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麼就戒不掉這口「野味」?

2020-11-25 騰訊網

「武漢的事情我知道,可能只是衛生不好而已,我們都吃了幾年了,正規的。」這家美食城的廚師對記者的擔心不以為意:「我們年會可能也會吃。」

文7190字,閱讀約需14分鐘

▲海鮮市場店主派發的名片註明出售野生動物種類。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攝

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王飛翔 劉經宇 張靜雅 韓茹雪 周世玲 編輯 李明王洪春

武漢疫情持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自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並且病毒存在變異的可能,疫情有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分析稱,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目前,華南野生動物批發市場已經在1月1日休市整治,禁止人員進出並進行嚴格消毒。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當地不少「野味館」已經停業,但也有商家邀請顧客正月後再來。

新京報記者追蹤野生動物售賣及食用產業鏈發現,大量跨區域的非法交易仍然存在。廣東省佛山市一處海鮮市場內,也暗藏「野味街」,外地收購後運至市場出售,甚至可以提供訂貨、宰殺、加工一條龍服務。

▲國家衛健委:武漢禁止活禽銷售 嚴禁野生動物和活禽進入。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

武漢多家野味館被封 有商家稱等正月後

「沒有了,沒有了。」當問起野味,店主王強(化名)趕緊截住記者話頭。他在武漢起義門生鮮市場一家禽類檔口經營多年。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一紙封條提前20天結束了他的春節生意。

附近多家檔口老闆告訴記者,在起義門生鮮市場經營野味的有包括王強在內的三家店。1月22日下午,記者看到這三家店在市場最後排,位置相對隱蔽,門上均已貼上暫停經營的封條。

「以前他們這裡可以買到野豬肉、野兔、野刺蝟和蛇肉等野味,都是偷偷地賣,疫情出現以後就不讓幹了。」旁邊一家店鋪的老闆說。其中一家店鋪裡,還可以看到大堆的鐵籠子用布遮擋著。一家「野味王」的老闆也表示,「年前沒有貨,我們已經回老家了」。

2012年,武漢森林公安曾在起義門生鮮市場查獲一批野生動物,包括99隻活刺蝟、30隻活鷓鴣、2隻冰凍鱷魚掌、2隻冰凍梅花鹿和1頭野豬。據店主供述,刺蝟來自外省農民捕獲,其他野生動物則是在華南海鮮市場批發的。

但在另一家經營鵪鶉蛋的檔口,一位老闆表示自己有野雞和野鴨,「28塊一隻」。「鴨子是洪湖的,野雞是山上捉的」。記者在冰櫃裡看到數量不多的凍體野雞和野鴨。「你再來晚一點就沒有了,3點市場就要清理,所有店鋪都要關」。

1月21日,湖北省林業局發布消息稱,武漢市森林公安局共抽查6個野生動物養殖場所和8家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均未發現有野生動物、野活禽交易。1月22日,國家衛健委表示,將嚴格武漢農貿市場管理,禁止活禽銷售,嚴禁野生動物和活禽進武漢市。

在武漢白沙洲上的幾家農莊經營者也告訴記者,今年取消了年夜飯,農莊提前歇業。「你要吃野味也可以,不過得等正月過後再來。」一家名為鄉村野味館的經營者林澤強(化名)說。

據他介紹,往年每到春節就是野味熱銷的時候,年夜飯都要提前訂,但今年「查得太嚴」。該店經營的野味小到野生斑鳩、野兔,大到野豬肉、穿山甲都有。「我們這種是從黃陂山區運過來的,絕對的野味。」林澤強說。每桌野味菜價格不等,有一兩千的,也有上萬元的。

▲多家私售「野味」的店鋪表面上為水產店鋪。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攝

━━━━━

佛山海鮮檔口偷賣果子狸、豬獾等

事實上,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野生動物的私售、食用「地下」產業鏈形成已久。在武漢疫情持續的當下,仍有不法商販提供「一條龍服務」。

1月22日中午,佛山氣溫接近25攝氏度。佛山海寶灣水產市場裡除了海鮮的腥味,還有濃烈的禽類氣味。

雖近年關,但這家佛山最大的水產交易市場依然熙攘,批量採購的酒家、手挽大袋的散客來往問價。

海鮮市場的外衣下,藏著一條隱秘的野味街。隨口詢問幾句,就有店家把記者指往市場東門的一排店鋪,平時,這裡至少有5家店鋪售賣各式「野味」。記者看到,這幾家店鋪中兩家店鋪招牌是水產店,一家店鋪是農副產品店。但不難發現,有些店內堆著不少沾滿動物糞便的鐵籠子。

