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慘烈一戰:雙方血戰199天死亡200萬,平均每天上萬人損失

2020-12-06 排頭文化館

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沒有體會過戰爭的殘酷,但是在歷史當中,能讓我們體會到殘忍的戰爭帶來的恐懼。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歷史上最為血腥,規模最為宏大的戰役之一。是納粹德國對蘇聯南部史達林格勒的爭奪發動的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主要轉折點。

據統計在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這199天的時間裡,雙方傷亡估計約200萬人以上,參與這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得多,平均每天戰死的士兵有1萬人。對很多蘇聯新兵來說,他們上了戰場就等於送死,然而不管這次戰役有多麼的慘烈,他們都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軍人身上的血性,哪怕是去送死,他們也毫無畏懼。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戰爭。出其不意的開戰,使得納粹德國很快佔領了蘇聯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但是這並沒有成為他們勝利的資本,反而成了失敗的導火索。

由於是德國主動發起的進攻,並且在戰前準備得比蘇聯充分。因此在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德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到了莫斯科附近的城市。但是隨著戰線的不斷拉長,以及蘇聯人抵抗得更加激烈。1942年年初,蘇德戰爭相對緩和了下來,雙方都在積極地備戰。但是納粹德軍的戰線拉得實在太長,已經無力再發動全面的進攻。

在多次進攻莫斯科無果後,希特勒決定往南面進攻,選擇進攻蘇聯的另外一個城市史達林格勒。對蘇聯來說,史達林格勒的重要性是僅次於莫斯科的。史達林格勒位於歐洲第一大河——伏爾加河的西岸,是連接蘇聯歐洲部分南北交通的樞紐,是貫通歐亞的咽喉。

史達林格勒不僅是蘇聯的門戶,也是蘇聯南部著名的工業中心和糧食儲存基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因此當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時,蘇聯方面決定死守史達林格勒,也註定了這次戰役肯定慘烈無比。

當時希特勒還狂妄地宣稱:攻下史達林格勒之後,巴庫的石油、頓巴斯的煤以及庫班的小麥也將隨即成為德意志帝國的資源;同時,還可沿伏爾加河北上,從東面包圍莫斯科,再出波斯灣。希特勒甚至吹噓實現這一切不需要幾日。

於是德國納粹一往無前,這使得他們越來越深入蘇聯的領土,由於過度的消耗,戰線拉得過長,補給上不能得到及時的供應。而且蘇聯氣候變化巨大,讓本就供給不足的納粹德軍雪上加霜。機械部隊沒有做相應的保護措施,從而導致納粹德軍的大部分機械部隊癱瘓。蘇聯也因此拿下了蘇德戰爭的第一次勝利。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聯最為艱辛的一場戰役,超過200萬的死亡人數,比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傷亡還要恐怖10倍,那時的史達林格勒簡直是人間地獄。

這個美麗的城市原本生活了80萬人民,1942年8月23日,在德國納粹無差別地毯式的轟炸下,這個美麗的城市成了戰爭的犧牲品,而這個城市的人民也基本死在了戰爭的炮火中,僅這一天死掉的平民就超過5萬人,當戰爭結束之時,全城僅僅活下來的有1850人。

據一位倖存的老兵回憶說:「這場戰鬥推進的距離只能以米來計算。」不過有的老兵認為:以屍體計算比以米計算更為貼切。由此可見戰鬥的慘烈程度。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標誌性戰役,德國在這次戰役過後越來越衰弱,直至二戰結束也沒有扭轉戰局。

