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2020-12-06 歷史的鋼圈

大家好哦,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的那些事兒。想必大家對於這山海經都是有著程度不一的了解吧!這《山海經》中其實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最為大家所口口相傳的遊戲的神話故事其實大多也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像是什麼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等等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最早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這樣看來的話,我們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這山海經也是大家所十分熟悉的一部著作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關於異獸的那些事兒吧。

其實這山海經中的所包含的內容和板塊都是有很多的,像是什麼人文、地理、神話這些,其實都是這部劇中的很是優秀的內容,那麼關於神獸、異獸這一塊呢,大家都是有著怎麼的了解呢?其實就算是到現在,影視劇也好、書籍也好,像什么九尾狐的、饕餮的神話故事,還是不絕於耳的,這些經典的藝術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在和山海經中的一位非常特殊的異獸,耳鼠。其實這耳鼠,顧名思義,就是耳朵有著特別之處的老鼠,那麼小編先給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耳鼠的基本信息吧!這耳鼠在山海經中是傳說中的異獸,長得是像鼠,但是卻有著兔子的頭,令人稱奇的是,這耳鼠的尾巴和其他的老鼠可就不太一樣了。耳鼠的尾巴是可以飛的!其說法始見於先秦。

在《山海經》中就這樣記載過:」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其實說的就是這耳熟的相貌,兔子頭老鼠身,而且聲音還特別的像野獸野狼那樣的聲音。其實大家通過這段簡單的描述就可以猜測的出來,這耳鼠雖然沒什麼蓋天的神力,但是卻又是一個十分受老百姓所喜愛的異獸。

為什麼小編會這樣說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這耳鼠是有著比較與眾不同的亮點的吧!這耳鼠可愛的外形和好動靈活的脾氣使它一度成為人們爭相尋購的寵物,同時也因為它可以飛的技能,也令其能夠勝任一些信使工作。在晉代的郭璞在《耳鼠》中就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蹠實以足,排虛以羽, 翹尾飜飛,奇哉耳鼠,厥皮惟良,百毒是御。」

