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究竟能傳播什麼病毒?

2021-01-13 騰訊網

作者 | 五次方

之前談到了錘頭果蝠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實際上不太準確。早期人們曾認為錘頭果蝠是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但最近的研究未能在其體內檢出伊波拉病毒的RNA。科學就是這麼慫,有一分證據就只敢說一分話,此事只能暫時存疑。

埃及果蝠(不確定)

當然,蝙蝠不是浪得虛名,不傳播伊波拉它總得傳播點兒啥。比如,和伊波拉病毒一樣同屬絲狀病毒的馬爾堡(Marburg)病毒,就可能是由埃及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傳播的。埃及果蝠被認為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者主要涉及烏幹達的礦工和參觀洞穴的遊客。此病毒極為兇險,比伊波拉病毒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感染之後死亡率高達90%。

還有亨德拉病毒(Hendra)尼帕病毒(Nipah),這兩種病毒都屬於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罪魁禍首都是蝙蝠,馬和豬是二傳手。前者於1994年在澳洲亞首次逞兇,馬吃了被蝙蝠尿液汙染的草,然後傳染給人,致7人患病4人死亡;後者於1998年爆發於馬來西亞,共265個病例105人死亡,原因是豬吃了被果蝠汙染後掉落的水果,人之所以患病,也是和豬密切接觸所致。p.s. 馬來西亞是穆斯林國家,也照樣有養豬的。

中華菊頭蝠

前述三種病毒距離我們很遠,說起來也沒啥感覺,但提到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冠狀病毒SARS-CoV)就多少都有點兒肝顫了,這傢伙就是「非典」病原體,2002年始於我國,共造成全球8000多病例,接近800人死亡。根據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的研究,最後追根溯源到雲南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sinicus,中間宿主疑為果子狸/Paguma larvata(或貉),但云南當地卻一個非典病例都沒有。嗯,可惜這回雲南沒那麼幸運。

蝙蝠還能傳播可致狂犬病的麗沙病毒(Lyssavirus),有13種該屬病毒已在蝙蝠身上找到,其中包括經典狂犬病病毒(RABV)。蝙蝠並不會隨身攜帶狂犬病毒,它只是和其它哺乳動物一樣會感染狂犬病,發病後咬傷人畜即可能傳染,最終本身也會病亡。傳播狂犬病的蝙蝠以分布在美洲的三種吸血蝙蝠為主,蝙蝠狂犬病在中美洲最為流行,不過這不意味著其它(地區的)蝙蝠就是安全的,北美洲的食蟲蝙蝠等其他蝙蝠每年也能零星整死幾個。

白腹管鼻蝠,基本上看不清啥

吉林省曾經報告過兩例高度疑似蝙蝠傳染狂犬病的病例,可靠性在90%以上。軍事醫學科學院扈榮良教授根據這兩個病例的線索,開展相關研究並最終在東北常見蝙蝠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中分離到新型狂犬病毒----伊爾庫特Irkut)病毒。不必驚慌,現有的狂犬病毒疫苗可以用來對付。而且,在整個東半球,蝙蝠傳播狂犬病的病例極為罕見,絕大多數還是狗介導的。人蝠殊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邂逅的機會並不太多。

過去能從蝙蝠身上傳染給人類的病毒大概就這麼多,其它的均無確鑿證據(包括引起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這幾種病毒的傳播,和吃「野味」直接有關的恐怕只有「非典」,另外幾種和吃沒啥關係。然而,倘若人們不去深入地下洞穴,一不小心闖入蝙蝠的老巢,恐怕感染不了馬爾堡病毒;假設馬棚豬圈距離蝙蝠領地遠一點,大概也不會招惹亨尼帕病毒。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人們沒有拿捏好與野生動物相處的邊界,偶然中有必然。

目前「新冠病毒」的源頭基本鎖定了某種蝙蝠,以至於「武漢人吃蝙蝠導致新冠」這種輕率說辭四處泛濫,但武漢人根本不可能愛吃蝙蝠,真正嗜食蝙蝠的某些蕞爾小邦好像也從來沒因此惹事,你上哪說理去?應該是病毒偶然感染了某種被當做「野味」的中間宿主,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突襲人類,這本是小概率事件,可它居然就發生了,而且傳染能力強悍更勝非典。回看最初,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大概都沒料到今天這種極為被動的局面。

不得不承認,這回真比非典損失慘重多了。痛定思痛,以後離野生動物遠一點總是沒錯的,對於已有成熟養殖產業的「野生動物」,宜禁止活體交易,並進一步規範養殖、屠宰和檢疫。經此一疫,如果能有向好的改變,也算對得起武漢、湖北乃至於全國人民的巨大犧牲。