記者問起「野味」,一位正在剝雞毛的店主連連擺手,警惕地審視記者及周邊環境,之後又小聲告訴記者,「(正月)十五以後給我打電話。」

弘記農副產品店則不避諱自己的野味生意。店鋪門口擺著六七個鐵籠,裡面擠滿活的雞、鵝、鴨、鴿子等,店裡地面溼滑難行,禽類的異味混雜在溼悶的空氣裡,剛用完的菜刀被扔在地板上。老闆身上沾著雞毛,與幾名店員在門口給雞去毛。

老闆告訴記者,過年期間「野味」查得嚴,價也高。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老闆同意帶記者「看貨」。

「你運氣好,我車上就有。我準備運走的。」店鋪外停車場一輛銀色小麵包車旁,老闆掃了一眼周圍後,打開車廂。一陣濃烈的動物排洩物味撲來。這輛8座的麵包車車廂裡,塞了兩個1米見方的鐵籠,其中一個鐵籠裡有3隻活土撥鼠,另一個關著1隻活豬獾。兩個鐵籠裡都放著碟子,碟子上是生雞肉,車內滿是糞便。

老闆說,這兩種野味都是野生動物,從寧夏和甘肅運來,用麵包車拉到市場賣,由於沒進食,看起來都呆呆的。至於具體來源,老闆拒絕透露。除了這些,老闆稱還有野生的樹熊和東北狸。

「豬獾重約15斤,每斤80元;土撥鼠重約12斤,每斤75元。如果買,我可以幫忙宰殺,加工費每斤25元。」

國記店鋪位於東門側面,除了約20平米的一層店面外,有階梯可直上2層空間。「不是過年的話,平時還是有的。」國記店鋪老闆向二樓方向努努嘴。二樓階梯靠牆存放著約10個空的鐵籠。

國記老闆告訴新京報記者,店鋪開業5年,平時主要銷售活禽類,也銷售養殖的水律蛇以及蛇酒,但有食客來問的話,也有些「野味」存貨,「果子狸、白面狸賣得最多,山豬、竹鼠、黃猄,你要我都可以給你調。」

他稱賣「野味」得偷著幹,「市場有監管人員定期來查,今早(1月22日)才來過,所以我們一般不放店裡。」

▲店主麵包車後藏有野生豬獾和土撥鼠。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攝

━━━━━

運輸、宰殺、加工形成產業鏈

這家市場的地下野味生意,早已形成一條從訂貨、運輸、宰殺到加工的一條龍產業鏈。

一名常年往返佛山和廣州的的士司機告訴記者,早些年廣東地區確實有吃野味的習慣,但近年廣州中心城區打擊野生動物售賣的力度很大,加上非典後市民也更加意識到風險,現在售賣野味的地點散落到更偏遠的地方,比如佛山、白雲等。有賣野味的店鋪為防公安部門查處,只做熟客生意。

國記老闆介紹,他們的貨源來自廣西玉樹,從當地農戶處收購,需要提前至少一天訂貨。「你要什麼,我給你運過來,我們店裡就可以幫你宰好處理好,給旁邊飯店做就行了。」

在其報價裡,果子狸每隻從七八斤到十五斤都有,目前售價為每斤175元;白面狸每隻約兩斤,售價每斤170元,免費宰殺。由於肉質好,果子狸一直最受食客青睞,「我自己都有吃」。

國記店鋪300米外,多家海鮮飯店招牌顯眼。然而記者了解後發現,這些飯店也常年幫海鮮市場的顧客加工野味。

一家海鮮美食城的廚師告訴記者,每斤175元的果子狸「買貴了」,屬於「過年價」。其稱,美食城員工也會在市場買野味來吃,平日果子狸售價約為每斤135元,「過年嘛,又有武漢那事,比平時貴40塊左右。」

新京報記者在海寶灣水產市場裡發現,市場內有6家海鮮餐廳,其中3家餐廳明確表示,可以提供宰殺或加工「野味」服務,加工費不一。

美食城一位經理介紹,為圖方便,從海鮮市場裡購買「野味」到店裡加工,是很多食客都會選擇的方式。顧客帶來的「野味」,美食城收取每斤20元的加工費,在廚房宰殺烹飪。

對於野味的種類和來源,經理表示,沒有限制,若是較大的「野味」,需要提前幾個小時交給廚房處理。

另一家海鮮飯店則對「野味」加工謹慎許多。老闆稱,他們不接野生動物的宰殺單子,只負責烹飪,「我們也要考慮自己的安全。」她表示,武漢疫情出現後,平日每斤28元的加工費,已經上調到每斤31元。

