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荒誕不經?它所描述的怪物是否真實存在?

2021-01-19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探究

話題

闢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子繇

字數:192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至今大多數人仍將其視為上古神話傳說。而其中記載的眾多異獸的形象經常會用來作為影視劇的創作題材,這就更會讓我們以為那些奇異的動物僅僅是古人的腦洞大開。但近年來的研究卻屢屢顯示,《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異獸正在不斷被發現於世界各地。


存活的山海經異獸

《北山經》中記載了這樣一種怪獸,「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看完這個,不知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構建出這樣一種形象,一種長得像兔子的動物卻長了一張老鼠的面孔,而它竟然還有一對會飛的翅膀?這世界上竟有這樣的動物,你不是在逗我吧!

可這世上還真就有!《北山經》中提到的「飛鼠」現在也叫「鼯鼠」,現實生活中的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張牙舞爪的異獸形象,反倒是十分嬌小可愛的。飛鼠如今多生活在亞洲東南部,除此之外,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有它們的蹤跡。飛鼠因長有一雙翅膀而得名,而實際上它們的翅膀發育並不成熟,嚴格來說只能稱為「飛膜」。飛膜可以幫助飛鼠在樹林間快速滑行卻無法實現像鳥類般的翱翔。

《西山經》中記載「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這「文鰩魚」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飛魚」,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很像鳥類的翅膀。它在海中可以以每秒10米的速度遊行,還能躍出水面十幾米之高,據統計,其飛行的最遠距離能達到400多米。飛魚的長相的確是「狀如鯉魚」,它們有著像鳥一樣的翅膀,身上有著青色的斑紋等等,這些與《山海經》裡的描述十分吻合,由此可見《山海經》中的記載其實是十分寫實而又生動的。

如果飛鼠和飛魚還不算是咱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那麼「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的鸚鵡和「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的猩猩,則一定是你所見過的。正因為這兩種動物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以至於初讀之時很容易就能聯想到它們,甚至還會覺得其描述語言十分貼切和生動。反推而論,那些初讀時我們未曾能形成聯想的異獸可能只是我們現在所不熟悉的動物,但並不能代表它們不存在。

為何至今難覓蹤跡?

語言習慣造成的誤解

遍覽其書,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山海經》的作者在描述異獸特徵時所使用的語言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即多用「狀如」某種常見動物的形式來描述一種當時不常見的動物。而按照現代人的語言習慣,若是讓我們給一個沒有見過老鼠的人做一個描述,總不外乎說它有四條腿,一條細長的尾巴,一對圓圓的小眼睛和一張尖尖的嘴。而類似「細長」、「圓」、「尖」這樣帶有顯著特徵的形容詞卻正是《山海經》中從未出現過的。或許是數千年前的古人由於詞彙量不甚豐富,以及質樸的風氣對語言的影響使得其語言習慣與後世有很大的不同,但《山海經》中的描述並非是不可信的。

《東山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異獸「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翻譯過來就是說這種野獸長得像兔子,嘴如鳥喙,眼睛像貓頭鷹而尾巴像蛇。那麼貓頭鷹的眼睛是圓的,蛇的尾巴是細長的,鳥的嘴是尖的。可能這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犰狳同樣是一種現存的動物,它們生活在中美和南美地區,是一種瀕危物種。犰狳有著尖尖的嘴,圓圓的眼睛,尾巴像蛇一樣細長,身上還有甲片。每當遇到危險的時候,犰狳便會將全身捲縮成球狀,將自己保護起來,這不就是惟妙惟肖的「見人則眠」嗎?

