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東山經》記載:鳧麗山資源豐富。有金、銅、玉、石等珍貴寶藏,滿山奇花異草。山腳下還有很多奇怪的石頭,據說每一塊石頭都能磨成細針和各種生活用具。由於這些礦石的特殊妙用,附近部落的人們經常會來山腳下撿石頭,畢竟這種東西可比骨頭磨出的工具和針強多了。
撿石頭的人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會經常聽到山裡有嬰兒的哭聲。最初人們好奇,於是就會循聲而去,說也奇怪,所有進山的人都沒再回來。一來二去,就被傳出來山裡有妖怪的說法。真被人猜對了,這個妖獸就是長有九頭九尾的蠪侄,體型似狐又似獅,四隻虎爪,在中山經中,又稱其如彘而有角。總之長相屬於四不像,一看就是可怕的怪物。
《山海經》裡九頭的怪獸有很多,比如相柳,還有九鳳、九嬰還有鎮守崑崙山西南大門的開明獸。《山海經·東次二經》載,向南500裡,是鳧麗山,有一種叫蠪侄(lóng zhì )的怪獸,樣子像狐狸,聲音像嬰兒,長著九個腦袋、九條尾巴和虎的爪子,是個吃人的野獸。蠪蛭相當於是長著九個頭的九尾狐,但它的爪子是虎爪。
《大荒東經》九尾狐記載:「青丘之國,其山有狐,九尾。」又云:「其有四足,其叫聲如嬰兒,有時也能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氣。」《山海經·中山經》裡,蠪蚳長得像豬而且頭上有角,叫起來像是在哭嚎,很多學者都覺得它們倆其實是一種動物。
但是這種說法也僅僅是後人對古人的質疑,沒有任何證據,畢竟是兩個片區的山脈,是大方向上的差別,不能僅僅因為它們的名字用的文字比較相像就認定是古人搞錯了,一個名字用了兩次。太歲當頭坐,無福恐有禍,壓運起禍端,傷財心不甘。
絕大部分的食人獸的叫聲都很像嬰兒,比如九尾狐,諸犍,蠱雕,蠪蛭也不例外,它一叫起來就像是不會說話的嬰兒,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誰家小孩被拋棄了。《南山經》記載:「(青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兩處記載的說法大同小異,都是說在青丘發現九尾狐,此狐吃人,狐肉有避妖邪毒氣的功效。
塗山氏(大禹妻子的氏族)的圖騰是九尾狐,而九尾狐或許就是蠪侄。也是數身集合在一起的產物。蠪侄類似狐狸,雌性身體較大,雄性身體細長,而蠪侄屬於九條雄的趴在雌的的身上一起行動,所以被人們誤解是一隻九頭九尾的異獸 。
傳說有位神仙路經此地,進山尋找此獸。尋三天三夜後又大戰了三天三夜,蠪蛭不敵,幻化數身而去,神仙再也尋找就找不到其蹤跡,可見蠪侄得有多狡猾。蠪侄貪婪好食,除了食人之外,各種野獸也是它的美食。只要有蠪侄的地方,幾乎虎狼獅豹都會避而遠之。猛獸不能敵它。可見蠪侄誘人而食,並不是因為它不夠兇猛,而是生性狡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