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中,詳細地記錄了上古神話時代的自然風貌,最有趣的一點就是,其中的很多怪獸都可以吃,人吃了之後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滋補等各種功效,非常神奇。其實大自然弱肉強食,怪獸們也並非都是人類的藥材、食物。
總之大自然也是很殘酷的,怪獸並非對人毫無反抗之力,尤其很多吃人怪獸,不可小覷。今天就說一說《山海經》中的四大「嚶嚶怪」,皆是人類的天敵。它們發出嬰兒的叫聲勾引人,恐怖非常。
一、狍鴞(páo xiāo)。《山海經》中一種外表如羊的食人怪獸,虎齒人爪,眼睛長在腋下,其叫聲如嬰兒。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狍鴞,據郭璞注,即是人們常說的饕餮。以貪吃、貪婪著名的神獸,經常被刻畫在鼎上。
但其實《山海經》中的狍鴞跟我們熟悉的饕餮,還是稍微有點區別的,應該算是饕餮比較原始的怪獸形象,在《左傳》中,稱饕餮為縉雲氏之子,炎帝之苗裔,也不是龍生九子之一,有人的屬性,是比較複雜的神獸。
二、蠪侄(lóng zhì)。《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外表像狐狸,有九尾,卻不算是九尾狐,因為蠪侄還有九頭,虎爪,叫聲如嬰兒,食人。外形比較怪異,九個腦袋的九尾狐?又叫蠪蛭或蠪蚳,從名字看是某種蟲?
總之《山海經》中所說的九個頭九個尾,應該特有所指,我認為應該是觸手類的東西,看著像頭或尾,這就有點可怕了,感覺很像美國所謂的克蘇魯神話傳說。類似於章魚的怪物,還發出嬰兒的叫聲,想想現實中肯定嚇哭小朋友。
三、猰貐(yà yǔ)。《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外表如牛,人面、馬足的怪獸,也常發出嬰兒般的叫聲,食人。關於猰貐的外形還有一些其它說法,比如說像狐狸,或者龍身、人面,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呢?
傳說猰貐原本不是怪物,而是龍身人面的天神,後來被人殺死,天帝命十巫將其復活,復活後的猰貐,外形完全改變了,性格也變成了殘暴食人的怪物。像是被科學怪人拼接而成的怪物,傳說後來被后羿殺死。
四、蠱雕。《山海經》中記載,蠱雕外表像雕,但頭上有角,叫聲也如嬰兒一般,食人。也有古籍記載蠱雕外形像豹子,鳥喙有角,綜合來看大概是豹紋的鷹類怪獸。但奇怪的是,蠱雕屬於水獸,生活在水裡。
以上四種怪獸,以人為食倒是不稀奇,稀奇的是它們都會發出人類嬰兒般的叫聲,大概是專門捕食人類,才會進化出這種特質,用嬰兒的叫聲吸引好奇的人類上鉤,然後捕食,可謂人類的天敵怪獸。《山海經》到底是怎樣一個世界?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undefined