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
她毅然放下2歲的大女兒
奔赴抗擊非典一線
17年後
她再次拋下6個月的小兒子
毫不猶豫地選擇到一線病區去
2020年的春節,當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時,史鴻燕護士就開始為抗擊疫情忙碌了,整理病區、準備病房所需醫療用具,基本上是在連軸轉。在得知石景山區要組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的消息時,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她立刻向院領導遞交了「請戰書」。
領導考慮到她有六個月大的兒子需要照顧,婉言拒絕了她的請求,但她再次跟領導表示,不用考慮我的哺乳期,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有抗擊非典的工作經驗,我必須上,請領導批准我的請求,我只想盡我所能,為抗疫實實在在做點事兒。
第二天,她果斷給六個月大的兒子斷了奶,再一次狠心「丟下」自己的寶寶,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定點收治醫院建設中。
此時,除了對寶寶的牽掛,更讓她感到自責的還是她的大女兒。因為怕女兒擔心,她對女兒刻意隱瞞了到一線抗擊疫情的真相,她說:「我去的不是一線,不用進病房接觸病人,不用擔心」。進而來緩解女兒的擔憂。
女兒每天除了對媽媽的擔憂與想念,還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要擔負起照顧只有6個月弟弟的重任。一提到女兒,她雙眼總是含著淚花,女兒本該是家裡的公主,全家嬌慣,但特殊時期為解除媽媽的後顧之憂,勇挑重任。
石景山區定點收治醫院的醫務人員來自北京市石景山區7家醫院,史鴻燕作為醫療團隊中的老大姐,對分配的工作從不推諉、挑剔,毫無怨言,在同事中起到表率作用。
作為護士長的得力助手,對於各項操作流程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她協助護士長一遍遍的對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完成全員培訓,為保證工作人員安全奠定基礎。
作為防護組的組長,帶領防護組全體人員在短短的兩天內完成了「三區兩通道」(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的清潔、整理,協助制定各項工作流程及應急預案,並完成了醫生、護士、醫技人員及工勤人員的防護培訓。
為達到所有工作人員零感染的目標,她又對保安、汙水處理工人、氧氣置換工勤人員等進行強化培訓,親自帶領大家一遍遍地行走各通道路線,耐心講解。
醫務人員的刷手服需要後勤人員清洗,但是工勤人員人手不足。當護士長正為此發愁時,她看在眼裡、想在心裡,主動提出為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工作服,保證在崗的員工每天能夠穿上清潔、安全的衣服去工作。
醫療廢物的管理是防控感染的大事,在專家的指導下,她第一時間將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清運流程做好,當知道沒有保潔員轉運醫療廢物時,她又主動找到護士長,承諾親自上崗轉運醫療廢物。
2月7日
當石景山區定點收治醫院接到收治患者通知後,她主動穿上防護服,陪著兩名年輕護士來到了病房。
她對護士長說:「我去過一線,有經驗,我在,她們才能踏實,我看著她們上完第一個班,我也能踏實。」樸實的語言讓醫療隊感動,她的舉動給大家吃了個「定心丸」。
病人來了,她第一時間走到了電梯,去迎接入院病人,她帶著病人走進病房,跟患者做入院健康指導。在她的帶領下,兩名年輕的護士也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順利地完成了當日的收治。
當她看到病房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運行後,默默的返回防護組又去帶領組內的護士熟悉流程。那天,她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一天只吃了一頓飯。
2月9日
她跟護士長研究工作,直到凌晨1點才走出病區。仰望星辰,突然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醫療隊關心著每一名成員,為了給她一個驚喜,護士長實際早已偷偷準備了生日蛋糕。在生活區,大家打開手機電筒作生日蠟燭,為她唱響了最動聽的生日歌。
在疫情防控一線
像史鴻燕這樣的女醫護人員還有很多
她們是白衣天使
也是堅強戰士
有她們
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戰勝疫情
我們的家就會平安幸福
素材來源:石景山區衛健委
編輯製作:石景山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