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這場戰役究竟慘烈到什麼程度?
一、死守史達林格勒
1942年以來,蘇德戰場上的硝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德國軍隊在全面進攻蘇聯受挫之後,隨即改變戰術集中兵力對蘇聯重點城市進行強攻。而史達林格勒,這座以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命名的城市,是伏爾加河下遊最重要工業港口城市,同時也是扼守高加索油田的正面門戶。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德國必須拿下史達林格勒,而蘇聯卻必須守住史達林格勒!
這是一場慘烈的拉鋸戰,從1942年7月德軍向史達林格勒發起進攻開始,到1943年2月史達林格勒城下的德軍被全殲為止,歷時近八個月的戰鬥中,德軍傷亡85萬,蘇軍傷亡110萬以上。
二、慘烈的消耗戰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最為慘烈的階段是後期德軍攻入城市之後進行的巷戰,蘇德雙方在這座城市中的每一棟大樓、每一條街道進行著反覆的爭奪。幾乎平均每天傷亡人數都要突破一萬人,每一個小時都會有四百人以上喪命在戰場上!
據蘇聯方面的統計,被送上戰場的蘇軍士兵平均生存時間不超過一天,每個上戰場的軍官生存時間不超過七天。在這場消耗戰當中,有10萬餘名蘇聯戰俘被德軍屠殺。一個曾經擁有80萬居民的大型城市,在戰後只剩下了不到500人。僅德軍攻入史達林格勒市區的一周時間內,就殺戮了市民4萬多人。
儘管面臨著如此慘痛的傷亡,蘇聯軍民表現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堅強戰鬥意志,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遲滯著德國人前進的腳步。到了戰役後期,蘇聯的指揮中樞已經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根本沒有戰術重點,就是單純地聽到哪裡有德國人,就朝哪裡派過去雙倍的部隊,沒頂住,就再派雙倍的部隊。到了後期,蘇聯將城市中的平民、婦女都送上了戰場!
對於德國人而言,他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我們佔領了客廳,衛生間還在敵人控制下!
三、嚴寒中的德軍
面對著蘇聯軍民鋼鐵般的戰鬥意志,德國人同樣陷入到了無盡的絕望之中!
當戰役持續到冬季,德國人的禦寒物資根本就接濟不上去,德國軍人就只能穿著單薄的衣衫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與蘇軍作戰。四處遍布的屍體餵養了城市內的大量老鼠。他們在各個地方穿梭,甚至在晚上咬掉疲憊至極而熟睡的德軍士兵的手指或耳朵。寒冷破壞了德國人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武器上的機油幾乎被凍住了,導致大量武器失效;寒冷也摧毀了德國人的意志,一向以極富榮譽感的德國軍人,麻木的等待著自己負傷的戰友凍死,然後好扒下他們身上的衣物禦寒……
進入戰役最後階段,德軍的後方補給線已經被蘇軍徹底切斷,這些曾經兇殘冷血的侵略者最終只能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靜臥在冰天雪地之中,等待著蘇軍來收割他們的性命……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已經雖然已成往昔,但是蘇聯軍民在此戰中表現出的英勇無畏仍然值得我們銘記,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仍然值得我們世代傳頌,他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所做出的犧牲與貢獻仍然值得全世界所銘記!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