「武漢的事情我知道,可能只是衛生不好而已,我們都吃了幾年了,正規的。」這家美食城的廚師對記者的擔心不以為意:「我們年會可能也會吃。」

武漢疫情似乎並沒有引起這些野味店的擔憂。

在一家同樣主打蛇肉及蛇酒製品銷售的店鋪裡,一位店主正持刀剖開一條蛇的腹部,用刀背刮出蛇骨。約十五平方米的店面中間,橫放著一張桌子,桌上的砧板有血滴落地面,腥味刺鼻。正忙著宰殺的店主不戴口罩,與顧客閒聊。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店員直接在店內處理野味,也沒人佩戴口罩,還有人站在邊上觀看。

國記老闆坦言,自己也知道武漢的事情,「也會有擔心,但有人來買來吃,錢還是要賺的。」

▲海鮮市場內多家餐廳提供「野味」宰殺烹飪服務。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攝

━━━━━

網絡群組野味交易信息密集

除了線下交易,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一些網絡平臺上,野味交易信息也十分密集。

記者以關鍵詞「野味」檢索某網購平臺後,出現上百條結果。大多以「野味」「純天然」「正宗山貨」為宣傳標語,動物種類包括果子狸、竹鼠、娃娃魚、梅花鹿、鴕鳥、孔雀等。展示圖頭圖大多為一張動物在戶外的照片,下面寫著帶有「野味」的標語,後面幾張圖片則是剝皮切肉後的照片。在購買評價中,買過的網友留言稱,非常新鮮,純正野味。記者詢問多名商家,商品是否「純野生,非養殖」時,商家未予回復。

其中一家名為「悠果淘旗艦店」的商家,經營著包括「果子狸」在內的眾多野味,但其營業執照上並無與「野生動物」相關的經營範圍。

1月22日晚上,記者再次打開此網購平臺時,發現販賣的果子狸、竹鼠等野生動物均「已下架」,至於下架原因,截至發稿,商家未予回復。

在某貼吧中也存在眾多野生動物交易信息。竹鼠銷售吧中,多名網友發帖提供「野生竹鼠」。果子狸吧中,大量「吧友」進行果子狸的交易活動,發文「收購果子狸」,徵求誘捕野生果子狸的方法。

此外,記者在QQ群搜索「野味」關鍵詞後,彈出幾十個「野味交流群」。群裡交流著野生動物販賣信息,包括果子狸、鱷魚、孔雀等。也有餐館老闆在群裡尋找野味供貨商。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漢疫情,另一群友回復「該吃吃該喝喝,小小肺炎能奈何」。

其中一個賣野味的商家告訴記者,一年中的10月份到年前是野味銷量最高的時候,過年期間買野味的人最多,「這幾個月做得好的話,一年都不用愁。」他稱,野味的進貨源主要集中在當地的農貿市場,「不方便給你貨源的聯繫方式,必須有熟人帶你過去買。」

提及賣野生動物的開店手續辦理問題,該名商家稱,「防疫手續非常複雜,要找大型養殖場『合作』一下,他們會幫你提供各種證件,再找相關部門備個案就行。」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楊先生稱,很多販賣野味的商戶雖然持有《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但往往會超範圍經營以及私自捕獵野生動物,「許可證上允許售賣的動物就擺在明面上,其他不允許的會藏起來偷偷地賣。」他稱,即便是從正規養殖場引進的動物也可能是野生的。由於養殖成本高,難度大,野生與養殖區別不明顯,所以很多養殖場裡的動物也是從野外偷抓過來的。

楊先生稱,出售的動物需要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而現在很多市面上售賣的「野味」並不具備此證明,「很難判斷這些售賣的動物是不是野生的以及是否攜帶病菌。」

▲店主現場宰殺蛇類,顧客靠近觀看未做防護措施。新京報記者 劉浩南 攝

━━━━━

監管缺失致非法交易猖獗

1月22日,國內多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呼籲民眾不要再隨便吃野生動物。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表示,近年來,綠髮會及志願者,在全國範圍內發現大量的野生動物走私買賣非法獵捕的案例,其中很多出售野生動物的商家,都持有當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核准證》。以此次華南海鮮市場旁被曝光的「大眾畜牧野味」為例,「從網上的圖片看,他們的價目單裡面有100多種野生動物,但是國家允許經營的野生動物,只有五六十種,所以他們這是嚴重的違法經營。」

