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授攜新型病毒抑制劑奔赴中國,支援武漢!他究竟啥來頭?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1月24日,大年三十的凌晨,一條消息在「虎撲步行街論壇」上傳開:德國呂貝克大學生化教授、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Rolf Hilgenfeld)正帶有新研發的抗病毒藥劑乘機前往中國,支援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在疫情肆虐之際,該消息也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迅速擴散。這位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何許人也?他手中的藥物和研究成果能遏制正在蔓延的病毒疫情嗎?

希爾根菲爾德的頭銜是呂貝克大學生化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病毒學,是冠狀病毒和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研究領域的專家,他還因為非典和中國結下過不解之緣: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曾奔赴北京與時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主任蔣華良合作,通過中國國內研發的電腦模型結合德國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抗擊非典做出了許多貢獻。

2003年6月,他和其他四位科學家合著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要蛋白酶的3D模型,並提供了抗擊SARS藥物的基本設想。截至目前,這篇文章在Google學術上已經累積了765次引用記錄。

這之後,他還接連發表了一系列與冠狀病毒有關的論文,包括2003年與十餘名中國科學家合著的有關SARS病毒晶體結構的論文及相關專利,以及2005年發表的有關抗擊冠狀病毒蛋白酶的廣譜抑制劑的設想。不過,雖然這些成果都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它們大多還停留在試驗和理論階段。

在非典風波過後,希爾根菲爾德的研究重心一度轉向寨卡病毒和其他流行病毒。2018年,他的最新編著《登革熱和寨卡病毒:防控和抗病毒戰略》出版,其中包括了他本人分析寨卡病毒蛋白酶結構的論文著作。在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流行期間,希爾根菲爾德也曾對此類抗病毒藥劑進行過研究。

虎撲論壇的消息源來自兩家呂貝克本地報紙:Luebeck Live以及LN online。在題為《武漢病毒:解藥是否來自呂貝克?》的報導中,Luebeck Live稱希爾根菲爾德的行李中「可能攜帶了病毒抑制劑中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將來可能對抗擊冠狀病毒有關鍵作用」。

報導還稱,「希爾根菲爾德將把呂貝克大學研發出最好的病毒抑制劑帶到中國。他表示,武漢病毒中82%的結構和SARS病毒相同,而重要的蛋白酶則有96%和SARS病毒相同。」

此後,呂貝克大學的官方推特也轉發LN Online的報導並確認了這一消息,稱「他(希爾根菲爾德)身上帶有能幫助抵抗危險的冠狀病毒的物質。」

目前看,希爾根菲爾德針對冠狀病毒的主要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基於SARS病毒結構和信息的,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無實際效果,暫時沒有確切研究表明。

在德國,除了希爾根菲爾德,研究人員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防控中,已首先研發出了有效的實驗室病毒檢測方法。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消息,稱柏林Charite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及其團隊已經研發出了首批可用於診斷新型冠狀病毒的測試。

2003年,德羅斯滕教授也是首批研發出SARS病毒診斷方法的科學家之一。目前,德羅斯滕所在的Charite醫院和荷蘭鹿特丹的Erasmus醫學中心,是歐盟指定的兩家可接受樣本確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病例的醫院。

延伸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應對?外國專家解讀來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發廣泛關注。疫情發生後,中國主動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疫情信息溝通,很快與世界其他地方的研究者共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

中國還與世界衛生組織及時、定期開展專家層面的防治技術細節交流,邀請世界衛生組織、港澳臺專家赴武漢現場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那麼,海外醫學專家是怎麼研判新型冠狀病毒的,對疫情又有怎麼樣的判斷呢。

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

疫情發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已經派出專家組赴武漢市實地考察。專家組1月22日召開緊急委員會,以確定是否將目前的疫情確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就如何控制疫情傳播提出建議,目前,會議還在進行中。截至目前,WHO尚未建議對中國實行旅行或貿易限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表示,中方將應世衛組織的邀請,與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一道參加22日的會議,與會各方將在會上分享疫情信息,並對疫情進行科學研判。

英國權威部門醫學專家: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無需恐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愛丁堡大學醫學教授馬克·伍豪表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不僅僅是感冒症狀,這令人擔憂,但是它不會像當年的非典那樣嚴重。」

BBC報導稱,SARS病毒的傳播與果子狸有密切關係,而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傳播,與沙漠地區的單峰駱駝有關。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病毒學專家喬納森·鮑爾說:「參考過去發生過的同類疫情,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源可能是來自某種動物。」 而一旦能確認感染源是何種動物,將有助於對抗疫情。

