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案例過去了將近一個月,目前全國上下仍在同心協力應對此次嚴重的疫情。在新冠肺炎初期因為傳染速度增加而被人們關注後,醫學專家開始對其對應的病毒進行來源查詢,最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是菊頭蝠,而中間寄主有可能又是果子狸。為什麼說「又」呢?因為2003年爆發的非典就是由人吃果子狸,然後讓非典病毒有機可乘。然而目前專家們依然無法直接從菊頭蝠身上提取出新冠狀病毒以研製特效疫苗,這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新冠狀病毒竟然出在菊頭蝠身上,自然與菊頭蝠有關。專家表示,蝙蝠是世界上攜帶病毒種類最多的物種,單個個體的攜帶數量可以達到上百種,整個種群所攜帶的總量超過四千種,人類遭遇過的伊波拉病毒、非典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等等都可以在蝙蝠身上找到。但是蝙蝠的種類繁多,是僅次於齧齒動物的第二大種群,因此要直接確定哪一種蝙蝠攜帶哪一種病毒是非常難的,這就是醫學專家無法直接從蝙蝠中提取病毒基因的第一個原因。
其次,病毒總的分為兩種,一種是DNA病毒,一般的天然寄主主要是靈長類動物等哺乳類動物;另一種是RNA病毒,蝙蝠所攜帶的大多數病毒都是RNA病毒,這種病毒存在一個致命的特點,那就是會產生變異。從一開始察覺疫情的存在後,有醫學專家就預測新冠狀病毒存在變異性,它會隨著不同宿主體內的情況進行適應,從而產生了變異。這為研究人員研究新冠狀病毒基因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無法直接從蝙蝠身上提取病毒進行研究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由於RNA往往是單鏈結構,因此它的穩定性要比DNA差一些,導致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容易發生降解,加大了工作人員提取基因組的難度。再者,這些RNA病毒通常寄生在動物的軟組織中,要想將它們提取出來可謂是十分困難。雖然從已確診的病例中我們得知新冠狀肺炎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和咳嗽,但也存在個別腹瀉、毫無症狀的案例,這說明了新冠狀病毒具有很強的變異性,使得它們在宿主體內的生存能力大增。
雖然如此,專家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該傳染病的致死率還不算很高,儘管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被研發出來,但是已經出現了不少痊癒出院的案例。據了解醫生為患者進行的治療方案差不多是平常的抗病毒方案,關鍵是將病人進行隔離,當然這很大程度上也要看病人自己身體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好一些的人可能恢復痊癒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免疫力稍微弱一些的人痊癒的可能性小一些。但隨著全國的醫學專家都在研究如何治療這種傳染病,相信中國人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防疫治疫的勝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