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科知識;身有九尾,其型似狐狸,吃了它的肉可以不怕毒和妖

2020-12-06 生活沒有了詩和遠方

傳說世間的一切生靈皆可修煉成仙,而狐狸自然在其中。每修煉二十年,狐就會多長出一條尾巴,等到有九條尾巴的時候,就算功德圓滿了,連天上的神仙都要敬讓三分。

明代九尾狐圖本

《山海經》中的《南山經》篇、《海外東經》篇、《大荒東經》篇有關九尾狐的記載:「青丘之國,其山有狐,九尾。」又云:「其有四足,其叫聲如嬰兒,有時也能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氣。」

清朝圖本

翻譯過來就是從基山再往東三百裡就是青丘山,山上住著九條尾巴的狐狸。它的叫聲像嬰兒在哭。它很兇猛,會吃人。但吃了它的肉,就能讓人不中山上的妖術、毒氣。

九尾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生物,常用來象徵祥瑞。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編纂的《山海經》,而後傳至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山海經》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現代圖本

九尾狐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九尾」,傳說世平則出為瑞也。《瑞應圖譜》中說:「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焉」。而《宋書·符瑞志》則說:「白狐,王者仁智則至」。《孝經》援神契說:「德至鳥獸,則狐九尾」。

網絡圖本

相傳,禹直到三十歲時還沒有娶媳婦。有一次他經過塗山,見到一隻九尾白狐,不禁想起塗山當地流傳的一首民間歌謠,意思是:誰見了九尾白狐,誰就可以成為大王;誰娶了塗山的女兒,誰就可以家道興旺。於是,禹娶了塗山的女兒子嬌為妻。禹最終成為夏朝的國王,統治中國,而且子孫特別多。古人還傳說,當國王不貪戀美色、政治清明時,九尾狐就會出現。

遠古時代,傳說中的九尾狐是一種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經常見到九尾狐與玉兔、金蟾、三足烏等並排站在西王母的旁邊,既是西王母的跟班,又是祥瑞與子孫興旺的象徵。它「吃人」的傳說漸漸消失,成為「祥瑞」的象徵。

影視劇中的九尾狐

一是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吳越春秋》載: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塗山看到九尾白狐,以為為王之吉兆,乃娶塗山女。故有塗山之歌唱道:「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 《文選·四子講德論》載:「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

九尾白狐

二是婚姻愛情之兆。大禹遇塗山氏之女事例中的九尾白狐,顯然同時具有婚姻吉兆的意義。《詩經·有狐》更是以孤獨、抑鬱、流浪之狐,作為婚姻與愛情失其時之人類,加以吟詠歌唱。故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以狐為兆示「子孫繁息」之德獸。從而為後世以狐之性能比喻人類性愛魅力,埋下伏筆。

在經歷千年流變後的九尾狐不僅食人的形象越發突出,更多了魅惑的狐妓形象,不僅如此在元代時更成了奸詐的代名詞。

九尾狐死後,它一定會把頭朝向它出生地的方向,古人認為它不忘本。它的九條尾巴蓬鬆美麗,古人認為這象徵著子孫繁衍、後世昌盛。

這應該是人們認為的九尾狐

各位看官們覺得九尾狐是祥瑞之物呢,還是個為禍人間的妖狐亦或是是個會報恩的狐仙呢?現在人們提到狐狸就立刻聯想到狐狸精,其實九尾狐不一定就是那種形象。不過,在筆者看來呀,九尾狐肯定是個懂得報恩的好狐仙。

