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身有百「毒」,它自己怎麼沒事?

2020-12-04 環球網

■最新發現與創新

新華社坎培拉2月23日電 (記者徐海靜)蝙蝠是百餘種病毒的天然宿主,但它們並不會因此而染病,其原因何在?一項新研究發現,這或許與蝙蝠獨特的「全天候」免疫系統有關。這一特性未來有可能為人類所用,以更好地保護人類健康。

有研究顯示,蝙蝠這種飛行哺乳動物很可能是多種病毒在自然界的最初宿主。其中就包括近年來在全球多地引發疫情的「非典」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伊波拉病毒等,但蝙蝠自身卻從沒有受到這些病毒影響。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專家領導的這項新研究發現,蝙蝠「攜毒而不染毒」的關鍵可能在於,它們的免疫系統「全天候」運行。

該組織下屬澳大利亞動物健康實驗室研究人員米歇爾·貝克說,當我們的身體遇到病菌或病毒入侵時,會啟動一系列複雜的免疫保護反應。為弄清蝙蝠體內類似的免疫反應,研究小組重點研究了蝙蝠免疫系統中的幹擾素。幹擾素是細胞受到感染後首先產生的物質之一,具有抵禦病毒感染的作用。

結果發現,蝙蝠體內有三種幹擾素,僅為人類的四分之一。儘管數量不多,但蝙蝠的幹擾素「工作強度」更高。比如,即便沒有感染任何病毒,蝙蝠的Iα幹擾素也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24小時「待機」。

貝克說,對於其他哺乳動物來說,長期開啟免疫系統是危險的,比如可能使健康組織和細胞中毒,但蝙蝠的免疫系統「全天候」運行卻沒有帶來此類問題。如果能將蝙蝠免疫系統的這一特性加以利用,未來有可能幫助人類抵禦病毒,防控傳染病。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相關焦點

