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2020-11-22 騰訊網

NEXTMIND

在不少人看來,蝙蝠是不祥的動物,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的蝙蝠最怕什麼病菌嗎?

答案是白鼻綜合症(WNS),自2012年以來,這種病估計已造成超過670萬隻蝙蝠死亡,有11種蝙蝠甚至瀕臨滅絕。

那麼,究竟什麼是白鼻綜合症?

這種疾病是由寄生在蝙蝠皮膚上的一種真菌——「破壞性假裸子菌」(下圖)引起的,目前還沒有任何治療方法或預防手段,它已經在北美地區殺死了超過90%的蝙蝠。

當蝙蝠感染這種真菌後,口鼻處會長出白色菌絲,隨著真菌侵襲部位擴大,最終導致死亡。

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這種真菌的傳染方式是通過身體接觸,而非通過空氣傳播,它很可能是由人類帶到北美的,因為蝙蝠通常不會在歐洲和北美之間遷徙。

同時,這種真菌可以存在於人的衣服上,因此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至今還沒有發現它會造成任何人類疾病。

公開資料顯示,破壞性假裸子菌是一種嗜冷菌,它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非常緩慢,可以生長在大約4攝氏度到20攝氏度之間,這個溫度與蝙蝠冬眠時的溫度相當,因此能加速傳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蝙蝠能百毒不侵?這幾種動物同樣對毒免疫,相當強悍
    最讓人豔羨的是,小說中有一種仙丹妙藥,只要吃下它,便會百毒不侵,任何毒物都無法傷害你半分。 在如今諸多病毒細菌肆行的年代,外出散心或辦事,一不小心便會感染病菌而生病。這還是小事,假如感染了一些致命的病毒,比如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等,那就算有後悔藥亦無濟於事。因此可知,一顆可解世間萬毒的藥物是多麼重要。
  • 如果人的體溫和蝙蝠一樣40度,會不會百毒不侵呢
    大家都知道蝙蝠也恆溫動物,體溫40度,身體攜帶無數細菌病毒,但任然翱翔於黑夜之中,安然無恙!可以說是百毒不侵!那麼人類是否可以這樣呢?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體溫的奧秘吧!蝙蝠體溫人類身體的體溫是由於從外界攝取足夠的物質,這些物質通過體內一系列反應,最後把物質轉化成了身體所需的能量,這個過程會產生熱量。簡而言之體溫就是身體吸收能量時產生的熱量。同時這些熱量維持著體內一系列反應。
  • 「毒王」蝙蝠為何攜帶多種致命病毒,卻能「百毒不侵」?
    作為最強「移動病毒庫」,蝙蝠攜帶了多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致命病毒,如伊波拉病毒(EBoV)、馬爾堡病毒(MV)、狂犬病毒(RV)、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以及我們正在攻克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等,它卻還能獨善其身。對於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蝙蝠「百毒不侵」的原因?
  • 清華等團隊從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發現新冠病毒抑制劑
    蝙蝠是「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它們為什麼攜帶大量病毒卻免受其害?人類是否可以從這裡尋求一條對付多種病毒的普適性思路?論文中提到,蝙蝠是伊波拉病毒、SARS-CoV、MERS-CoV、亨尼巴病毒屬和新冠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研究團隊試圖從蝙蝠基因組分析入手,使用領先的功能基因組學方法,系統地尋找病毒生命周期依賴的宿主因子,通過理解病毒-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來尋找新的抗病毒藥物靶點。