相關焦點

  • 雖然很好奇芭蕉扇,但更好奇的是,幌金繩為何在九尾狐狸手裡?
    如今差兩個小妖去請母親來吃唐僧肉,就教他帶幌金繩來拿孫行者。」從上面這段描寫咱們可以看出,雖然被孫悟空騙走了兩件寶貝,但是在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手裡,還是有三件寶貝的,只是幌金繩不在他倆身邊,而是在「壓龍山壓龍洞老母親那裡收著」!不知道大家在看到上面這段描寫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反正蟲子天下在閱讀到這段描寫的時候,心裡就有兩種好奇的想法!
  • 虎爪九尾的上古神獸,《山海經》中的食人怪物,不是九尾狐!
    真被人猜對了,這個妖獸就是長有九頭九尾的蠪侄,體型似狐又似獅,四隻虎爪,在中山經中,又稱其如彘而有角。總之長相屬於四不像,一看就是可怕的怪物。《山海經》裡九頭的怪獸有很多,比如相柳,還有九鳳、九嬰還有鎮守崑崙山西南大門的開明獸。
  • 【故事會】九尾狐狸的故事
    有一隻很虔誠的狐狸,已經修煉了不知道幾百年,也不知道幫多少人實現了願望,但仍然是八條尾巴,它向佛祖抱怨,這樣下去如何才能修煉得道?佛祖只是笑而不答,它只得繼續修煉。有一天當它在暴風雨中回到它藏身的村莊,遇到一個少女被狼群圍攻,以它的造化,當然不費吹灰之力地趕走了狼群,救下了這個少女,之後發現這個少女是它第一位主人的後代。
  • 肉有屍毒多吃致癌,腫瘤醫生表示不合常理
    當心恐怖「屍毒」》的新聞,這條新聞介紹了一份來自美國的調查報告,稱肉中含有屍毒、殺蟲劑等,是腎臟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結論是:「肉食有百害而無一益,愚者貪食其味而自服其毒」。近日,這篇新聞被掐頭去尾後在朋友圈裡被廣泛流傳。
  • 《瘋狂動物城》裡狐狸的原型竟然是…… 意外
    但是又由於狐狸屬於犬科類因此它仍保有類似家犬的習性所以我們說狐狸很乖可以被馴化>並且它從不不挑食家禽小蟲小鳥野果都吃倫敦現在就有萬來只狐狸被人養《南山經》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當狐狸擁有九條尾巴之後,就會有不死之身。而且還會噴火。這便是我們也常常會在韓劇裡面看到九尾狐題材的原因了。
  • 自然百科:有毒的動物
    箱型水母是一種殺人水母,它長著很多觸鬚,最長的觸鬚長達3米。這些觸鬚裡,藏著幾千個毒針。人一旦被這種毒針刺中,根本無藥可救,幾分鐘內就會死亡。最近幾十年以來,澳大利亞平均每年有兩個人死於這種水母,基本上都是在海濱浴場遊泳時,被竄到浴場裡的箱型水母毒死的。
  • 上古三大狐:古老天狐、九尾天狐、塗山氏
    在上古歷史神話之中,除了那些先祖及各神之外,許多的動物也非常傳奇,其中關於狐狸的傳說頗為神秘,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上古三大狐:古老天狐、九尾天狐、塗山氏。古老天狐:心月狐心月狐乃二十八星宿之一,即心宿,為狐,心為火,老師天庭星君,神威無限,是最古老的天狐之一。神話傳說之中,心月狐出生於洪荒末期,雖不是什麼大神卻也算是洪荒異獸之一,天資極度不凡。
  • 「神獸」四不像和九尾妖狐只是神話?觀影前必看
    也就是九尾妖狐和四不像它們在現實中是否存在有沒有那麼神奇九尾妖狐究竟是個什麼狐?狐狸在我國曾是祥瑞之獸九尾狐最早見於《山海經》,文中記載「青山之丘,有怪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顯然,現實中並沒有九條尾巴的狐狸,其原型是赤狐。無論是《姜子牙》電影還是《封神演義》小說中,九尾妖狐都是禍國殃民的反面角色。《封神演義》是明朝的小說,而古代早些時候狐狸其實是一種祥瑞之獸,是繁衍昌盛的象徵。
  • 《赤狐書生》上映,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世人的狐妖
    這代表著以龍為信仰的華夏族和以狐信仰的淮夷族的結盟。另外,這個故事還被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禹始納塗山女,曰女媧,合婚於太桑,有白狐九尾之瑞。」總之,狐狸最早的形象,就是作為東南方淮夷族的圖騰出現。上圖_ 《山海經》中九尾狐的形象二、 狐狸的祥瑞化《山海經》裡說,東南的青丘,有九尾之狐。
  • 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像是什麼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等等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最早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這樣看來的話,我們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這山海經也是大家所十分熟悉的一部著作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關於異獸的那些事兒吧。