讀過《山海經》後再細想,那些看似神乎其神的描述,不外乎是將各種當時人們生活中所常見的幾種動物的各個部分拿來類比形容一種不常見的動物,如此卻恰好可以說明這些異獸就是當時真實存在的,因為它們並沒有長出多麼不可思議或奇形怪狀的器官,它們身上的任意一個部分都是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原型的。而拿一樣東西去類比另一樣東西在主觀選擇和理解的過程中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偏差和誤解。

思維定式造成的誤解

我們去理解《山海經》中對於異獸的描述時,往往會出現兩種思維定式帶來的偏差,一種是認為我們沒有見過的動物就應該是不存在的,一種是將自己的理解方式強行賦於其上。我們對「眼見為實」的偏執使我們輕易否認了許多未曾聽聞的事實。其中有大量類似「六足」、「九尾」、「三翼」這樣的描述,因為這樣形狀的動物似乎並不符合常態,所以我們想當然地就覺得那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其實回想我們的生活,這樣的異形動物也並不少見於新聞報導之中。

如果我們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適應《山海經》中的語言習慣,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八身」,或許只是在形容章魚的八隻腳。古人對動物的身體也許並沒有現在這麼明晰的界定,若試著用作者的方式來描述章魚,稱其為「一首八身」其實也未嘗不可。這也就意味著,《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一些異獸很有可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只是因為我們的誤讀反而讓它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變異和滅絕

在奇妙的生物界中,蘊含著形形色色的變異現象。生物變異無疑是生物界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做這樣一種推斷,《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異獸經過上千年的時間若能延續繁衍到今天,應有不少會經歷變異和進化,或者說書中記載的某些生物就是經過變異的形態,故而與當時尋常所見之動物不盡相同。現在因過量使用化學藥劑、農藥、化肥等對環境造成汙染而引發的基因突變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相反若是經歷過千年時間的演變,我們如今見到的動物和《山海經》中的描述分毫不差,那反倒是奇怪了。

除了生物變異,生物的滅絕現象也會是造成我們如今不能盡識《山海經》中所載異獸的原因之一。據悉,地球上的生物曾有40億種,而如今所知的物種只剩近200萬種。引起物種滅絕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千年以來,中華大地的地理、氣候、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也必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發生改變甚至因為不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被自然所淘汰。近年來有據可查已滅絕的動物如,臺灣雲豹於1972年滅絕,西亞虎和爪哇虎於1980年滅絕,亞歐水貂於20世紀末滅絕,而這些滅絕事件還在不斷增長。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異獸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而不存於今,但書中確有不少動物是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原型的。若僅僅因為我們如今未曾見過而徹底否認了它們的存在,豈不可嘆!若我們首先願意相信它,而去研究它,那終有一天,《山海經》會為我們展開上古世界的那幅神秘圖卷。