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 蝙蝠身上有百種病毒,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這能怨誰?某些傻子非得往槍口撞!地球上有 961 種蝙蝠,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之一。 在幾百萬年前,蝙蝠真的變異了,它們的飛行特性導致了超高的新陳代謝率,天天渾身發燒40度,擱人身上,早特麼的燒成智障掛了,但它們不會,就像沒事人一樣過了五百萬年。這種超高的代謝率意味著,蝙蝠在進行著普通哺乳動物難以想像的細胞快速更新。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於是,家裡的老人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了一個偏方——吃蝙蝠能治好。至此,小男孩三天兩頭就得吃蝙蝠。農村地處偏僻,四面環山,蝙蝠居多,尤其是夏季黃昏時候。夕陽像個鹹蛋黃懸於西邊山頭,頭頂的半空總是划過幾隻黑黝黝的蝙蝠,村民只要是網了蝙蝠便會送到男孩家裡。家中老人去淨毛、爪和內臟,清蒸燉汁給男孩吃。
  • 平頭哥,連獅子都不放在眼裡,還百毒不侵?其實它被高估了!
    不過要像網上說的那樣,蜜獾連獅子都不放在眼裡, 可就有點過了,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就算蜜獾膽子再大,也沒用,在非洲草原上,體型比 蜜獾龐大的動物,有很多,比如說獅子、鬣狗、花豹等等,只要它們願意,花費點力氣, 收拾點蜜獾還是可以的,它們的牙齒和爪子難道還不比蜜獾的鋒利嗎?
  • 世界上最醜的動物,「屁股」仿佛長在了臉上,卻百毒不侵
    而除了確確實實的醜之外,白面粗尾猿還有個讓人們驚嘆不已的地方——百毒不侵。平時白面粗尾猿主要是喜歡吃水果、堅果或者一些昆蟲。但是如果有時候不小心吃到一些帶毒素的食物之後,也可以安然無恙。比如有人曾就看到白面粗尾猿吃完毒蛇之後,還可以繼續生活。毒蛇或者毒蘑菇對它們而言,和任何一樣食物相差無幾。
  • 不僅能穿過空隙,還能百毒不侵
    為了讓小夥伴們更好地了解遊戲中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動動小手關注一下。本期內容Minecraft中的洞穴蜘蛛,是一種比苦力怕還要強大的存在,出現時一般成群結隊,會讓玩家猝不及防。你對通過刷怪籠生成的洞穴蜘蛛了解多少?它們不僅能夠穿過空隙,而且還能百毒不侵。最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網易版帳號的誤封比較頻繁,為此有些MC玩家開始抱怨。
  • 自愈能力最強的三個星座,內心強大,以戰養戰,一直到百毒不侵
    同樣,這類人必然內心強大,他們最擅長以戰養戰,而一直到最後,甚至都能夠,達到百毒不侵的程度。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而到頭來,他們一直這樣去經歷,去以戰養戰,總會達到一種,百毒不侵的效果。 白羊座:似乎從來就沒有慫過 不可否認,至少讓人感覺上去,白羊座就從來不會缺少,一份強者的感受。而事實上,他們也必然是屬於,人群裡面的強者。他們的性格大多都相當的剛硬,充滿了熱血與骨氣。
  • 拜年就說「百毒不侵」,今年老廣過年熱詞「千篇一律」跟它有關
    「鼠年啥都好,身體健康,百毒不侵!」大年初一《老人報》一名副總編輯就在群裡拜年,緊接著大家發上來的互相拜年詞幾乎都「千篇一律」跟健康有關:「身體健康就是福」「大家平平安安度過難關」「身體健康就是擁有一切」……今年「老廣」們過年拜年詞,「身體健康「百毒不侵」成為大家互相祝福的高頻詞,比起以前的「恭喜發財」雖然有所不同,今年的拜年詞都是發自大家內心最真誠、最期望的祝福。
  • 平頭哥百毒不侵,毒蛇咬了睡一覺就好,學者:有的一睡就醒不來了
    平頭哥百毒不侵,毒蛇咬了睡一覺就好,學者:有的一睡就醒不來了因為無畏所以勇猛,今天要講的這位猛士就是堪稱非洲二哥的「平頭哥」。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平頭哥,可是卻並不知道它的學名叫蜜獾。甚至還有人說平頭哥百毒不侵,被毒蛇咬了,竟然睡一覺就能好,真是如此嗎?在一部紀錄片中,平頭哥勇猛對決眼鏡蛇,當時它處於劣勢,不小心被咬到了,可沒想到睡了兩個小時後竟然就醒了,然後接著吃。很多觀眾被平頭哥驚到了,覺得它百毒不侵。對此專家表示,它並非百毒不侵。
