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
導讀:二戰,可謂是世界的災難,戰爭波及了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和二十多億人,那如果說最慘烈的還是在我國的戰場。
在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場,論慘烈或許與蘇聯的衛國戰爭,美日的太平洋戰爭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在二戰時期我國戰場上的日寇陸軍水平其實基本上是一戰水平保持一致的,然而那時的中國軍隊普遍不是工業化軍隊。
但這場戰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抗戰是生死存亡一戰,只能勝不能敗。在當時的中國與日本間,其實就是農業國與工業國之間的戰爭,這種戰爭是碾壓性的!那時的敵人有軍艦、飛機、坦克、大炮,但當時的我們卻只有輕武器。在整個的抗戰中,我國與日士兵戰損比基本都在三倍以上。但也有更加慘烈的,比如說1941年5月的中條山戰役,當時10萬敵軍包圍了我國20萬守軍,但僅僅20天,由於武器彈藥的不足與指揮的昏庸,導致在這場戰役中我軍陣亡4.2萬人,3.5萬人被日俘虜,但日軍的傷亡僅僅才不到700人,此次戰役更是被蔣稱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日軍思想是要為天皇獻身的戰爭,對其他民族的侵略,徵服。所以鬼子手段是特別的殘忍!他們運用了各種手段屠殺、毒氣、三光等等。當時的日本就是純粹的國家恐怖主義,現在的IS與鬼子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而在整個抗戰的過程中,我們除了戰爭直接造成的士兵傷亡外,還有因戰爭導致的饑荒,瘟疫等!當時的民國本來就是亂世,而隨著日本的入侵,導致抗戰更是生靈塗炭。類似於電影 《1942》的那種慘劇那個年代很正常。與現在我們所了解的非洲戰亂地區的情況相比,那時的人們比這悽慘的太多太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抗日軍民終於在同盟國的各種支援下,終於用400萬烈士的代價才打贏這場戰爭。而在這場戰爭中日軍才陣亡了44萬餘人,這簡直就是血肉之軀與鋼鐵間的廝殺,用命鋪墊出的勝利,血染中華。
現在的我國也正是有了抗戰血的教訓,才不計餘力的發展工業化,現代化,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搞核保護傘。因為只有有了實力,我們現在才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而中東人民生活在地獄裡。如果中國現在跟民國一樣弱,你會切身體會抗戰之慘烈,戰爭之殘酷!
戰爭不可避免,犧牲更是為了今後的發展,銘記歷史,願400萬英靈天佑我大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