如果您想了解中華民族歷史上那些慷慨忠烈的英雄,請後臺回復關鍵詞:名臣名將


如果您想了解中國歷史上那些領先世界的輝煌文明,請回後臺復關鍵詞:中華文明


如果您想了解中國歷史上那些令人回味的興衰道理,請後臺回復關鍵詞:朝代興衰


每個關鍵詞,我們都選出四篇往期精彩文章供您品讀。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那些被證實真實存在的生物
    《山海經》是一本無比神奇的書,身上籠罩著諸多的神秘面紗。成書於何時?作者是誰?書中描述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涵蓋了多大的地理範圍?書中的那些山脈、河流、國家真的是我們這個世界以前的樣子嗎?什么九個腦袋的,三條尾巴的,哺乳動物長著翅膀的,魚可以在天上飛的…千奇百怪的描述,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本荒誕不經、集中了古人臆想的志怪書籍。但事實往往又出人意料,因為《山海經》中有很多的怪獸,被證實是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有很多還是我們現代人經常見到的。
  • 《山海經》裡面的動物是真實存在過麼?這本書的精髓是什麼?
    《山海經》的作者現代人認為是楚國或者巴蜀人所作,古代人認為這本書是大禹和伯益所作,山海經成書並非是一時,作者更是並非一人,這本書正是因為西漢劉向和劉歆編校,所以才能傳承下來,全書共有二十二篇,現在傳世只剩下了十八篇。
  • 《山海經》的記錄都是虛構的嗎?很多其實已經被證實是真實存在的
    《山海經》被評為中國有史以來的四大奇書之一,相信很多人對它不會太陌生。《山海經》這本書據傳創作於先秦時期,完成於戰國後期,很多人初看這本都覺得它荒誕怪異,其實我們都不知道這本書創作背後的故事。書中的內容荒誕怪異,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故事書,更不用說有人相信書中的內容,直至到了現代,人們的行動能力提高,才有能力去證實書中的內容是否正確。美國的一位學者見到此書後非常有興趣,為了查證書籍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而去實地考察。
  • 《山海經》中的異獸是真實的?猓然真實存在!
    眾所周知,《山海經》是我國上古奇書,而《山海經》存在著許多異獸,那麼這些異獸曾經是否存在?或者說有一部分異獸曾經存在過呢?《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司馬遷當年寫《史記》的時候,如此評價了《山海經》中出現的異獸。據傳,《山海經》所記載的是大禹、伯益的所見所聞。
  • 《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
    說到這裡,終於要扯出《山海經》了,它,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集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神話為一體的荒誕不經的奇書,裡面的內容太過匪夷所思,以至於根本不知道它的內容是真是假,連成書年代都不確定。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和《山海經》中的異獸。
  • 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事物是真實的嗎?這篇文章也許能讓你找到答案
    《山海經》在我國被很多人認為是荒誕的古代小說,小編不敢苟同,在古時候「經」這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拿來命名的,比如「易經」「詩經」「道德經」「佛經」等,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能夠被冠名以「經」,可見它的地位非同一般。
  • 神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無所不能,在《山海經》出現,是否真實存在
    神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無所不能,在《山海經》出現,是否真實存在在上古時代的時候我們的神話故事當中出現的一些神,卻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的出現在這個世界之上的,好像就是不知道怎麼的就出現了這麼一個人了,來源許多人都不是那麼的清楚,而人大家都知道是女媧用土捏出來的,而也有著女媧造人這樣的一個故事存在民間當中
  •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古人憑空異想出來?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志怪古籍,其內容包羅萬象,卻又光怪陸離,荒誕不經。也是一部很有科研價值的地理著作,是世界上有關礦物記錄的最早文獻,是風物誌,是神話故事,還是古人的食譜。其具體的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已知的最早是由劉向、劉歆父子編校而成。 劉向何許人也?漢高祖劉邦異母弟劉交四世孫,屬漢宗親。
  • 《山海經》中的所描述的奇怪生物,是否是核戰爭的產物,你怎麼看
    《山海經》中的所描述的奇怪生物,是否是核戰爭的產物,你怎麼看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非常重要志怪書籍,其中所記載的許多神話故事成為了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的重要素材,更重要的是《山海經》當中所記載的地理知識是現代人了解古代地理的重要參考。
  • 《山海經》中記載了史前文明?其內所記載生物,或許是真實存在的
    《山海經》這本奇書是先秦時期留下的寶貴古籍,其內所記載的各種神話生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古人杜撰想像的神秘存在。可是,三星堆的出土,卻似乎在告知人類:《山海經》中那些神秘物種,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其內出土的大量文物,則是和《山海經》之間有著神秘的聯繫。巴蛇在《山海經》中,巴蛇也被稱為修蛇,其內記載了巴蛇吞象的傳說。根據古籍記載,巴蛇居於洞庭湖一代,而先民則是在親眼見到這種巨蛇後,將其描述成了黑蛇,青首的神秘怪蛇。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戰爭後的產物?
