解。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六名護士主動請纓赴湖北戰疫情
    親吻著不滿3歲剛剛睡下的孩子的小臉,懷著複雜的心情給孩子留下了一張字條—「兒子,媽媽即將踏上去往武漢的徵程。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可是他生病了,有很多很多小朋友需要媽媽的幫助,媽媽放不下你,但媽媽希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能和你一樣健康快樂,媽媽會平安回來,希望你長大成人之後,在面對同樣的抉擇時會做出與媽媽做同樣的選擇,我同樣會為你驕傲——你的媽媽」。
  • 大唐琿春發電廠最美職工抗擊颱風安全保電
    大唐琿春發電廠最美職工抗擊颱風安全保電 發布時間: 2020-10-16 09:58:4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佳音 姜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