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
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
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在線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1 月 22 日,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表論文稱:蛇可能是造成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感染爆發的野生動物庫。
同日,Nature 刊文評論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蛇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
1 月 23 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將 2019-nCoV 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並表明該病毒與一種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性高達 96.2%。
同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證據確鑿。
1 月 24 日,《柳葉刀》在線發表有關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結論中指出,2019-nCoV 很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和自然宿主,有利於控制傳染源及研究治療藥物。
本文作者:劉漫
從 SARS 到 MERS,都與野味有關
非典 SARS 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 MERS 冠狀病毒肆虐的流竄中,有著果子狸、蝙蝠、單峰駱駝等野生動物的身影。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這個華中地區最大的海鮮市場,作為疫情最早的起源地,它的名字在 2019 年末因為不明原因肺炎廣為流傳,
華南海鮮市場關停後,有記者暗訪發現,種類豐富的野味菜單、混雜的野生動物、不缺的客戶群體,都坐實了市場內賣野味的信息——這一信息表明,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有可能也和野生動物的傳播有關。
海鮮與野味同賣,野生動物病毒因此被迫走向人類社會,在交通高度發達,人類彼此充分交匯接觸的當代社會,四處流竄。
確認 2019-nCoV 的中間宿主和自然宿主,有利於控制傳染源及研究治療藥物。在一線救治的同時,科研工作者們一直在緊鑼密鼓地追蹤 2019-nCoV 的源頭。
1 月 21 日,鍾南山院士表示,「這個病源,它的源頭是什麼動物,現在基本不清楚。只是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的話,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
2019-nCoV 究竟來源於哪種野生動物?不同的研究者用各自的方式探索著。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蛇?蝙蝠?探索中溯源
2020 年 1 月 21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機構在線發表論文,對新型冠狀病毒屬於 Beta 冠狀病毒屬進行確認。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也就是演化關係上最為接近的類群,都能在各類蝙蝠中發現,因此有合理推測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次日,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單位將聯合完成的研究發表於《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圖片來源:論文網頁截圖
研究團隊通過比對不同物種之間的相對同義密碼子使用偏好(RSCU)來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現有序列,從而判斷病毒起源。
構成密碼子的三個胺基酸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卻編碼同一胺基酸時,這些密碼子就被成為同義密碼子。不同物種對排列組合的偏好程度有差異,這就可以用來作序列分析和比對。
分析結果表明,與刺蝟、穿山甲等其他動物相比,2019-nCoV 的RSCU 與蛇類似。因此,該文研究結果指出,蛇最有可能是該病毒感染爆發的野生動物庫。
這篇文章剛發表在線就引發了爭議,被時刻關注的國外學者提出質疑,「蛇不可能是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
圖片來源:Nature 網頁截圖
在 Nature 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聖保羅大學的一位病毒學家公開表達質疑:「他們沒有證據表明蛇可以被這種新的冠狀病毒感染並作為宿主,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以外,不存在一致的證據證明其他宿主中存在 beta 冠狀病毒。」
同樣是這一天,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 bioRxiv 發布研究證實,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宿主最可能同 SARS 一樣,還是蝙蝠。
圖片來源:biRxiv網頁截圖
從 04 年開始,石正麗及其團隊就在探尋 SARS 病毒自然宿主,分離檢測各種蝙蝠體內與其高度同源的病毒。將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數十個省市後,他們搜集的樣本為 SARS 病毒起源於蝙蝠這一推測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證據。
「在生物信息學的分析下,我們最後證明了 SARS 病毒是經過幾個蝙蝠 SARS樣冠狀病毒重組而來的。」石正麗團隊的這一研究結果也刊登在 Nature。
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探究中,石正麗團隊憑藉以往的積累與經驗,發現2019-nCoV 與一種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 96%。
研究團隊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把從有限的幾個病人身上分離出來的病毒同各種哺乳動物及蝙蝠冠狀病毒進行比對,判斷其來源。
這一實驗過程和結果得到了國內外很多學者的認同,而正因為石正麗實驗室已經有了以前十數年的積累探索,才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就做出成果。
此外,除了提出病毒很可能來自蝙蝠外,該研究結論還指出,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和 SARS 病毒一樣,都是 ACE2 病毒結合受體,這一結論有助於測試 候選受體抑制劑就是否能夠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圖片來源:石正麗文章 Figure
期待科學界的更多關注
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研究能完全明確造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宿主,但可以肯定的是,食用野味、接觸野生動物的行為,依然在野生動物病毒傳播至人類社會中扮演者「元兇」。
追蹤禍首在有序的鋪展,與之並行的是關注疾病。
1 月 24 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 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在感染的人體內被檢測到,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攤位也分離了出來, 這說明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應該是證據確鑿的」 。
同日,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推出「冠狀病毒」專題,通過 2 篇研究論文以及評論文章,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研究予以關注。 其中一篇研究指出, 2019-nCoV 很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另一篇研究的作者,來自香港大學的 Dr. Rosana Wing-Shan Poon 則表示:「SARS 的爆發是從動物傳人(由動物到人類傳播) 開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所有野生動物肉類交易都應受到更好的監管,以終止這種潛在的傳播途徑。」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起轉歸結,我們似乎是研究出了一些結果,可留待更多的仍是未知。
蛇還是蝙蝠?是什麼蝙蝠?目前仍然沒有明確的結論。
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醫者逆行堅守,科學也在前行溯源。 我們相信,科學在前行。 (責任編輯:gyouza)
# 我是醫生,我在一線 #
話題徵稿持續進行中
丁香園現面向所有讀者徵稿。
所有身在疫情一線的同行們,我們希望能夠徵集你親身經歷的、你身邊發生的那些來自疫情一線的故事。你們的聲音值得被聽見,你們的身影值得被看見。
此次徵稿形式不限:文字、圖片(原創拍攝)、視頻(原創錄製)形式都歡迎。
註:請務必保證投稿內容的真實性,不造謠,不傳謠。
投稿方式:
1. 丁香園投稿郵箱: tougao@dxy.cn
2. 直接在微博 @丁香園 ,或給發送微博私信
3.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在線上傳圖片/文字。
丁香園期待你的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