本文轉載自「五次方物語」微信公眾號,有部分刪節

-完-

相關焦點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我們先從國人最熟悉的「非典」事件說起,也算是當下最應景的回憶。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引來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調查過程中,研究者發現中央狐蝠、灰頭狐蝠、小紅狐蝠、眼鏡狐蝠等4種狐蝠體內存在亨德拉病毒的抗體。此後,又在一隻懷孕的灰頭狐蝠生殖道內分離到亨德拉病毒。雖然沒有發現這種病毒從狐蝠直接傳播給馬,但在實驗室的感染研究表明,可能是馬取食的牧草被攜帶病毒的狐蝠胎兒組織或胎水汙染導致病毒傳播。
  • 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而且蝙蝠還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類群,除了南北極全世界都能找到蝙蝠的蹤跡,甚至包括沙漠。這就意味著蝙蝠與更廣泛分布的人類接觸的概率相當大。另外,蝙蝠群居的習性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完美的環境,超高密度的親密群居讓病毒能夠快速地傳播。
  • PNAS:研究預測吸血蝙蝠狂犬病毒傳播
    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新研究顯示,科學家使用遺傳方法預測了吸血蝙蝠狂犬病毒(VBRV)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暴發。在拉丁美洲,VBRV會影響牲畜生產並且導致人類狂犬病暴發。儘管了解蝙蝠散布能預防病毒擴散,並有助於人們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但一直以來被感染蝙蝠的群體運動模式難以測量。
  • 什麼是RNA病毒?為何會通過蝙蝠傳播?研究員終於找到答案
    蝙蝠也是如此。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後,蝙蝠的祖先為了生存,也成功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成為了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而且蝙蝠並沒有翅膀,它們是用翼手完成飛翔的。在自然界中,蝙蝠是著名的移動病毒庫,很多動物都對蝙蝠敬而遠之,而且雖然蝙蝠的數量很多,與很多動物的生存區域重合,蝙蝠也沒有任何的天敵,即使是食物短缺的時候,也鮮少有動物肯去捕食蝙蝠。
  • 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的蝙蝠最怕什麼病菌嗎? 答案是白鼻綜合症(WNS),自2012年以來,這種病估計已造成超過670萬隻蝙蝠死亡,有11種蝙蝠甚至瀕臨滅絕。 那麼,究竟什麼是白鼻綜合症?
  • 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據全球蝙蝠病毒資料庫顯示,科學家在近兩百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超過四千一百種病毒。其中各類冠狀病毒超過500種,引發人畜共患病毒超過六十種,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
  • 如果人類消滅了蝙蝠,會發生什麼?病毒傳播更狂,生態穩定被破壞
    同時有些人好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幾百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對蝙蝠趕盡殺絕呢?也依然有人在問,吃野生動物的現象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等到現在才出現問題呢?實際上這兩個問題毫無關聯,但因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聯繫在一起,從而繼續引發公眾的思考,為什麼不把蝙蝠趕盡殺絕呢?如果你有看過蝙蝠真實面貌的照片,就會被其猙獰的樣子嚇到。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蝙蝠作為惟一一類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為了對抗飛翔造成的高代謝率、高氧化應激水平等諸多情況,其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功能及更強的免疫應答系統,所以蝙蝠在攜帶大量對於人類致命的病毒時,自身很少發病或者不發病。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 蝙蝠病毒
    荒山野嶺的,丟了手機還能找回來;我看你能找到個屍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告訴你啊,手機不但找回來了,而且在找尋手機的途中,我還拍到了幾張意想不到的圖片。」        「拍到什麼了?快說。」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根據科學家研究,世界上所有傳染病病毒都都能夠從蝙蝠身上提取到,例如:SARS、伊波拉、尼帕、HENDRA、馬爾堡等等,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毒的傳染病病毒。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雖然殭屍是虛構的,它們並沒有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不過現實中卻存在與殭屍類似的事物,它們也會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而蝙蝠便是其中典型。說到蝙蝠帶給人類的不良影響及危害,許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病毒,不管是流行於17年前的SARS病毒還是爆發於非洲的伊波拉病毒,又或者是席捲多國的新冠肺炎,都與蝙蝠脫不開干係。
  • 人類為何怕蝙蝠?吃蟲吸血偷水果,想方設法傳播病毒
    ,據科學家研究一隻蝙蝠一晚上最多能吃掉200多隻小害蟲,對於莊稼和果樹的正常生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殘渣裡面就帶有很多病毒,有時別的動物吃了這樣的殘渣或者食用了果蝠啃咬後剩餘的果子,就很有可能將果蝠身上帶有的病毒傳播到自己身上,從而造成新病毒在動物和人類間的流行。比如2003年的非典病毒,據說就和蝙蝠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而源頭也都與蝙蝠有關。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登上《柳為什麼總是蝙蝠?它究竟有什麼魔力?1,我帶100種病毒,但我不會感染正如上圖,蝙蝠最高能攜帶100多種病毒,被稱為自然界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飛行的病毒庫」。更神奇的是,自身卻不會被感染。這簡直是一種bug級的存在。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但為何能安然無恙?
    大家可能都會很好奇,為啥蝙蝠身上有那麼多的病毒,而它自己卻能安然無事呢?
  • Sci Rep:非洲出血熱病毒在多種非洲蝙蝠中廣泛傳播
    圖片來自:whyfiles.org2016年5月25日/生物谷BIOON/--科邁隆-剛果出血熱病毒(CCHFV),或者又叫非洲出血熱病毒,是一種由蜱傳播的高致病性病毒,可能引起人類的出血熱。由人類的出血熱案例,可以反映出蜱蟲的地理分布。近期,德國科學家證實,在非洲多地的蝙蝠中,都發現了大量個體攜帶了非洲出血熱病毒。
  • 新冠傳播錯怪了蝙蝠
    博爾加雷爾博士是法國研究機構農業研究發展中心(Cirad)的病毒追蹤者。他與辛巴威大學的同僚們合作,經常來到位於辛巴威的蝙蝠洞穴裡採集蝙蝠的樣本和糞便。在實驗室,這些科學家們對蝙蝠攜帶的各種病毒基因物質進行抽樣和排序。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在新型肺炎傳播的風險下,工作人員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敲開這些天來一直緊閉的居民大門。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不得不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安撫人心。 簡單說,妖魔化蝙蝠、甚至侵擾越冬蝙蝠,是此時此刻疫情陰雲之下最不該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