  • 每個自強不息的人,都曾無處可依;能百毒不侵的人,都曾傷痕累累
    賺錢,能治癒一切矯情,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一定要好好賺錢,人這一生能用金錢捍衛尊嚴的時候太多了!你弱的時候,壞人就多;這個世界的溫柔來自於你無比的強大!願你有接受一切的勇氣,也有改變自己的決心;一邊受傷,一邊自愈。所以,不要總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命運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被高估了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非洲草原上令人頭疼的一種動物,也就是蜜獾,這種動物吃毒蛇就像是吃辣條,難道他們自身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其實他們是被大家高估了。但是專家介紹,這並不是蜜獾的日常,雖然蜜獾本身是極具勇氣的動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自身具有百毒不侵的功能,經常食用毒蛇的話,還是會有很多蜜獾因此而中毒的。
  • 蝙蝠身有百「毒」,它自己怎麼沒事?
    ■最新發現與創新新華社坎培拉2月23日電 (記者徐海靜)蝙蝠是百餘種病毒的天然宿主,但它們並不會因此而染病,其原因何在?一項新研究發現,這或許與蝙蝠獨特的「全天候」免疫系統有關。這一特性未來有可能為人類所用,以更好地保護人類健康。有研究顯示,蝙蝠這種飛行哺乳動物很可能是多種病毒在自然界的最初宿主。
  • 為什麼蝙蝠病毒如此致命?原來練就了「百毒不侵」
    2月10,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蝙蝠對病毒的快速免疫反應可能會促使病毒更快地複製,當它接近不具有快速反應免疫系統的哺乳動物時(如人類),病毒將會造成致命的損害。
  • 空間文,她的空間有劇毒,種毒草靈氣練毒煙,空間修煉百毒不侵!
    空間文,她的空間有劇毒,種毒草靈氣練毒煙,空間修煉百毒不侵!新的一天大家好,歡迎大家再次來到小編的百家號,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四本空間小說,空間文,她的空間有劇毒,種毒草靈氣練毒煙,空間修煉百毒不侵!希望各位品貌非凡,英俊瀟灑,傾國傾城的小主們能夠喜愛,關注小編,從此不再書荒。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說到食人魚大家是不是都膽戰心驚啊,食人魚難道就是百毒不侵了嗎?食人魚的天敵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神秘的食人魚真相。
  • 平頭哥吃毒蛇就像吃辣條,真的百毒不侵嗎?其實它被高估了!
    首先,我們先從蜜獾的體型來看,蜜獾平均體長95釐米,體重在10千克左右,看起來確實沒啥戰鬥力,但是沒點實力是不可能的。蜜獾四肢的爪子和牙齒長而鋒利,還有著背甲般堅厚的皮膚,和一身粗糙光滑的皮毛,既厚實又有韌性,面對威脅時,會將自身的毛髮豎起並吼叫警告對方。如果不慎被咬,它可以通過靈活的扭動來掙脫對方的進攻,甚至能轉頭反咬對方一口。
  • 為什麼病毒攜帶者每次都是蝙蝠?這真不是蝙蝠的錯!
    人類史上,出現過很多危險病毒,如尼帕、亨德拉、伊波拉、馬爾堡、非典型肺炎等等,這些病毒都很可怕,其中伊波拉病毒能殺死90%的感染者,致命性極高。而冠狀病毒雖然達不到這麼高的致死率,但是其傳播速度很快。這些令人生畏的病毒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近50年內出現於人類身上的,並且有著共同的攜帶者—蝙蝠。雖然說蝙蝠是病毒的攜帶者,但是需要澄清一下的是這還真不是蝙蝠的錯。我們養的家禽牲畜甚至是我們自己肆意侵入蝙蝠棲息地才很大可能是導致近日疫情爆發和展開的主要原因,熱帶地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