鮑爾教授說:「我們對任何首次探索的病毒都感到擔憂,因為它一旦進入(人類)細胞並進行複製,就會開始產生突變,從而使其更有效地擴散,變得更危險。」

針對目前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英國的醫療管理機構目前的判斷是,病毒的威力和傳染途徑不足以威脅到英國。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1月20日,英格蘭公共健康組織國家感染服務中心副主任尼克·芬博士說:「根據我們已獲得的信息,新型冠狀病毒在英國的傳染風險是極低的。但也會根據最新進展來更新指導原則。」

尼克博士說:「建議前往武漢旅遊的人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去動物和鳥類市場,避免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如果在過去14天內有過武漢旅行經歷,或是在中國旅行,並且回到英國的人。一旦發現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尋求醫療幫助。」

法國專家: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它會大規模流行

這種病毒是否可能大規模流行?是否會如SARS一樣產生變異?

對此,法國巴黎大學微生物學名譽教授派屈克·伯切表示,暫時無需擔心,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它會大規模流行,現在主要是武漢本地的確診病例比較多。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中還援引了雪梨大學亞當·卡姆拉·斯科特教授的觀點。他指出,中國的反應非常迅速,事發後很快與世界其他地方的研究者共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這使得大家能夠採取特定測試來確診病例。

法國《世界報》20日報導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的傳播特點。巴黎第七大學附屬比夏醫院熱帶病及傳染病科主任亞茲丹·雅茲丹帕納教授評論道:「日本醫生們已經確認,當地出現的病例是人傳人導致的。只要了解冠狀病毒的傳播機制,就會知道出現人傳人的傳播方式並不意外。但是我們很確信,比起2003年SARS大規模流行疫情,此次我們準備得更充分、行動會更迅速。」

日本專家:不排除既存的藥物有治療效果

針對武漢發生的肺炎疫情,日本長崎大學醫齒藥學準教授北裏海雄認為:

「目前傳染源及傳染途徑的確定是當務之急,做到及時發現疑似病例,進行有效隔離和醫學觀察,對控制疫情的發展十分重要。」

北裡解釋說,新型冠狀病毒是RNA病毒,此類病毒的特點是隨著不斷擴散傳播,病毒可能發生變異。目前的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CoV病原性弱(治癒率高,重症率及死亡率低等),但因為是流行初期,也不能對疫情發展掉以輕心,必須嚴加防範!