    中國奇書《山海經》:12萬年前上古人類文明核戰爭後的地理、生物勘察報告?中國志怪小說《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漢朝太史令司馬遷說它記載荒誕,寫《史記》時不敢參考。近代作家魯迅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它是「古之巫書」,意思是不可信的古代迷信書籍。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是真實的嗎
    喜歡奇異事件的朋友相信對《山海經》都不陌生,它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志怪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分為海內、海外、大荒,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女媧形象那麼,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呢?是古人的臆造,還是真實記錄?下面,我們舉例來分析。
  • 《山海經》中的「歸墟」,真實存在嗎?
    另外,《山海經》中還有記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這裡所說的歸墟是冥界的入口,在滄海桃木東枝之下,而這桃木東也便是渤海歸墟的所在之處。其實關於《山海經》中記載的遠遠不止這一點,在中華文化中,有無數的傳說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慢慢被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遺失的東西我們要再去重新尋找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可以在現在的時間傳承下來。《山海經》中的確是有著很多的現在早已見不到的奇珍異獸以及上古神話傳說,究竟其中是真實存在還只是古人杜撰的,並不能妄下結論。
  • 《山海經》是什麼時候寫的,為什麼有人說它不屬於任何時代?
    1、《山海經》中很多地名秦代之後才出現,例如長沙。卷十八《海內經》中說:「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而長沙是秦始皇所設置的三十六郡之一。2、山海經記錄的有周文王,以及春秋時代的事,如果誕生於堯舜禹時代,顯然無法提及。再說《大荒北經》中提到:「北齊之國,姜姓……」這正是姜太公創建的齊國起源。
  • 歷史四大「遇龍」事件,獲能證明《山海經》裡的龍真實存在!
    歷史四大「遇龍」事件,獲能證明《山海經》裡的龍真實存在!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為大家推送文章的時候了。說起山海經,在國內,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其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龍之一字了,在晦澀難懂卷帙浩繁的山海經裡,關於很多神通廣大的龍,往往左右天下大勢,而我們中國人,又被稱為龍的傳人,可以說,我們已經與龍有著太多密切相關的聯繫,我們的遠古神話,龍佔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很多人都說,山海經裡面的內容,荒誕不經,不值得相信。
  • 《山海經》並非虛構?現發現一「神獸」,被證實其真實存在
    這種異獸在古代無法理解,從未見過,不知其是否存在。很多人認為旋龜是烏龜的一種,但其特徵又與烏龜不相符,也有人認為這是上古時期鳥類的一種,只是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外界的種種猜測,還無法真正驗證其真實身份和存在的痕跡。
  • 古代《山海經》早有記載,人們卻不願相信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者不支持該說法,這部分人認為,地球的內部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一片包裹著熔巖的地獄,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地球相差無幾,人們只是被它的表面所欺騙,其實地球的內部很有可能是空心的,並且還有可能存在著「地心世界」。
  • 史前文明是否真的存在?不用懷疑,《山海經》裡早有記載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文學界中《楚辭》和《詩經》被譽為詩歌的源頭,如果一定要找一本巨著來說明神話故事的起源,那一定就是《山海經》了。它記錄的信息很完善,是我國最早的一本記錄上古神獸和神話的書籍,如今出現在《山海經》中的很多生物,例如獙獙、燭龍和天狗都無從考證,但在《山海經》中卻存在許多驚人的巧合。
  • 《山海經》中記載的九頭鳥是否真的存在,它究竟是個啥動物?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九頭鳥最起碼在明朝時仍然是被社會廣泛認可存在的一種動物,只不過被安上了惡名而已。 那麼,這種動物是否真的存在呢?它是否如後世所記,真的是一種惡鳥呢?
  • 山海經的犰狳是否存在?它不是我們所知的犰狳,而是非洲的土豬
    山海經的犰狳是否存在?它不是我們所知的犰狳,而是非洲的土豬犰狳,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係,他的背上有一層厚厚的甲,這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他們生活在美國的南部和非洲,在非洲,人們都叫他土豬,它覆蓋接合條帶或角質骨板,遇到危險時能蜷縮成圓球,以保護自己不受其他動物的攻擊,長著長長的爪子,喜歡挖洞,還有著尖尖的牙齒,他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小型的動物還有螞蟻了。大小不一,巨型犰狳長約120釐米,稀有的粉紅仙犰狳體長約12釐米。雖然它們生活在南美洲,但是我國的上古神話《山海經》就清楚就記載了這種動物。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