周晉峰表示,國內相關部門在頒發核准證時,存在基礎條件有限,標準核驗不足,以及監管缺失三個問題。所以很多的持證經營者都是存在問題的,最常見的就是超範圍經營,或者出售走私野生動物。

1月20日,「讓候鳥飛」還通過微信公號發文指出,讓候鳥飛組織的志願者,5天時間內,在浙江舉報了10個手持《浙江省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核准證》的商販,均存在長期、公開非法收購、出售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和人工養殖的動物有很大不同,它們在野外是有交流的,會互相傳染,所以攜帶的病菌數量很大,有些病菌對動物沒有影響,但是一旦傳染給人,就會有危險。」周晉峰說。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曾在2003年參與「非典」野生動物溯源,並最終與課題組一起指出SARS病毒的源頭是蝙蝠,主要鎖定在中華菊頭蝠等種類上。

張勁碩說,病毒和宿主之間本身就有協同進化的關係,病毒依賴細胞生存,宿主死了,病毒也無法繼續繁衍。但是人類打破了這個界限,把本不屬於我們的病毒引入到我們的身體,病毒在新的環境下變異、進化,形成新的類型,甚至新種,然後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北京急救中心醫生劉揚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能夠吃得到的野生動物,基本上都是非法所得,沒有經過國家標準的檢驗檢疫程序,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劉揚稱,野生動物身上大多有某些特殊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

此外,一些細菌、病毒、寄生蟲在野生動物體內並不會產生很大影響或者影響生命,但一旦這種細菌、寄生蟲進入人體後,就會引起嚴重的疾病,很多更是不可治癒的。他稱,野生動物與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種,如果野生動物身上攜帶此類病毒,又沒有經過檢測,烹飪時沒有完全殺死病毒,人吃下去後很容易染病。

1月22日,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骨幹、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業富告訴記者,人感染病毒的風險來自於宰殺野味過程中,動物攜帶的病毒會傳染到接觸人身上。

━━━━━

觀點

有些人怎麼就戒不掉這口「野味」?

近期,隨著新型肺炎疫情擴展,「病毒源頭」「野生動物」「野味」成了關注熱點。對此,鍾南山院士也指出:「目前,對於病毒的源頭是什麼動物,我們還不清楚。但通過初步的流行病學分析,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竹鼠、獾。」而其他一些專家在針對疫情傳播接受採訪時,也多次提及「野生動物」與「野味」。這些信息都集中指向了一點: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與野生動物有關。

與此同時,一張「大眾畜牧野味」的價目表刷爆網絡,顯示被售賣的「野味」包括活孔雀、活鱷魚、果子狸等,還標明能「活殺現宰」。而這家店正位於這場風暴的中心——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附近。疫情發源地「野味」生意的存在,也暗合了很多人對病毒來源的想像。

查到SARS病毒源頭,花了近10年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的途徑,不是野生動物侵入人類環境造成的意外接觸,而是因為「野味」。

「野味」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中國對「野味」的飼養、運輸方式,不僅製造與增加了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的機會,而且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在較小空間內蓄養,各種原本烈度低、傳染性不強的病毒得以在不同物種間傳播、變異,最終就可能演變成可以傳染給人類的惡性病毒。

野生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類,造成嚴重疫情,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而最近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2003年的SARS疫情。

基於目前信息,可以確認的是,與舟山蝙蝠冠狀病毒基因最接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不是一種病毒,但相似度非常高。所以,當疫情開始擴大,人們不能不首先想到SARS。

SARS病毒源頭是中華菊頭蝠,SARS的「祖先」曾在自然狀態下攜帶於野生中華菊頭蝠身上,而其最終傳染到人類,是它找到了新的中間宿主果子狸,並很可能在後者身上發生變異,成為可以傳染給人類的「超級病毒」。

對SARS源頭和中間宿主的研究,在SARS暴發期間沒能找到答案,而是差不多10年後才最終大體論定。但也很難說中華菊頭蝠和果子狸誰是「罪魁禍首」,誰是無辜「替罪羊」,但換個角度來說,即便果子狸身上有SARS病毒或其變體,如果人類沒有「招惹」它,與之保持距離,自然也就相安無事。

「野味」是病毒傳播最關鍵一環

事實當然沒這麼發展。這也就使專家們談及「野生動物」和「野味」時,有了不同意涵。其中「野味」指向的是人類某種飲食習慣及相關行為。沒有這種行為,就不會完成病毒傳播鏈條的最關鍵一環。