  • 九尾靈狐不是狐狸而是先天所生靈獸,本為高貴的象徵,卻被人誤解
    提到九尾靈狐,人們大多以為是那種有濃重體味的狐狸成精,實際上卻是人們的誤解,九尾靈狐的來源和歷史是非常久遠的,就連大唐盛世的神都洛陽都是九尾靈狐的封地。
  • 像浣熊又像狐狸,到底是個啥?徐州一小區驚現神秘動物!
    灌木叢裡的一棵大樹下,有居民擺放的一個石板,上面放著一個食盆,旁邊的草叢裡還有一個喝水的小盆。食盆裡有一大截吃剩的骨頭,還有一些剩飯。「這些都是小區居民平時給它投餵的食物,有時是吃剩的肉或骨頭,有時是貓糧、狗糧……這些它都吃。白天基本見不到它,到了晚上7:30左右,它會過來進食,然後還在小區裡散步。」
  • 田半井的傳說和一隻狐狸有關
    文/王安寧地處渭河北岸的渭南經濟開發區,有個叫大田的村子,相傳戰國名將白起曾在此駐軍,因之得名白寨田村。後因周圍又有其它田姓人建村,這個村子規模大,就叫成了大田村。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和《聊齋志異》裡相似的狐仙故事。古時候,大田村有個田姓老漢養了幾隻雞,一家人就憑這幾隻雞下蛋換錢維持柴米油鹽。
  • 狐狸精是狐狸成精,我們都誤解了,其實古人說的是另外一種動物
    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人口中說的狐狸精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大家快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在古人的書籍中對狐狸的記載是,北方有獸名曰狐,毛皮光滑,生性狡狤且靈敏,喜捉兔而食。長居洞中,獵戶捕之,售賣必得高價,但其狡猾不易得之,是為可遇而不可求焉。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要從這麼幾個方面看,人類為什麼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多,吃食肉動物的肉很少:第一個,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3700多年前,我們廚師的祖師爺伊尹,在人類還是白水冒熟大塊肉的時代,就對肉食作了分類。他說,人可以吃的肉主要有三大類:水裡的魚肉,味道腥;食肉的動物肉,味道臊;食草動物的肉,味道羶。伊尹對人的肉類食物,這下算是從根本上定了性。
  • 狐狸浣熊等上千隻動物被放生 兩天死了一半[圖]
    tpsm :野生動物被放生  一個星期前,天台山上的瓊臺村,有人開著一輛拖拉機,車上載有上千隻動物,有狐狸、浣熊、貂……  車上的人說,他們是來放生的。  有村民數了數,這些動物至少有好幾百隻,很多還是山裡從來沒見過的,比如說狐狸、浣熊和貂。  村民王友塘隔三差五燉雞湯  「如果光是來村裡搗亂,我們把它們趕走就成。可問題是,這些小動物現在起碼有一半都死了。屍體橫躺在路邊,不到兩天就開始發臭了。」
  • 與《山海經》中的異獸外貌相似的現實動物,有的相似度極高!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山海經·海內南經》: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狌狌可能是某種靈長類動物,最接近的就是這種白頰葉猴,可吃了它的肉就能跑得很快,這話不知從何說起。《山海經-南山經》:又東四百裡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其名曰。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再往東三百裡,有山名為青丘,山南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山北蘊藏著豐富的青雘。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狐狸且有九條尾巴,鳴叫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會吃人;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不被邪氣、毒氣入侵。其實九尾狐的形象也不是一直都這麼邪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