相關焦點

  • 「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不是硫磺島,也不...
    小編昨晚去看了最近院線熱播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拋開4D效果對於劇情和觀影感受的影響,這部反映二戰太平洋戰場的電影幾乎是可以打滿分了。除了看到美國式的愛國英雄主義價值觀輸出,以及男主追求理想恪守信仰的味道,小編作為「二戰」迷不得不說下「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 為何一戰被許多人評為最慘烈的戰爭,而不是傷亡人數更多的二戰
    >改變民族性格的慘烈之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慘烈的證明,首先就是傷亡數字,戰爭打了四年,同盟國方面陣亡了3382500人,協約國方面陣亡了5497600人,平民死亡了6439000人,相比於二戰的5500-6000萬人死亡,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不夠多。
  • 二戰最慘烈的戰役,傷亡超200萬,士兵上戰場平均活10分鐘
    德國作為後來居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一戰戰爆發之前便對英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存在不滿,便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遭到拒絕之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這次大戰主要的矛盾在於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的,同時德國戰敗之後遭到一系列不平等的打壓,使得一戰後的德國綜合國力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經濟的蕭條使得國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當時的納粹黨元首希特勒目睹了處於這樣處境的德國,下定了要改變這個國家的決心。
  • 為何說一戰要比二戰更加慘烈?
    自古以來,戰爭都會引起大量人口死亡。如果要問您:第1次世界大戰和二戰,誰更加殘酷慘烈?相信會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讀者認為,肯定是後者。但是一些歷史學家並不這樣認為,認為「一戰不夠慘烈」,說明您對這場戰爭還不夠特別了解。從某些角度來講,這場戰鬥的難度要勝於二戰!
  •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在這一場戰役中日軍可謂」什麼手段都用盡了」先是夜襲在損失慘重之後,調動水陸兩軍來炮轟,後來動用了生化武器,最終還是佔領了這一區域。   後來,經歷過這場戰役的一個日將領回憶道:「它(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一天半的時間,敵我雙方的屍體仿佛要鋪滿整個陣地似的,但是就算這樣我們也只是進入了敵人陣地而已。」
  • 世界歷史上,哪一場戰爭最慘烈?影響世界最深刻?
    因為這是二戰以後,相對和平的世界裡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了,平民傷亡約為500~600萬人。 還有人說,是巴拉圭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1865年到1871年。 巴拉圭總人口才52萬多,打完仗只剩下22萬多,幾乎打到滅族,全國的男人只剩下十分之一,可以說非常慘烈了。
  • 二戰蘇德為什麼死磕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格勒的戰役意義與慘烈程度 史達林格勒會戰號稱二戰歷史上最慘烈的大會戰,直接導致法西斯德國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導讀:二戰,可謂是世界的災難,戰爭波及了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和二十多億人,那如果說最慘烈的還是在我國的戰場。在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場,論慘烈或許與蘇聯的衛國戰爭,美日的太平洋戰爭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在二戰時期我國戰場上的日寇陸軍水平其實基本上是一戰水平保持一致的,然而那時的中國軍隊普遍不是工業化軍隊。但這場戰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抗戰是生死存亡一戰,只能勝不能敗。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上世紀最慘烈的人間浩劫,從亞洲到歐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波及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軍民傷亡9000餘萬,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堪稱世界戰爭史之最。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 二戰最慘烈的圍城戰!900天餓死150萬人,一個墓地埋50萬人
    列寧格勒保衛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場圍攻城市戰爭。列寧格勒戰役從1941年9月初到1944年1月中旬,在這900天的時間裡,蘇聯有超過150萬人被餓死,如此慘烈的包圍戰,震驚了整個世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沒多久,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聯盟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英法聯軍艱難地抵抗著法西斯聯盟的進攻,同時希特勒也部署了對蘇聯的攻佔。
  • 二戰中最慘烈的圍城戰,150萬人因饑荒喪命,一塊墓地埋葬50萬人
    而列寧格勒保衛戰之所以在近代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僅是因為這場戰爭的重大意義,也是因為這場保衛戰極其慘烈,攻守雙方都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二戰德軍劇照納粹德國的士兵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這種情況迫使蘇聯必須要以更多的軍隊去抵抗,而且武器和軍備不能落後太多
  • 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中最慘烈的守城戰是什麼?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戰役包括下述部分:德軍逼近史達林格勒;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戰役中雙方傷亡約200萬人,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之一。
  • 碾莊戰役多慘烈?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而有這麼一個兵團卻給國民黨來了個迴光返照,跟我軍戰損比打了一個1:1,雙方損失十二萬人。我們看看這位國軍將領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說到這次戰鬥我軍這個損失是值得的。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實在沒有辦法,我不能不執行上峰命令啊!」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真正的「絞肉機」,1個師可能1天就打光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造成了近2億人的傷亡,和數不清的財產損失。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蘇德戰場也是當時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
  • 半年多傷亡350萬人,存活10分鐘算幸運
    若評比歷史各大戰役的慘烈程度,那麼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可以算得上是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二戰期間,德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優勢下迅速吞併周邊國家,由航空兵,步兵,裝甲部隊發動的「閃電戰」推進讓很多國家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侵佔,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波蘭。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兩國傷亡超過六千萬,一國到現在都沒恢復
    當然,之後的戰爭不僅僅出現在歐洲戰場上,還出現在其他地方。全球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傷亡近億人口,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當然,不同地方的狀況是不一樣的,有一個地方的戰爭非常激烈,兩國傷亡超過了六千萬。其中一國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這個戰場就是蘇德戰場。
  • 「二戰風雲127」蘇德最後的血戰·十四——血戰史達林格勒·七
    因此,蘇德雙方在這裡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鬥,而位於這裡的火車站便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絕對核心。短短五天之內,馬馬耶夫崗前後易手15次。根據戰後統計,這裡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都有500~1250塊彈片。9月15日,德軍的炮彈仿佛犁地一般,將馬馬耶夫崗炸了一遍又一遍。
  • 史達林下令死守,損失70萬蘇軍,堪稱二戰東線戰場最慘烈一役
    自古以來人類史上發生了不少戰爭,要說最為慘烈的戰爭的話,在二戰的時候,歐洲土地上兩個最強國家的對戰,而參與的雙方是蘇聯和德國,說得更直白一點,這場戰爭是歷史上有戰爭的記載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傷亡的總人數在4千萬左右,簡直就是絞肉機。盟國蘇聯讓德國75%的兵力都折損在了這場戰爭中,是其餘國家的總數的好幾倍。
  • 一戰英軍士兵肖像照:從絞肉機戰役中倖存下來的男人們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一戰時期經歷了索姆河戰役的英軍士兵肖像照,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看看被稱之為絞肉機戰場的索姆河戰役是多麼的慘烈。索姆河戰役爆發於1916年7月,英法聯軍為了突破德軍的防禦線,把德軍逼退到法德邊境,從而與德軍進行的一場一戰期間最大大規模的會戰。
  • 全球十大戰爭大片,戰爭電影排行榜,戰爭遠比想像中更慘烈
    相關歷史:諾曼第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雙方投入了超過400萬兵力,傷亡超過50萬人。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慘烈中努力營造出一份崇高之美。相關歷史:衝繩戰役,是1945年3月至7月美軍與日軍在衝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