SARS時期找到這一環,是專家調查發現,最早病例大多和野生動物有接觸史,因此瞄準廣東野生動物市場,並很快在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檢測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樣的病毒。

「野生動物市場」,當然就是販賣「野味」的。而武漢也正好有這麼一個「野味市場」——鍾南山在接受採訪中明確指出:「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發源地,來自武漢的那處海鮮市場,我們在現場看,相當多(賣)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

病原體接近,可能有近似的宿主,存在同樣的「野味市場」,邏輯鏈條已相當完整。那個「倒黴」的中間宿主到底是果子狸,還是竹鼠或獾,或者其他某種待宰的動物,已不重要了。

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傳染給人類,並造成嚴重疫情,本是小概率事件,但野味市場的長期存在,使其成為幾乎必然發生的大概率事件——只要野味市場還存在,某種類似SARS的病毒造成新的疫情,就是隨時會被放出盒子的魔鬼。這一點,我們在2003年曾有過痛苦感受,卻仍未能讓我們下定決心把人類親手打造的傳播鏈條斬斷。

國人對「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傳統以及中醫藥文化影響等多方面原因。與此同時,據估算,中國地下野味市場規模已達上百億,這或許是其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經濟損失動輒數千億,生命的代價更是無法衡量。

在2003年SARS疫情後,中國野生動物市場的管控力度在短時間內曾大幅提升。不過現在來看,這種提升顯然沒能達到制止下一次疫情發生的要求。

非法野味市場一直存在的現狀,恐怕不僅需要一次預料中的、雷厲風行的整頓,也需要在立法、執法機制設計上做出相應改進。

文/宋金波(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闢謠:貓狗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罪魁禍首?不,其實是人們貪嘴吃野味
    謠言內容如下:「據最新研究發現,此次新型肺炎病毒傳播途徑是華南海鮮市場進口的豺-一種犬科動物攜帶的病毒,然後傳給了附近的狗,再由狗傳播給狗,狗在傳播給人。帶這種病毒的狗狗周圍30米以內都屬高風險傳染區」。當花姐看到這個謠言,真的不得不佩服造謠者,說的真的很全面,從源頭到傳播途逕到如何預防,思維邏輯真的強。自編自導,完全詮釋了睜眼睛說瞎話這個俗語。
  • 武漢野味店菜單曝光:活殺現宰竹鼠、孔雀、果子狸,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店菜單曝光:活殺現宰竹鼠、孔雀、果子狸,市場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
  • 別吃野味了,真的會死!
    /寫在最後/ 從去年12月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到今天,全國抗擊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距離上一次的「非典型肺炎」,僅僅17年。
  • 從伊波拉到武漢肺炎,失控的「野味」
    嘔吐袋裡的嘔吐物看起來有些不尋常——它們不像是尋常的消化剩餘物,而是沾有黑色斑塊的紅色粘液。與其說他是在嘔吐,不如說是有什麼東西在瘋狂地鑽出他的身體。他沒能撐到走下飛機,「炸彈」就爆炸了。「炸彈」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伊波拉病毒。
  • 2019-nCoV病毒肺炎的家庭聚集性傳染,表明其存在人傳人特徵
    到武漢旅遊的6名家庭成員中,有5人被確認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此外,一名沒有前往武漢的家庭成員在與四名家庭成員接觸數天後感染了該病毒。家庭成員中沒有人與武漢市場或動物有過接觸,不過有兩人曾到過武漢的一家醫院。5名家庭成員(36-66歲)在暴露3-6天後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症狀或腹瀉,或上述症狀的組合。症狀出現後6-10天到我院(深圳港大醫院)就診。
  • 武漢市場野味菜單曝光:活殺竹鼠、孔雀、果子狸 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自去年12月31日武漢首次通報首例新型肺炎以來,21天後全國已確診217例病例。據媒體報導,本次現身武漢的首例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症狀的患者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這兩天,網上流傳出一張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裡名為「大眾畜牧野味」店的菜單,顯示有活狗狸獾、活豬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動物。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那麼第一個感染愛滋病的人,他到底對猩猩做了什麼不可描述之事。首先我們需要講的是一個概率問題,就像要同時滿足傳染性疾病流行得需要多個條件。以吃野味為例,吃野味暴發疫情是這樣的,人首先遇到一個帶有某種病毒的野生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檢驗檢疫,這是傳染源,這是一個概率。
  •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確認:作死的人,求求你們不要再作孽了!
    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8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969人,尚有4928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最近這兩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疫情爆發後,口罩搶購一空,人人自危。來勢洶洶的病毒,仍在蔓延,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必須重視,那就是,最關鍵的傳染源,究竟在哪兒?大家都知道,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在武漢。