北裡還認為,「不排除既存的藥物有治療效果,隨著更多的患者被臨床治癒康復出院,最佳的治療藥物及治療方案也將會浮出水面」。

俄羅斯正研發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方法,預計15-20分鐘可作出診斷

據界面新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日消息,俄羅斯聯邦衛生部戰略規劃中心正在研發查明目前已蔓延至中國境外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檢測方法。預計,僅需15-20分鐘即可診斷出該病毒,這種診斷方法可以在機場使用。專家稱,實驗室方法樣品將於1月底準備完成。俄羅斯各大機場目前正在應用紅外成像儀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檢查,以識別發燒旅客。但是這一措施無法檢測出處於潛伏期的病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界面新聞 央視 中新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火速支援!曾研發出全球首個冠狀病毒抑制劑的德國教授正趕往中國
    火速支援!曾研發出全球首個冠狀病毒抑制劑的德國教授正趕往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4 16:49:08
  • 德學者攜抑制劑來華測試 清華教授:他是世界權威
    (原標題:德學者攜病毒抑制劑來華測試,清華教授:他是領域內世界權威)
  •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
    與此同時,來自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生化教授、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Rolf Hilgenfeld)正馬不停蹄地趕往中國。在他的行李中,帶著兩種含有冠狀病毒抑制劑的物質,可能是遏制中國冠狀病毒流行的關鍵。
  • 猿金剛裝甲塗料開啟義賣活動,助力武漢,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84歲的您為民出徵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前線。在提及武漢時,鍾南山院士幾度哽咽,眼含淚光,畫面讓人動容。他堅定地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研究員奔赴武漢開展臨床致病機理研究
    3月14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王軍研究員奔赴武漢,將與武漢金銀潭醫院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進行合作,推動藥物等臨床合作,研究新冠病毒的臨床致病機理
  • 中國武漢爆發的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
    中國首席科學家徐建國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專家們已經初步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的爆發。
  • 蝙蝠究竟能傳播什麼病毒?
    中華菊頭蝠 前述三種病毒距離我們很遠,說起來也沒啥感覺,但提到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冠狀病毒SARS-CoV)根據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的研究,最後追根溯源到雲南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sinicus,中間宿主疑為果子狸/Paguma larvata(或貉),但云南當地卻一個非典病例都沒有。嗯,可惜這回雲南沒那麼幸運。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1 月 23 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將 2019-nCoV 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並表明該病毒與一種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性高達 96.2%。同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證據確鑿。
  • 德國作曲家創作《武漢2020》穿過黑夜才能走向光明
    來源:第一財經德國作曲家創作《武漢2020》 穿過黑夜才能走向光明吳丹[ 「我在作品中描述了新冠病毒的威脅、社會的動蕩以及人們所經歷的災難。但在結尾部分,又展示了重建新世界的希望和勇氣。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他所有的作品裡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即穿過黑夜才能走向光明。想要到達曙光,必經一段黑暗。我希望人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我在武漢當醫院院長
    一位是武漢本地醫院的院長,一位是陝西援鄂醫療隊的隊長,在與新冠病毒鬥爭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裡,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驚心動魄」的緊急任務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疫情嚴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被確定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收治醫院。
  • 德國專家:全球99.5%感染源自意北部新冠變體,而非中國武漢
    據義大利媒體《共和報》11月28日報導,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é)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例中,其中99.5%可追溯到來自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
  • 世衛組織給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病毒命名有「門道」
    1月13日,泰國報導1例來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患者現在泰國接受治療,病情穩定,預計將在未來數天痊癒出院。這是首例在中國以外地區發現的感染病例,引起多國關注。英國政府、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均已在官網發布旅行風險提示和預防感染的措施指導。
  • 默克爾落淚德國封城,英國病毒變異封城,之前嘲笑武漢封城的是誰
    雖然早在兩個多月前,中國就已經基本恢復新冠疫情前的原貌了,但是就在近期,英國卻發現了新型突變新冠病的存在,而由於變種病毒所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不少西方國家也開始慌張起來,紛紛採取強力措施來控制病毒的蔓延。
  • 支援武漢「方艙」 珀金埃爾默全自動核酸提取系統再次出徵
    捐贈物資從珀金埃爾默位於蘇州太倉的工廠發貨,已運抵並交付中國醫學科學院,將隨其運輸物資一起運往武漢「方艙」醫院。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武漢市加緊建設十多所「方艙醫院」,用於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方艙醫院」的有效運轉被認為是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之舉,有助緩解武漢醫療資源緊張,解決輕症患者的收治難題。
  • 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 科學家藉助這種新質譜分析技術,研究發現病毒利用細胞的一項合成蛋白機制,複製和分裂其他病毒。 針對這一「弱點」使用抑制劑就可以阻止這種病毒的複製。病毒失去複製能力後,將會變得非常脆弱,且致病性也會降低。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MBA定點、定向支援武漢「抗疫」
    【MBA中國網訊】2020年春節假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漢市爆發並擴散全國。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武漢全城多家醫院面臨醫療物資短缺危機,急需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地大MBA學子責無旁貸,第一時間支援「抗疫」。
  • 較真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萘莫司他可能比瑞德西韋更有效
    22016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萘莫司他是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的有效抑制劑,類似結構的卡莫司他對MERS也有抑制作用,這說明它們同樣有可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3月18日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亞洲傳染病研究基地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印證了這一推測。
  • 年輕的武漢病毒所所長接受採訪回應陰謀論! !
    新冠病毒從武漢病毒所洩漏的傳言是否屬實?新冠病毒和2018年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提到的病毒有什麼關係?武漢病毒所裡有活病毒嗎?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在採訪中一一解答。而且近期我們注意到應該說是全球病毒進化的一個頂尖學者,Edward Holmes他發了一篇聲明,就認為RaTG-13的話在自然界也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才可能進化到新冠。
  • 德國發現新型新冠變異病毒| 華人晚報
    麻省理工教授陳剛被捕 美華人籲停止幹涉正常學術交流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於當地時間1月14日在其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家中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
  • 德國科學家:全球99.5%感染源自這裡,而非武漢
    99.5%可追溯到來自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這種病毒株被業內稱為G突變體。這種毒株是在義大利北部發展出了更具傳染性的特點,在產生基因突變後,其傳染性要比在中國武漢早期發現的病毒變異體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