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 21:49:00來源:解放軍報
又是一年春天裡
時光掠過容顏
卻帶不走她們的美麗
這個「三八」國際婦女節
有點兒不一樣!
今天
無數奮戰在戰「疫」一線的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女醫務人員
要在一線度過一個特殊的
「三八」國際婦女節
來,讓我們一起走近她們
看看她們的美麗面孔
奉獻
2015年2月,宋彩萍參加抗伊波拉戰鬥歸來,兒子去迎接。2020年的除夕夜,宋彩萍出徵奔赴武漢。已經高出媽媽一頭的兒子,並沒有太多言語,給了媽媽大大的擁抱。
堅定
穿了31年軍裝,陳靜本已開始安排起退休後的生活。除夕凌晨4時許,醫院下達命令:1小時內從科裡選定10名護士支援武漢。陳靜略微想了想,依次撥打了9個電話,最後一個名額,她留給了自己。從接到命令到入駐醫院,總共不超過48小時,陳靜率領著大多都是「90後」的護士們出徵。
再戰
△仲月霞在病區安裝設備。李沛 攝
17年前,非典病毒肆虐橫行時,仲月霞是疫情一線的醫院發熱門診的護士長。17年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54歲的仲月霞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向著武漢再度出徵。她說:「尊重生命,是醫者立身之本。」
責任
大年初二帶領團隊進駐武漢,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夜以繼日奮戰一線。科研攻關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確診速度。
誓言
李曉靜曾是部隊醫院護士長,疫情爆發後她寫下請戰書。甚至沒等到部隊回復,就帶著50名「娘子軍」護理隊馳援武漢。「若有戰、召必回!」退役時的誓言,她做到了。
擔當
除夕夜,她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當記者問她的名字時,她卻說:「別播名字,媽媽會擔心。我是黨員,也是軍人!名字就不說了吧。」在重症感染區她完成高強度救治工作,臉上的血印、水泡也是她的勳章。
樂觀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蔣小娟因長時間超負荷工作,臉被口罩和護目鏡壓的傷痕累累。她卻說:「皮外傷而已,貼上『創可貼』再衝鋒!」
承諾
除夕夜,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劉麗隨隊支援武漢。當天,她準備去外地看女兒,在機場已經過了安檢,被緊急召回後,當晚就登上了去武漢的飛機。出發之際,她對女兒有些愧疚,「本來答應了要陪她買煙花的。待我們歸來。」
傳承
17年前,非典來襲,原第一軍醫大學教員孫曉嘉奔赴小湯山醫院參與救治工作。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孫曉嘉的學生、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吳楊和黃原不約而同遞交請戰書,義無反顧前往抗疫一線。傳承,在抗疫一線延續著。黃原給孫曉嘉發了條簡訊:「17年後,我終於成了您,這讓我心懷感激與自豪。孫教員,您的榜樣力量讓我們成長。」
勇敢
△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舒純(左)和王歡(右)。
18個小時,2800多公裡,坐汽車、乘飛機、坐警車,這個中部戰區總醫院22歲女軍護王歡從吉林四平一個小鎮出發,風雨兼程奔赴武漢。這一路,她腳步不停,只為儘快返回工作崗位。和王歡一同完成「逆行」的,還有她的同事舒純。她們的想法很簡單:「我們是軍隊醫院的護士,抗疫需要我們,今天我們必須回到崗位。」
……
沒有誰天生勇敢
只因為有責任和擔當
疫情讓我們再次認識女性的力量
在戰「疫」一線
雖然口罩遮住了臉龐
但她們卻用眼神向社會傳遞微笑
用「她力量」「她智慧」
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三八」國際婦女節
向戰「疫」一線的女醫務人員
道一聲「辛苦了」
願你手持玫瑰,人生芬芳
致敬,心中最美的英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