  • 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頭並非海鮮!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近日,武漢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最早發現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更處於風口浪尖,對於水產人而言,好消息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來看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像竹鼠、獾這一類可能性比較大」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報導!它與非典(SARS)關係震驚,竟是同一家族
    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目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2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專家:老年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必知這幾件事
    人民網西安1月28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峰期,每日新發病例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月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4億,佔到了總人口的17.9%。面對今年如此重大及突發的疫情,老年人如何做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減少感染的發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每經記者:李可愚 李 彪 每經編輯:陳 旭「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鍾南山在節目中表示,此次疫情主要集中在武漢的兩個區,而這兩個區都有比較大的海鮮市場,這裡的交易品種不光是海鮮,還包括野味。經過初步的流行病學分析,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有較大的可能性。
  • 野味又貴又多病毒細菌,為何還是有人管不住嘴?
    至2月3日,已20438人確診新型肺炎、171329人在接受醫學觀察.。。病例不斷增加,我們該對野味說「不」了。資料圖:果蝠。  「禍從口出」  1月27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態勢進展和風險評估報告》,稱病毒可能於2019年12月初經由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某種野生動物外溢及其市場環境汙染感染人。
  • 新型肺炎死亡人數超過SARS, 兒童孕婦是易感人群
    今天新冠病毒肺炎的全國確診人數單日增幅又創新高,達到2827人,單日增幅19.6%總計全國確診人數已經高達17238人;全國疑似病例21558人,單日增加2014人;死亡人數361人, 已經超過了非典SARS期間全國的死亡人數。
  • 野味和人類文明
    大吃貨袁枚也以食到「味絕倫」的黃羊肉為榮。近至民國,「東北王」北洋軍閥張作霖愛吃老虎肉,對野味的追求不亞於其野性和野心。「得意樓」廚師長趙連壁親自精烹張作霖鍾愛的虎饌 「虎肉燒鮮筍」、「虎肉丸子燒雪裡蕻」、「薑絲虎肉炒鮮筍」、「虎肉燉蘿蔔塊」等,以饗大帥之口。至於水草豐美、「飯稻羹魚」的江南Feinschmecker,尤喜昆蟲和爬行動物。
  •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究竟是哪種野味帶來的災難?
    本文作者:劉漫從 SARS 到 MERS,都與野味有關非典 SARS 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 MERS 冠狀病毒肆虐的流竄中,有著果子狸、蝙蝠、單峰駱駝等野生動物的身影。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這個華中地區最大的海鮮市場,作為疫情最早的起源地,它的名字在 2019 年末因為不明原因肺炎廣為流傳,華南海鮮市場關停後,有記者暗訪發現,種類豐富的野味菜單、混雜的野生動物、不缺的客戶群體,都坐實了市場內賣野味的信息——這一信息表明,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有可能也和野生動物的傳播有關。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問答:需要拒收武漢來的快遞嗎?
    確認了新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 | 央視新聞截圖 有些疾病不會「人傳人」,比如破傷風,感染者都是被環境中的芽孢感染的。就像流感那樣,一個傳染仨,這仨又傳染八,這八再傳染二十…… 這就是現在最需要防範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最壞的情況,需要每個人的配合。 為什麼感染了很多醫務人員? 根據目前通報,武漢市共有15名醫務人員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為疑似病例。
  • 國家正式確定「野味」的英文翻譯,想不到竟是這個詞!
    前天我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說《人民日報》吐槽當下這種傳染病的名字太長,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 新型病毒,來源極可能是這種「野味」!看完文章,你還想吃它嗎?
    最近人們都在關注兩件大事:回家過年和新型病毒肺炎的疫情。大家還記不記得十七年前的非典型性肺炎?3、糖蛋白尖峰內的同源重組可能有助於從蛇到人的跨物種傳播。必須說明的是,這篇論文的結論並不是完全確定的。SARS與最近爆發的病毒,兩種從動物原始宿主菊頭蝠傳給人都經歷了中間宿主,SARS是果子狸,而此次北大等機構的論文結論中的中間宿主,是蛇。此外,論文中也沒能直接證明,蛇體內存在並繁殖該種病毒,並且從中提取後具有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