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
作者 李純 郭超凱
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出現超級傳播者?春節能否前往武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就有關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病例為何快速增加?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介紹說,截至1月21日24時,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
李斌表示,近日武漢的病例增加較快,主要原因是在判定病原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後,實驗室的診斷方法迅速建立,病原學診斷試劑也迅速開發和優化,所以能將病例較快檢測出來。
此次的病毒比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更嚴重?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介紹,加上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已知7種冠狀病毒能夠感染人類,其中4種對人類的致病性很弱,SARS、MERS則比較嚴重。對於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尚處不斷認識的過程中。
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高福指出,目前來看,病毒來源就是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病毒也在逐漸適應,符合人類對這一類冠狀病毒的認知,還需對其進一步研究。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和認知來看,新型冠狀病毒對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染。
已經出現超級傳播者?
高福表示,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仍處於不斷認知的過程,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已經出現超級傳播者。他也表示,會特別關注可能出現的超級傳播者。
是否存在疫情瞞報?
國家衛健委應急辦主任許樹強說,疫情發生後,國家衛健委指導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3日、5日、9日發布了疫情和防控信息,根據疫情發展的變化,從1月11日起每日更新發布。國家衛健委1月9日及時公開發布病原檢測結果判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從1月20日起,國家衛健委每日匯總發布全國各省份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據。「日發布制度會堅持下去,包括春節期間,直到不再需要發布。」許樹強說。
「乙類管理、甲類控制」意味著什麼?
許樹強表示,當前的疫情防控到了一個最關鍵的階段,中國國務院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的傳染病,定為乙類管理、甲類控制。
這意味著各地、各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採取發熱病人篩查、確診和疑似病例的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以及其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擴散蔓延。
1月22日凌晨,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告,決定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即重大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和指揮。
普通民眾如何防護?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負責人焦雅輝建議,儘量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內定期通風的習慣;戴好口罩,打噴嚏用手絹或紙捂住口鼻;勤洗手,打完噴嚏後不要揉眼睛或者接觸黏膜部位,做好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
焦雅輝也建議,當出現咳嗽、發燒症狀時,不要按照網上的建議先自己吃藥而不去醫院,「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尋求醫生的正確診療幫助」。
如何保護一線醫務人員安全?
焦雅輝表示,已經針對醫療機構在醫院感染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修訂和完善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標準與規範:另一方面,提出更加嚴格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並在完善技術方案後,對全國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
她指出,出現醫務人員感染也提示,在其他非感染相關科室也要高度警惕醫院感染防控和病人的早期發現。
在外武漢人能回家探親嗎?
李斌說,目前全國九成以上確診病例集中在武漢,當地已出現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現在病毒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病毒存在變異的可能,疫情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
武漢市政府呼籲,若原則上無必要,建議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漢,武漢市民沒有特殊情況也不要出武漢,以此減少人員流動性,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使防控儘快取得效果。
如何加強疫情國際與地區合作?
據李斌介紹,疫情發生以後,中方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通報疫情信息。截至1月20日,已累計分享信息15次。
中國依據國際檢疫法,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列為國際檢疫傳染病,並加大了口岸管理力度,海關部門正進一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此外,中國國家衛健委與泰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對口技術部門、駐華使館保持密切溝通,分享疫情信息,核實疑似和確診病例信息,及時回應外方關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