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一本上古奇書,記載了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和地理風貌。其中記載了一些神奇荒誕的遠古神話,像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熟知的傳說,也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奇珍異獸。
《山海經》有一篇記載 ,有一種名為旋龜的異獸,說其「狀如龜,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
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生物呢?
外形像烏龜,頭像鳥一樣,長著一張鷹嘴,尾巴如蛇,發出像是劈木頭的聲音。如果將它佩戴在身上,會使耳朵不聾,治癒腳底的老繭。
這種異獸在古代無法理解,從未見過,不知其是否存在。
很多人認為旋龜是烏龜的一種,但其特徵又與烏龜不相符,也有人認為這是上古時期鳥類的一種,只是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外界的種種猜測,還無法真正驗證其真實身份和存在的痕跡。
現在,有一些專門研究《山海經》的人發現,其實這種名為旋龜的異獸還真的存在過,有人在美洲大陸,發現一種名叫鱷龜的生物,它也是現存最古老的一種爬行動物,上下顎較小,有像鳥一樣的喙,尾巴像蛇尾,吃東西時還會發出沉重砰砰砰聲音,和斧頭劈木頭的聲音極為相似。這種生物和《山海經》中描述相當貼合,也被人認為就是其獸。
《山海經》中的描述的荒誕世界和物種,經後人不斷研究發現,它們或許並非虛構,其實也真實存在過。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多數物種已經滅亡,地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作為我國一部充滿神奇色彩的古代經典著作,《山海經》既是人文、自然地理的知識寶庫,又是中國神話寓言的集大成之作。魯迅在回憶童年的《阿長與山海經》中就將繪圖的《山海經》稱為「最為心愛的寶書」。
《山海經》是一本奇書,也是一本有趣的「童話書」,小的時候,我們從中聽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神話傳說,長大後,我們能自己發現,這些傳說背後還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裡面的奇珍異獸或許還存在這世界的某一角落,等待我們去發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