這耳鼠還有一點神通就是它的肉也是十分的神奇的~在傳說中,吃了耳鼠的肉,雖然沒有唐僧肉那樣長生不老的神效,但是卻是可以破解世間的百毒!這一點可以說是十分的神奇了!所以這長相奇特的小異獸在傳說中也是十分的受到人們的歡迎的一種異獸了!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耳鼠會飛,你猜它是不是蝙蝠?
    在丹燻山上有一個獸,長得像老鼠(由此可見記載之時就已經有老鼠的存在)樣子像鼠的同時卻長著兔頭和麋鹿的耳朵,如此可知前面的「狀如鼠」說的只能是它的身形或者皮毛了。這獸像狗一樣叫,看來聲音是比較洪亮的,用尾巴飛行或者像大多數鳥一樣以尾巴控制飛行方向,名字叫耳鼠。
  • 《山海經》中記載的怪魚,發出的聲音像狗叫,它的肉吃了能治病
    《山海經》中記載的怪魚,發出的聲音像狗叫,它的肉吃了能治病相信大家對於《山海經》這本書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吧,這是一本出自於先秦時期的古籍,書中記載了非常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因為書中記載的東西實在是太過於離奇了,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這本書就是一本志怪小說
  • 解密山海經:上古時代長著狗頭的怪魚,叫聲像嬰兒,吃了可治癲癇
    比如古代道家想通過煉丹吞食丹藥達到長生不老,從皇室到百姓,都知道吃人參枸杞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甚至在神話小說《西遊記》裡,所有人都相信一個傳說——吃了唐僧的肉可以長生不老。鮨魚如果被抓到,它就會裝可憐,學著嬰兒的哭聲博取同情,很多人都會被這種突如其來違和的聲音嚇到,以為遇到了妖怪,於是趕緊將它放走;還有人確實會因為它的聲音實在太像孩子了而不忍下手,只好把它重新放回河裡。
  • 山海經(北山經動物猜想)
    ,叫聲如同用轆轤抽水的響聲,名稱是孟槐,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水中生長著很多鰼鰼魚,形狀像一般的喜鵲卻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發出的聲音與喜鵲的鳴叫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火,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黃疸玻(飛海蛾)
  • 《山海經》中最適合做寵物的七種異獸,能讀出最後一個的算你厲害
    第一個寵物,山膏山海經中有一種異獸叫山膏,長相與小豬相似,渾身火紅,只是嘴巴有些毒,喜好罵人,並且因為這一缺點斷送了性命,相傳帝嚳在出遊時遇到山膏,被山膏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通亂罵,結果帝嚳的狗盤瓠一口咬死它,如果你的寵物是山膏,一定要給它帶個口罩,防止它亂罵人。
  • 山海經中有一異獸,形狀如牛,卻有著鳥的翅膀和蛇的尾巴,能消炎
    山海經中記載的生物長得都十分奇怪,不是鳥頭蛇尾,就是三首三足。讓人不得不懷疑它們是幾種不同生物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混血而成的。今天介紹的怪魚,叫做鯥(lù)。它長得像牛一樣,卻有長著鳥的翅膀和蛇的尾巴。同樣人類食用它的肉也會對身體有益,那就是消腫。山海經原文:又東三百裡,曰柢(dǐ)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ū)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 神農嘗百草,先民吃百獸,《山海經》中的動物真的有神奇療效?
    《山海經》中記載了三種肥遺,肥遺鳥是其中的一種,這種鳥形狀像一般的鵪鶉,是黃身子而紅嘴巴,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癩病,還能殺死體內寄生蟲。(個人覺得肥遺鳥治病和殺蟲的功能是古人想像的,不過肯定是能填飽肚子的)二、櫟《山海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食之已痔。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鵪鶉鳥,但長著黑色的花紋和紅色的頸毛,名稱是櫟,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痔瘡。
  • 《山海經》中的異獸並非古人異想天開,已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神奇色彩的作品,內容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尤其是對各種奇異動物的描寫,讓讀者感到十分神奇,也會感嘆古人的想像力。但事實上,書中記載的許多奇形怪狀的神靈,並不是古人異想天開的想像。近年來,研究陸續發現,《山海經》中的奇異動物遍布世界各地。
  • 老鼠和鳥也能做夫妻?《山海經》中的奇山,有你不知道的神奇!
    這個故事的源頭,就是《山海經》中的鳥鼠同穴之山。《甘肅志》中記載,涼州一帶有一種老鼠叫兀兒鼠,外形與老鼠無異,尾巴上有很多肉瘤。有一種鳥叫本周兒,樣子很像喜鵲,一身灰白的羽毛。本周兒長期與兀兒鼠同居一穴。至於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姨就不得而知了,日久生情跨越物種也不是沒有先例。美國電影《金剛》不就上演過這個橋段麼。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翻譯過來就是: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獼猴,卻有一雙白色的耳朵,能夠爬行能夠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讓人走得飛快。大概就像這樣,確實像大猩猩。其實,看它的描述,大概就是大猩猩的長相了。翻譯過來就是:水中有魚,外形像牛,在山坡山棲息,有著蛇一樣的尾巴,有翅膀,翅膀長在肋骨處,名叫的聲音像犛牛,這種魚叫做鯥,它再冬天蟄伏休眠如同死亡,夏天又重新甦醒,只要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腫類疾病。大概就長這樣,也是長得奇奇怪怪的一種動物。