  • 因肺炎臭名遠揚的蝙蝠,有「百毒之王」之稱,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蝙蝠雖然會飛,但它可不是鳥類,和我們人類一樣,它也是哺乳動物,但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而眾所周知的是蝙蝠有「百毒之王」的稱號,它不僅長相恐怖,在很多傳說裡,是邪惡和醜陋的象徵。而在現實生活裡,其實蝙蝠也不被許多人所喜愛。
  • 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的蝙蝠最怕什麼病菌嗎? 答案是白鼻綜合症(WNS),自2012年以來,這種病估計已造成超過670萬隻蝙蝠死亡,有11種蝙蝠甚至瀕臨滅絕。 那麼,究竟什麼是白鼻綜合症?
  • 蝙蝠身上有百種病毒,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近些年,在人類群體傳播的傳染病大都來自蝙蝠等動物!特別是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的唯一空軍! 自身攜帶了一百多種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等。隨便一種在人身上適應突變,都有滅絕人類的能力!
  • 小小的蝙蝠怎麼會這麼「毒」?科學家:這是為了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這不禁令人奇怪,小小的蝙蝠怎麼會這麼「毒」?能夠攜帶大量病毒的蝙蝠早就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並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表明蝙蝠之所以這麼「毒」,其根本原因就是,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而言,蝙蝠的機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很弱,這種特性使得進入蝙蝠體內的病毒更加容易存活。那麼為什麼蝙蝠會有這種特性呢?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是為了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 為什麼蝙蝠能百毒不侵?這幾種動物同樣對毒免疫,相當強悍
    武俠小說中都有著各種奇奇怪怪的設定,比如主角意外掉下懸崖,便可習得絕世武功,打遍天下無敵手;會有一把絕世寶劍,削鐵如泥。最讓人豔羨的是,小說中有一種仙丹妙藥,只要吃下它,便會百毒不侵,任何毒物都無法傷害你半分。 在如今諸多病毒細菌肆行的年代,外出散心或辦事,一不小心便會感染病菌而生病。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稱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很多地方都把蝙蝠稱作「飛鼠」,除了一雙翅膀,蝙蝠和老鼠長得還是很像的,可以說蝙蝠就是老鼠多了一雙翅膀。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蝙蝠的身上有140多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可以傳播到人的身上,因此有的人又把蝙蝠稱之為「移動病毒庫」。有很多知名的病毒都是來源於蝙蝠,比如2002年-2003年起源於我國廣東的SARS病毒,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而蝙蝠才是最初的源頭。
  • 冷知識: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的病毒,但為什麼自己沒事?
    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病毒,但為什麼沒事呢?蝙蝠為了不給人類帶來困擾,調整了時差,還長得不像食材的模樣,但在今年蝙蝠還是上熱門了,聽傳言說是因為一月份的時候有蝙蝠被人抓去給燉了然後人類就感染了病毒。嗯...只是傳言而已。
  • 為什麼每次傳播病毒的都是蝙蝠?因為蝙蝠體內有一個火熱毒蠱!
    無疑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但它幾乎也是掃把星的代名詞,無論是在狂犬病毒還是伊波拉病毒,或者薩斯病毒,甚至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蝙蝠都是它們的源頭,似乎它是潘多拉魔盒中釋放出來的疾病代名詞,為什麼蝙蝠會那麼毒?而且自己那麼毒居然還沒事?
  • 如果人的體溫和蝙蝠一樣40度,會不會百毒不侵呢
    大家都知道蝙蝠也恆溫動物,體溫40度,身體攜帶無數細菌病毒,但任然翱翔於黑夜之中,安然無恙!可以說是百毒不侵!那麼人類是否可以這樣呢?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體溫的奧秘吧!獲得熱能的途徑有三種:第一種日常的食物中。食物通過消化系統吸收有機物與吸入的氧氣產生氧化反應釋放熱量;第二種血液循環流動產生熱量;第三種免疫統統對抗外部細菌病毒入侵產生熱能。
  • 「毒王」蝙蝠為何攜帶多種致命病毒,卻能「百毒不侵」?
    作為最強「移動病毒庫」,蝙蝠攜帶了多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致命病毒,如伊波拉病毒(EBoV)、馬爾堡病毒(MV)、狂犬病毒(RV)、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以及我們正在攻克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等,它卻還能獨善其身。對於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蝙蝠「百毒不侵」的原因?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使得蝙蝠這個已經沉寂很久的動物又一次曝光在聚光燈下,這個物種到底是從什麼動物進化來的,怎麼就渾身是病毒呢?蝙蝠的帶毒體質蝙蝠在大家印象中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所以和它接觸也相對較少,大家對這種毛茸茸、而且還會飛的動物,實在不太感冒,但你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蝙蝠這種動物實在是太牛逼了,簡直就是上帝的寵物!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如此看來,蝙蝠的其中一項藥用功效便是「治久咳上氣」,而支氣管炎的典型症狀為咳嗽明顯;咳痰、氣喘,反覆呼吸道感染。由此可見,蝙蝠不說是一劑藥用偏方,而確是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的。然而,即使蝙蝠藥用價值高,但是亦有副作用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沒有說一樣事物一定都是好的,或者是一無是處。
  • 清華等團隊從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發現新冠病毒抑制劑
    蝙蝠是「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它們為什麼攜帶大量病毒卻免受其害?人類是否可以從這裡尋求一條對付多種病毒的普適性思路?論文中提到,蝙蝠是伊波拉病毒、SARS-CoV、MERS-CoV、亨尼巴病毒屬和新冠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研究團隊試圖從蝙蝠基因組分析入手,使用領先的功能基因組學方法,系統地尋找病毒生命周期依賴的宿主因子,通過理解病毒-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來尋找新的抗病毒藥物靶點。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 蝙蝠究竟有多恐怖?
    蝙蝠翼手目動物的通稱,它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全世界總共有19科185屬962種,遍布於各大洲,除了兩極和海洋中個別島嶼以外,無論是沙漠還是雨林,高山還是平原,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在說明蝙蝠的那些令人喪氣的能力之前,我們先說說蝙蝠的好話,因為很多人知道蝙蝠帶毒能力一流後,就想除之而後快,但事實上蝙蝠是地球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
  • 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像是什麼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等等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最早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這樣看來的話,我們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這山海經也是大家所十分熟悉的一部著作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關於異獸的那些事兒吧。
  •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近一段時間,「野味」這兩個詞頻頻被人所提起,正是因為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才導致了這場目前還看不到結局的疫情。其實類似的教訓在十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是一些人好像對於野味有著特殊的喜好,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
  • 為什麼說蝙蝠堪比「萬毒之祖」,看完就知道蝙蝠有多毒了?
    在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後,一個動物又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那就是蝙蝠。近現代以來,蝙蝠身上攜帶了數種病毒都感染到了人類身上,例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mers病毒、sars病毒等。蝙蝠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天然的&34;。為什麼這麼說呢?
  • 攜帶130+病毒的蝙蝠,為什麼還活得很好?
    要捕殺蝙蝠嗎? 為什麼蝙蝠染病自己沒事?但是蝙蝠不一樣,它的DNA有極強的修復功能,常細胞因發燒受損也能快速修復,讓細胞仿佛「永生」(這種試圖「永生」的細胞在人類身上的體現是無限掠奪營養物質的癌細胞),是500W年前一次意外的進化成果。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開篇第一問,地球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
  • 山海經:耳鼠會飛,你猜它是不是蝙蝠?
    在丹燻山上有一個獸,長得像老鼠(由此可見記載之時就已經有老鼠的存在)樣子像鼠的同時卻長著兔頭和麋鹿的耳朵,如此可知前面的「狀如鼠」說的只能是它的身形或者皮毛了。這獸像狗一樣叫,看來聲音是比較洪亮的,用尾巴飛行或者像大多數鳥一樣以尾巴控制飛行方向,名字叫耳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