  • 《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如今還存在麼?
    這些死而復活的怪魚被稱為「餘腹」、「王餘」現在認為是比目魚 狌狌[xingxing] 長得像猴子,一雙白耳朵,喜歡喝酒能知道過去未來之事吃了它的肉就能讓人善於跑步現在被認為是猿猴的一種。>有時還會落在船上把船砸沉現在被認為是蝠鱝[fèn] 鹿蜀 白腦袋,紅尾巴,腦袋像馬身上長著像老虎的條紋把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家族興旺,子孫如雲現在被認為是狓
  • 山珍海味經:《山海經》是一道真正的「饕餮「大餐
    "食之已癘,可以殺蟲。""食者不腫,可以已痔。""食之不疥。""食者不妒。""食之無腫疾。"果然,在"民以食為天"的天朝,連被稱作是上古奇幻大IP的《山海經》都能秒變《舌尖上的異獸》。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一個都不放過。其味道、做法、療效之詳細,堪比菜譜,分分鐘變成一個比《舌尖上的中國》還下飯的美食番。
  • 古有神農嘗百草,那麼嘗百肉的人是誰?答案就在《山海經》
    你看,肉也是有藥用價值的,也不是可以亂吃的,那麼既然古有神農嘗百草,那麼嘗百肉的人又是誰?按理說這個「嘗百肉」的人,貢獻也不小吧?堪比神農的偉大人物啊,這個人到底是誰呢?雖然這個嘗百肉的人,沒有留下姓名,但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尋得,從我看到中華奇書《山海經》的時候,我突然恍然大悟,答案就在《山海經》中,這個嘗百肉的「偉大」人物,就是《山海經》的作者啊。我們提取《山海經》中關於各種動物的記錄,發現在每種奇形怪狀的動物之後,幾乎都會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食之如何如何。
  • 《山海經》荒誕不經?它所描述的怪物是否真實存在?
    看完這個,不知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構建出這樣一種形象,一種長得像兔子的動物卻長了一張老鼠的面孔,而它竟然還有一對會飛的翅膀?這世界上竟有這樣的動物,你不是在逗我吧!可這世上還真就有!《北山經》中提到的「飛鼠」現在也叫「鼯鼠」,現實生活中的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張牙舞爪的異獸形象,反倒是十分嬌小可愛的。飛鼠如今多生活在亞洲東南部,除此之外,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有它們的蹤跡。
  • 中國神獸錄:山海經異獸篇(二),精美圖文介紹
    杻陽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馬,白頭,通身是老虎的斑紋,尾巴是紅色的,鳴叫起來像是有人在唱歌。它名字叫做鹿蜀。據說將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昌盛。讙huān出自《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西水行百裡,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獾,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以瘴。
  •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山上有哪些奇異植物和異獸?
    上期的資訊介紹到《山海經》南山經,基山, 這期要介紹的是從基山再往東四百裡的青丘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白話翻譯: 再往東三百裡,有山名為青丘,山南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山北蘊藏著豐富的青雘。
  • 趣聊《山海經》|像牛卻在天上飛的魚和披著長發雌雄同體的貓!?
    又東四百裡,曰亶爰(dǎn yuán)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máo),其名曰類,自為牝牡(pìn mǔ),食者不妒。柢山和亶爰山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座奇山的地理風貌。鯥的形狀很像是一頭牛,長著蛇一樣的尾巴,在肋下還長著一雙翅膀。它們的叫聲很像是犁牛在鳴叫,可以在天空飛翔,雖然是魚卻並不是生活在水裡,而是棲息在山坡上,冬天會蟄伏冬眠而夏天就會復甦。鯥肉具有著神奇的藥效,據說吃了它的肉就能夠使人不患皮膚癰(yōng)腫的疾病。
  • 你讀書多,認認《山海經》中的神鳥異禽
    1、尚鳥鵩(shangfu),三頭,六目,六足,三翼,真擔心怎麼飛得起來?吃了此鳥肉,不會感到瞌睡,不想睡覺。2、灌灌,居青丘山,「狀如鳩,音若呵,佩之不惑。」這種鳥長得像斑鳩,啼叫時,好像在咒罵人。據說人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免被妖氣迷惑。倘若真有這樣一隻鳥,與人不得不吵架時,可以免於開口,只讓灌灌啼叫就行,省了多少氣力。
  •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
    通過上面的記載,我們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大概是在某地發現了一種長得和兔子很像,卻長了一個老鼠頭的動物,這種動物用後背進行飛翔,它的名字叫做飛鼠。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種動物的個頭應該像兔子一樣,起碼要比老鼠大得多。對於長了數頭的動物來說,肯定是嚙齒類動物無疑,但是會飛的老鼠,我們還真沒聽說過,起碼在我們國家是肯定沒見過的。
  • 動物百科知識;身有九尾,其型似狐狸,吃了它的肉可以不怕毒和妖
    每修煉二十年,狐就會多長出一條尾巴,等到有九條尾巴的時候,就算功德圓滿了,連天上的神仙都要敬讓三分。又云:「其有四足,其叫聲如嬰兒,有時也能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氣。」清朝圖本翻譯過來就是從基山再往東三百裡就是青丘山,山上住著九條尾巴的狐狸。它的叫聲像嬰兒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